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由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评选的2005年度全国信息化500强企业中,来自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企业就占到了10%以上;同时,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大中型企业信息化也走出了初级阶段,开始瞄准了全域信息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报讯8月8日,在2006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信息化发展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上百家石化企业的信息化负责人、IT服务提供商就“新技术、高品质、确保信息化健康发展”进行广泛交流和探讨。在我国行业信息化进程中,石油和化工行业起步早,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该行业信息化的重点已经从初期的配备硬件产品、注重对行业企业的覆盖,发展到目前的注重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相应地,信息化投入也向软件和服务倾斜。在这种背景下,软件质量,成为石化行业信息化新的关注点。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谢腾翔表示,国家应用软…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了工业与信息化部后,化工和炼油行业的信息化工作有了长足进展,在“十一五规划”结尾、“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始之际,总结前几年的经验,展望今后的发展,十分必要。为交流国内外化工和炼油行业MES技术开发成果和应用经验,推进我国化工和炼油行业信息化进程,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技术方面,中国石化行业注意引进国外20世纪末期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成效显著、先进、实用的重大技术,为缩小与国外石化公司差距,提升传统石油石化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如今,三大环节、三大应用、三大提升代表着石化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技术方面,中国石化行业注意引进国外20世纪末期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成效显著、先进、实用的重大技术,为缩小与国外石化公司差距,提升传统石油石化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如今,三大环节、三大应用、三大提升代表着石化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中行业信息化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行业信息化建设,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主要表现在: 1.化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应用水平逐步升级。在国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了工业与信息化部后,化工和炼油行业的信息化工作有了长足进展。在“十一五规划”结尾、“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始之际,为交流国内外化工和炼油行业MES技术开发成果和应用经验,推进我国化工和炼油行业信息化进程,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化工信心中心决定联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过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过程控制工程研究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MES生产执行系统分会等单位共同召开“化工和炼油MES过程控制与模拟优化研讨会”。大会主题:促进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现代化工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文章结合当前我国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状况,针对石油化工行业中化工物流和虚拟化工厂的技术特点,研究了基于云计算的化工物流信息平台和虚拟化工厂平台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苏乐明 《软件》2012,(5):105-10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二十一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将计算机、网络、通信以及数据库系统于一身的信息技术成为了社会发展强劲的主要动力。目前,中国化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经济支柱性产业,具有涉及面广、产量规模巨大、管理层面复杂等特点,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行业。由于随着世界能源的日趋紧缺,现阶段,我国的石油化工领域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石油化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有强势地位,加强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提升企业管理素质和管理理念,最大程度的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势在必行的发展方向。本文根据Oracle数据仓库开发工具,对石油化工企业管理信息化进行数据仓库的含义、设计原理、建模以及结构优化等技术的研究与探讨,供各位朋友鉴赏。  相似文献   

10.
民航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其行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早,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较高,迄今为止,我国民航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应用,民航业网络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应用系统进一步完善,对IT产品、技术和服务需求也持续上升。民航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办公效率、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引进国外技术、管理理念和方法比较早,同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跟进速度也较快,因此,无论在资金投入、装备水平、应用广度和深度还是在人员素质和技术支撑能力方面,都走在了行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前列。据悉,“十五”期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将投入四、五十亿元人民币,加强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石油和化工行业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据统计,目前为止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资产总额已近3.8万亿元,2007年1~8月份全行业利税总额5200多亿元,利润总额3550多亿元.随着我国经济向市场化转轨,以及市场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大型石油和化工企业增强其技术、经济和管理能力,能迅速对市场需求做出响应,提高竞争能力和经营效率.而自动化技术正是石油和化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正是以提高石油和化学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装备水平及应用管理水平,促进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技术进步为己任,此次,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秘书长陈明海.……  相似文献   

13.
《软件世界》2012,(10):14-25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战略思想的指导和影响下,我国各行业信息化建设都在快速推进,信息化与业务发展的融合日益紧密,随着用户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用户对信息化产品和技术的需求要求越来越高,标准化的软硬件单一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因此在行业和企业市场,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增值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简称方案商),  相似文献   

14.
傅燕倩  卞瑾 《电脑迷》2016,(8):42-44
主要介绍炼化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意义,SMES系统在企业生产统计的信息化应用以及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创新展望. 前言 当前,我国正处在国企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正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新机遇,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全面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实现行业、区域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从而加速产业提升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其战略目标,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不断打造新型能力,形成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中行业信息化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工行业信息化建设,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6.
进入"十一·五"以来,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大中型企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以"集成、整合、控制"为代表的中级阶段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以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集团、中国化工集团为代表的石油化工行业大中型企业,在内外部需求的压力下,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取得或正在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我国石化行业销售收入达2.3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9.4%,2004年利润高达2700亿元,比上年猛增53.1%。而2005年我国石化行业将致力于在油气储量、炼油化工、销售业务、国际业务、产业结构和安全生产等几个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并把信息化放在战略高度。IBM大中华区制造、流程及石油事业部总经理郭惟让在IBM论坛上表示,目前IBM全球石油化工团队超过2000多人,而在中国的IBM石油化工团队也超过了100人,其中包括在北京建立的IBM能源行业解决方案展示中心(ECC)。郭惟让说,IBM近一年在中国石油化工业参与了包括中国石油的销售信息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行业是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高的行业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对交通不断增加交通运输行业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也不断增加,同时,面对WTO对交通运输行业带来的挑战以及交通运输行业之间的竞争,在全球通信技术和Internet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铁路、公路和民航纷纷加强了IT技术的应用,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竞争实力。赛迪顾问的调查表明。2000—2001年度包括铁路.民航和高速公路在内的中国交通行业IT应用与服务市场的总体规模为66亿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中物联网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之中,尤其是在港口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有效作用。但是,在提升港口信息化水平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笔者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及其在港口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存在的建设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谢清秀 《电脑迷》2018,(2):38-39
: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显著提高,物质需求也随之提升,为了使生活更加便利,计算机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如今,各行各业都要用到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做出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完善管理系统,另一方面还拓展和创新了信息化技术,当今社会,人类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要想为我国的发展添砖加瓦,就必须满足人们对计算机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