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北京先农坛位于正阳门之南、南中轴线永定门内大街两侧,与天坛东西相对.原名"山川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嘉靖时期更定祀典后坛内格局发生变化,并更名为"先农坛",成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及太岁诸神和举行亲耕典礼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一部中国建筑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甚至是一部中国政治史。北京天坛作为中国目前现存的唯一完整的祭天建筑组群,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始建以来,一直沿用至清末。在逾500年的天坛建筑族群营造史中,建筑本身几经更迭。从大祀殿营建到大享殿营建再到更名祈年殿,从北京天坛建筑的改变所折射出的是从"洪武初制"到"嘉靖改制"等祭天仪礼文化的变革乃至靖难之役、"大礼议"之争等政治、社会的变革。本文旨在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研究以及不同史地维度的对比,以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五年(1750)等时间节点上的重要变化,探究天坛建筑组群500年的营造历史与明清两代政治事件发生礼仪文化变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山川坛与先农坛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营造北京之时,宫殿、坛庙均沿用应天府(南京)规制。在正阳门南分别建天地坛和山川坛,后前者改建为天坛、大享殿、祈谷诸坛,后者改建为神抵、先农、大岁诸坛。明嘉靖三十二年(155年)加筑外城,二坛都包在城内。因其  相似文献   

4.
张蕊 《建筑》2022,(5):76-79
天坛位于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故宫正南偏东,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原名“天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坛,此处就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并改名为“天坛”。1998年,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共占地270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规模宏伟,富丽堂皇,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它以严谨的规划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不仅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5.
吴晶巍  邬东璠 《风景园林》2023,30(5):124-130
【目的】恢复天坛外坛祭祀道路和两傍种植有助于推进天坛1998年申遗承诺的实现,进而真实、完整地展示和阐释天坛及北京中轴线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OUV),助力中轴线申遗工作。【方法】叠合比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别天坛图档,结合文献和现状遗存的佐证,对明清天坛外坛祭祀道路空间位置及演变历程、祭祀道路及两傍种植的尺度进行考证,并基于明清营造尺“步”进一步校正。【结果】明清天坛外坛祭祀道路共有9条,基本形成于明代,祭祀道路两傍种植呈“仪树”栽植,最早植于明代,祭祀道路和两傍种植尺度均以明清营造尺“步”进行测量定位。【结论】天坛外坛祭祀道路和两傍种植共同构成了祭祀路线的礼制空间。考证结果可指导天坛外坛被占用地考古勘探方案的制定及后续天坛外坛祭祀道路格局与两傍种植的恢复,同时对于提升北京中轴线南段空间整体品质、恢复先农坛祭祀道路格局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规制悉如南京,唯高敞壮丽过之" 天坛,原为天地合祀的天地坛,依南京大祀殿规制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经明嘉靖改制及历朝改建重建,逐步形成了现状占地273hm^2(约为故宫面积4倍)的宏大坛庙建筑群。  相似文献   

7.
马亚马全宝 《建筑》2023,(10):116-118
焚帛炉,又称燎炉,是祭祀中用来焚烧祝板、祝帛、金银箔等祭品的炉子或建筑物,常用于坛庙、皇家陵寝和宗教建筑。一直以来,焚帛炉在祭祀礼仪中的作用经常被忽视,作为祭祀组群中的配置建筑物,在其建设之初便是作为整体规划而存在。作为北京九坛八庙之一的先农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太岁、山川、天地神祇等神灵的主要场所。先农坛位于北京永定门内大街西侧,与天坛隔街相对,主要有太岁殿、庆成宫、神仓、神厨和具服殿五组建筑。先农坛内现存的焚帛炉有两座,一座位于太岁殿建筑群的东南侧,一座在天神坛遗址东南侧。  相似文献   

8.
范炳远 《建筑》2023,(8):80-83
一、北京中轴线的价值核心北京中轴线是指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其始建于13世纪(元代),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并在20世纪实现了公众化转变,历经750余年。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经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正阳门,东西两侧分别对称布局着天坛和先农坛;正阳门向北为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外金水桥和天安门,天安门东西两侧分别对称布局着太庙和社稷坛。  相似文献   

9.
杜建梅  李树华  邬东璠 《中国园林》2012,28(12):100-104
北京天坛作为明清封建帝王时期最高等级的祭祀场所,是建筑与景观完美结合的设计杰作。天坛外坛通过其特有的植物景观烘托出祭坛庄严肃穆的氛围,是天坛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查阅古籍资料与调研现状古树,分析阐明了明清时期天坛外坛植物由圆柏、侧柏、油松、国槐、银杏、柳、榆树、榔榆、牡丹、益母草等乡土植物构成,呈现郊野风貌,植物景观特征独具祭坛特色。对整治天坛外坛植物,恢复天坛历史原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方园林之寺观园林天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庭风 《园林》2004,(12):4-5
天坛位于北京外城永定门内大街东侧,是明清代坛庙园林的典范。它始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距今已有580余年的历史,清代沿用明代城制和坛制,略有改动。园林是作为祭天而用,清朝灭亡后,于19侣年开放为公园。全园面积273公顷.呈北圆南方布局,合天圆地方之制.不仅墙垣用南方北圆之制。  相似文献   

