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陈华强  陈远辉  张珺棱  唐灵  卢鸿 《矿产勘查》2023,14(12):2502-2515
惠州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具备丰富的城市地质资源。本文基于国家试点城市地质调查成果,提出以地热资源为突出特点的城市地质资源评价体系,为惠州市进一步开展城市地质调查提供方法指引,为惠州市城市发展、国土空间规划提供重要资源保障。本文结合惠州地下水资源、地热资源、惠州断陷盆地城市格架及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矿产资源保障城市的实际地质属性,初步评价惠州地区地下水、地热资源、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旅游地质资源(地质遗迹)、地下空间资源等与地质作用相关的自然资源潜力。评价结果显示,惠州地下水资源丰富,地热资源分布广,资源储量大。横沥镇黄沙洞地热井水温达118.2℃,是广东省已探明的温度最高的地热泉,且已进行过干热岩资源潜力评价,地热发电潜力大。惠州地区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优质的偏硅酸型矿泉水资源及大型绿色石场开发利用保障了粤港澳大湾区基础建设的物质需要。惠州地区地质结构稳定,具有较好的区域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且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优越,适合规模化开发。  相似文献   

2.
刘亮  张杰  张杰琼  周博  赵相国  余长荣 《矿产勘查》2020,11(12):2601-2609
为研究四川省旺苍县化龙乡土地质量,通过对449件土壤样品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养分TFe2O3丰富(一等),Zn、Cu、MgO、K较为丰富(二等),P、CaO、Se较为缺乏,Ge、Mo缺乏,局部具富Ge土壤。综合养分以三等土壤为主,面积为25.96 km2,占81.13%;二等土壤面积为3.69 km2,占11.52%,四等土壤面积2.35 km2,占7.37%。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一等优质土壤面积为0.02 km2;二等良好土壤面积为0.44 km2;三等中等土壤面积为17.84 km2;四等差等土壤面积为13.64 km2;五等劣等土壤面积为0.08 km2。龙乡优质(一级)土地可适于发展有机、绿色食品。良好(二级)土地可适于发展无公害食品。中等(三级)土地种植较为安全。较差(四级)土地可适当发展林业。劣等(五级)土地可改造成建筑用地。为生态农业建设、振兴乡村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揭文辉  张策  汪冰  张恩  牛海威  李婧玥  董双发 《矿产勘查》2020,11(12):2720-2728
坝上高原湿地的存在对于维护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坝上高原属典型的气候过渡区与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因素威胁着坝上高原湿地的安全而导致其生态环境的变迁。本文获取坝上高原2000年(ETM+)、2010年(TM)、2018年(Landsat 8 OLI)3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湿地信息提取,结果表明:2000—2018年,研究区湿地面积从796.90 km2减少至666.24 km2,湿地资源斑块数从731块减少至316块,18年间,湿地资源面积减少速度为7.26 km2/a;从湿地类型变化来看,主要是湖泊湿地面积的减少,减少106.2 km2,斑块数减少242块,湖泊湿地面积的减少在2010—2018年阶段速度较快,减少速度为8.70 km2/a;从湿地资源变化空间分布来看,坝上高原西部萎缩趋势整体高于东部,坝上高原湿地面积的减少主要体现在西北内流区,西北内流区湿地面积减少97.86 km2,占整个坝上高原湿地减少面积的74.90%,斑块数减少366块,占整个坝上高原湿地斑块减少数量的88.19%。  相似文献   

4.
