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章针对坭兴陶茶具:丰品包装现状,从材料选择、结构形态、缓冲设计和包装装潢四个方面提出改善坭兴陶茶具包装设计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改进坭兴陶茶具产品的包装设计,是提高坭兴陶茶具产品包装水平,促进坭兴陶茶具产品销售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虚拟现实增强技术为理论基础,简要介绍虚拟增强技术的特征及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通过例证分析虚拟现实增强技术与坭兴陶产品包装设计有机结合的优势及对包装行业的深远意义,深入讨论基于虚拟现实增强技术的坭兴陶产品包装设计策略与方式,为国内产品包装行业的发展方向提供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李玮玮 《包装工程》2024,45(2):460-471
目的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把握旅游业和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凝练坭兴陶文化视觉符号,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将非遗文化和数字图像技术融合,产出具有传承价值和创新性的数字文创产品。方法 以坭兴陶文化为切入点,剖析坭兴陶文化的发展现状、文化特征、消费者需求的人文情怀,梳理数字文创的传播模式、媒介特征、文化符号转化等设计问题,探究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创产品的意义价值,提出将坭兴陶文化元素与数字文创产品融合设计的方法手段。结论 坭兴陶文化与数字文创融合的新方法、新思路,是传承坭兴陶非遗文化、提升产品文化内涵的新途径,丰富了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的形式与内容,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增强现实技术(简称“AR技术”)在皮革产品包装设计中运用,促进了皮革产品传统包装形式向数字化、智能化包装方式的转变。AR技术加持下的皮革产品包装具备人机交互功能,促进消费者与产品互动,更增强了产品品牌的标识度,精简了皮革产品包装内容。AR技术推动皮革产品包装创新设计,应遵循“价值产出”“健康科技”“数字智能”理念,确保皮革产品包装设计技术的健康变革。为了推动我国皮革产品包装设计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出产品包装说明书的数字可视化设计方法、产品包装互动场景的人机交互设计方法、产品包装视听画面的虚拟情景设计模式及产品包装体验反馈的个性化设计方式,为我国包装行业提供新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帅 《包装工程》2020,41(12):296-302
目的研究B2C电商模式下,坭兴陶茶具节约型快递包装的创新设计形式。方法通过分析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及其包装现状,提出其快递包装需要满足的保护产品、利于堆码、方便运输、方便使用、减量减排及环境友好等多方要求,从包装选材、外部造型、内部可变、尺寸等,到堆码稳定、人性化、便携性、可循环、可改造及用户参与等多个方面深入讨论坭兴陶茶具节约型快递包装设计策略,以实际案例对坭兴陶茶具快递包装进行绿色、人性、适度、科学的节约型设计探究。结论坭兴陶茶具快递包装需要满足包装基本功能,在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致力于走简洁、人性、便携、减量及可循环等节约型路线,实现坭兴陶生产企业、包装制造商、消费者及环境等多领域、多维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熊炎  叶德辉 《包装工程》2017,38(22):197-202
目的研究基于现代设计理念下的坭兴陶现代时尚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分析坭兴陶产品特点与发展现状,基于现代设计理念与方法,应用组合设计法、文化植入法、形象重塑法,开展坭兴陶现代灯具、U盘及食器的创新设计实践。结论坭兴陶现代产品开发应凸显坭兴陶材料特性,体现地域特色文化,并融入产品现代设计特征,拓展坭兴陶产品使用空间,并推动坭兴陶产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有机番茄智能包装的研究及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研究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 AR)在有机番茄包装上的应用,再现比传统包装更多的信息。方法 通过总结增强现实技术在智能包装互动体验中的应用案例,结合有机番茄的展示特性,设计包含AR技术的有机番茄纸盒包装装潢图,并设计有机番茄的三维模型及贴图、渲染,利用Unity3D和Vuforia等程序组件开发手机应用软件,通过扫描不同图案再现不同的虚拟效果。结果 以纸盒为载体基于手机端应用软件开发可以实现有机番茄智能包装的3D动画、交互性、视频等多维化的展示。结论 AR技术改变了传统包装传递信息的方式,将AR技术应用与有机番茄包装相结合,可实现基于物联网智能包装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柯胜海  郭盼旺 《包装工程》2019,40(12):75-79
目的 探索AR技术在包装中的应用优势和方向,归纳AR技术包装的一般设计流程及设计应用原则。方法 通过分析AR技术的实现原理、技术特点和现实基础,得出AR技术在包装上的应用优势及功能特性,并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出AR技术在包装上的一般设计流程及设计应用原则,为AR技术在包装上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引。结论 AR技术包装的功能特性和实际应用集中在包装及产品的多维展示和导购促销,以及于消费者的寓教于乐3个方面,设计流程一般要经过选择AR效果、AR效果的设计实现、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服务的维护和更新4个步骤,在进行AR技术包装的设计应用时需要遵循选择性设计原则、动态互动性设计原则、趣味性设计原则以及便利性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
戴瑞  范子珍  李琦  周小丽 《包装工程》2023,44(16):272-278, 339
目的 传统礼品的包装通常只提供保护功能、简单的图案和文字介绍。AR技术的发展将新型的科学技术与传统人文融合,并打破传统包装空间和视觉的限制。以亚运文创礼品包装作为研究载体,利用AR技术实现了一个亚运精神传播和消费者多感官体验的程序,赋予了亚运礼品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意义。方法 利用Photoshop、3DMAX等软件设计了以荷花、雷峰塔、三潭印月为代表的包装图案和杭州奥体中心建筑模型。以亚运为主题,设计了包括亚运文化、文创商品和亚运游戏的文化展示和AR交互体验。设计一个在线欣赏和体验AR亚运人文、艺术和风景的系统。结果 开发一个亚运文创礼品包装的移动端平台系统,该软件集成了AR识别与三维注册、模型旋转拖拽缩放等操作、亚运人文风景展示和AR游戏体验。把新的方法、技术与包装设计相结合,将亚运“智能、绿色”的设计理念应用到实际的产品设计中。结论 AR技术在保留了传统包装的所有优点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消费者对商品内容物的认识与了解,并促进销售。此外,将AR技术应用于亚运文化礼品的创新表达,对建立城市品牌文化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兴海 《包装工程》2024,45(2):472-479
