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许典葵  朱沛云  汪礼明  卜安  廖静  颜伦明  柯琳 《矿产勘查》2023,14(12):2328-2340
广东莲花山整装勘查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锡铜多金属矿基地。区内先后发现金坑中型铜锡铅锌银矿床、十字路中型铅锌锡多金属矿床、江西坑小型锡多金属矿床及多处矿(化)点,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但整体研究仍较为有限,区域成矿规律尚未厘清。本文通过对该区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区内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综合成矿地质条件与信息,在成矿地质背景有利地段、明显的水系沉积物异常区与矿床外围及深部找矿潜力较大位置圈定了金坑—八乡、仙水沥—分水凹、塌山—江西坑、银瓶山与长埔—吉水门共5处锡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认为在圈定远景区内找寻锡铜多金属矿仍有很大潜力,建议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
董化祥  谢祥  禹明高 《矿产勘查》2021,12(3):565-573
克克赛金矿区位于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祁连成矿带上,该区多金属矿成矿条件良好,矿种齐全,区域内沿大坂山断裂带已发现众多有色金属矿床。为进一步研究克克赛地区成矿远景,该文对克克赛金矿区进行1∶1万地质填图、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工作,查明了金成矿地质背景、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等。通过对化探数据分析,及对矿区内指示元素异常的特征、分布与地质现象进行对比分析,进行异常解释评价。研究显示:矿区下火山岩组火山岩是本区多金属矿产的主要含矿地层;大坂山断裂为区内控矿构造,构造破碎带为成矿有利部位;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矿化带为找矿的重要标志;共圈定综合异常11处,其中TR3号异常带是该区内最具找矿前景的找矿地段,是该区找矿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3.
甘肃红柳泉北山位于北山造山带南缘,处于小独山-白山堂钨-金(银)-铜(铅、锌)-铁-钼-铬-稀土-菱镁矿-萤石成矿亚带内。目前红柳泉北山已发现有铜多金属矿点6处。但总体勘查工作程度低,缺乏理论研究,找矿难以取得较大突破。近年来通过化探显示该区铜金等异常强烈,且区内构造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显示了该地区良好的找矿地质条件。在分析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以及1∶1万土壤测量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与研究区成矿有关的乙类综合异常HS-18及与之相对应的次一级综合异常HT-8。并结合异常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化特征等成矿地质条件,对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该区以及外围铜多金属资源找矿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七林场地区位于阿尔山—博克图—多宝山铁、铜、钼、金、铅锌、钨多金属成矿带东南部,具有寻找热液型铜铅锌矿及斑岩型钼矿的前景。为查明三七林场地区成矿规律,明确找矿靶区,在区内开展了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通过对成矿元素的含量特征、不同地质单元的元素分布特征以及元素组合特征等进行研究,并对重点土壤异常进行查证,优选出AP24—甲1综合异常区为最佳的热液型铜铅锌矿找矿靶区,AP31—甲1综合异常区为最佳的斑岩型钼矿找矿靶区。结合对区内地层、岩性、构造等有利控矿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铜山组地层是区内重要的矿源层,是寻找热液型铜铅锌矿床的有利层位;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与早白垩世花岗岩接触部位是寻找斑岩型钼矿的有利地段,为三七林场地区进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荣  穆海旗  孙引强  周文博  刘彤 《矿产勘查》2020,11(7):1400-1406
研究区在探矿初期采用多种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1∶1万高精高磁法测量、1∶1万激电中梯测量,在激电异常较好地段,开展了激电测深测量。通过对异常的解译、筛选,在异常套合较好、异常强度高的地段,地表布设槽探揭露,深部钻孔进行查证,大致了解了区内地质背景、地层岩性、岩体分布、构造格架特征和异常与矿产的关系,发现了数条铜铅锌矿体,说明异常与多金属矿化有关,证明了勘查区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同时说明这种综合物探方法在该区寻找多金属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
对义敦银锡多金属矿资源集中区成矿地质背景、主要成矿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成矿与昌多阔-哈嘎拉构造岩浆岩带形成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不同矿床组合显示了一个较完整岩浆热液成矿亚系列;该区找矿主攻矿床类型是矽卡岩型和构造破碎热液型两大类,主攻矿种为银、锡、铅、锌、铜。根据夏塞、措莫隆等典型矿床的矿化特征、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提出了找矿靶区优选建议,以期实现该区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王鹏飞 《矿产勘查》2018,9(7):1366-1372
河北省老虎沟门金多金属矿地处上黄旗构造岩浆岩成矿带西部,多组深大断裂的交汇区域。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发育,构成了该区主要成矿地质背景。已发现营房银铅锌矿床、北岔沟门铅锌矿床、牛圈银金矿等众多的大型—中型铅锌银金矿床。区内已发现4条矿化体,矿化体形态、产状及矿化范围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老虎沟门金银多金属矿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及韧性剪切带型矿床,石英脉、黄铁矿化是寻找金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矿区的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和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刘晓龙  李长寿  肖志豪  刘松  石锋 《矿产勘查》2020,11(10):2087-2094