张利芹  李浩  顾超  潘会彬  付鹏伟 《矿产勘查》2020,11(12):2809-2815
云阳县地处重庆市东部,属三峡库区,构造上位于川东弧形构造带东北段,褶皱形态以宽平的屉形向斜和狭窄的高背斜相间排列,组成隔挡式构造。区内地貌以中-高山峡谷地貌为主,第四纪以来一直处于间歇性抬升状态,地形切割强烈,长江河道从境内穿过,河流水系发育,年降雨量大,地质环境条件脆弱,地质灾害发育。论文基于Arcgis平台,运用信息量法全面分析了影响云阳县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形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河流水系、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建立了云阳县地质灾害易发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高易发区面积576 km2,占比15.8%,中易发区面积1801.68 km2,占比49.41%;评价结果可为云阳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也可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建国  杨自安  鲁佳  王磊  杜斌 《矿产勘查》2023,14(9):1731-1739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也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双评价”技术指南为指导,构建了县域尺度的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技术,在土地资源评价、水资源评价、气候评价、环境评价、地质灾害评价和区位优势度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太谷县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划分适宜、一般适宜和不适宜3类区域。结果表明,太谷县城镇建设适宜区面积为278.84 km2,占比26.68%;一般适宜区面积为185.90 km2,占比17.79%;不适宜区面积为580.27 km2,占比55.53%。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适宜区和一般适宜区主要分布于晋中盆地区域内,不适宜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区。受活动断层影响,适宜区内发育地裂缝地质灾害,且分布有北东向条带状的不适宜区,在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时需要注重地质灾害的防范。  相似文献   

6.
地下空间资源作为郑州市一种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城市建设载体,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在系统分析了郑州市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地区地下空间资源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了基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敏感因子—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该地区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各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区及较适宜区占研究区面积的一半左右,总体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7.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可为城市科学规划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与参考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温州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特点,从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地面和地下条件4个方面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GIS软件划分评价单元进行人机交互分析,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反映到适宜性评价成果图上。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好的面积约占60.8%,适宜性较好的约占2.6%,适宜性一般的约占30.6%,适宜性差的约占6.0%;中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好的面积约占32.2%,适宜性较好的约占39.2%,适宜性一般的约占20.4%,适宜性差的约占8.3%。  相似文献   

8.
罗北凹地钾盐矿区自开采以来地下卤水位持续下降,呈负均衡。目前的钾盐资源现状是资源储量难以长期满足当前钾肥生产规模的需求,对未来钾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隐患,进而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以罗北凹地钾盐矿区为研究区,通过建立基于GMS的地下卤水数值模型及预报模型,获得未来3年和5年地下卤水位变化动态及降深值。结果表明,与现状条件相比,研究区潜水水流方向总体上和初始流场形态基本一致,而承压水在开采井附近流场形态发生较大变化,出现明显的降落漏斗。经3年开采后,研究区潜水总体降深2~4 m左右,其中个别开采区中心的最大降深可达到6 m以上。降深面积分布较为广泛,开采区降深2 m以上区域面积达376.77 km2;开采5年后降深2 m以上区域面积达 718.60 km2。研究区承压水总体降深0~4 m左右,其中个别开采区中心的最大降深可达到10 m以上。降深面积分布较为广泛,开采区降深4 m以上区域面积达194.11 km2。而开采5年后降深4 m以上区域面积达338.00 km2。模拟结果可为矿区卤水资源管理和优化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4):685-688
结合镇江城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特点,选取地形地貌、水文条件、工程地质、地质灾害、活动断裂与地震效应等五个方面10个因子作为重要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函数评价模型,对镇江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适宜性好和较好的面积占48%、适宜性一般、较差和差的分别占15.8%、8.2%和18%。为镇江城市规划用地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天津临空产业区为例,利用地质环境要素对地下空间适宜性进行评价,并通过MapGIS软件实现可视化。选取了填土厚度、坑壁软土厚度、坑壁砂(粉)土厚度、坑壁含水层等效渗透系数、液化等级、腐蚀性、底板软土厚度、底板隔水层厚度、底板下含水层等效渗透系数、年沉降速率、地震震级、基本烈度、峰值加速度、断裂活动速率、地壳升降速率共15个影响滨海地区地下空间性的地质环境因素,建立了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研究区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天津临空产业区地下空间Ⅰ级适宜区总面积为40.45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9.65%;Ⅱ级较适宜区总面积为40.00 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9.22%;Ⅲ级一般区总面积为21.55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13%。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域的地下空间开发提供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11.
