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多环芳烃(PAHs)的性质、来源和危害,详述了油、污水、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脱除方法:物理法(包括萃取法、吸附法、层析法及人造纤维富集法等)、化学反应法、生物反应法、化学-生物降解法等,比较了各种脱除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维生素E油中的PAHs的来源。实验结果显示,硅胶柱层析法、微波萃取法、人造纤维bluerayon吸附等方法对维生素E油中PAHs的脱除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天然生育酚中痕量多环芳烃脱除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脱除天然生育酚中的多环芳烃(PAHs),考察了脱除溶剂、活性炭种类、搅拌时间、温度、活性炭用量、脱除次数对多环芳烃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乙醇(分析纯)溶剂溶解生育酚(液固比为5:1),加入10%的HC-2型活性炭,在20℃下搅拌45min,对PAHs可以达到较好的脱除效果(对轻PAHs的脱除率达到48%以上,对重PAHs的脱除率达到98%以上,对总PAHs的脱除率达到88%以上),重PAHs的残留量为5.22ng/g,轻PAHs的残留量为86.22ng/g。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AHs)荧蒽(fluoranthene,Flu)和蒽(anthracene,Ant)在微孔沸石Y、ZSM-5和NaA上的吸附和催化裂解实验,探讨了沸石对卷烟烟气中PAHs选择性去除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Y型沸石能吸附和催化裂解Flu和Ant;ZSM-5沸石能吸附和催化裂解Ant而不能吸附Flu;NaA沸石受孔径限制,不能吸附和催化裂解Ant和Flu。然而,将这些沸石添加到卷烟中,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烟气中B[a]P、Ant和Flu的含量。结合沸石吸附PAHs的红外图谱及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微孔沸石对卷烟烟气中PAHs的去除不是直接吸附或催化降解,而是吸附了形成PAHs的中间体/前体从而减少了PAHs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肉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arnosus)、木糖葡萄球菌(S. xylosus)、腐生葡萄球菌(S. saprophyticus)、表皮葡萄球菌(S. epidermidis)、马胃葡萄球菌(S. equorum)和松鼠葡萄球菌(S. sciuri)是发酵肉制品中常见的葡萄球菌,为准确、快速地检测和鉴定这些菌种,建立6?种葡萄球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并进行验证。以上述菌种的gap、rpoB、SodA和SNc为靶基因,设计和筛选菌种特异性引物6?对,优化PCR体系,建立6?种葡萄球菌的多重PCR鉴定方法。实验结果显示多重PCR的基因组DNA检测灵敏度可达到4?pg,活菌检测灵敏度可达到2×102?CFU;采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传统肉制品中分离的8?株葡萄球菌进行鉴定,结果与16S rDNA序列分析、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一致。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种间特异性,可快速、准确地用于发酵肉制品中肉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马胃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的检测和鉴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有效的消减副溶血性弧菌(Vp)的超高压处理条件,利用CDC-1(临床分离株,血清型O3:K6)和CGMCC1.1997(标准菌株,血清型O1:K1)两种菌株,研究了不同Vp经超高压处理的消减变化情况;比较了CDC-1菌株接种到牡蛎体内与混合到牡蛎肉中的超高压处理的差异性。结果显示,超过200MPa的压力对两种Vp均有明显的消减作用,增大压力和延长处理时间可以提高超高压处理对Vp的消减作用;多重比较显示两种Vp对超高压的耐受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CDC-1较CGMCC1.1997有更强的超高压耐受力;超高压处理对两种接种方式Vp的消减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接种到牡蛎体内的CDC-1菌株的耐受力高于混合在牡蛎肉中的CDC-1菌株;用300MPa处理10min或350MPa处理5min能有效的消减牡蛎中的Vp。   相似文献   

6.