11.
章婷婷  李沛  朱建宁 《中国园林》2023,39(1):134-138
聚焦明清古徽州私家园林,结合方志与文集,以时间为线索,对各阶段园林的数量与分布、园主身份与造园审美进行细致梳理和阐述,以揭示明清古徽州私家园林发展流变的全过程。基于此,共检索获得90座明清私家园林,将其归于4个发展阶段:永乐至正德年间的整装待发、嘉靖至明末的成熟鼎盛、明季清初的顿挫沉寂、清道光前的复兴回归;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3点流变特征:园林分布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时空同步性,儒、贾并重的园主身份和以村居为主流的园林类型。  相似文献   

12.
始建于唐代的戒台寺是明清时期北京西郊地区重要的佛教寺院,寺院不仅在建筑布局和园林景观方面具有特色,还是周围自然风景区的核心。建寺以来历代都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明代以后更是成为北京西郊地区重要的民俗活动场所。文章通过历史文献的考证,还原戒台寺的历史沿革及建筑布局,解析其园林景观和相关游赏活动。  相似文献   

13.
曹鹏  王其亨 《新建筑》2010,(2):116-121
北京天坛是唯一现存的中国古代祭天建筑群,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始建一直沿用至清末。祈年殿组群作为天坛的核心部分,由于郊天礼仪改制和使用功能增益等因素,其建筑配置发生多次重大变化。由于建筑更迭多为原址重建,利用留存的文献和图像史料很难清晰地把握其营造全貌。结合对祈年殿营造史料考证与研究,并对比同时期北京其他祭祀建筑群形制和单体构造做法,绘制了天坛祈年殿组群多个时期的复原图,力求弥补其营建史研究上的缺环。  相似文献   

14.
耿昀  丁垚  李竞扬 《建筑创作》2020,(1):166-187
山西平顺龙门寺留有大量五代至民国的石碑、塔幢、题记,学界至今未有完备的整理及录文发表。笔者经多次实地踏查及文献搜集,整理、辑录了66篇(处)记文,是迄今对龙门寺文字史料最为完整的辑录。本篇为明崇祯、清、民国时期的部分,共计32篇。  相似文献   

15.
张典 《古建园林技术》2022,(162):125-128
“三宫殿三所殿”[1] 为紫禁城外西路的一组建筑 , 为东西向的三宫殿和南北向的三所殿整体形成 L 型建筑区域。本文在对三宫殿三所殿区域保护修缮所得测绘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遗迹考证以及文献、图像资料,对该区域始建至今的建筑布局与功用进行了考证。明永乐朝时该区域为仁寿宫;嘉靖朝兴建慈宁宫,该区域彼时为慈宁宫附宫区建筑。清初三宫三所殿建筑布局及其功能袭明旧制;清雍正末年,康熙继位之初,兴建寿康宫,并对该区域建筑布局和形制进行更改,直至清末该区域作为寿康宫附属建筑,为太后妃居所。中华民国至 2018 年工程管理处开始对该区域进行保护修缮之前,该区域的建筑布局仍未做大的改变,先后被作为故宫博物院古物馆和文物修复厂使用。  相似文献   

16.
贾星星  张青萍 《中国园林》2021,37(4):133-138
"花屏"是明清园林中一项独特的造景细节,也是明清园林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大量明清园林的园记、园图等史料的考察,梳理了"花屏"的多样形式、功能和造景手法,并探析了这一造景形式的历史演变、审美变迁及其原因。分析了"花屏"经过从对西晋石崇"锦步障"和南宋"飞英会"的继承和延续,到明代"花屏"的兴起与流行,再到晚明文人对其审美情趣的转变,以及清代"花屏"的创新与发展这一历史演变,并阐述其对日韩园林造景的影响。通过该研究,可更加细致地认识明清园林发展中的特点和转变,也对古园复原研究、当代植物造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范艳辉  赵晓峰 《华中建筑》2011,29(12):169-172
中国古代宇宙观对中国传统建筑群体布局有着深远影响.该文分别从建筑群对宇宙观的形态比拟再现以及义理抽象诠释两方面对中国古代宇宙观对建筑群体布局的影响进行阐释,并分别结合明清北京紫禁城、西藏桑耶寺、武当山道教宫观、是坛以及明堂这些典型建筑实例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宇宙观与建筑群体布局之间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8.
位于明清北京城的南海子(南苑),是明清以来北京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同时也是清代皇家园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揭示南海子的历史地位和价值,通过挖掘中外史料、整理图档,纵向梳理南海子历史沿革,横向对比围绕南海子展开的相关历史活动对当时世界的影响,我们发现南海子的营建、管理和利用对当代的北京文化中心建设依然有重要的启示。南海子的营建体现了古代中国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这种生态智慧值得传承;在清代,南海子承接了诸多都城的政治功能,在加速建设北京副行政中心的今天仍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明代科举规制的成熟,使得专门服务于科举的贡院的形制也逐渐统一。据记载到清末全国一共有十七座省级贡院,这些贡院有的是在明代基址上进行修建或重建,有的是重新选址进行营建的。文章在介绍明清贡院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各种古籍文献史料,探寻这些贡院的选址特征。  相似文献   

20.
潘洪萱 《古建园林技术》1984,(5):27-29转30
樊河桥位于陕西省汉中地区原褒城县的马道街北。解放后,樊河桥失去了作用,于1951年8月13日毁断,现石台、桥基尚存。桥头现存石碑一块。据明清史料记载,樊河桥到明朝早已损毁。后经多次修建,最后一次修建为道光时期。樊河桥为铁索桥。而且铁索桥造好后的百余年中,未曾毁坏重建。通过史料研究分析,樊河桥为西汉时期创建是可靠的,是否为铁索桥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