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为研究水盐运移情况下硫酸盐渍土盐-冻胀规律,采用室内土柱冻融试验,利用teros-12传感器及位移计测定冻融循环过程中土体含水率、电导率、温度和位移的变化,分析了水盐运移规律及其对土体盐-冻胀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自上而下的冻结方式中,土体底部水分向冻结锋面移动,带动盐分向上聚积,同时土体体积含水率和电导率随温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花期灌溉水矿化度对油葵生长及土壤水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以下0~40 cm土壤无显著的积盐现象,40~120 cm土层均不同程度的积盐,但通过后期降雨的淋洗以及土壤中水盐的再分布,在年内基本能达到平衡,可为微咸水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微咸水灌溉对苹果、梨的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河北低平原有咸水区内,选取成龄苹果、梨树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研究了2g/L咸淡混合水灌溉对产品产量和品质以及果园土壤盐分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2g/L咸淡混合水灌溉对苹果和梨果实产量没有影响,但是提高了苹果和梨的商品质量,如降低了苹果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梨果的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g/L混合水灌溉可以引起果园土壤剖面盐分增加,20~60cm根系密集层年内平均最高土壤含盐量1.103ds/m(0.37%),0~120cm年内平均最高土壤含盐量0.911ds/m(0.32%)。因此,在河北低平原区,利用2g/L咸淡混合水进行苹果、梨等果树短期灌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为合理的确定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水稻的氮肥用量,通过盆栽试验和溶解施肥模拟了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过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茎蘖数、株高、LAI和地上干物质重均有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施氮量225 kg/hm~2水稻长势最好,施氮量270 kg/hm~2长势最差;施氮量对SPAD无显著影响;穗长、穗重、每穗实粒数和每穗粒数均随着追肥施氮量增加而减小,千粒重随着追肥施氮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施氮量135~225 kg/hm~2时,产量相近,但施氮量270 kg/hm~2处理产量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水平。因此,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高施氮量不利于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适当减少氮素用量不会造成减产,综合考虑稻田排水和提高肥效,参考施氮量以18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杰  孙西欢  马娟娟  李京玲  申星 《山西水利》2011,27(6):31-32,42
近年来,在干旱现象频繁发生的背景下,对于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更加迫切和重要。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干旱胁迫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干旱胁迫后复水对作物补偿效应的机理,通过研究不同作物干旱胁迫后复水补偿效应的机理来指导农田灌溉,从而达到节水和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河北省中西部黄壁庄水库上游流域,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施氮量对该区小麦和玉米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农户纯收益和土壤中氮素累积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农业的施肥管理和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技术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中肥施氮水平,冬小麦产量和农户收益最高。不同施氮水平对夏玉米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高肥水平,春玉米产量和农户收益最高。在冬小麦和夏玉米轮作农田,硝态氮在90cm土层出现累积。在春玉米农田,硝态氮在50cm土层出现累积。另外,随着施氮量的提高,100cm土体硝态氮储量在2010年和2011年间出现盈余。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在该区合理灌溉的前提下,冬小麦合理施氮量为225kg/hm2左右,夏玉米合理施氮量为180kg/hm2左右,春玉米合理施氮量为225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水和不同生育阶段的水分胁迫对产量结构及产量的影响。分蘖期受旱主要降低穗数,对粒数及千粒重影响较小;拔节孕穗期受旱主要降低粒数,但对千粒重影响不大,中度以上的受旱对穗数仍有一定的影响;抽穗开花期受旱粒数及千粒重降低明显,此阶段受轻、中旱对穗数无多大影响;乳熟期受旱主要降低千粒重,但对穗数、粒数已无多大影响。分蘖、拔节孕穗期的轻、中度连旱对穗数有一定影响;两个阶段以上的轻、中度连旱对粒数及千粒重都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生育阶段的水分胁迫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抽穗开花期,拔节孕穗期,分蘖期,乳熟期,两个阶段以上的轻、中度连旱减产程度明显高于单一阶段同一受旱水平。  相似文献   

9.
调亏灌溉不同灌水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调亏灌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设计了玉米不同生育期亏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拔节-孕穗期复水后玉米株高生长速度最快,进行亏水处理对玉米根系有显著抑制作用。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水分亏缺对玉米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程度排序分别为:拔节-孕穗期>三叶-拔节期>孕穗-灌浆期>灌浆-成熟期。在三叶-拔节期进行适宜程度的亏水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玉米不但不会减产,反而能提高玉米产量性状。该研究为寻找作物高产、节水的技术方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不同矿化度微咸水对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忠东  王全九  苏莹  纪轶 《人民黄河》2005,27(12):49-50
根据室内微咸水积水入渗土壤水盐运移模拟试验结果,分析了包括淡水在内的6种不同矿化度湿润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微咸水入渗的湿润锋在相同的时间内运移深度更大,或者湿润锋运移到相同的深度时微咸水所用的时间更短。入渗水量与湿润锋呈线性关系,湿润土体的含水量由地表向下逐渐由饱和含水量减少至初始值,水分剖面变化由缓到陡。  相似文献   

