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时,传统的随机选取非滑坡单元存在准确性不高的缺点,提出信息量与神经网络结合的易发性评价模型。以江西省上犹县为研究区,首先,基于上犹县滑坡编录与实际调查,选取坡度、高程、坡向、平面曲率、剖面曲率,植被指数(NDVI)、湿度指数(TWI)、距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土地利用等10个环境因子,其次利用信息量模型对上犹县进行易发性分区,得到上犹县易发性分区图。然后,从信息量模型得出的易发性分区中的低易发区选取非滑坡单元,与滑坡编录中的历史滑坡点组成测试集与训练集,输入神经网络中训练模型,再将上犹县所有栅格输入,预测上犹县栅格的滑坡概率。最后利用自然断点法在上犹县栅格滑坡概率进行分类,得到基于信息量与人工神经网络结合的上犹县易发性分区图。由易发性结果表明:单独的信息量模型的成功率曲线下面积AUC=0.7364,历史灾害点位于高易发区与较高易发区的灾害数占总灾害数的55.6%;基于信息量与神经网络模型的AUC=0.7874;历史灾害点位于高易发区与较高易发区的灾害数占总灾害数的85.8%。信息量–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比单独的信息量模型的评价精度提高了5.1%;高易发区与较高易发区所涵盖的灾害数占比高30.2%。信息量–神经网络模型有更好的评价精度,并且证明了在信息量模型中的极低易发区选取非滑坡点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寻甸县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而区域性易发性评价是预防地质灾害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寻甸县斜坡类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采用证据权法、组合赋权法以及证据权-组合赋权耦合模型3种模型方式,基于GIS平台与SPSS 26.0软件,将选取的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等7项证据因素/诱发因子进行研究区易发性评价,划分出低、中、中高、高4类易发区。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高易发性分区内地质特质与研究得出的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相吻合,预测结果符合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2)落在高及中高分区内的灾害点占比分别为83.33%,84.68%,85.14%;(3)3种模型精确率均超过70%,其中,证据权-组合赋权耦合模型的特征曲线(ROC)的线下面积(AUC)精度检验值最大,为0.801,证据权法次之,为0.758,组合赋权法第三,为0.752。相对而言,证据权-组合赋权耦合模型更适合应用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为寻甸县灾害的分析提供方法思路,为区域的城镇化建设及发展提供参考,为防灾减灾和地质灾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采用信息量(I)、确定性系数(CF)、逻辑回归(LR)、逻辑回归–信息量(LR-I)和逻辑回归–确定性系数(LR-CF)耦合模型的快速评估方法对九寨沟县范围内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并对5种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基于历史资料、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获取九寨沟全县6205个滑坡灾害点作为样本数据库,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地形曲率、剖面曲率、平面曲率、地形起伏度、地表粗糙度、地表切割度、地层岩性、距断层距离、PGA、降雨、距公路距离和距水系距离共计15项评价指标因子,基于GIS平台提取80%滑坡点作为训练样本,采用I,CF,LR模型建立九寨沟县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体系,并将滑坡易发性划分为极低、低、中、高和极高。基于I,CF和LR模型,提出LR-I和LR-CF耦合模型,实现各评价指标因子二次逻辑回归计算,优化了九寨沟地区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图。最后利用未参与训练的20%滑坡点作为检验样本,利用频率比和ROC曲线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5种评价模型得到的滑坡的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频率比值占总频率比值均超过85%,I,CF,LR,LR-I和LR-CF的AUC评价精度分别为0.762,0.756,0.788,0.838和0.836,表明5种模型均能较好评价九寨沟地区滑坡灾害易发性。LR-I和LR-CF模型与单一的I,CF模型相比能将滑坡易发性评价精度提高约8%;与单一LR模型相比,其精度提高约5%,说明LR-I和LR-CF模型的滑坡预测更优于单一的I,CF和LR模型,为快速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滑坡易发性提供了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4.
九寨沟县滑坡灾害易发性快速评估模型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采用信息量(I)、确定性系数(CF)、逻辑回归(LR)、逻辑回归–信息量(LR-I)和逻辑回归–确定性系数(LR-CF)耦合模型的快速评估方法对九寨沟县范围内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并对5种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基于历史资料、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获取九寨沟全县6205个滑坡灾害点作为样本数据库,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地形曲率、剖面曲率、平面曲率、地形起伏度、地表粗糙度、地表切割度、地层岩性、距断层距离、PGA、降雨、距公路距离和距水系距离共计15项评价指标因子,基于GIS平台提取80%滑坡点作为训练样本,采用I,CF,LR模型建立九寨沟县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体系,并将滑坡易发性划分为极低、低、中、高和极高。基于I,CF和LR模型,提出LR-I和LR-CF耦合模型,实现各评价指标因子二次逻辑回归计算,优化了九寨沟地区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图。最后利用未参与训练的20%滑坡点作为检验样本,利用频率比和ROC曲线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5种评价模型得到的滑坡的高易发区和极高易发区频率比值占总频率比值均超过85%,I,CF,LR,LR-I和LR-CF的AUC评价精度分别为0.762,0.756,0.788,0.838和0.836,表明5种模型均能较好评价九寨沟地区滑坡灾害易发性。LR-I和LR-CF模型与单一的I,CF模型相比能将滑坡易发性评价精度提高约8%;与单一LR模型相比,其精度提高约5%,说明LR-I和LR-CF模型的滑坡预测更优于单一的I,CF和LR模型,为快速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滑坡易发性提供了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滑坡灾害发育较多的三峡库区万州区为研究区,基于指标因素状态分级和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选取坡度、坡向、坡体结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的作用以及土地利用7项影响因素,以全区700多个滑坡灾害点为样本数据,依据各因素状态下发生的滑坡频率曲线和信息量曲线的突变点为等级划分的临界值来确定因素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的栅格数据模型,应用信息量理论开展研究区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易发性高和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第二、三段(J2s2,J2s3)、库水变动带和河网影响带以及万州城区。统计结果表明,处在高易发和较高易发区面积为1 210 km2,其中高易发区和较高易发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71%和25.9%,研究区易发性评价精度高达87%。本文完整的论述了县域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路线,并以三峡库区万州区为例开展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分析以及预测精度评价等,为该区域滑坡灾害防治规划与预测预报提供技术支持,为全国范围内县域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润胜  郭有金 《矿产勘查》2024,15(1):150-160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地质灾害排查、风险性调查评价及预警预报工作的基础,其成果可以作为建设工程是否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依据。因此,进行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城固县为研究区,以气象水文类、地形地貌类、基础地质类、植被覆盖类共4类12种诱发因素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K-means算法、FCM算法、层次聚类算法、DBSCAN密度算法对区内126处地质灾害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提纯,剔除13处样本噪声点。利用提纯后的113处样本点建立IOE-IV耦合模型,并对城固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分区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地质灾害极高—高易发区、中易发区、极低—低易发区的占比分别为92.04%、4.42%与3.54%,预测结果较合理准确;(2)地质灾害发育主要受高程、水系的控制,在高程412~500 m、距水系小于500 m范围内主要为极高—高易发区,地质灾害呈线状发育。研究成果可以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样本优化、模型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北流市为例,利用地质环境要素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并通过MapGIS软件实现可视化。选取了地质灾害发育密度、地貌类型、自然斜坡坡度、工程地质岩组、残坡积土层厚度、人类活动强度、多年平均降雨量7个影响地质灾害易发性的地质环境因素,建立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研究区进行了评价,依据预测分区指标计算,研究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总面积为1185. 37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9%;地质灾害中易发区总面积为1027. 76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1%地质灾害低易发区总面积为243. 50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0%。  相似文献   

