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广州市市售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分布情况.方法 2013—2019年共采集16类共4905份食品样品,开展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监测分析.按照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中规定的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验方法开展检测.结果 单核...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重庆市市售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进行初步风险评估,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9年对全市39个区县的市售即食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监测,并用半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估方法,初步评估重庆市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结果 重庆市2 680份即食食...  相似文献   

3.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污染概况及防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归纳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水产品、奶与奶制品、肉类食品中污染情况及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提出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了解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简称LM)在直接食用食品中的污染状况,为我县由LM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可能性作出预测或预警。方法为从饭店、农贸市场中随机抽捡7种直接食用食品共240份样品,按GB4789.30--2010检测,采用VTTEK23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李斯特菌属鉴定试剂盒鉴定。结果为LM平均检出率为5.75%(9/240),污染最严重是生食蔬菜;熟肉制品、凉拌菜次之。结论为我县直接使用食品受到LM不同程度的污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可能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结果,以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严格按照《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标准,对济宁市2019年1—12月定期采样的8类常用食品(生鲜猪肉、生鲜牛肉、生鲜羊肉、生鲜鸡肉、冻虾、冻带鱼、凉拌菜与冰激凌)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分析其阳性检出率。结果:567份8类常用食品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27份,阳性检出率为4.76%,其中包括生鲜猪肉6份(5.94%)、生鲜羊肉5份(6.02%)、生鲜鸡肉5份(5.10%)、冻虾4份(7.69%)、冻带鱼2份(3.28%)以及凉拌菜5份(11.63%),生鲜牛肉与冰激凌均未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论:食品中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的风险,其中以凉拌菜的污染风险最高,应加强该方面的防控,以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6.
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险评估的4个方面并结合欧盟法规(Regulation(EC)No 2073/2005)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限量指标,介绍关于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风险评估的新观点,并指出需要改进微生物标准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限量指标.假设此菌对人类疾病的有关风险,对如何降低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能力验证提升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能力和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方法依据GB 4789.3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进行检测,利用BAX system Q7全自动病原微生物检测系统对能力验证中的3个样品进行快速筛查,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和溶血素O基因(hlyA)序列比对分析鉴定可疑菌株。结果编号CODE1和CODE3的样品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编号CODE2的样品未检出。结论本实验室参加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的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能力验证测试,取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由于该菌引发的疾病致死率较高,且其暴发常出现于工业加工食品中,从而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FAO/WHO微生物风险评估联合专家委员会(JEMRA)及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分别对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了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本文对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及部分国家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提出进行完整的微生物风险评估是选择适当的微生物风险管理的必要前提,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需要国家主管机构、企业和消费者三方的共同参与.上述结论可为我国政府部门在现有法规框架内如何控制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结果,以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严格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标准,对某市2021年1—12月定期采样的10类常用食品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分析其阳性检出率.结果:897份10类常用食品中,检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市售豆腐、豆腐皮进行抽样检测。方法 GB 4789.3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进行检验。结果从豆腐、豆腐皮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35组豆腐豆腐皮中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组检出率14.3%。结论豆腐、豆腐皮检出该菌在阜阳市尚属首次,在2013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即食豆类制品非发酵豆制品中尚无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限量要求,应加强市售非发酵豆制品卫生监督和预防。  相似文献   

11.
了解昆明市西山区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预防其食物中毒的暴发和流行。方法 采用GB 4789.30—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并结合梅里埃仪器鉴定系统,对样品进行单增李斯特菌检验。结果 2012年5~9月间,分组随机抽取食品及食品加工工具样品406份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验,从中检出10株单增李斯特菌,总检出率为2.46%。其中,食品加工工具检出率为2.50%;食品总检出率为2.46%,蔬菜类和生肉类检出率均为5.00%。结论 西山区食品及食品加工工具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较普遍,存在单增李斯特菌引起公共卫生问题的风险,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8年和2020年徐州市市售生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随机采集市区零售鲜或冷冻生禽肉及调理肉,按照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分析其血清型、耐药性、毒力基因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142份市售生肉中有40份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28.2%(40/142);血清型主要为1/2a型,占50.0%(20/40);40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共分为15种PT型;对氨苄西林及青霉素耐药菌株分别有4株和2株;所有菌株均携带多种毒力基因。