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酸价和过氧化值是检测食用油酸败的主要指标。采用不同种类油脂作为试验样品,就GB 5009.229—2016第一法(冷溶剂法)和第三法(热乙醇法)酸值测定方法以及GB 5009.227—2016(滴定法,简称方法1)和GB/T 5538—2005(改进法,简称方法2)过氧化值测定方法的结果及步骤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GB5009.229—2016第三法(热乙醇法)的检测更加环保、毒性小、成本低;GB/T 5538—2005所用试剂环保、检测快速。通过分析比较食用油中酸值、过氧化值标准测定方法的特点,可为有效避免有毒试剂的应用,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人员伤害,控制食用油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动电位滴定方法对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值和酸值进行测定,通过建立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分析和计算试验过程中影响过氧化值和酸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和扩展不确定度。测试结果表明:食用植物油的过氧化值平均值为1.22 mmol/L,酸值平均值为1.43 mg/g,其过氧化值项目扩展不确定度为0.016 mmol/L,酸值扩展不确定度为0.044 mg/g,置信因子k=2,测量重复性是影响过氧化值和酸值实验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植物油酸值和过氧化值测定过程中有通氮的需要,但是通氮方法、通氮时长等在相关的国家标准中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结合检测的实际工作情况,研究设计了通氮装置,通过比较充氮与未充氮情况下的植物油酸值与过氧化值的检测数据,采用通氮操作后,测定结果的平行性较好、精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对菜籽油、茶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调和油、玉米油中过氧化值进行测定,研究不同方法对过氧化值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值高的植物油采用滴定法检测,测定结果稳定,误差小。过氧化值低的植物油采用电位滴定法,滴定结果误差满足标准要求,滴定速度快,结果准确、误差小。  相似文献   

5.
对食用植物油品质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水分、时间、温度及油脂中杂质等因素对油脂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保护油脂品质的储存措施。  相似文献   

6.
7.
微波辐射对植物油过氧化值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植物油中存在着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极性分子,在微波辐射环境中势必受到影响而发生性质变化。主要探讨植物油过氧化值在微波场中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当微波辐射时间或辐射强度增大时,植物油的过氧化值均随之增大,而且其变化的幅度与植物油的不饱和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酸值是衡量食用植物油中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含量的指标,也是其重要的氧化和质量指标。目前食用油酸值测定方法中最常用的是滴定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对多数油脂的检测是有效的,但对酸值较低、颜色较深或存在除FFA外干扰成分的油脂检测误差较大,光谱法、电化学法、比色法、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可以作为其替代方法,且仪器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准确性。为了进一步拓展和创新食用植物油酸值检测的技术与方法,实现各种植物油酸值的快速准确检测,分析比较了食用植物油FFA的产生途径、酸值检测方法的特点、现状,以期为酸值检测方法的改进及新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值方法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通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KI与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物反应生成的碘的吸光值,与标样吸光值比较定量,来测得的食用植物油中过氧化值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开发了一种新型测定植物油的酸值的方法,研究了游离脂肪酸对1,4-萘醌的的伏安性质的影响及机理,优化了该法的分析试验条件,确定了1,4-萘醌的新还原峰电流响应与游离脂肪酸浓度之间的线性校正模型、线性检测范围、检测灵敏度等指标,该法用于实际测定油样的酸值,其结果与传统的碱液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一致,检测仅需70s.  相似文献   

