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2):113-119
在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心理学类课程在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上具有奠基作用。通过对中美6所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设置状况从开设院系、课程学时、课程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心理学素养课程设置应考虑如下几方面:课程性质的应用取向——基于小学教育场中心理学素养提升;课程学时的效能取向——基于打破学科界限的知识融合与优化;课程内容的整合取向——基于小学教育实际问题的模块化设计;课程组织的案例取向——基于真实教育情境的情境化学习。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
手工课程的价值定位有三种不同的取向:"一般陶冶"的课程价值取向、"实用陶冶"的课程价值取向和"生产陶冶"的课程价值取向。要使手工的多重课程功能得以发挥,在小学阶段进行手工校本课程开发时,需要超越把手工课程视作"艺术课"或"劳动课"的性质定位,把手工课程的性质定位于"综合性课程"。课程目标的设计需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课程内容构建中实现知识、技能与文化三者有机整合,以多样课型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提升课程实施效果,同时需基于教学环节进行全程性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39-41
基于不同的价值理念,国际上已有的"核心素养体系"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型:成功生活取向的思维核心型,终身学习取向的知识核心型,个人发展取向的价值核心型和综合性取向的教育系统型。围绕不同范型的核心素养体系,结合本土情境脉络,各国或地区均开展了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内容表现在课程目标的更新、课程内容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过程的创新、课程评价内容与形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2):27-31
美感素养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维度。将民国初期以来我国小学音乐与美术课程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中关于美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梳理,揭示了我国小学美育课程价值取向变迁的六个主要阶段,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从美育课程的内涵上看,表现出从"元美育"到"小美育"再到"大美育"的过程;在美育课程的功能定位上,经历了从儿童的一般素养、个别学生的特长到全民必备素养的定位;就课程立场而言,经历了从儿童本位、社会本位发展到"立体化课程取向"。美育课程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启示我们:要超越狭隘的以美的知识与技能为主旨的小美育,走向关注美的素养的大美育;超越艺术学科育美的定位,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美育格局;超越特长本位的美育课程定位,回归"全人化取向"的美育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
师范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态度、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内容,在目的上具有人本性,在形成过程上具有生成性,在结果上具有统整性。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积极应对,对当前师范生培养最新要求的主动回应,以及对职前教师培养中一些不足的积极改观。师范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应以态度为先、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一个核心,三个层面”;基本途径是将不同形式的课程教学有机整合,在教育方法上充分重视并发挥大学生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0):4-7
教育部最新研制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对传统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凝练出了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四要素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学校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的关键是教师,即对广大一线英语教师而言,落实落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需要以新课标倡导的英语课程体系为载体,整合课内外相关主题资源,探索"教师能操作、学生易接受、教学有效果、实践可迁移"的具有一定时代性、实用性、人文性和创造性的主题教学设计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2)
伴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越来越明确,而课程文化是学校教育哲学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因此,普通高中课程文化的研究应注重核心素养与课程文化的融合。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主要从课程理念和课程组织形态两个方面出发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文化,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7)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究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分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执行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开设丰富多彩且学生感兴趣的创新体育课程为学生养身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及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起到重要的作用,致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以及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改革政策执行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执行者的价值取向、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执行机构的能力。提出优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执行路径:加强体育课程改革执行方案,完善体育课程目标与标准;充分调动社会各系统组织的多重资源;构建有利于发展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环境;增加政策执行的有利因素;优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执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5):57-61
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核心素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方向,起着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为高职院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为企业提供高素养人才的作用。在对核心素养概念界定、概念辨析与本质特征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主要特征,提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构成与本质特征。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是由基础的、专业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整合而成的,具有技术应用性、工作基层性、实践度高等特征,要从新生入学、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课余生活、学校德育、师资建设、毕业实习这七个方面合力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