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是花生中重要的污染物,对人畜的健康具有极强的危害性。本研究筛选对黄曲霉毒素污染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有益微生物,为花生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治理提供支持。本研究从河北省滦南县、滦县、玉田、丰南等主产区县的花生中分离有益微生物,通过室内外实验,获得对产毒黄曲霉较强拮抗菌株B25-5。经分子生物学及理化性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进一步开展了B25-5对黄曲霉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黄曲霉毒素的消减作用及黄曲霉毒素的分解作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拮抗菌可以显著的抑制产毒黄曲霉孢子的萌发、生长、菌丝的生长,降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及消除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2.
人参根腐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人参根际土壤中筛选出拮抗人参根腐病的菌株,初步研究其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人参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菌株,以人参根腐病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拮抗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出的拮抗菌进行鉴定;检测拮抗菌无菌发酵液对根腐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影响,同时测定拮抗菌的抑菌谱。结果:分离获得一株对人参根腐病原菌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HB-3,经鉴定菌株HB-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无菌发酵液对人参根腐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菌株HB-3的抑菌谱较广,对根腐病菌、疫霉病菌、锈腐病菌、菌核病菌、灰霉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筛选得到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HB-3,能显著抑制人参根腐病菌的生长,对人参根腐病有较强的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筛选具有广谱抑菌效果的内生菌并研究其发酵液对樱桃圣女果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采用研磨法从健康猕猴桃的根、茎、叶和果实中分离纯化了18株内生菌,通过平板对峙法选出强活性菌株MR-1,并对其进行菌体、菌落形态的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16S rRNA测序分析,进行菌种鉴定。进一步研究该活性菌株对8种常见致病菌的抑制效果以及樱桃圣女果主要病害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菌株MR-1对采后致病菌拮抗效果较强,初步鉴定其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其对8种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对链格孢、灰葡萄孢、辣椒炭疽病菌3种圣女果主要病害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经内生菌MR-1发酵滤液处理的樱桃圣女果保鲜效果最好,其次为复合果蔬保鲜剂。储藏第8 d,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腐烂直径分别下降了50.6%、50.6%及44.9%。解淀粉芽孢杆菌MR-1次级代谢产物丰富,其在果蔬保鲜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对酿酒葡萄灰霉病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拮抗菌,从酿酒葡萄根际土壤进行微生物分离,以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为靶标菌株,采用牛津杯法对拮抗菌进行筛选,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进行鉴定分析,对拮抗菌进行生长特性及抑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T3菌株,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培养24~48 h T3菌株进入稳定期,最适的生长温度为37 ℃,最适pH为7.0。T3菌株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MIC为3.6×105 CFU/mL,MBC为3.6×106 CFU/mL,3.6×109 CFU/mL T3菌株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抑菌直径为31.6±0.2 mm(P<0.05),抑菌效价为158.0±1.0 mm/mL(P<0.05)。扫描电镜观察T3菌株造成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丝畸形、扭曲、顶端膨大、原生质收缩、孢子稀松,抑制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本实验为酿酒葡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微生物资源,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枯草芽孢杆菌QDH-1-1对采后苹果青霉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一种从番茄叶面分离获得的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QDH-1-1对苹果采后青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拮抗菌的不同处理、使用浓度及与钙配合等方法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对青霉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拮抗菌使用浓度明显地影响苹果中病斑发生和病斑扩展,且使用浓度越大,其抑病效果越好.当拮抗菌的使用浓度达到109CFU/mL时,可完全抑制接种在苹果上的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104CFU/mL)的侵染.用108~109CFU/mL的拮抗菌与2%CaCl2配合对苹果采后青霉病的抑制效果明显地好于单独使用相同剂量的拮抗菌或2%CaCl2.拮抗菌的不同处理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与体内试验结果一致.结论枯草芽孢杆菌QDH-1-1主要通过营养和空间竞争作用抑制病原菌生长.  相似文献   

6.
