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徐红霞 《中华纸业》2014,(20):67-69
为了使生产成本减到最低,并提高从生物质制备生物乙醇的潜力,至关重要的是利用来源于园艺、农业、林业、木材业等的廉价副产品形式的木质纤维生物质,例如利用诸如稻草、玉米秆、林地废弃物、锯屑和木屑的物料,由这类生物质制备的乙醇也被称为第二代生物乙醇。  相似文献   

2.
《酿酒科技》2007,(6):102-102
本刊讯:据报道,日本麒麟啤酒公司正利用啤酒生产过程中的麦糟、酵母等副产品以及大麦秸等废弃物研制生物乙醇燃料,预计2009年前可正式投产。目前生产生物乙醇的原料还局限在玉米等食品领域,供应量非常有限。如果麒麟公司成功利用啤酒副产物制造生物乙醇,其价格将具有巨大的竞争力,还能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6):164-164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利用常规的生物方法和新的化学方法相结合,将植物中的果糖高效快速的转化成一种新型的液体生物燃料——二甲基呋喃(DMF)。DMF含有的能量可比乙醇高40%,且没有乙醇燃料的缺点。他们发表在6月2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的报告,为生物燃料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4.
日本东京水产振兴会正设想利用海藻大量生产生物乙醇,这种燃料因其有助于缓解全球变暖而备受瞩目。与目前利用田间作物生产生物乙醇相比,利用海藻生产生物乙醇可以避免出现粮食作物和燃料作物“争夺”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6):46-46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农业和生物系统工程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小组利用超声波能让玉米浆生产出更多的乙醇。传统的干磨加工方法不能将玉米粒中所有的淀粉转换成单糖并发酵生成乙醇。研究小组发现,利用超声波,能将经过初加工后碾碎的玉米变成更细微的颗粒,进而可使更多的玉米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转变成单糖。  相似文献   

6.
非木材纤维自催化乙醇制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论述了非木材纤维原料自催化乙醇制浆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提出对乙醇法制浆新的认识和观点:乙醇制浆并非单纯的制浆方法,更精确讲是植物纤维原料综合利用的多产品分离法。同时,结合近年来出现的能将所有可利用原料转化成生物燃料或化学品的生物精制技术,从成本和利润方面看:将生物精制技术同乙醇制浆结合起来是一条有发展前景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4):90-90
巴西地理和统计学会称,巴西2007年的甘蔗播种面积增加了7%,从615万公顷增加到658万公顷。2007年甘蔗收获季的产量将达到4.91亿t,乙醇(即燃料酒精)的年产量将达到1670万L。对乙醇的需求强劲增长的预期和巴西自然条件适合甘蔗生长,是巴西甘蔗种植面积增长的主要原因。巴西是世界第2大乙醇生产国,主要从甘蔗中提炼乙醇。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9):173-173
有关数据显示,巴西和美国的合计产量约占了世界燃料乙醇产量的90%,这与两国政府大力支持本国乙醇生产密不可分。美国政府自1978年起就以各种补贴水平对生物乙醇生产商实施补贴,各个州政府还另有补贴。在巴西,90%的乙醇都用作燃料,据统计,该国乙醇的消费量已占到全国汽车燃料消费量的43%。随着油价高涨,巴西的乙醇出口增速越来越快,2005年该国乙醇出口为24.3亿L,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扩大至80亿L。  相似文献   

9.
联合生物加工(CBP),是一个有效的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乙醇的新工艺。它是一个将酶的生产、糖化和发酵集合成一体的过程。与其他工艺相比,新工艺在底物和原料消耗方面相对降低,操作相对简化。同步糖化发酵(SSF)工艺则是在工艺采用一步发酵法,简化了设备,节约了总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利用CBP和SSF将木质纤维素发酵生产乙醇的工艺进行了综述。他们的研究重点是具有纤维素水解、耐高温的酵母菌的修饰和改造。  相似文献   