小秦岭金矿田是我国主要产金基地之一,目前已全面进入深层次的第二空间找矿阶段,直接找矿面临诸多制约因素,综合物探方法为刻画深部地质结构,从而间接寻找矿床提供了可能性。基于此在区内开展了1∶2.5万高精度航磁测量及1∶5万重力测量工作,对区内隐伏岩体及隐伏断裂的位置及数量进行了圈定,对其深部地质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结合地质矿产等资料,圈定了重点找矿靶区6处,为进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陶好沟位于黄冈梁-甘珠尔庙锡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的南段,具有较好的锡多金属找矿前景。本文通过对前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的梳理,对大兴安岭南段大陶好沟一带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富集分异特征进行了总结研究。该地区元素富集分异特征显示大陶好沟一带是寻找锡矿床的有利地区。结合本次矿产地质调查研究及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异常查证工作,圈定了乌尼克吐锡多金属找矿靶区,查明了靶区内Sn、W、Pb、Zn、Ag等8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和组合规律。成矿元素展布及异常峰值受构造控制明显,呈北西向展布。靶区内异常可分为Sn-W-Cu-As和Pb-Zn-Ag-As-Sb组合两种。综合地质和化探工作成果与地表工程勘查,发现4条锡银铅锌矿(化)体。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4):538-539
湖南邓阜仙地区位于南岭钨锡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湖南段东部北侧,郴州—茶陵北东向钨锡多金属成矿区带北东段北侧。研究从区内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入手。总结出岩浆和围岩地层是该区的成矿物质来源,而构造则形成了矿液通道与赋矿空间。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下一步该区主要是寻找裂隙型、矽卡岩型和隐伏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王飞  张晏华 《山西建筑》2007,33(24):76-77
主要介绍了悬索结构初始形态数值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三种方法:力密度法、动力松弛法和非线性有限元法,着重对后两种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相关的算例分析,为分析悬索结构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彦生  徐小英 《山西建筑》2007,33(22):107-108
通过低应变反射波法、声波透射法(超声波法)、钻芯法检测结果相互对比的探讨,说明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综合运用上述检测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杨菊芬 《山西建筑》2004,30(20):131-132
针对物理思维方法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在处理好思维方法与物理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控制变理法”和“实验法”这两种物理思维方法的学法与教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地基处理方法综述   总被引:7,自引:14,他引:7  
孙连军  冯勇 《山西建筑》2007,33(4):141-142
对目前使用过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法作了全面的概括和分析,对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场合做了简单的介绍,为地质条件不好或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寿海 《山西建筑》2012,38(21):183-184,215
简单介绍了四种常用的桥面系湿接缝的施工方法,并对四种施工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以指导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力学问题出发来介绍计算力学中流行的两类方法:有限元法及加权参数法并以比较,同时介绍其前身Rayleigh-Ritz法与Galerkin法,并给出算例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大伟  王群  原磊 《山西建筑》2009,35(22):130-131
从目前的地基施工技术实际出发,介绍了压实法、换土法、化学法、打桩法等几种不同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的工艺原理,适用范围及施工方法,从而帮助建筑工作者充分了解并不断完善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和工艺。  相似文献   

18.
段军朝 《工业建筑》2006,36(Z1):952-954
通过对盖梁几种施工方法的阐述与探讨,希望对大家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中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城市环境除臭方法的选择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环境中臭气的污染往往是市民投诉的焦点问题之一。通过对除臭机理的研究和除臭方法的选择,采取了化学除臭剂与生物除臭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抑制了腐败茵的生长,降解了源头易腐有机质,收到了很好的除臭效果。  相似文献   

20.
自蓄水以来,小排吾水库渗漏问题就一直存在,虽经建库初期的坝内铺盖和多次除险加固,近坝库区及库底岩溶渗漏问题依然存在,且日趋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温度法、流场法、自然电场法三种示踪法对该水库岩溶渗漏进行了探测,并依据探测结果对水库进行防渗处理,效果显著。可见,综合示踪法可更准确、有效地探测出岩溶水库的渗流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