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陈敏  朱子平 《冶金分析》2020,40(3):79-83
采用Ruthner法盐酸再生工艺对酸洗液进行再生处理时,需要及时测定其游离盐酸浓度。当采用通过电位滴定法测定酸洗液中游离H+浓度得到游离盐酸浓度的方法时,酸洗液中Fe2+和Fe3+的存在会干扰测定。实验利用Ca-CaY(0.1mol/L EDTA-0.150mol/L CaCl2溶液)作为掩蔽剂消除了酸洗液中大量Fe2+和少量Fe3+的干扰,实现了电位滴定法对Ruthner法盐酸再生工艺流程酸洗液中游离盐酸浓度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Ca-CaY掩蔽剂的加入不仅对游离酸的测定无影响,且可使pH值的突跃范围变窄;在采用电位滴定法时,设定终点判断阈值为10、终点判断范围pH=7~10、终点识别为最大,可避免pH=6附近的突跃对终点的影响从而获得准确的滴定终点。优化后确定Ca-CaY掩蔽剂用量为10mL。从Ruthner法盐酸再生工艺不同流程中各取1个酸洗液样品,按实验方法测定游离盐酸浓度,并采用间接法进行方法对比。结果表明,采用t检验验证,t为0.51~1.18,小于t(0.05,9)=2.26,说明实验方法和间接法测定结果无系统差。实验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在1.5%~2.6%之间。选取Ruthner法盐酸再生工艺流程中的不同酸洗液样品,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测定,并加入一定量0.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6%~103%之间。  相似文献   

2.
用EDTA-Ca、KSCN以及NH4SCN作为有Fe2+存在的热轧钢板酸洗模拟溶液中Fe2+掩蔽剂,用NaOH滴定法测定溶液中盐酸的浓度,并记录溶液pH值随NaOH溶液消耗的体积变化,选择相应的曲线段的数学拐点作为滴定终点。结果发现这些掩蔽剂的加入都可使测定误差降低,测量误差从18.75%(没有掩蔽剂)分别降低为-7.9%,3.1%和0.2%,很显然,NH4SCN掩蔽效果很好。NH4SCN作为亚铁离子掩蔽剂,用在Fe2+存在的酸性溶液中盐酸浓度测定,这之前未见报导。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用EDTA滴定法测定锌,当溶液中镍质量浓度高于0.25 μg/mL时,对二甲酚橙(XO)指示剂有封闭作用,从而影响终点判断。而向溶液中加入2倍于镍量的丁二酮肟沉淀分离镍,从而消除镍元素对滴定终点的干扰,在分离镍后的溶液中加入5 g碘化钾掩蔽镉,用EDTA标准溶液直接滴定锌含量,滴定终点现象正常。按照实验方法对模拟样品试液中锌进行测定,回收率在99.02%~100.24%之间。实验方法用于测定两个含镍锌物料样品中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小于1%,与氢氧化钠沉淀分离-EDTA滴定法测定锌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闫月娥 《冶金分析》2020,40(8):84-89
TiCl3浆液是粗四氯化钛铝粉除V工艺中的除V试剂,其中的AlCl3主要起催化剂作用,是影响除V试剂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TiCl3浆液是一种紫红色溶液,其中还含有Fe3+、Fe2+、V3+、V5+等有颜色的金属离子,若采用常规络合滴定法或分光光度法测量其中的AlCl3,这些有色金属离子会产生严重干扰,无法准确判断滴定终点。实验利用氢氧化物沉淀法去除试样溶液中Ti4+、V5+、Fe3+等共存离子,用NH4F置换滴定法测定试样溶液中Al。实验考察了溶液pH值对共存离子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滴定方式、指示剂及置换剂等实验条件。共存离子干扰试验表明,当控制测定结果相对误差不大于±2.0%时,溶液中共存离子不影响测定。方法用于测定TiCl3浆液中AlCl3,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小于3.0%;回收率为96%~102%。方法有效解决了复杂基体中Al的测定,同时也可为类似复杂基体样品其他成分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林燕  肖观林  胡珊玲 《冶金分析》2014,34(12):74-77
采用过量加入钙标准溶液以沉淀稀土分离废液中草酸,过滤后,再以EDTA返滴定的方法测定了废液中草酸的含量。在样品溶液中加入400 g/L NaOH溶液调pH值至7.0~10.0,再加入10 mL NH3-NH4Cl缓冲溶液(pH 10.0),然后过量加入钙标准溶液沉淀废液中草酸,滤液再以NaOH溶液调pH值至12.0~12.5,铬蓝黑R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钙。废液中大部分RE3+、Fe3+、Al3+等杂质离子在高pH值下可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得以分离,滤液中残余的Fe3+、Al3+用三乙醇胺等络合剂可消除其对铬蓝黑R指示剂的干扰。采用方法测定稀土分离废液合成样品中草酸的含量,结果与参考值一致。将方法应用于稀土分离废液实际样品中草酸的测定,测得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98%~1.9%,回收率为99%~101%。  相似文献   