10.
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了生物燃料尤其是生物乙醇的生产过程。简单介绍了生物燃料生产的"问题":"第一代"生物燃料(关于与粮争地,与人争食的问题)和"第二代"生物燃料(关于生产技术有待改进的问题)。介绍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每一步的生产过程,包括对原材料的预处理、水解和发酵的过程。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筛选有效的甚至是多效的水解酶,发酵过程中对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利用厌氧作用将糖转化为生物乙醇的最优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1.
酱香型酒醅经加水、搅匀、浸泡、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备用,采用生物传感器分析仪测定葡萄糖、乳酸、乙醇含量。通过准确性、精密度,加标回收试验验证,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准确性、精密度和回收率都比较良好。利用该方法对酱香型酒醅1~7轮入池、出池糟进行测定,发现不同轮次的入池酒醅、出池酒醅的葡萄糖、乳酸、乙醇具有一定的差异,入池酒醅的葡萄糖比出池酒醅高,入池酒醅的乙醇比出池酒醅乙醇低,乳酸波动大。  相似文献   

12.
声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12):12-12
为发展可再生能源,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中国科学院于2007年12月中旬启动“纤维素乙醇的高温发酵和生物炼制”重大项目。该项目实施年限为2008年~至2011年,将针对由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瓶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力的重大创新技术。该项目的部署也为纤维素乙醇生物炼制指明了研发重点。  相似文献   

13.
生物乙醇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能源。酿酒酵母(S.cerevisiae)由于其生理特性而在生物乙醇发酵中广泛应用。利用动态通量平衡分析(DFBA)预测模拟了利用葡萄糖发酵产乙醇工艺中的关键参数,生物量、残糖浓度和乙醇生成。预测值与发酵实测值能够较好吻合。该方法为发酵工艺优化提供了计算机模拟优化的方法,也为利用其他底物,如纤维素、木糖等生物质发酵乙醇的理论模拟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4):86-86
未来我国车用燃料中,以乙醇为主的生物燃料将占到重要地位。在上海举行的为期2天的“中国能源的未来——MIT论坛”上,国务院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表示,到2010年,我国燃料乙醇的年产量可以达到200万t,到2020年达到1000万t。国家正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规范燃料乙醇的生产,合理推广车用乙醇。  相似文献   

15.
美国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公司近期发表的研究报告认为。欧洲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目前已进入了成熟阶段,在2020年前,市场一直将保持活力。2009年欧洲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消耗量各为71O万和700万吨,而2020年有望达到2270万吨和1800万吨,分别增长220%和157%。价格仍将是客户选用生物燃料时要考虑的关键问题,生物燃料生产商们正在将副产品逐步应用至商业领域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6.
卢泽洋 《中国酿造》2013,(Z1):85-86
纤维素乙醇是第二代生物燃料,对未来的能源格局将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纤维素乙醇的发展现状、产业潜力和技术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说明了纤维素乙醇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陈彬 《造纸信息》2012,(11):46-46
瑞士特种化学品科莱恩公司(Clariant)近日创立的德国最大的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环境友好型纤维素乙醇实验工厂,坐落于Bavaria州的Straubing市。该公司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环境友好型纤维素乙醇产品项目得到了Bavaria州政府和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的支持,预计未来,该项目将使用科  相似文献   

18.
从乙醇制浆的优越性和目前我国造纸用纤维原料的现状两方面分析了非木材纤维原料乙醇制浆的发展前景。另外,从成本和利润方面考虑,指出了将生物精制技术同乙醇制浆结合起来将是一条适合造纸业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是C4作物,其光能转换效率、光合速率、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显著高于其他作物,其净能比最高。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成本低。甘蔗是最有潜力的生物能源作物,但是我国发展生物能源必须重视能源甘蔗品种的选育,加强甘蔗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甘蔗发展燃料乙醇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分析了我国利用甘蔗发展可再生生物能源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ADH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氧化还原体系,开发了一种乙醇毛细生物传感器(ECB)。在激发波长350nm、发射波长459nm条件下,用ECB成功地对酒中的乙醇进行了测定;其线性范围为2.0~15g/L,r〉0.9958,检出限为1.11g/L,RSD〈2.3%。ECB重现性好、操作简便,样品用量仅为10μL,测定成本低;可实现乙醇的微量化、快速化测定;ECB可制成荧光毛细乙醇测试盒,用于合乙醇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