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水泥窑炉NOx排放量大及氨逃逸严重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重大环保问题,氨逃逸浓度为一项重要的脱硝系统性能考核指标。在超低排放的背景下,水泥厂脱硝氨的检测和控制成为环境保护的难点,急需建立合适的水泥厂烟气中氨的测试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激光法便携式氨逃逸测试仪在水泥行业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测试仪具有准确度高、反应灵敏,能够适应高负压和高粉尘的工况环境的优异特性。另外,便携程度高,能够连续测试,现场直接读取数据,时效性强,可以克服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无法实时读取数据、样品残留、样品不易低温保存等问题,便携式光谱法分析仪可以作为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2.
以省内某单位新装修办公楼为载体,利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甲醛、氨、苯系物的浓度,甲醛的浓度变化范围为0.0125~0.0266mg/m~3;氨的浓度变化范围为0.0120~0.2974mg/m~3;苯系物的浓度变化范围为1.6025~2.2114mg/m~3。苯系物是室内环境的首要污染物,甲醛、氨次之。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标准GBZ/T 160.29-2004中氨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用大型气泡吸收管采集,在碱性溶液中,氨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色;将吸收液(H2SO4)浓度由0.5mol/L改用0.005mol/L,测定结果符合方法检出限浓度,工作曲线的线性较好,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六价铬离子的定量检测方法以及六价铬离子在水泥水化物中的结合特性。测定了三种普通硅酸盐水泥、高炉矿渣微粉、粉煤灰及硅灰中的水溶性六价铬含量。硅酸盐水泥中水溶性六价铬含量在12.5~18.9 mg/kg,粉煤灰、高炉矿渣微粉和硅灰中的水溶性六价铬含量较少。改变六价铬提取液的酸浓度后再检测水泥中的酸溶性六价铬含量,结果显示,酸溶性六价铬含量在提取液的酸度值在2.0 mL/100 mL时达到最大值,其六价铬离子含量在164.8~295.6 mg/kg。溶液的酸度值大于2.0 mL/100 mL时,酸溶性六价铬含量随溶液酸度值的增加而下降。当水泥充分水化时,六价铬离子的结合能力增强,在水泥水化物中以铬酸—钙矾石(Chromate-ettringite:C3A·3CaCrO4·32H2O)的形式存在,导致六价铬离子的溶液渗透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疏水膜气液分离预处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检测水质样品中氨氮,根据测定结果分析方法的校准曲线相关系数、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等性能参数,同时与传统标准方法《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进行比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疏水膜气液分离预处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时,氨氮含量在0.0~100.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2,线性关系良好;疏水膜气液分离预处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的检出限为0.008 mg/L,测定下限为0.032 mg/L;疏水膜气液分离预处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低质量浓度地表水、中质量浓度生活污水和高质量浓度工业废水样品的氨氮精密度在1.9%~3.1%之间,精密度良好;疏水膜气液分离预处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4种不同浓度氨氮有证标准物质的相对误差范围在-2.8%~1.2%之间,准确度较高。采用疏水膜气液分离预处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传统标准方法HJ 535测定实验用水、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测定结果显示2种方法无显著差异,2种方法的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也均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控制要求。疏水膜气液分离预处理纳氏试剂分光光...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氨氮的方法,对氨氮含量在0.1~100 mg/L的水样进行了测定条件的研究。该方法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8~1.000,检出限为0.004 mg/L,加标回收率为96.2%~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0.57%~1.62%。对比该方法与纳氏试剂比色法的检测结果发现,水样氨氮浓度大于0.5 mg/L时,相对平均偏差小于5%;氨氮浓度小于0.5 mg/L时,相对平均偏差小于10%。该方法无须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大批量水样中氨氮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用酸碱滴定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对粉煤灰中氨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这三种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均令人满意,都可以作为粉煤灰中氨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邓俊枝 《山西化工》2003,23(4):28-29,32
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代替纳氏试剂目测比色法测定车间空气中氨浓度,并采用了单管直接抽取空气样品的方法,使操作简单。并对分析过程中的干扰因素进行了消除,经过作标准曲线、空白试验和计算方法检测限,证明此方法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可用作水泥和混凝土的掺合料,在一些施工现场,由于碱性条件和大量热量的存在,会释放出氨气并对现场施工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开展对粉煤灰中氨含量测定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如何测定粉煤灰中氨含量,提供了三种可行性方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和酸碱滴定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水泥熟料生产过程原燃材料汞输入、汞迁移与汞排放的研究,总结了熟料生产过程汞迁移规律。结果表明,水泥生产过程原燃料中汞含量地区之间差别大,即使同一地区,不同批次之间也存在较大波动,其中石灰石中汞含量集中在0.028~0.043 mg/kg,燃煤中汞含量集中在0.130~0.200 mg/kg。综合汞迁移的研究,生料磨、煤磨、收尘粉尘对汞的吸附效率因设备、工况、来源输入等变化而不断波动,其综合累积吸附效率大于50%。世界汞排放因子为0.006~0.133 mg/kg,平均为0.077 mg/kg;我国汞排放因子为0.003~0.119 mg/kg,主要集中在0.040~0.080 mg/kg。  相似文献   