11.
食用油脂是人类膳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给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但食用油脂在加工过程中会因高温自动氧化酸败反应加快,酸败产物以氢过氧化物为主。因此研究了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在烹饪过程中对油脂过氧化值的影响,经研究发现15种蔬菜中苦菜、竹笋、海带等对油脂过氧化值的影响作用很小,胡萝卜、藕等对油脂过氧化值有控制的作用,大蒜、豆芽、番茄能有效地降低油脂在烹饪过程中的过氧化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优化二茂铁与氢过氧化物反应的试验条件,建立了一种基于二茂铁检测植物油过氧化值的方法。结果表明,最佳检测条件为1 mL油样与1 mL二茂铁标准溶液混合,加入0.1 mL甲酸,异丙醇定容至5 mL,在60 ℃下加热40 min,检测波长310 nm。该方法的标准曲线为y=0.175 2x+0.220 2(R2=0.999 6),检出限0.08 mmol/L,定量限0.26 mmol/L,添加回收率98.16%~100.03%。二茂铁法和碘量滴定法对实际油样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二茂铁法可应用于植物油过氧化值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坚果食品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电位滴定检测方法。方法本试验采用石油醚对坚果食品试样进行浸提,过滤后用旋转蒸发仪对试剂回收利用,并将浸提出的油脂用电位滴定法测定酸价和过氧化值,计算出坚果食品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结果。结果选择瓜子、花生、杏仁、核桃4类坚果,不同实验室重复测定16次,酸价的电位滴定结果 :0.29~4.09 mg/g,相对标准偏差:0.64%~3.63%;过氧化值的电位滴定结果 :0.011~0.071 g/100 g,相对标准偏差:1.28%~8.77%。电位滴定结果与手动滴定结果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坚果食品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电位滴定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度能满足国标要求,且灵敏度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优化葵花籽过氧化值和酸价检测的油脂制备工艺。方法 借助超声优化油脂制备工艺,以油脂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然后用优化后工艺与国标法对6种葵花籽进行油脂提取并比较分析其油脂得率、过氧化值和酸价,评价优化方法可行性。结果 优化的超声最佳提取工艺为粉碎目数70目、料液比1:4 (g:mL)、浸提时间2h、超声功率312 W、超声时间37 min,经验证此优化工艺提取的油脂得率比国标法提高19%~25%,油脂制备时间由12h以上缩短至2.5h,缩短了80%的制备时间,提取效率更高,且测得的过氧化值结果更低。结论 优化的超声工艺提取油脂更多且耗时短,不仅满足了检测用油量的需求,还降低了长时间油脂提取的氧化风险,检测结果更准确,更能真实反映葵花籽的品质,经验证此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葵花籽过氧化值和酸价检测的油脂提取制备。  相似文献   

15.
食用油酸价和过氧化值快速检测试纸法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了用于快速检测食用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目测试纸。采用试纸法和国标法同时检测各类食用油样本的检测试验的比较,结果符合率高,统计学无显著差异。认为酸价和过氧化值试纸法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食用植物油中酸价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冷溶剂指示剂滴定法检测371个食用植物油样品的酸价,并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经过标准正态变换结合一阶导数对近红外光谱进行数据预处理,选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选取重要变量,建立食用植物油酸价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结果 蒙特卡洛交互验证结果显示,食用植物油酸价预测模型的验证集决定系数Q2为0.9983,交互检验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 RMSECV)为0.0461,模型预测的独立测试集的酸价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9834,预测效果良好。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食用植物油酸价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方法能够满足检测要求,为评价或跟踪食用油品质提供快速无损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不同储藏温度下植物油的品质劣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讨了4种植物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随储存温度、储存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储藏温度越高,储藏时间越长,过氧化值和酸值增加越大;在相同的储存条件下,植物油的品质劣变与自身的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8.
将紫外吸收剂UV-326引入PET容器中来减慢油脂氧化,以大豆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分析了一级大豆油分装在不同瓶体中其过氧化值、酸价随光照温度、光照时间、电流强度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对添加0.4%吸收剂UV-326的PET食用油瓶作油脂迁移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吸收剂UV-326在迁移达到平衡时的迁移量为14.85mg/kg,PET中紫外吸收剂对包装油脂食品风险很小,添加0.4%吸收剂UV-326的PET食用油瓶对紫外光有屏蔽作用,可降低大豆油脂的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