贾凤超  卫晓锋  张竞  孙厚云  李多杰  李健  李霞 《矿产勘查》2020,11(12):2757-2764
承德中部地区富锶地下水分布较广,本次工作在不同地质建造区采集水样62件,土壤和岩石样品143件,水样中锶含量介于0.11~2.32 mg/L之间,其中锶含量≥0.40 mg/L、达到富锶地下水界限含量的水点共有46个,占全部水点的74.19%。pH为7.16~8.39,属于中性-弱碱性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 Ca、HCO3·SO4- Ca型,水体中Sr2+与其他主要离子成分相关性较好,均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碎屑岩建造中地下水Sr2+含量最高,平均值0.75 mg/L,在变质岩建造中地下水 Sr2+含量平均值0.51mg/L,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地下水Sr2+含量平均值0.55 mg/L,火山岩建造中地下水Sr2+含量最低,平均值0.43 mg/L。不同地质建造岩石中的锶含量差异较大,变质岩建造中锶含量最高,平均含量499.94 mg/kg,其次为碎屑岩建造,锶含量平均值为490.77 mg/kg,火山岩建造中锶含量最低,平均值为373.19 mg/kg。地下水中锶元素主要来源于基岩,二者锶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碎屑岩建造及其水体中锶含量均较高,火山岩建造及其水体中含量最低,相比火山岩和变质岩建造,碎屑岩类建造中锶元素更易于向地下水中迁移。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地下空间开发是必然选择,而地质条件是地下空间开发的基础。本文从城市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出发,提出基于指数标度AHP评价城市地下空间适宜性的方法,改进了传统的Saaty标度法。并运用此方法分析了昆明市地质条件,提出适合于昆明市的评价体系并确定其指标权重。利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排除法以及最不利等级判别法等数学法则建立评估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根据昆明市地质基本情况,进行昆明市地质适宜性评价。经评价,昆明市地下空间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与不适宜、禁止开发区分别占总面积的37.81%、20.38%、17.61%、24.2%。表明昆明市大部分区域适合于地下空间开发。本研究为昆明市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下空间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地质环境条件影响着地下空间资源的质量特征与发展难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科学评价。牡丹江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受区内地形地貌、岩土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和场地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基于牡丹江市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建立了牡丹江市中心城区浅层地下空间(0~10 m)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按各指标的地质环境条件对研究区进行了分区,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最后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各指标分区图进行叠加,得出研究区浅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牡丹江市中心城区浅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可划分为适宜性优区、适宜性良区和适宜性中区3个质量区。其中,适宜性优区和适宜性良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2.4%,分布于高平原地貌单元上;适宜性中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7.6%,主要分布于高漫滩地貌单元上。在该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时,建议提前做好该区的洪涝等灾害的防治工作。研究成果可为牡丹江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该文综合了地质路线调查、机民井(地热井)地温测量、水化学分析、物探剖面测量等工作成果,对冀东燕山中段的地热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对区内地热资源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冀东燕山中段地热异常区主要分布在肖营子岩体边部,地热流体的分布、运移和储存受断裂控制;热储岩性为片麻岩或花岗岩,基本无盖层。热储深度3000~3200 m,温度105~110℃,热水形成时间12.3~27.8a。地下流体化学成分主要受肖营子岩体影响。热量来自于地壳深部。活动性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构造交汇部位、背斜核部、高热导率且具有一定延深的岩体或隐伏岩体与低热导率地层接触带附近、区域地下水排泄区等为山区地热形成有利地段。通过估算,研究区内各地热异常区地下热水总可开采量为207.03×104 m3/a,其产生的能量为21.59×1010 kJ/a,相当于7367.59 t标煤或5156.29 t石油产生的能量。为今后研究区内地热能勘查、开发利用规划、采矿权设置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李稳  宫少军 《矿产勘查》2023,14(7):1279-1288
