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消能减震措施中,为达到满意的减震效果,需在建筑结构的多个楼层布置耗能装置,占用了较多的建筑空间,为此提出仅需在底部楼层布置耗能装置的负刚度阻尼消能减震技术方案。为实现该方案,研发了一种力学性能稳定、构造简单,行程大,具有负刚度特征的半周摩擦阻尼装置。通过性能试验验证了该装置能够实现预期的滞回模型,进行了单自由度体系和框架结构的减震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半周摩擦阻尼装置进行减震可以增大结构阻尼、延长结构周期、对结构地震响应起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消能减震技术通常需要在多个楼层布置减震装置才能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占用了较多的结构空间.针对此种问题提出在底部楼层布置负刚度阻尼装置的减震方案,形成力学上的隔震层,用减震实现类似隔震的效果,以减少阻尼器的布置数量.为实现该减震方案,研发了一种基于氮气弹簧的负刚度摩擦阻尼装置,该装置具有行程大,力学性能稳定等优点.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预置变形碳纤维梁、螺旋弹簧、碟簧和橡胶块构成一种高刚度高阻尼结构,其承载刚度和阻尼均较大。为了便于对高刚度高阻尼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价,提出技术指标,即:等效弹性模量、等效阻尼系数和等效刚度系数。在此基础上,设计静动态力学试验,验证高刚度高阻尼结构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并评价其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高刚度高阻尼结构的等效弹性模量显著大于单个预置变形碳纤维梁;等效阻尼系数随着频率增大而减小,等效刚度系数随着频率增大而增大,分别大于104 Ns/m和107 N/m。由此证明,高刚度高阻尼结构的设计方法有效,且实现了输出刚度和阻尼均较大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能够隔离作用在负载上的直接扰动并提高系统的阻尼特性以避免产生共振,提出一种采用磁性负刚度机构设计的超阻尼隔振系统,其由磁性负刚度机构和两对相互对压的机械弹簧并联构成;磁性负刚度机构由五块沿轴向磁化的环形永磁体构成,倾斜环形永磁体被对称地固定在基础上,运动的环形永磁体由对压的机械弹簧约束,并沿轴向发生相对运动;根据电流模型,推导了磁性负刚度机构的磁性恢复力以及磁性负刚度解析表达式;通过将隔振系统中的刚度单元和阻尼单元重新布置并引入一个内部隐性自由度,该系统被设计成与线性参考系统具有相同静刚度、相同质量以及相同阻尼的超阻尼装置;分析了该装置中刚度单元、阻尼单元以及永磁体附加质量对所设计系统阻尼、固有频率和主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隔振系统具有高刚度和超阻尼特性,能够有效抑制主系统的振动;在高频段,主系统的响应将收敛于线性参考系统。  相似文献   

5.
阻尼体系表征着结构体系的整体耗能特征,阻尼体系类型的判别是结构动力分析方法择取的前提,亦是保证结构抗震分析结果准确的基础.动力作用下土-结构相互作用(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阻尼体系的鉴别,传统上常简单地依材性为判据,缺乏深入实际的基础性科学研究.基于阻尼体系最基本的判定方法,藉大...  相似文献   

6.
复摩擦摆隔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采用复摩擦隔震支座(MFPB)的楼面隔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隔震层上部荷载变化对MFPB隔震效果没有影响;MFPB与黏滞阻尼器的协同工作能够控制隔震楼面的位移;竖向地震动对MFPB的水平隔震效果无明显影响;用SAP2000中的摩擦连接单元模拟MFPB隔震效果的精度是满足工程需求的。  相似文献   

7.
杨树标  贾剑辉 《工程力学》1996,(A02):602-606
作者对单层框架摩擦支撑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框架摩擦支撑结构与普通框架支撑相比,减震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袁康  何明胜  李英民 《振动与冲击》2014,33(11):200-207
为检验利用填充墙作为质量块的填充墙MTMD减震结构的实际地震反应控制效果,结合MTMD系统优化设计理论,设计了主子结构不同质量比和频率比的填充墙MTMD减震结构,以及无TMD的普通抗震框架结构,进行了锤击模态试验和不同地震输入水平下的振动台对比试验。模态分析表明,减震结构各阶周期更长,振动特性主要由第一阶平动效应控制,对第一振型的控制效果更好。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减震结构在中大震阶段具有显著的减震效果,加速度峰值减震率在30%~60%之间,位移峰值减震率在40%~60%之间。质量比越大,频率比越接近1的减震结构,地震反应控制效果越好,且其减震能力优势更多体现在大震阶段。  相似文献   

9.
熊伟  施卫星 《工程力学》1999,3(A03):675-682
本文按相似理论设计制作了中国建筑文化中心1:20微粒砼模,并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实验室振动台试验室的三向六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上进行了,研究了结构的自振特性,结构在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速度和应变反应,结构的破坏部位和破坏机理,其结果可作为同类  相似文献   