6.
刘守江 《冶金分析》2018,38(1):58-63
准确测定使用过程中的齿轮酸蚀检测用酸蚀液、漂白液的总酸度,对于判定齿轮酸蚀检测用酸蚀液、漂白液能否继续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通过加入10mL草酸钠饱和溶液以有效掩蔽溶液中的Fe2+和Fe3+,采用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选取滴定过程中第1个等当点EP1为滴定终点,实现了电位滴定法对齿轮酸蚀检测用酸蚀液、漂白液总酸度的测定。采用实验方法对未使用的、使用7d的、使用14d的齿轮酸蚀检测用酸蚀液、漂白液总酸度进行测定,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这3种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小于1.0%,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9%~102%、98%~102%之间。分别采用实验方法和手动酸碱滴定法对使用14d的齿轮酸蚀检测用酸蚀液和漂白液总酸度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杨志伟  韩峰  冉光芝  梁爽 《冶金分析》2018,38(11):71-74
在锌冶炼过程的氧压浸出溶液中由于铜、铁、锰等杂质元素的存在,在使用EDTA络合滴定锌时终点变色不明显,结果误差大,不符合生产要求。采用硝酸消解试样,加入氨水、氯化铵、氟化钾沉淀分离铁、铅等元素,加入过硫酸铵使锰以二氧化锰析出;在pH 5.5~6.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铜(II)用硫脲掩蔽、铝用氟化钠掩蔽,滴定前加入抗坏血酸解除铁(III)对指示剂的封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锌,终点明显,从而建立了使用EDTA滴定法测定氧压浸出溶液中锌的方法。按照实验方法测定氧压浸出溶液中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0.43%~1.3%;加标回收率为99%~102%;实验方法用于测定6个氧压浸出溶液中锌,测定值与参考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陈文玲 《冶金分析》2022,42(11):79-83
石灰以其优越的造渣性能而备受钢铁冶金行业青睐,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和氧化镁,高效、准确测定石灰中氧化钙和氧化镁至关重要。采用国家标准GB/T 3286.1—2012中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石灰中氧化钙和氧化镁,过程繁琐流程长,滴定终点通过肉眼判断容易产生视觉误差,因此不能满足冶炼过程工艺动态控制生产需求。实验使用盐酸溶解样品,在待测样品中加入三乙醇胺,掩蔽Fe3+、Al3+;加入糊精,抑制样品溶液中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镁沉淀对Ca2+的吸附;用EDTA标准溶液在强碱介质下,电位滴定法测定氧化钙、氧化镁含量。对使用盐酸溶解石灰后的不溶物进行回收和不回收两种处理方法,并对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无显著差异。按照实验方法测定3个石灰样品中氧化钙、氧化镁,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均小于0.5%。选择一批石灰试样,分别按照实验方法和GB/T 3286.1—2012测定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两种方法测得的氧化钙和氧化镁差值分别小于±0.20%和±0.10%。通过电位突变来判断滴定终点,减少了人员判定滴定终点的视觉误差,能够满足冶炼过程工艺动态控制的测定需求。  相似文献   

