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光皮树油溶剂萃取脱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乙醇作溶剂萃取高酸值光皮树油中的游离脂肪酸,通过单因素试验厦正交试验考察了脱酸过程中各种因素对脱酸效果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可将光皮树油酸值从22.61(KOH)/(mg/g)降低到1.27(KOH)/(mg/g)。  相似文献   

2.
水酶法提取光皮树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市售的木聚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复合植物水解酶、果胶酶中筛选提取光皮树油的水解酶,实验结果得到纤维素酶对光皮树果实的提油作用最强,其提油率达65.29%,复合植物水解酶次之,为64.05%,木聚糖酶效果最差,仅为54.47%。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纤维素酶提取光皮树油的最适工艺条件为:酶解pH 5.8,料液比1∶3,酶加量2.5%,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4h。该条件下,油的乳化率低,提出来的基本上是清油,且提油率达76.64%。  相似文献   

3.
沙蒿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沙蒿是重要的沙生植物,其籽富含营养物质。采用烘箱加速法,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对超临界CO2流体提取的沙蒿籽油进行氧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的沙蒿籽油氧化稳定性强于索氏提取的沙蒿籽油但明显不如市售的其它植物油稳定,将不同组合的抗氧化剂加入沙蒿籽油中进行抗氧化性试验,表明TBHQ与VC的协同抗氧化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精炼光皮树色拉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光皮树色拉油的精炼工艺.通过磷酸-乙醇工艺,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得到:在加磷酸量1.0%,温度为85℃,加热30min,乙醇:毛油=0.8:1(mL/g),萃取2次的情况下,对毛油起到了很好的脱色、脱酸、脱胶的效果,经过进一步精炼,光皮树油的色泽由Y30 R8.5降到Y30 R2.8,酸值由13.21(KOH)/(mg/g)降到0.15(KOH)/(mg/g),产品质量完全达到色拉油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精炼光皮树色拉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光皮树色拉油的精炼工艺。通过磷酸-乙醇工艺,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得到:在加磷酸量1.0%,温度为85qC,加热30min,乙醇:毛油=0.8:1(mL/g),萃取2次的情况下,对毛油起到了很好的脱色、脱酸、脱胶的效果,经过进一步精炼,光皮树油的色泽由Y30R8.5降到Y30R2.8,酸值由13.21(KOH)/(mg/g)降到0.15(KOH)/(mg/g),产品质量完全达到色拉油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煎炸条件对精炼光皮树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煎炸过程中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对光皮树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影响,以及鸡脯肉、油条煎炸过程中光皮树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及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对光皮树油中反式脂肪酸的生成量影响显著,当温度升至270℃时,反式脂肪酸总量最高达到1.77%;在较低的加热温度下,加热时间对其影响较为缓和。鸡脯肉、油条煎炸过程中,光皮树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变化复杂,反式脂肪酸总量变化范围较小,但其类型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7.
光皮树油乙醇萃取法脱酸比高温蒸汽法或碱炼脱酸,更有利于提高油脂的质量和降低炼耗。但在常规条件下处理,需要多次处理,耗时长。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对高酸值的光皮树油进行脱酸处理。结果表明:影响脱酸效果因素及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是,萃取次数〉超声处理时间〉萃取剂浓度。在萃取4次,超声处理2min,无水乙醇为萃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高酸值的光皮树油经过脱酸工艺,酸值可以降到2.019(KOH)/(mg/g),满足食用油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光皮树油工厂化精炼及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从于都具收集到的光皮树干果压榨出毛油后,通过工厂化精炼,最终得到光皮树精炼油,并对其脂肪酸成分以及理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光皮树油最主要的3种脂肪酸为亚油酸(34.69%)、油酸(34.47%)、棕榈酸(22.37%)。对光皮树毛油与精炼油比较发现,毛油颜色深(黄77,红12,蓝8.7),高酸值(15.3mg KOH/g)和高过氧化值(76.9meq/kg),精炼后得到很大程度改善;一些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水分、β-胡萝卜素、VE、尼克酸、硫胺素)和微量元素(钾、钠、镁、磷)在毛油中均有存在,经精炼后,碳水化合物、水分、β-胡萝卜素、钾、镁、磷含量显著下降,VE含量变化不大,尼克酸、硫胺素和钾含量均低于检测下限。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对野生香薷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测定,通过Rancimat氧化稳定性测定仪测定香薷籽油氧化稳定性,并分析比较不同抗氧化剂对香薷籽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香薷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90%,其中亚麻酸含量达到58.65%;诱导期的对数与温度之间呈线性相关,香薷籽油在20℃时货架期为52.8 d,在抗氧化剂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TBHQ的抗氧化效果最好;柠檬酸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添加0.02%TBHQ+0.01%柠檬酸作为香薷籽油的抗氧化剂,在20℃时货架期为334.9 d,货架期延长282.1 d,抗氧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Schaal烘箱法,以合成抗氧化剂二叔丁基羟基甲苯(BHT)为阳性对照,研究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生育酚、大豆异黄酮、葡萄籽提取物天然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天然抗氧化剂均能提高牡丹籽油的氧化稳定性,但单独使用的效果要差于BHT;0.2 g/kg(以底油质量计,下同)迷迭香提取物+0.2 g/kg生育酚的协同抗氧化效果较接近于BHT;柠檬酸对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生育酚均有抗氧化增效作用,其中0.2 g/kg柠檬酸+0.4g/kg迷迭香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要好于0.2 g/kg的BHT。  相似文献   

