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余甘子精粉的提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余甘精粉的加工工艺,确定了较为适宜的生产条件,研制出附加值高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2.
以余甘子果实为原料提取其有效成分,经溶剂萃取及柱层析进行初步分离纯化后,得到A、B、C、D、E五个组分,其中组分C、D显现出较高的抑菌性;组分C、D经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后,得到五个单体化合物。对这五个单体化合物作抑菌活性实验,发现其中三个具有抑菌性,采用NMR、MS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三个组分分别是:没食子酸(gallic acid)、槲皮素(quercetin)和齐墩果酸(oleanolic)。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余甘子果实品质随果实发育的动态变化规律,以‘高黎贡山’和‘保山2号’两个余甘子品种为研究材料,于4个不同发育阶段(7月16日、9月1日、10月15日、11月30日)分别采集两个品种的果实测定其水分、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总酸、总糖、维生素C、单宁酸、多酚和没食子酸含量等指标,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基于各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各发育阶段果实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适宜采收期。结果表明,同品种余甘子所测定的品质指标在不同发育阶段差异极显著(P<0.01)。各个指标在果实发育趋向成熟的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因指标而异,总酸、总糖、维生素C和多酚含量随着果实不断发育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则先降低后升高。‘高黎贡山’和‘保山2号’余甘子的总糖和多酚相关系数最高,均在0.9以上。基于所有品质指标测定及分析结果,认为10月15日左右为两个品种余甘子果实的最佳采收期,此时采摘的‘高黎贡山’和‘保山2号’余甘子总酸、维生素C、总糖、单宁酸、多酚含量均最高,‘高黎贡山’的可溶性固形物和‘保山2号’的没食子酸含量亦最高。  相似文献   

4.
余甘子果汁活性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测定了不同产地余甘子果汁中多酚、黄酮和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广东野生余甘果汁的多酚、黄酮含量和水溶性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04.15±6.85)mg/g干物质、(81.11±8.67)mg/g干物质和(19.78±1.22)mg/g干物质。通过测定还原力和自由基清除率,研究了余甘子果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各种余甘子果汁都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其中广东野生果汁抗氧化活性较高,浓度为10 mg/mL时,其还原力为1.344±0.14,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1.50±3.53)%、(92.31±1.30)%,其抗氧化性优于同浓度的Vc;由广东栽培的余甘于做的果汁的DPPH自由基清除力最高,浓度为10 mg/mL时,清除率达到(92.09±1.52)%。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浴法提取余甘子中低分子水解单宁,比较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单宁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余甘子中单宁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做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余甘子水解单宁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0、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1.5h,此条件下余甘子单宁的提取率为8.84%。余甘子中低分子水解单宁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6.
不同提取剂对余甘子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酮、甲醇、乙醇和水4种提取剂提取余甘子中化学成分,分析4种提取物的多酚含量、对氧自由基的吸收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能力和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提取剂的余甘子提取物对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中以丙酮和甲醇提取物的多酚含量最高,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次是乙醇>水。所以,选用丙酮或者甲醇为提取剂,对余甘子提取物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研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高伦江  陈岗  唐春红  曾顺德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8):279-281,285
以余甘子干果为原料,选用不同溶剂提取果实中的抑菌活性成分,综合抑菌效果、成本和毒性因素,选择一定浓度的乙醇为提取溶剂。对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果粉细度进行单因素实验,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对影响显著的提取浓度、时间、温度3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h,该条件提取的提取物对各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显著增强,其中对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高达16.9mm。  相似文献   

8.
余甘子功能性成分研究和多酚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余甘子果实为原料,测定了"大油甘"和"甜油甘"2个品种的Vc含量、多糖含量、SOD活性、自由基清除能力,并对余甘子多酚浸提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油甘"的Vc、多糖含量较高,SOD活性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较强,具有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价值;提取多酚时,甲醇的提取效果最佳,其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8,浸提次数2次,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70min.  相似文献   

9.
以余甘子果实为原料,测定了\  相似文献   

10.
对云南楚雄州栽培的盈玉和糯种2?个新品种余甘子的果实形状、果汁及果肉营养成分、果籽油成分进行分析,并将其与人工种植状态下未经嫁接的余甘子(简称人工种植余甘子)及自然生长状态下的野生余甘子(简称野生余甘子)鲜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个新品种余甘子鲜果性状与人工种植余甘子和野生余甘子存在显著性差异,新品种余甘子单果质量更大,外观更鲜亮通透。新品种余甘子果汁中VC和总酚含量低于野生余甘子,果肉占比和含水量明显高于野生余甘子,且果肉中蛋白质和淀粉含量比野生余甘子高。4?种样品果肉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也有显著差异,表明在新品种培育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味。新品种盈玉和野生余甘子的果籽含油率极低,核仁油不饱和度也低于另外2?个样品,果籽作为油料的开发价值不高。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新品种盈玉和糯种果型大、产量高、口感更好,将具有更高的产品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优化余甘子果汁微胶囊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存余甘子果汁的营养成分、扩大其应用范围,以余甘子果汁中营养成分VC的包埋率和保存率为考察指标,结合出粉率,采用喷雾干燥法对余甘子果汁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并探讨制备余甘子果汁微胶囊的工艺。结果表明,余甘子果汁微胶囊的原料配方为: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1∶1、芯材与壁材质量比1∶5。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喷雾干燥制备的余甘子果汁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固形物含量20%、进料流量8 mL/min、进风温度140 ℃、热风流量0.6 m3/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余甘子果汁微胶囊出粉率64.83%、VC保存率67.33%,粉体为浅黄色粉末,水分含量为5.59%,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溶解性。  相似文献   