本文以天津南港填海造陆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水土地质环境调查、海域地形地貌测量、模拟实验与规划建设资料收集,查明研究区地质环境特点和工程建设需求,选取海洋地质、工程地质、水土环境、岸线稳定性和地壳稳定性5类评价因子和规划建设用地类型,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评价方法,结合研究区内不同功能分区产业结构特点,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划分评价等级,完成天津南港填海造陆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可划分为较高、中等和较低3个等级;总体为中等—较低等级,仅西港池西南的综合产业区和邻近石化产业区部分区域承载能力为较高等级,约占研究区面积的8%。并根据承载能力等级分区的实际产业发展情况,提出相应管理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水头村泥石流沟是延庆地区典型沟谷型泥石流沟之一,具易发性高、危险性大的特点,严重威胁下游水头村村民。本文以水头村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细调查与GIS统计分析,获取了该流域降雨、地形地貌、物质来源等信息,对泥石流流域分区特征和形成条件进行研究,综合14个识别因子,确定了该泥石流沟的发展阶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通过单沟泥石流堆积区公式预测了该流域最大危险区,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研究表明:水头村泥石流沟内松散堆积物动储量达27.96万 m3,其中以残坡积和冲洪积为主要物源;该泥石流属于暴雨-沟谷型-支沟群发型泥石流沟,发展阶段处于形成期,最大危险区面积为0.737 km2,威胁沟口水头村住户21户59人和红水公路350 m。建议采用定期巡视+局部物源稳固+清理排导槽相结合的防治措施。研究成果可为该区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玉杰  贾润幸  张琪  鲁佳  王磊  张沛 《矿产勘查》2022,13(7):916-923
喀什炼铁厂铜铅锌矿床位于苏鲁铁列克隆起区的南部,喀什凹陷的北缘,含矿层位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五段(K1kz5),赋矿岩性为褪色化含砾砂岩、砂砾岩和砂岩。其所处的岩相古地理位置、地层分布、构造、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与区域内乌拉根铅锌矿多有类似,但铜矿化较之突出。本文从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体地质三方面对喀什炼铁厂铜铅锌矿加以介绍,通过成矿条件分析并加以探讨,认为该区具备铜铅锌找矿潜力。对该地区今后开展相关找矿工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济阳坳陷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展深层干热岩的系统评价对于坳陷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收集的1∶20万重力数据38870 km2、1∶5万航磁数据26630 km2和胜利油田以往实施的钻井、地震勘探资料,采用Parker-Oldenburg反演迭代算法、重力-地震联合剥层方法、重磁正反演等方法,开展莫霍面、居里面、壳断裂-岩石圈断裂、基底构造和基底岩性等地热地球物理研究。通过实施大地电磁测深剖面116 km,验证了壳幔过渡带熔融体发育特征。从居里面深度、莫霍面深度、地温梯度、热储层岩性、盖层厚度、潜山规模6个方面评价优选了5处干热岩靶区。济阳坳陷具“壳幔生热、构造控热、潜山储热、盖层保温”四位一体地热成因特征,是以“传导型干热-水热共存、对流型水热补充”为主要特征的盆地复合型地热系统,潜山型干热岩靶区具有进一步勘探和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以镇江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工程地质、地形、水文气象、自然生态和人为影响等5个主要评价因子,将研究区的建设用地适宜性划分为适宜建设用地、可建设用地、不宜建设用地和不可建设用地4个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得到综合的建设用地适宜性等级空间分布,4个等级的面积比分别为34.76%,23.29%,20.55%、21.40%。建设用地适宜性分析为镇江市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用地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减小城市发展对生态系统破坏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灵丘地区是晋东北重要的铜银多金属矿集区,分布有支家地、刁泉等大型银铜多金属矿床。文章以美国Landsat-7卫星的ETM数据为遥感数据源,展开了灵丘地区约2000 km2范围的遥感找矿异常信息研究,解译出线性构造59条,环形构造9个。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铁化蚀变与泥化蚀变。结合地质分析,厘定铁染蚀变及遥感线性、环形构造信息为主要遥感异常找矿标志,并圈定找矿远景区5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