互隔交链孢霉是导致果蔬采后黑斑病的主要病原体。本文采用菌饼法从发酵蔬菜来源的乳酸菌中筛选对互隔交链孢霉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利用生理生化及16S rDNA测序鉴定乳酸菌。并进一步观察霉菌孢子超微结构的变化,通过测定霉菌孢子的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初步探究乳酸菌对互隔交链孢霉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NL2-4-2对互隔交链孢霉的抑制率为80.86%,作用最强。采用109 CFU/mL的植物乳杆菌LNL2-4-2菌悬液处理互隔交链孢霉孢子8 h后,其细胞膜完整性降低10.98%,胞外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10.66%,3.10%,11.21%。超微结构分析表明:菌株LNL2-4-2导致互隔交链孢霉的孢子表面皱缩,边缘模糊,顶端破裂,内容物泄漏。在苹果生物防治研究中,贮藏6 d时,浓度为103 CFU/mL的植物乳杆菌LNL2-4-2对互隔交链孢霉造成损伤的抑制率达47.24%。结论:植物乳杆菌LNL2-4-2可作为针对果蔬采后传统杀菌剂的新型替代品。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抑制甜樱桃软腐病的作用机理,实验分析贝莱斯芽孢杆菌KT对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LC-7的体外和甜樱桃果实体内抑制效果,以及贝莱斯芽孢杆菌KT菌株对甜樱桃果实相关防御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转录组学解析在与匍枝根霉互作期间,贝莱斯芽孢杆菌KT菌株中与次级代谢物合成和生物防治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109 CFU/mL贝莱斯芽孢杆菌KT菌悬液对匍枝根霉LC-7菌丝抑制率达87.12%,此时孢子萌发率和胚芽管长度分别为21.54%和11.45 μm。在甜樱桃果实上,1×109 CFU/mL贝莱斯芽孢杆菌KT菌悬液处理48 h后,果实软腐病发病率约为20%,比对照组降低了约80%,并且贝莱斯芽孢杆菌KT菌悬液能抑制甜樱桃果实多酚氧化酶和脂氧合酶活力,诱导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力增加,提高果实抗氧化和抗病能力。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经与贝莱斯芽孢杆菌KT菌株共培养后,匍枝根霉LC-7菌丝和孢子形态扭曲,贝莱斯芽孢杆菌KT对匍枝根霉LC-7具有明显的致畸作用。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KT菌株中抗生素合成基因簇bacillaene中的pksIJ和糖醛酸磷壁酸合成基因簇中的tuaAGE基因表达上调,此外发现,表达差异显著的基因主要富集在生物学过程中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组装和亚基组成及核糖体组装等一系列与核糖体活动相关的过程。贝莱斯芽孢杆菌可能通过营养和空间竞争以及分泌抑菌活性物质直接抑制匍枝根霉LC-7,还可诱导甜樱桃果实的抗病性。贝莱斯芽孢杆菌对由匍枝根霉引起的甜樱桃软腐病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具有开发成生防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一株黄曲霉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稀释分离法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出一株具有黄曲霉拮抗活性的菌株。该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抑制黄曲霉生长的效果,抑菌率可达63%。该菌对多种病原真菌抑制效果明显,具有广谱抑菌效果。根据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和16SrDNA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9.
从采后发病番木瓜果实上分离炭疽病的病原菌,同时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法从番木瓜果园土壤中筛选得到炭疽菌的拮抗菌W-2。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别鉴定了病原菌和拮抗菌相关种属,并测试了拮抗菌W-2的拮抗活性。结果表明:番木瓜炭疽病病原菌鉴定为番木瓜炭疽菌Glomerella magna,拮抗菌W-2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拮抗菌W-2能够引起Glomerella magna菌丝体膨大和孢子畸形,且W-2浓度为1×108 CFU/mL时,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浓度为1×108和1×109 CFU/mL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5)。活体生防实验表明,浓度为1×108 CFU/mL的W-2菌悬液处理能够有效控制番木瓜果实炭疽病病斑的扩展,并显著降低果实的发病率(P<0.05)。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香肠中分离拮抗芽孢杆菌菌株,并对菌株所产脂肽进行分离纯化和抗菌特性分析.采取平板对峙法筛选产生抗菌脂肽的芽孢杆菌菌株.抗菌脂肽采用有机溶剂萃取、Sephadex LH-20柱层析、半制备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单一生防菌防效不稳定问题,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相容试验、盆栽试验从6株生防菌中筛选对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复配菌株组合;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各菌株的16S rRNA和gyrA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鉴定各菌株分类地位;并采用轮换因子法筛选各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GY1、GY10和GY12发酵后混合施用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平板抑菌率达到86.9%,盆栽防效为74.53%,比GY1、GY10、GY12单独处理分别提高15.34%、27.42%和44.94%;分子鉴定表明,3株菌分别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并筛选得到了GY1、GY10、GY12的最适发酵培养基,发酵24 h后生物量相较于基础培养基分别增加了75.12%,92.31%和194.55%。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通过测定发酵饲料pH值、活菌数、乳酸含量及中性蛋白酶活性,筛选出适宜基础饲料发酵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BLCC2-0038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LCC1-0281,并对筛选出的鼠李糖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单菌及混菌发酵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LCC2-0038单独发酵72 h时pH值降至3.73,活菌数达到7.05×109 CFU/g,乳酸含量为48.67 mg/g;BLCC1-0281单独发酵72 h时,活菌数达到2.28×1010 CFU/g,中性蛋白酶活性达到3 207 U/g;BLCC2-0038和BLCC1-0281混菌发酵时,以鼠李糖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配比为3∶1,2%接种量,有氧发酵方式最优,发酵72 h时鼠李糖乳杆菌活菌数为5.35×109 CFU/g,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为7.80×109 CFU/g,中性蛋白酶活性为1 407.83 U/g。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寻新的具有防腐保鲜功能的微生物资源,前期从柑橘防腐保鲜研究过程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具有抗菌活性的细菌。该研究对该菌进行了形态、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鉴定,确定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命名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KHQH-1。通过NCBI平台BLAST进行序列比对,结合Clustalw和Mega 7.0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确立了该菌株在系统发育上的地位。采用点植法和滤纸片法研究了KHQH-1对几种食品中常见霉菌和细菌的拮抗效果,结果表明,KHQH-1对根霉(Rhizopus spp.)、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有一定抑制效果,对食品中常见霉菌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青霉(Penicillium spp.)、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具有较强抑制效果,其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3.70、9.30和10.87 mm;KHQH-1对食品中常见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抑菌圈分别为3.20和8.20 mm。这为更进一步探索天然产物防腐保鲜技术和微生物制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分离筛选对烟草赤星病有良好防效的拮抗菌,以烟草赤星病链格孢菌为靶菌,从蚯蚓粪中经初筛和复筛获得拮抗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分析鉴定拮抗菌种类,并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拮抗菌Q96,初筛和复筛的抑菌率均超过60%,经鉴定为副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paralicheniformis),其活菌液(稀释10倍)对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73.33%和79.68%,粗发酵液离体防效可达60.04%。Q96菌株可作为抗烟草赤星病生防菌剂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5.