11.
滴灌和微喷对核桃耗水量、产量及坚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相同的灌溉制度,研究了滴灌和微喷两种灌溉方式对成龄核桃树耗水量、产量及坚果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滴灌条件下核桃树在萌芽及开花期、果实膨大期、硬核期及成熟期的平均日耗水强度分别为2.9 mm、3.97 mm5、.55 mm及3.39 mm,微喷核桃树的耗水规律与滴灌略有不同,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稍大;两者的累积耗水量相同。②滴灌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比微喷高,滴灌的产量比微喷高15%。③两种灌溉方式下,滴灌核桃蛋白质含量、出仁率均较微喷高,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10组试验研究了非恒定水域盐水入侵特性与上游淡水来流、水深、潮差、下游盐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表层和底层的盐度几乎不受涨落潮的影响,表层盐度一直较低,底层盐度一直较高;中间层的盐度具有周期性,且一般在涨憩时刻附近取得最大值,落憩时刻附近取得最小值。②下游盐度、水深以及潮差越大,上游来流越小,盐水入侵强度越大。垂向平均盐度值在纵向上从下游向上游递减。总体来讲,下游纵向盐度梯度比上游的大,且纵向盐度梯度在中游附近达到最大。③上、中、下游断面盐度垂向分布明显不同,下游表层盐度梯度较大,且下游盐度、潮差、上游来流、水深越大,下游表层垂向盐度梯度越大。总体来说,表层垂向盐度梯度从下游向上游递减,而底层垂向盐度梯度从下游向上游递增。④从下游至上游,表层盐度值基本没有变化,底层盐度减小但减小速率较慢,中间层盐度值减小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13.
何为  李春初 《人民珠江》2005,(Z1):53-56
按系统论的观点结合河口界面理论,以实际观测数据和数学模型作为实证,分析伶仃洋的沉积动力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伶仃洋的动力结构、水利排洪、港口航道建设和河口生态方面探讨了伶仃洋西北三口门的水沙治导问题,为珠江口伶仃洋水沙治导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土地整治项目区土壤环境、地下水矿化度和埋深的影响,在内蒙古河套灌区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红卫试验场进行了枸杞田间微咸水灌溉试验,探讨对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最小的枸杞微咸水灌溉模式。结果表明:不同轮灌模式下土壤盐分均发生表聚现象,在枸杞根系发达区淡-咸-咸灌溉模式下土壤盐分最低,对枸杞生长影响较小;地下水矿化度存在显著差异,淡-咸-咸灌溉模式下枸杞整个生育期内地下水矿化度最低,咸-咸-咸灌溉模式下最高;不同轮灌模式下地下水埋深差异不大,并且在生育期末基本回到了开春时的水平;淡-咸-咸灌溉模式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是适合当地土地整治采用的最优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5.
渭河水沙条件变化对河床冲淤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渭河下游河道历史及现代的演变规律,分析水沙条件,水库运用变地渭河下游、潼关高程的影响,1986年以来,渭河下游淤积加剧主要是由于不同利的水水沙组合所造成,因此应用加大渭河主要产沙区及河道的治理力度,以缓解渭河下游淤积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6.
实施南水北调加大微咸水、咸水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朱镕基总理提出的南水北调工程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要求,实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根据沧州市水资源匮乏,但分布大量微咸水、咸水的状况,提出了加大微咸水、咸水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及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17.
依据实测水沙资料研究了沁河下游水沙变化及对主槽断面形态的影响,分析了主槽下切对两岸引水及靠河险工的影响,并采用断面法和沙量平衡法对河道冲淤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①进入沁河下游的多年平均水、沙量分别为11.2亿m3、504万t,汛期水、沙量分别占全年水、沙量的61.6%、94.4%,多年平均含沙量为4.5 kg/m3,近期来水来沙量呈递减趋势;②断面法计算的沁河下游多年平均淤积量为100万t,其中主槽淤积量占全断面淤积量的43%,伏背—丹河口、丹河口—武陟、武陟—沁河口河段的多年平均淤积量分别为3万、32万、65万t;③主槽深泓下切使得两岸引水困难、靠河工程根石外露,建议开展相关治理研究。  相似文献   

18.
西南高山峡谷区,地形及地层岩性特征造就了温度、矿化度异于局部地下水流系统的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季节变动或人为因素造成地表水水位抬升甚至淹没地下水的排泄点,从而影响该系统排泄端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混合特征。为了研究该区域的地下水流和地表水的盐分混合特征,采用砂槽物理模型以及SEAWAT模块数值模型从盐分浓度分布特征方面研究排泄端混合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区域地下水流系统与地表水之间存在水头差与密度差,在二者共同作用下,淡水侵入含水层,发生水动力弥散作用,形成低矿化度淡水逐渐过渡到高矿化度咸水的混合过渡带,其边界呈抛物线形;通过模拟不同密度差条件下的混合过程,进一步表明咸淡水密度差越大,混合过渡带后退距离越远,形态越扁长。研究结果将为分析咸淡水混合过程中温度分布特征提供参考,进而为深入研究西南地区多级次地下水流系统的混合特征作铺垫。  相似文献   

19.
膜下滴灌技术是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灌溉技术.该技术不仅具有能够实现节水增效,而且能够降低作物根区土壤盐分.通过从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影响因子、时间与空间尺度的运移特征等方面综述了国内有关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以期科学评价和推广应用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湖区水体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典型的污染 形式是面源污染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为此利用水上生物浮岛,探索油菜水上移栽技术,通 过油菜生长代谢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在治理水体污染的同时,将水体中的氮磷等转化成农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