8.
地质灾害威胁着工农业安全生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高效率、高精度的评价尤为重要。以四川省雅江县为研究区,机器学习方法为基础,分别构建了传统逻辑回归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和OCSVM-RF耦合模型,对雅江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并制作雅江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级图。同时使用ROC和AUC值对评价精度进行分析,得到AUC值分别为:逻辑回归(0.901 7),随机森林(0.952 3),OCSVM-RF耦合模型(0.957 5),得出OCSVM-RF耦合模型的评价精度明显高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因此,可以使用该耦合模型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为研究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调查修文县滑坡,用信息量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易发性评价。信息量法中,依据不同区域总信息量大小,来反映不同区域滑坡易发性程度。层次分析法中,先确定每个单因子各等级的得分,再确定不同层次各个因子的权重关系,之后通过加权叠加得到评价分区结果。对两种评价方法在原理和评价结果上的区别进行对比。叠加两方法的分区图,形成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价。综合区划中研究区被分为极低易发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高易发区、极高易发区。  相似文献   

10.
针对滑坡灾害预测研究的复杂性,本文构建了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预报模型。文中以恩施地区为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研究区的滑坡灾害易发性预测研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高易发区占总面积的15.89%,中易发区占12.96%,低易发区和不易区分别占45.15%和26%。滑坡易发因素组合主要是地层岩性(志留系和三叠系巴东组)和坡度(10—30°),这与该区的实际情况较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
张乔  习康 《山西建筑》2008,34(17):175-176
主要研究了粗、细骨料粒径、级配以及砂率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测定了在基准配合比下,砂的细度模数变化以及碎石颗粒级配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并就骨料粒径、级配的变化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林天赐 《城市建筑》2013,(22):65-65
随着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概念设计将成为建筑设计的一个趋势。在设计中,会更加考虑建筑结构的稳定、可靠性、经济性,在切实地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固的前提下,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在这一背景下,探讨黄土高原的绿色住区极具现实意义。从枣园村的居住环境建设入手,通过对其特有的自然、生态、居住、生产等系统的分析,结合国内外最新规划理论和经验,采用科学的方法,探讨绿色住区研究方法与规划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王建国 《山西建筑》2010,36(33):258-259
将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从施工准备工作、预算管理、施工队伍管理、物资管理、工程技术管理、财务管理六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降低施工成本的办法,控制了施工过程成本,从而降低项目成本,增强企业实力。  相似文献   

15.
在水泥水化初期,钙矾石的形成对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流动性经时损失等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掺加高效减水剂对钙矾石结晶形成的不同作用效果,分析了产生两种不同作用效果(吸附抑制和吸附促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源 《山西建筑》2008,34(18):249-250
叙述了总价合同模式、单价合同模式、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分析如何结合合同的管理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指出加强合同管理对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卫刚 《城市建筑》2014,(21):219-219
建筑工程项目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包括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以及招标阶段造价控制。设计阶段要求设计单位确保建筑图纸的完整性,选用价格合理的建筑材料。笔者在此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能为读者提供可参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梅涛  肖盛燮 《山西建筑》2011,37(8):151-152
选取规范推荐公式,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静力和动力冲击荷载下桥墩应力状态的改变,研究泥石流对桥墩破坏的链式关系以及成灾机理,并提出相应减灾对策,以期为泥石流区桥梁的设计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分析了沥青路面开裂以后,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与路面温度分布和路面材料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沥青路面的抗裂设计中,合理设计沥青面层的厚度和优选温缩性小的路面材料是提高沥青路面抗裂性能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建筑工程项目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包括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以及招标阶段造价控制。设计阶段要求设计单位确保建筑图纸的完整性,选用价格合理的建筑材料。笔者在此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能为读者提供可参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