高温及浸出工艺制备的茶油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苯并[a]芘(B[a]P)为代表的多环芳烃(PAHs)。为筛选出能较好吸附去除茶油中PAHs的吸附剂,选择几种不同结构特性的食品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总孔容积较大、平均孔径较低、微孔比例较高的ACN活性炭具有较高的吸附PAHs能力,吸附容量达18.64μg/g,去除率可达92.0%,但作为PAHs吸附剂的活性炭吸附后无再生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乳酸菌对旅行者腹泻(TD)的干预机制,该研究采用HT-29细胞及肠道菌群批量发酵模拟系统考察乳酸菌拮抗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损伤肠道屏障效果。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45、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28、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519、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BAL531及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131、S709能够抑制ETEC生长并特异性缓解其造成水通道蛋白(AQP-3)、紧密连接蛋白、黏蛋白(MUC2、MUC5AC)表达下调,同时对白细胞介素-8(IL-8)分泌上调和肠上皮细胞凋亡有一定缓解作用。菌株S131抑制ETEC生长和促进HT-29细胞增殖的效果最好,菌株LP45使AQP-3信使核糖核酸(m RNA)相对表达显著提升(2.77±0.60)倍(P<0.05),菌株S869使IL-8分泌显著下降(35.07±3.19)%(P<0.05),菌株LP...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不同腌料对烤鹅肝品质特性的影响,对4种腌料(黄酒、红酒、苹果醋、蓝莓醋)腌制的烤鹅肝感官、质构、颜色、脂肪氧化程度、脂肪酸组成和化学危害物——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含量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总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酒和红酒显著提高了烤鹅肝的感官评分(P<0.05);4种腌料都能够改善烤鹅肝的质构特性,显著改变鹅肝的咀嚼性和硬度(P<0.05);4种腌料均含有较高总酚含量[(302.57±29.01)mg GAE/L~(458.12±35.12)mg GAE/L],具有较强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45.78±1.41)%~(90.00±0.21)%],其中黄酒和红酒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明显高于其他2种腌料;使用的腌料都能够显著降低脂肪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P<0.05),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抑制多环芳烃的生成(P<0.05),其中黄酒和红酒抑制率较高,分别为49.8%和63.0%。综合评估:4种腌料中黄酒和红酒是预处理鹅肝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以亚麻籽油为原料,研究了使用复合吸附剂物理吸附的方法脱除食用植物油中的多环芳烃(PAHs)。结果表明:由活性炭和白土按质量比1∶2组成的复合吸附剂对精炼亚麻籽油中PAHs的脱除效果最佳;对于精炼亚麻籽油最优脱除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100℃、吸附时间2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当精炼亚麻籽油中PAHs含量较高时,每增加1%吸附剂可以吸附B(a)P 10~15μg/kg、4种PAHs(B(a)P、苯并(a)蒽、苯并(b)荧蒽、■)40~50μg/kg;对于冷榨亚麻籽油最优脱除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40℃,吸附时间2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当冷榨亚麻籽油中PAHs含量较高时,每增加1%吸附剂可以吸附B(a)P约7μg/kg、4种PAHs约30μg/kg。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高效降解T-2毒素的微生物菌株并探究其降解机制,本研究以T-2毒素为底物从小麦样品中筛选降解微生物并进行鉴定,探究该菌株对T-2毒素的降解特性,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其代谢产物与降解机制。结果表明,从50份小麦样品中筛选到2株T-2毒素高效降解菌株AFJ-2和AFJ-3,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 sp.)菌株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菌株AFJ-2和AFJ-3分别能在7 h和12 h内将5μg/mL T-2毒素完全降解,2株菌的胞内酶均对T-2毒素具有显著降解效果(P<0.05),不存在吸附作用。菌株AFJ-2可将T-2毒素转化为HT-2毒素和T-2三醇,菌株AFJ-3降解T-2毒素产生新茄镰孢菌醇(neosolaniol,NEO),基于降解位点推测,2株菌共同作用于T-2毒素可产生新的产物4-脱乙酰-NEO。研究结果丰富了生物降解T-2毒素的菌种资源库,为T-2毒素降解酶的分离纯化及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