9.
试样用混合熔剂熔融,经稀盐酸浸取样经碱熔水浸取,用苯羟乙酸(苦杏仁酸)掩蔽Ti,在过量EDTA存在下,调pH=3~4,加热使铝、铁等离子与EDTA络合,加入pH=5.5的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先用乙酸锌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再用氟盐取代与铝络合的EDTA,最后用乙酸锌滴定溶液滴定取代出的EDTA,求得Al2O3含量。本方法不适用于含锆试样,操作简便,滴定终点易于观察,Al2O3测定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10.
样品经盐酸-硝酸溶解,硫酸加热至白烟冒尽,然后控制溶液的酸度,在pH 3.0~4.0的条件下,以多聚磷酸钠掩蔽溶液中的Fe3+等金属离子,用淀粉作指示剂,在有硫氰酸盐介质中,加入过量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使溶液中的Cu2+作还原生成硫氰化亚铜沉淀,然后再用碘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建立了用碘滴定法快速测定铜矿石中铜含量的方法。方法用于铜矿石标准样品中铜含量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在0.39 %~1.0%之间,结果与认定值相符。方法既保持经典方法准确性,又没有使用碘化钾和氟盐,这可以消除了在滴定过程中碘的挥发及碘化亚铜沉淀对碘滴定的影响和氟盐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不锈钢中镍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皓 《有色矿冶》2009,25(3):52-53
研究了不锈钢中镍的快速萤光滴定法。采用高氯酸和盐酸溶解试样,加入三乙醇胺掩蔽干扰元素,在pH12~13的碱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EDTA与镍络合,以钙黄绿素做指示剂,用氯化钙标准溶液返滴定来测定镍的含量。本方法简便快速,其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2.
铟阳极泥中除了含有大量铟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铅、锌、铜、锡、铋、锑等,如果直接应用EDTA滴定法对铟阳极泥中铟进行测定,这些杂质元素将会对测定产生干扰,据此,实验提出了采用盐酸、硝酸、氢溴酸-硫酸分解试样,在碘化钾-硫酸介质中使I-与In3+络合从而以InI4-形式被乙酸丁酯萃取,用2%(V∶V)盐酸再反萃取两次,最终用EDTA滴定法测定铟阳极泥中铟的分析方法。条件优化实验表明:在1.5mol/L KI-2.0mol/L H2SO4介质中,用20mL乙酸丁酯对30mg铟的萃取率基本达100%;用50mL 2%盐酸、20mL 2%盐酸对15.00mL 2g/L铟标准溶液各反萃取一次,铟的反萃取率基本达100%;在pH 2.5~3.0及微沸条件下,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清晰明亮,突跃明显,结果平稳。将实验方法应用于铟阳极泥中铟的测定,铟的回收率为99%~101%,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小于1%。  相似文献   

13.
样品用过氧化钠熔融,试液经酸化后,以硫酸铜作为还原指示剂和催化剂,氟化铵作为络合剂,在硫酸介质中利用硼氢化钾强烈水解产生的氢化物还原Fe3+为Fe2+,然后用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了铁矿石中全铁。铁矿石中共存大量铜对测定没有影响,钒和钛被氟化铵掩蔽也不干扰测定。方法用于铁矿石国家标准物质中全铁的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  相似文献   

14.
湿法炼锌流程中钴渣浸出液中含有高浓度的Fe2+和Mn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2+和Ni2+时,Fe2+-EDTA会严重干扰Co2+和Ni2+的测定;在用光度滴定法测定Zn2+和Co2+合量时,Ni2+对二甲酚橙指示剂具有封闭作用,Mn2+亦与EDTA螯合,导致滴定结果偏高。为消除Fe2+和Mn2+对Zn2+、Co2+和Ni2+测定的干扰,实验进行氧化分离Fe2+和Mn2+预处理,在NaAc/Hac缓冲体系下,以EDTA作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2+、Ni2+。在波长466nm处,Co2+的线性范围为50~500mg/L时与吸光度呈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2;在384nm处,Ni2+的线性范围为50~500mg/L时与吸光度呈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8。根据分光光度法测出Ni2+物质的量,加入1.1倍的丁二酮肟以除去Ni2+,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EDTA鳌合-光度滴定法测定Zn2+、Co2+合量,扣减Co2+含量得出Zn2+含量。选取4个锌湿法炼锌流程中钴渣浸出液实际样品,按照实验方法中的分光光度法测定Co2+和Ni2+,光度滴定法测定Zn2+、Co2+合量,Zn2+、Co2+和Ni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不大于0.70%,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59%~100.41%、99.69%~100.64%、99.92%~100.08%。  相似文献   

15.
结合本地区锌精矿的特点和生产实际需求,在参考锌精矿测定锌量国标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锌精矿中锌量的快速测定方法。试样经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分解后,氟化氢铵消除硅,铅生成硫酸铅沉淀,过硫酸铵氧化锰成二氧化锰沉淀,饱和氟化氢铵掩蔽三价铁,硫代硫酸钠掩蔽铜,氟化钾掩蔽铝,碘化钾掩蔽镉,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在PH=5~6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测定结果即为锌量。该方法无需沉淀过滤分离铁,避免了氢氧化物铁沉淀对锌的吸附和包裹,操作过程简单、快速,分析结果准确可靠,更好的满足了生产实际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