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热传导、Nottingham效应和焦耳热效应,计算了单壁碳纳米管在2000K时的理论电流值,结果表明,单根单壁碳纳米管的发射电流可达微安量级,为试验中测试碳纳米管的场发射电流提供了一个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来,碳纳米管尤其是单壁碳纳米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已经广泛应用于实践中。本文采用开放量子系统的研究方法,利用量子主方程给出了与扫描隧道显微镜耦合的单壁碳纳米管量子点的输运电流与电流噪声谱的一般性计算方法,并研究了强弛豫条件下输运电流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碳纳米管(CNT)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性能,在气体吸附的条件下,CNT-金属接触结构的电学性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用于气体传感领域。采用Lift-off工艺和介电电泳沉积法(DEP)制备了基于CNT-金属肖特基结的CNT场效应管(CNT-FET)和CNT/Au电阻传感器,并在10−7~10−5 Pa的低压力环境下进行了氢气和氮气传感测试。CNT-FET和CNT/Au电阻传感器对氢气具有相似的传感效应,在测试压力区间内电流分别增长0.05 μA和0.14 μA。研制成果探索了低压气体传感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对碳纳米管膜进行表面金属化处理,制备了导电性能优异的碳纳米管/金属复合薄膜,其电导率为纯碳纳米管膜的10倍(碳纳米管膜电导率为300 S·cm-1)。以这种复合薄膜为集流体组装的柔性锂离子电池,具有比以纯碳纳米管膜作为集流体更优异的倍率性能(5 C倍率下比容量仍可保持132.6 mAh·g-1)、大倍率循环性能(5 C倍率200圈循环后仍具有74.4%的容量保持率)和更大的输出电流(0.4 A)。  相似文献   

5.
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是空间科学探测的重要目标,空间离子原位测量数据主要应用于星球演变、空间环境等领域,标准离子源对于离子探测仪器具有不可或缺的标定作用.本研究阐述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阴极的空间低能离子校准源,可对空间低能离子探测仪器提供地面标定.研究结果表明,当碳纳米管阴极的发射电流稳定在约70μA时,可提供约1μA的电子流...  相似文献   

6.
碳纳米管微波损耗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铁磁性纳米粒子能增强和改善碳纳米管的微波吸收性能,碳纳米管和聚合物的复合物可能成为性能优异的微波屏蔽与吸收材料.探讨了碳纳米管材料的微波损耗机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粉体工业》2010,(2):50-51
据国外媒体报道,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发电方式,利用碳纳米管产生出大电流,可为超小型设备提供电能,而且纳米管产生的电能是同等重量锂离子电池电能的100倍。参与研究的科学家迈克尔·斯特拉诺(Michael Strano)称这项研究翻开了能量研究领域的全新一页。  相似文献   

8.
《纳米科技》2010,(1):86-86
美国科学家近日揭示了单链DNA在穿越碳纳米管时发生的“易位”过程。这一过程可引发电流的不规则激增.而其中涉及的电子信号特性或可为纳米孔技术在快速DNA测序中的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分枝碳纳米管在微纳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分枝碳纳米管的各种制备方法,探讨了分枝碳纳米管的不同生长机理,重点分析了影响分枝碳纳米管的形成及分叉的因素,对分枝碳纳米管的制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双光轴偶氮液晶(biaxial nematic azo liquid crystal)具有光致异构特性、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逆性等优点,可通过结构修饰和外部电场控制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从而降低写入激光波长,提高稳定温度和反应速度,在高密度光学存储材料中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综述了双光轴偶氮液晶分子光致异构机理的近期研究结果,分析了它对偏振光选择吸收时发生顺反循环异构的动力学过程,展示了其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汤金金  李才巨  朱心昆 《材料导报》2012,26(11):149-152
碳纳米管以其稳定的结构、优异的力学性能,成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相.其增强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界面是决定其增强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简要介绍了碳纳米管增强铝基(CNTs/Al)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机制及界面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评述了热膨胀系数,制备方法、碳纳米管纯度等多种因素对CNTs/Al复合材料界面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界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碳纳米管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归纳和分析了碳纳米管吸波材料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目前碳纳米管吸波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结构碳纳米管吸波材料、磁性金属/碳纳米管复合吸波材料、稀土/碳纳米管复合吸波材料、铁氧体/碳纳米管复合吸波材料、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吸波材料以及陶瓷/碳纳米管复合吸波材料。对碳纳米管进行形貌控制、结构优化、表面修饰、复合掺杂改性以及界面结合和耐温性能的强化,是碳纳米管吸波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综述了一维、二维、三维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电学和力学性能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国内外有序、定向碳纳米管制备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模板法和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碳纳米管制备方面的应用,并就制备原理、影响因素等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催化裂解法,以二氯苯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制取了薄壁碳纳米管.引入多壁碳纳米管的薄壁指数?来表征多壁碳纳米管的薄壁程度.研究了氢气流量、反应温度和催化剂浓度对薄壁碳纳米管制取的影响.确定了制取薄壁碳纳米管的优化参数:反应温度为850℃,催化剂浓度为0.06g/ml,氩气流量为500ml/min,氢气流量为200ml/min,反应溶液进给量为0.012ml/min.制备出薄壁指数达5.6的大中空薄壁碳纳米管.  相似文献   

16.
关磊 《材料导报》2011,25(5):114-118,129
碳纳米管(CNTs)可以构成水平排列、垂直排列膜以及多种三维结构碳纳米材料.介绍了 CNTs构成的二维和三维碳纳米材料的分类,综述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该研究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今后可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电子聚合物基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独特的电学性能等,是聚合物基体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按不同电子聚合物基体类型进行了归纳,评述了电子聚合物基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孙晓刚 《材料导报》2003,17(12):70-72
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的合成和应用研究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并已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成果。双壁碳纳米管(DWCNTs)作为介于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之间的一种特殊结构碳纳米管,由于潜在的应用价值及作为研究碳纳米管层间作用最简单和理想的模型开始得到高度重视。介绍了双壁碳纳米管合成方法及理论和应用研究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碳纳米管(CNTs)由于具有独特的一维结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优异的电荷传导性能以及独特的光电性能,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材料.综述了CNTs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以及无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曾刚  曾效舒  黄秋玉  周国华 《材料导报》2012,26(11):134-138
综述了碳纳米管细化金属晶粒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镁基、铝基、铅锡基、镍基、铁基等,并指出将碳纳米管加入镁、铝、铅、铁、镍基金属合金中都可以明显地细化这些合金材料的基体组织,同时阐述了目前假设的碳纳米管细化晶粒的机理:提供了较多优先形核的位置和阻碍晶粒的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