11.
光皮梾木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果肉和种仁含油丰富,若推广种植,可大力促进社会经济和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尝试将亚临界丁烷技术应用于光皮梾木油的制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该工艺进行了考察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拟合得到二次回归方程模型,该模型极显著(P< 0.0001)、模拟失拟项不显著(P>0.5590)、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8)、调整确定系数(R2<0.95),该模型拟合度较好;实验获得的优化工艺为:萃取温度(A)为36.0℃,液料比(B)为1:7.33,萃取时间(C)为76min,在优化条件下实际测定的光皮梾木油的萃取率为95.03%,与预测值(95.18%)接近。因此,本研究可为亚临界丁烷工艺在光皮梾木制油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光皮树籽油功能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光皮树籽油的辅助降血脂功能,将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并以高脂饲料建立实验模型。同时又对不同组别大鼠的肝系数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光皮树籽油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p<0.05),而对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光皮树籽油具有降血脂功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预防脂肪肝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2、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光皮树子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超临界CO2提取光皮树子油的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和超声波诱导提取光皮树子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7MPa,萃取温度300C,CO2流量30kg/h和时间80min,得率16.34%;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为石油醚,物料与溶剂比例1:3,辐射时间7min,辐射功率720w,得率8.12%。超声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与溶剂比例1:7,溶剂为正已烷,浸泡时间18h,得率7.75%。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光皮树子油品质最好,而且萃取也最高,质量最稳定。  相似文献   

14.
光皮树是一种重要的油料植物,其果实全果含油,平均含油率约为28.02%(干基)、蛋白质质量分数为7.25%(干基)、自然干燥时的含水率为8.19%。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建立了适合光皮树果实高效制油的"低温压榨-正丁醇研磨浸提"绿色新工艺,实现了光皮树果实油和磷脂的同步提取。整个工艺过程温度不超过80℃,低温压榨和正丁醇研磨浸提工序分别实现油脂提取率76.30%和86.20%,总油脂提取率达到96.73%;综合实现光皮树果实饼粕残油可以降低至0.93%,同时磷脂提取率为81.38%。光皮树果实毛油经过高温水化脱胶、萃取脱酸和白土脱色等操作得到光皮树果实精炼油,其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约占72%,其中油酸约为29.83%,亚油酸约为39.15%,亚麻酸为2.59%,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脂。  相似文献   

15.
天然椰子油的组分及其对花生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海南高种椰子制备的天然椰子油(VCO)的脂肪酸组成、功能性成分及对花生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采用GC-MS测定了VCO的脂肪酸组成、植物甾醇含量,采用HPLC测定了VCO中VE含量,并研究了不同温度下VCO对花生油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VCO中脂肪酸以月桂酸质量分数最多,达47.36%;植物甾醇含量为420 mg/kg,VE含量为89.8 mg/kg,多酚含量为18 mg/100g油。在40℃和60℃,不同添加量的VCO对花生油过氧化值(POV)均有影响,VCO浓度越大,花生油的POV值越低。  相似文献   

16.
米糠油氧化稳定性研究及货架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精炼米糠油为原料,通过分析其理化指标与脂肪酸组成,探讨贮藏条件对米糠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建立氧化反应动力学方程,预测米糠油的货架期。结果表明,米糠油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7.45%,主要有棕榈酸17.77%、油酸46.74%、亚油酸29.34%。米糠油的氧化稳定性受光照、温度和氧气含量的影响,空气中氧气的存在会加速米糠油氧化,温度越高,氧化速度越快;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依次为:避光>紫外光>自然光>日光灯。米糠油氧化遵循一级化学反应,其动力学模型为RTk e796.360.3564=,通过外推法得出米糠油20℃、25℃和30℃的货架期分别为1068 d、410 d、206 d。  相似文献   

17.
以大红袍花椒籽为原料,油脂去除率为指标,采用碱液去除花椒籽表皮油脂,优化其工艺;以去除了表皮油脂的花椒籽为原料,采用螺旋压榨法制取花椒籽仁油;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花椒籽仁油在不同温度、光线、空气和抗氧化剂条件下存放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工艺条件优化后花椒籽表皮油脂去除率达93.85%,压榨花椒籽仁油出油率为20.2%;温度、光线和空气均可加速花椒籽仁油的氧化反应,且温度>光线>空气;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VE和芝麻酚3种抗氧剂均能明显提高花椒籽仁油的稳定性,在相同剂量条件下,TBHQ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紫苏油的氧化与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罗雯  魏决  肖青 《中国油脂》2003,28(5):34-36
研究了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在紫苏油中的抗氧化作用,得出紫苏油的最适抗氧化剂、协同使用量及增效剂的用量;并通过测定氧化前后紫苏油的脂肪酸组成,表明紫苏油氧化反应过程中因α—亚麻酸被氧化,含量明显降低,从而使紫苏油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葡萄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其氧化稳定性,以葡萄籽油为芯材,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为壁材,在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乳化,以喷雾干燥法得到微胶囊产品并测定其氧化稳定性。研究表明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重量比为3∶1,乳化剂浓度为10%,芯壁比为1∶2,温度为45℃,均质速度为12000r/min,乳化时间为12 min时制备得到稳定的葡萄籽油乳液,在进风温度180℃、出口温度80℃、进料速率5mL/min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到葡萄籽油微胶囊,葡萄籽油微胶囊化效率达到72.56%,60℃条件下贮藏葡萄籽油微胶囊的氧化速率明显降低,贮存性能和抗氧化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