利用牛津杯法从新疆传统干酪中筛选出1株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乳酸菌。经排除酸、过氧化氢干扰后,此菌株的发酵上清液仍然具有较强的抑菌性。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明显降低,表明其发挥抑菌作用的物质是细菌素。通过对该菌株的生长特性研究和生理生化分析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sp.)。在酸性条件下,对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敏感,发酵上清液经高温、尿素、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乙二胺四乙酸(EDTA)、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吐温-80(Tween-80)处理下抑菌活性仍然保持稳定,为乳酸菌开发作为生物型防腐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芽孢杆菌ZYCHH-01发酵条件优化及其抑菌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芽孢杆菌ZYCHH-01发酵生产抑菌物质,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指示菌株,通过牛津杯法测定其抑菌圈的大小判断其抑菌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研究培养基pH值、发酵温度、接种量以及发酵时间对芽孢杆菌ZYCHH-01浓度和抑菌物质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3%,发酵温度36 ℃,培养基pH值7.8,发酵时间27.5 h。在此优化条件下,抑菌圈最大直径为21.12 mm。最小抑菌浓度为上清液稀释1∶64。生化试验结果表明,芽孢杆菌ZYCHH-01产抑菌物质对蛋白酶敏感,较耐储存,对有机溶剂和部分表面活性剂稳定,抑菌活性pH范围较大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食源性病菌抑菌活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烟草疫霉拮抗菌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毕节8个县市种植烟草的田地采集土壤样品122份,筛选出5 株对烟草疫霉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一菌株抑菌活性最强且拮抗效果稳定,综合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可以将其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记为1205。该菌株现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2382。经过对1205菌株的液体摇瓶发酵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205菌株摇瓶振荡的最适培养条件:培养基为NYBD,接种量为1%,初始pH值为6.0,培养温度为28℃,装液量为20mL/100mL,摇床转速为160r/min,培养时间为28h。  相似文献   

18.
朱运平  李秀婷  李里特 《食品科学》2010,31(17):290-293
为探索制备含有1- 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的降血糖功能性食品的新方法,以产DNJ 的菌株Bacillus subtilis B2 为初始菌株,以价廉的农产品加工副产物豆渣为原料,通过对发酵条件的优化,获得富含功能因子DNJ 的发酵液。结果表明:接种量对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影响不明显,当接种量大于104 个/mL 时,发酵液的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均在20 以上。而豆渣浓度、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 值及发酵时间对发酵液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影响较大,在豆渣质量浓度30mg/mL,初始pH 值6~8,发酵温度40℃的条件下发酵48h,发酵液表现出较高的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以Bacillus subtilis B2 发酵豆渣的发酵液为原料开发含DNJ 的降糖功能食品,可以大大提高豆渣的利用价值,为降糖功能食品的开发利用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孔维嘉  王洋  尚楠  张宝  李平兰 《食品科学》2011,32(15):153-157
为了防止水果采后青霉病的发生及青霉毒素带来的危害,本实验以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 3.3703)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双层平板琼脂扩散法筛选得到1株来源于乌龙茶的LPL-T12菌株,其发酵上清液抑菌圈直径达(22.74±0.44)mm。菌株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序列及特异性PCR分析可知,LPL-T12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发酵液通过硫酸铵沉淀及不同孔径透析袋截留后,粗提物经抑菌活性检测、蛋白酶及热处理分析可知,该抗菌物质为分子质量在8000D以上的热敏感蛋白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