结论 徐州市市售生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较严重,存在小规模同源菌株,需进一步加强监测管理,以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吉林省市售餐饮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管理、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年-2019年从吉林省9个监测地区采集到的8279件市售食品样本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2011年 -2019年从吉林省市售食品中共检测出单增李斯特菌阳性菌株352株,总检出率4.25%;各检测地区间长春市阳性检出率最高(7.63%),其次为四平市(6.03%);12类市售食品中肉及肉质品阳性检出率最高(9.41%),其次为速冻米面食品(6.72%);各类采样地点中超市的阳性检出率最高(6.89%),其次为农贸市场(5.64%)和快餐店(5.08%);散装食品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预包装食品。结论 2019年吉林省的单增李斯特菌阳性检出率较临近三年呈回升态势;长春市与四平市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较其他地区严重;肉与肉制品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其次为速冻米面食品;流通环节中单增李斯特菌阳性检出率较高;散装食品的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较预包装食品严重。有关部门应针对地区现状、食品类型和包装类型的不同加强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4.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污染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近年来,在许多国家,它被列为卫生部门重点检测的几种食源性致病菌之一。主要介绍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售凉拌菜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水平并进行初步评估,探讨减少交叉污染、控制凉拌菜中单增李斯特菌导致人群感染风险的措施。方法利用上海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定性及定量检测数据、居民膳食消费量数据和试验研究的结果,使用快速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估(s QMRA)方法,评估凉拌菜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发病风险及影响因素。结果上海市市售凉拌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总检出率为3. 97%(6/151),阳性样品的平均污染水平为60. 53 CFU/g;九种不同场景的预计敏感人群和非敏感人群的发病概率范围分别为2. 36×10~(-4)~3. 49×10~(-4)和2. 36×10~(-6)~3. 49×10~(-6),预计发病人数分别为162~431和6~17人。不同介质的盛放容器对于凉拌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交叉污染参数不同,使用玻璃容器的单增李斯特菌交叉污染菌量减少比例较高,预计发病人数最低;使用陶瓷容器的单增李斯特菌交叉污染菌量减少比例和摄入比例均较低,预计发病人数最高;使用玻璃和陶瓷容器时,加入无菌水或洗洁精清洗后明显降低了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预计发病人数。结论上海市市售凉拌菜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存在一定风险,使用玻璃容器并采取一定的清洁措施,能减少因凉拌菜食用前厨房准备过程中交叉污染引起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发病人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江干区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污染状况。方法参考国标方法,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对4类食品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型鉴定。结果109份样品共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15株,总检出率为13.8%;生肉类、生食果蔬类检出率分别为36.8%、5.9%,熟肉制品和水产品中未检出。15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分属2个血清型,1/2b血清型占73.3%,1/2a血清型占26.7%。结论江干区食品中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特别是生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从咸阳市市售食品中分离的64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的基因组特征,耐药和致病性基因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咸阳市市售食品中分离的64株单增李斯特菌,利用微量肉汤法进行药敏测定,同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原始序列经拼接后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基因组注释、系统发育树构建及基因组特征和遗传原件分析。结果 64株分离株对于氨苄西林、青霉素、美罗培南、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5种抗生素结果均为敏感。其中2株分离株对2种抗生素产生抗性,分别为四环素和红霉素。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表明,64株分离株分属3个谱系,分为15个克隆群(CC),以谱系Ⅰ和谱系Ⅱ为主;2株耐药株基因型与表型一致,耐药基因上下游遗传环境分析表明,这些基因的可能来源为猪丹毒杆菌、肠球菌和外源质粒。所有分离株均携带致病基因岛LIPI-1和LIPI-2,部分谱系Ⅰ菌株携带LIPI-3或LIPI-4,具有潜在致病风险。携带质粒和抗性相关基因的主要为谱系Ⅱ菌株。inlA基因提前终止突变均发生在谱系Ⅱ,可能降低菌株毒力。结论 咸阳市市售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结构相对稳定,菌株存在获得性耐药,且因携带更多毒力基因而产生潜在的高致病性菌株。谱系Ⅰ和谱系Ⅱ菌株在毒力基因、抗性相关基因和质粒携带方面均具有差异,显示不同CC型菌株的毒力和环境适应性存在差异,为咸阳市单增李斯特菌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福建省泉州市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污染状况,于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对泉州市市售的155份生肉、熟肉制品、水产品中的单增李斯特氏菌进行了定性,定量及耐药性测定,检出李斯特氏菌47株,总检出率为35.48%,其中生肉类68.12%,海产品类12.5%,熟肉类6.52%,检出单增李斯特氏菌6株,总检出率3.87%,其中生肉类8.7%,海产品和类熟肉类中未检出。6株单增李斯特氏菌均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氯洁霉素,氧氟沙星,青霉素G、四环素,万古霉素敏感,对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呋喃妥因不敏感,根据测定结果,建议有关部门及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监测,防止其引起的食中毒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9.
张园园  周聪  郭依萍  叶可萍 《食品科学》2022,43(11):293-300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食源性病原菌,常因污染肉品而引发食物中毒事件,其中交叉污染是引起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并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途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肉及肉制品污染单增李斯特菌引发的流行病学情况、家庭厨房和肉品加工厂的交叉污染情况、交叉污染模型构建、交叉污染的预防与控制等,为维护家庭食品安全以及保障工厂食品加工卫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上海地区市售生鲜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方法 2018年7月到2019年4月,从上海市88家农贸市场和42家超市抽样308件,其中鲜猪肉114件、整鸡92件、鲜牛肉102件。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分别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检测,采用VITEK2全自动生化鉴定仪对疑似菌株进行鉴定确认,并对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生鲜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为分别为28.2%和39.6%,其中鲜牛肉(48.0%)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猪肉(17.5%)和整鸡(19.6%)(P<0.001),而猪肉(46.5%)和整鸡中(59.8%)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则显著高于牛肉(13.7%)(P<0.001);农贸市场采集的鲜肉样品中单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0.008)和沙门氏菌(P<0.001)的污染率均显著高于超市;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122株沙门氏菌分布于21种不同血清型,其中Corvallis血清型(14.75%)流行率最高。结论 上海地区市售生鲜肉中存在较高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率,极易引发食源性疾病,建议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对生鲜肉食品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