10.
梅真  侯炜  郭子雄 《振动与冲击》2018,37(3):136-142
开展了随机地震动作用下黏滞阻尼减震结构振动台试验,并采用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和等价极值事件原理,对有控和无控试验模型的动力可靠度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构控制振动台试验中,采用基于物理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的地震动样本作为台面输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黏滞阻尼器作为减振装置,能够显著降低模型结构层间位移反应的均值和标准差,与此同时,楼层剪力的均方根值一般也较无控时明显减小;随机地震动作用下,模型结构动力响应的变异性显著,并且不同试验地震动样本输入时,黏滞阻尼器取得的减振效果不同。试验模型动力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有控模型结构各楼层可靠度以及体系可靠度均较无控时显著提高,抗震可靠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1.
张俊平  闫维明 《工程力学》1999,3(A03):432-438
本文简要介绍了铁路桥梁隔振体系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的基本情况,对传统支座模型桥梁,橡胶肢座模型桥梁,滑板隔震支座模格梁在8﹂裂度地震试验波下的反应进行了述。  相似文献   

12.
在压电摩擦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的基础上,对一安装有压电摩擦阻尼器的模型结构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和dSPACE软硬件资源,建立了压电摩擦阻尼结构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采用快速控制原型技术对模型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通过振动台试验验证了地震作用下提出的压电摩擦阻尼器和以速度响应为输入的模糊控制方法调节阻尼器控制力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压电摩擦阻尼器能够根据结构的响应实时调整阻尼器的摩擦力,可以有效减小模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反应和加速度反应。  相似文献   

13.
针对松弛型阻尼隔振模型,从动刚度角度分析其与传统隔振模型的区别。通过求解松弛型阻尼隔振模型的传递率,说明系统最优传递率和动刚度的联系。使用波纹管提供刚度及密封,采用小孔阻尼结构形式,设计松弛型阻尼隔振器并对系统的阻尼系数求解。对所设计的松弛型阻尼隔振器进行了动刚度的测试,实验结果和理论预测吻合较好。研究对松弛型阻尼隔振器的优化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安成虎  单明 《工程力学》1998,(A03):85-92
本文较详细论述了磨擦阻尼减震装置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对模型的伪动力试验,原型的时程分析,充分证实了摩擦阻尼装置抗震加固的可靠性,安全性,同时对比分析摩擦阻尼装置抗震加固方案与钢筋混凝砼剪力墙加固方案,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供研究,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机械结合部刚度,阻尼参数识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  冯文贤 《振动与冲击》1994,13(4):62-66,86
本文在两种不同试验情况下,给出了相应的利用实测传递函数识别机械结合部刚度与阻尼参数的方法。其识别的基本关系式只与联结座标点的传递函数有关,减少了测试与计算工作量。由于测试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为克服这种误差对识别造成的不良影响,采用了一些有用的数学处理方法,避开了对实测传递函数矩阵直接求边,经实例考证,方法数值计算稳定,识别精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晏华  胡炼坚 《工程力学》1996,(A02):580-584
本文介绍了广州市越秀大厦1:28比例的微粒混凝土整体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对其动力特性,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及结构的薄弱部位进行了研究,为类似结构了工程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凡  董宝 《工程力学》1999,3(A03):838-842
本文结合52层的粤财大厦特定结构形式,对结构1:35微粒混凝土模型进行了模护地震振动台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研究了结构的自振特性,地震加速度,位移和应变反应以及结构的坏部位和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隔震支座相比,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SMA)隔震支座能够提升结构的自复位和耗能能力。然而过早介入的SMA可能会增加中、小震时上部结构的内力和加速度响应。为解决这一问题,在SMA隔震支座中引入间隙形成间隙式SMA隔震支座,以满足不同设防目标的隔震需求。首先,提出了间隙式SMA支座的物理构造形式,并开展了SMA丝循环拉伸试验;随后,以两自由度的框架结构简化模型为例,探讨间隙长度以及SMA屈服力对隔震效果的影响;最后,旨在降低大震、巨震下间隙式SMA隔震支座的内力与加速度响应,进一步引入负刚度机制改进间隙式SMA隔震体系,并探究了负刚度-间隙式SMA支座隔震的可行性。计算结果显示,间隙式SMA隔震支座可以有效降低中震、小震时上部结构的内力与加速度响应;上部结构加速度响应与间隙长度负相关,与SMA屈服力正相关;下部结构位移响应与间隙长度正相关,与SMA屈服力负相关。引入负刚度后,间隙式SMA支座可在有效控制大震或巨震下支座位移响应的同时,显著减小上部结构内力与加速度响应。  相似文献   

19.
汽车刹车装置摩擦噪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秋实 《声学技术》1998,17(3):117-119,122
本文对刹车时发出的尖叫摩擦噪声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工况下摩擦噪声及振动的测量和频谱分析,以及对刹车装置动力学模型的分析与研究表明:尖叫摩擦噪声是由摩擦引发的高频自激振动所致。同时还探讨了这种噪声产生的原因及不同工作条件对其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锥形非固结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支座耗能机理及支座受拉性能,对一缩尺1∶4的锥形非固结隔震钢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水平和竖向单向地震波输入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及强度的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上部及隔震层地震反应.试验结果表明,结构模型在8度和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与其台面输入加速度峰值相比,其隔震层的加速度峰值减小10%~20%,上部结构顶层加速度峰值增加10%~50%,但和普通抗震结构相比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在不同单向地震作用下,锥形非固结支座的滞回曲线饱满匀称;其上下盖板会在地震作用下产生错动位移,同时挤压粘弹性体消耗地震能量,耗能机理明确;地震波特性对支座受拉性能影响明显,但没有出现倾覆倒塌现象.锥形非固结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对低层建筑结构的减震具有明显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