11.
石膏转化法生产硫酸钾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以氨循环实现天然石膏或磷石膏与氯化钾一步转化制取无氯钾肥—硫酸钾的实验室试验。探讨了原料配比、氨浓度、温度等参数对氯化钾转化率的影响,得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该法具有工艺简单、原料便宜易得、反应液腐蚀性小、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复分解法制备磷酸二氢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以工业氯化钾和工业磷酸为基本原料,采用复分解法,在氯化钾过量的情况下,加入氨水作为pH值调节剂,制备磷酸二氢钾(KH2PO4)的研究。产品含量大于92%,原料转化率(以磷酸计)大于85%,无三废产生。  相似文献   

13.
向群  龚勇 《广东化工》2011,38(11):218-219,221
以氯化钾和磷酸为原料,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制备磷酸二氢钾的新工艺。选择了萃取率高、易回收的有机萃取剂三正丁胺作为萃取剂。考察了原料液中加水量、萃取时间、萃取剂用量、萃取温度对产品产率和纯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好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剂用量为40 mL,萃取时间为40 min,用水量为20 mL,萃取温度为30℃,得到的磷酸二氢钾产品的产率高达96.426%和纯度高达98.252%。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氨水介质中以石膏、碳酸氢铵、氯化钾为原料两步法制备硫酸钾的工艺,着重讨论了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液固比、氨水浓度、搅拌强度、结晶温度、结晶时间、氨水用量等工艺参数对原料转化率的影响,得出了适宜工艺方案。在此条件下,碳酸氢铵的转化率达到98%,硫酸钾的产率达到85%,硫酸钾产品质量达到ZBG21006-1989一等品标准,为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邹荣  黄洪 《广东化工》2014,(6):187-188
文章针对用银坩埚与氢氧化钠处理水泥生料、熟料、普通硅酸盐水泥试样制备试液的方法进而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的研究。通过对以上三种不同标准样的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标准样数据进行误差分析。总结出测定过程中的实验条件、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如硝酸加入量、实验过程温度控制、氯化钾加入、沉淀过滤、洗涤、中和残余酸、氟硅酸钾水解等。  相似文献   

16.
磷酸二氢钾在当前的磷酸盐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其应用涉及到工业、农业、医药以及食品等多个行业。以尽可能低成本的原材料与更简易的工艺流程来生产具备更高品质特性的磷酸二氢钾为时下所需。以湿法磷酸与氯化钾为原料,进行了有机溶剂萃取法制备磷酸二氢钾的工艺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在溶配过程中氯化钾与磷酸物质的量比对氟离子脱除率的影响;氯化钾与磷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萃取相比对萃取率及杂质脱除率的影响;不同洗涤相比对五氧化二磷洗涤率的影响;反萃取以及磷酸二氢钾浓缩结晶的相关工艺。通过实验确定湿法磷酸萃取制取高品质磷酸二氢钾适宜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60 ℃,反应时间为30 min,氯化钾与磷酸物质的量比为1.0,洗涤相比为12。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得磷酸二氢钾产品纯度高达97%,达到磷酸二氢钾农用级优等品标准的要求,同时五氧化二磷回收率可达到96%。  相似文献   

17.
开发了以湿法磷酸和氯化钾为原料,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制备高品质磷酸二氢钾的新工艺。研究了溶配过程氯化钾的加入量对脱氟的影响和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相比、氯化钾与磷酸物质的量比等对磷酸、盐酸的萃取率与硫酸根、铁离子、氟离子等杂质的脱除率的影响;以及洗涤相比对五氧化二磷洗涤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实验表明:在萃取温度为 60 ℃、萃取时间为 30 min、相比为3.0、氯化钾与磷酸物质的量比为1.0、洗涤相比为12的条件下,五氧化二磷收率可达95.98%以上,产品磷酸二氢钾纯度可达96.7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氯碱工艺中脱除硫酸根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试验温度为5~50℃的条件下测定了硫酸钠在3种不同氯化钠浓度溶液中的溶解度,确定了氯化钙和氧化钙+盐酸为原料的钙法脱除硫酸根的适宜原料加入量,探讨了用某工厂含钙废渣代替氯化钙来脱除硫酸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3万t/a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系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生产磷酸二氢钾, 氯化铵是生产磷酸二氢钾的副产物,主要用于肥料及添加剂。从氯化铵结晶装置的运行情况来看,氯化铵结晶系统每运行10 d左右,就得停车对系统内的母液进行油水分离、升温溶解、过滤处理,每次处理时间需要4~6 d,致使装置开车率低,成为磷酸二氢钾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制约因素。为延长氯化铵结晶体系稳定运行周期,从氯化铵原液的品质、离心机滤网与推料面的间隙、离心机滤网规格、氯化铵结晶器高位溢流管、氯化铵母液的细晶消除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及改进措施。通过改进,氯化铵结晶体系得以稳定运行,磷酸二氢钾生产装置月开车率由40%~50%上升至75%以上。  相似文献   

20.
磷石膏综合利用制高浓度NPK复肥工业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法磷酸生产副产磷石膏的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就磷石膏综合利用,以磷石膏、碳酸氢铵、氨、尿素、氯化钾和MAP为原料,生产60kt/a硫基NPK、60kt/a氯基NPK和26kt/aCaCO3的工业试验核心部分,提出了磷石膏转化制硫酸铵,并与氯化钾复分解制硫酸钾铵的优惠工艺条件和消耗定额,认为该工艺技术成熟、流程通畅、操作灵活、运行正常,磷石膏中硫的利用率达到了95%,三废达标排放,副产CaCO3可做水泥生产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