12.
余甘子功能食品的开发及其类SOD活力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甘子是一种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类SOD活性物质和其他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肿瘤、抗衰老等保健作用。作者提出了余甘予保健口服液的生产工艺流程及配方,并采用改良的Marklund方法测定了类SOD的活力,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3.
以广西崇左余甘子果核为原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余甘子果核多酚工艺条件,并以对羟基自由基(·OH)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效果评价余甘子果核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余甘子果核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使用体积分数70%丙酮、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40 ℃及提取时间3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余甘子果核多酚得率为7.37%。余甘子果核多酚对·OH和DPPH·的清除效果与浓度间存在正相关的量效关系,当余甘子果核多酚质量浓度为0.05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80.53%;当余甘子果核多酚质量浓度为3.0 mg/mL时,对·OH的清除率达84.44%,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1.2 mg/mL。结果表明余甘子果核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李燕  王寒  薛天乐  吴贞健  周英 《食品科学》2009,30(5):112-114
目的:探讨灰灰菜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对灰灰菜65% 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然后用滤纸片扩散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MIC)检测3 种萃取物对7 种人体常见致病菌生长的影响。结果:石油醚、氯仿萃取物对供试菌均无明显抑制作用,而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很强,其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小于1.56mg/ml,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的MIC 分别为3.13、6.25、6.25、12.5mg/ml,而对粪肠球菌和白假丝酵母的MIC 均大于50mg/ml。结论: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效果强于革兰氏阳性菌,但对真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习雪峰  崔节荣  王勇 《食品科学》2009,30(5):253-256
目的:观察余甘子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 大鼠30 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 只,给予基础饲料;模型组20 只,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喂养6w 后,随机分为两个亚组:胰岛抵抗组(继续高脂饮食)和余甘子组(给予高脂饲料同时进行2ml 剂量3.5g/kg bw 余甘子提取物灌胃)。干预6w 后,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三组大鼠脂肪中PPAR γ表达的差异。结果:高脂饮食成功诱导了胰岛素抵抗,余甘子提取物显著改善了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组大鼠的脂肪中PPARγ表达稍高于对照组,但显著低于余甘子组。结论:余甘子提取物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其提高PPARγmRNA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通过《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2022年版)》中的促进消化功能检验方法中小鼠小肠运动、大鼠增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胃蛋白酶测定等试验研究了余甘子单方和四种复方的促消化效果。结果表明,余甘子(单方组),余甘子、山楂、茯苓和陈皮(复方1组),余甘子、山楂、白术和麦芽(复方2组),余甘子、山楂、茯苓、白术和陈皮(复方3组),余甘子、山楂、茯苓、白术、麦芽和陈皮(复方4组)小鼠小肠推进率分别提高了65.99%、80.53%、107.91%、67.47%、90.47%(P<0.05,P<0.01,P<0.000 1,P<0.05,P<0.001),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分别增强了89.24%、60.42%、103.07%、74.56%、106.84%(P<0.01,P≥0.05,P<0.01,P<0.05,P<0.01),大鼠胃蛋白酶排出量分别增强了89.30%、60.39%、103.14%、74.69%、106.98%(P<0.01,P≥0.05,P<0.01,P<0.05,P<0.01)。此外,复方4组大鼠食物利用率增加了15.35%(P<0.05),体质量增长、摄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组别的上述3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余甘子提取物及其复配物可有效改善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该研究为余甘子及其复配物促消化功能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余甘子核仁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双双  张雯雯  李坤  徐涓  刘兰香  郑华  张弘 《食品科学》2017,38(15):127-134
本研究旨在研究余甘子核仁油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并探索多不饱串联和脂肪酸的抗氧化机理。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l,DPPH)自由基与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ate)radical,ABTS+·)为实验对象,通过余甘子核仁油对2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评估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余甘子核仁油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5.08 mg/m L,最大清除率为95.91%;对ABTS+·清除作用的IC50为9.84 mg/m L,最大清除率为98.58%。α-亚麻酸的清除自由基实验表明,余甘子核仁油中起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为α-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抗氧化前后混合脂肪酸的紫外光谱扫描、红外光谱吸收,检测到了氧化后混合脂肪酸中共轭脂肪酸和羟基脂肪酸的生成,并在DPPH自由基过量条件下,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到了单羟基脂肪酸的存在,从而证明多不饱和脂肪酸清除自由基反应机理基至少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共轭化、单分子加成、碳碳双键α-H氧化及环氧化。  相似文献   

18.
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对喷雾干燥法制备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考察乳化剂添加量、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芯壁比及固形物添加量对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得到最优微胶囊制备条件为乳化剂添加量1%、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1∶3.4、芯壁比2∶3、固形物添加量14.2%,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包埋率达到(90.74±0.51)%,包埋效果好,颗粒形态完整。采用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Rancimat法)测定该样品的氧化诱导时间,并对微胶囊在25?℃条件下的货架期进行预测发现,微胶囊的货架期为716?d,未包埋的余甘子核仁油货架期为128?d,由此可见该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