目的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虚拟仿真技术已经成为坭兴陶烧制技艺传播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坭兴陶烧制过程可控性较低。因此,探索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实践,使其能够全面、形象、系统地进行坭兴陶烧制技艺的记录,有效保护和发扬坭兴陶烧制技艺。方法 立足于传统手工技艺进行有效保存、展示和传播,深入展现坭兴陶烧制效果的文化内涵,探索虚拟仿真技术的设计流程和应用路径,运用三维建模、网络展示、虚拟互动等数字技术手段,强化互动感官效果,调动观众参与度和体验感。结论 虚拟仿真技术为坭兴陶烧制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除了坭兴陶窑变本身的文化价值外,虚拟仿真技术为促进传统坭兴陶烧制技术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新平台,丰富了活态传承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1.
胡志才 《包装工程》2023,44(22):409-416
目的 针对智能技术在红色文创产品设计应用上的方式方法与红色文化在当代的价值转换,以实践案例为切入点,探索智能技术与红色文创产品结合的设计策略与方法,为红色文创产品与智能技术融合提供新思路。方法 以“声动安源”智能故事机文创产品为设计实践对象,指出安源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现状,并通过对智能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策略的分析与方法进行总结,完成实践对象的技术运用与安源红色内涵的可视化设计转译。结果 得出了智能技术融入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的策略与创新方法。结论 通过设计实践,验证了智能技术在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上的可行性与实操性,智能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不应局限于对智能技术的简单应用,更应关注红色文化与智能技术在融合创新、育人创新、传播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的拓展深度,从而切实提高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有效传播与继承。  相似文献   

12.
李颖  张靖仪  戴家树 《包装工程》2021,42(22):273-279
目的 为了充分挖掘陶器刻划符号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通过提取陶器刻划符号的图像特征并将其应用于智能终端产品的图形界面设计,来推动传统刻划图形在智能信息环境下的应用、传承与发展.方法 在陶器刻划符号图像亮度特征处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卷积运算的图像亮度特征提取模型,以及动态特征图形的创建方法,并以双墩刻划符号为例,开展了基于亮度特征提取模型的智能特征的图形设计与应用实践.结果 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图像亮度特征处理大大简化了图像特征的提取过程,而卷积运算提升了图像特征的提取精度,因此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的智能特征图形设计精准而高效.结论 该方法实现了传统刻划图形的图像特征的有效提取与智能特征的图形设计,可应用于智慧博物、智慧旅游等智能终端产品的图形界面设计与展示.通过智能图形技术和产品应用形式来有效传达传统刻划图形的图像特征、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媒介为文创产品开发带来的机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冉彬  杜月婷 《包装工程》2018,39(12):176-179
目的分析新媒介、新技术为文创产品开发带来的机遇。方法以传播学为基础,通过分析案例进行研究。结论网络众筹平台拓宽了文创产品生产的融资渠道;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3D打印提升了文创产品创意设计制作的新境界;VR,AR和MR等新的虚拟展示技术丰富了文创产品的内容呈现方式;借助新媒介可进一步拓展文创产品的营销渠道和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14.
宁绍强  蔡蕾 《包装工程》2023,44(8):316-324, 342
目的 针对当前钦州坭兴陶的历史文化文献数据较为零碎,产品缺乏普遍性的影响力,非物质的活态传承断层、断链等问题,梳理坭兴陶的发展脉络及研究趋势,归纳整合现有的知识构架,挖掘钦州坭兴陶背后的研究价值,达到文化传承发展与保护。方法 通过文本分析法,国内学者针对坭兴陶领域相关的研究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实现知识图谱可视化。从发文量、作者合作、研究热点问题、关键词共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学者近40年里对坭兴陶的研究方向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和产品设计两个研究主题上。结论 坭兴陶的研究态势显现了跨学科的特性。研究成果为坭兴陶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上的学理重构与设计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黎少 《包装工程》2022,43(22):350-358
目的 研究数字经济语境下AR技术在岭南文化创意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学术价值、设计方法、创新与思考。方法 通过分析数字经济语境下AR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包装设计案例,结合设计实践作品“寻味西关AR”,探究AR技术在岭南文化创意包装设计领域的创新与思考。结论“AR+岭南文创”是项目研究核心。AR包装设计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和数字经济的进步。增强现实技术将逐渐增加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对岭南文化起到数字化传承和保护作用,AR技术在包装设计上的应用将形成虚拟包装形态和提出绿色虚拟包装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