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9年10月至2014年8月对台州近岸海域贝类养殖区的水质、泥质及贝类自身体内的重金属镉含量进行监测,并根据《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以及《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II类),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质中重金属镉含量均低于标准值5ug/L,适合养殖;根据《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第一类),沉积物中重金属镉含量均低于标准值5mg/kg;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对泥蚶、缢蛏体内重金属镉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蛤、缢蛏、贻贝均没有超标,泥蚶的超标情况相对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浙江省不同养殖区常见海水贝类中的无机砷含量,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海水贝类中无机砷的含量,按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在三门湾、乐清湾、沿浦湾、南麂岛、嵊泗列岛5个养殖区采集缢蛏、贻贝、泥蚶、血蚶、牡蛎、文蛤、青蛤等7种海水贝类201个样品,测定无机砷含量范围为0.015~2.7 mg/kg,其中三门湾地区10个缢蛏样品超过安全限量0.5 mg/kg,缢蛏平均污染指数Pi为0.56,其他品种样品无机砷含量全部符合安全限量要求,平均污染指数Pi均小于0.4。结论浙江省海水贝类中无机砷污染指数总体状况属于微污染一轻污染水平,但部分地区缢蛏存在一定生物质量安全隐患,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6年对浙江省沿海城市及部分海域的4类生鲜水产品(贝类、甲壳类、头足类和鱼类)中无机砷和汞的含量与分布监测数据,对其含量水平、分布与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水产品中无机砷和汞的污染程度,通过计算膳食暴露量风险商(hazard quotient,HQ),进行食用安全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无机砷的检出率为25. 1%,有检出的样品中贝类占88. 7%,海捕虾、鱿鱼、甲鱼及鱼类(包括黄姑鱼、黑鲷、大黄鱼、石斑鱼、鲈鱼)无机砷均未检出。青蛤的检出率最高,为65. 6%,但无超标样品。缢蛏体内的无机砷含量均值最高,超标率为3. 7%。汞的检出率为100%,鱼类(包括黄姑鱼、黑鲷、大黄鱼、石斑鱼)中汞含量高于其他3类;贝类中泥蚶的汞含量最高,均值为0. 03 mg/kg;甲壳类青蟹的汞含量最高,均值为0. 04 mg/kg;头足类中乌贼的汞含量最高,均值为0. 03 mg/kg。4类生鲜水产品中汞含量远远低于限定值。比较贝类中无机砷和汞含量发现,无机砷含量要远远高于汞。汞含量在种间差异不显著(p 0. 05),无机砷含量在种间差异显著(p 0. 05),缢蛏中无机砷含量最高。污染程度评价和膳食暴露量风险评估结果为:缢蛏和泥蚶体内的无机砷处于轻污染水平,其他均为未污染水平; 4类生鲜水产品中无机砷和汞的HQ远远小于1,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石油烃污染是影响双壳贝类食用安全的重要因素。文中以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研究对象,采用半静态动力学富集实验探讨了双壳贝类对养殖水体中石油烃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经过4 d,石油烃在贝体和水环境之间达到稳态平衡;生物富集系数(BCF)为545;石油烃浓度为0.068 mg/L的水体组,富集平衡后贝体内的石油烃含量高于菲律宾蛤仔的石油烃异味阈值(25~30 mg/kg),其它水体组则相反。参考USEP-A、GB18421-2001等关于双壳贝类中石油烃安全限量的规定,经讨论贝体内石油多环芳烃的毒力代谢机理后,判定菲律宾蛤仔养殖水体中石油烃的安全限量定为0.05 mg/L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进行乐清湾北部及嵊泗区域养殖贝类肌肉中镉含量调查并探讨通过摄食途径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方法 测定2016~2018年间采自乐清湾北部缢蛏、青蛤及嵊泗区域紫贻贝等三种养殖贝类肌肉中镉含量水平,与国家限量标准进行比对,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评估样品中镉污染程度,并以目标危害系数(THQ)和目标致癌风险(TR)为考量指标,评估通过摄食途径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结果 三种肌肉样品中镉检出率为100%,但超标率为0。含量平均值总体比较:紫贻贝﹥缢蛏﹥青蛤。结论 本研究中所有样品Cd 单项污染指数的Pi 值均远低于1.0 ,绝大部分为正常背景水平,少量呈轻度污染水平。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所有样品THQ 值均小于安全基准值1.0,数据表明暴露人群没有明显的非致癌健康风险。TR的评价结果均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可接受风险值(10-6~10-4)范围内,但也有部分样品超过了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值(5.0×10-5),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贝类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和霍乱弧菌的污染现状,为食源性疾病防控和微生物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沿海和2个内陆城市采集贝类海产品进行定性检测,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同时进行定量检测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5个城市共采集800份贝类海产品,致病性弧菌总阳性率为76.5%(612/800),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和霍乱弧菌阳性率分别为73.9%(591/800)、18.4%(147/800)、0.1%(1/800),未检出溶藻弧菌。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与采样地区、样品状态和贝类品种有关,沿海地区阳性率高于内陆地区,但含量却低于内陆地区;活产品阳性率和含量均高于鲜/冰鲜海产品;蛏子、泥蚶、牡蛎和蛤/蚬子阳性率较高,均在75.0%以上,扇贝和贻贝阳性率相对较低,但含量较高;1.0%(6/591)的菌株检出致病性毒力基因。创伤弧菌阳性率与样品来源、采样地区和贝类品种有关,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农村高于城市,蛏子和泥蚶阳性率最高,均在35.0%以上。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贝类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污染较严重,需重点加强贝类海产品食品安全卫生宣教,加强沿海农村地区创伤弧菌监测。  相似文献   

7.
沈康俊  蔡友琼  李冰  于慧娟 《食品科学》2012,33(22):210-21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26种鲜活水产品及其制品中硼的含量。结果表明,南极磷虾、泥蚶、牡蛎和菲律宾蛤仔中的硼含量最高(1.183~4.240mg/kg),大菱鲆中的硼含量最低(0.006mg/kg)。按生存环境划分,鱼类样品中硼含量为海捕产品>淡水养殖产品>海水养殖产品;虾类样品中硼含量为海捕产品>海水养殖产品>淡水养殖产品;蟹类样品中硼含量为海水养殖产品>淡水养殖产品。水产制品中的硼含量在0.458~0.849mg/kg之间。通过评估认为,大部分水产品及其制品中的硼含量均在0.900mg/kg以下,可以放心食用,但南极磷虾、牡蛎、泥蚶和菲律宾蛤仔硼含量较高,为保障安全,建议少食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广东沿海常见水产品中无机砷含量及其膳食健康风险,并提出消费建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和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HPLC-AFS)测定水产品中总砷和无机砷的含量,并使用单因子污染指数(single factor pollution index,Pi)划分污染等级,进一步采用每周可耐受摄入量、非致癌风险(target hazard quotients, THQ)、致癌风险(carcinogenic risk, CR)以及健康风险评估模型(CRlim和CRmm)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总砷含量依次为藻类>甲壳类>鱼类>贝类;藻类无机砷占总砷的59.01%~92.73%,其余均低于10%。Pi结果显示,虽然藻类超出限量标...  相似文献   

9.
按照化合物的健康风险评估理论,依据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框架,对中国人群经吸烟暴露砷进行了健康效应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砷的非致癌风险度(危害商,HQ)值为0.008,为可接受风险;砷的致癌风险度(终生致癌风险增量,ILCR)值为4.0×10-5,超出可接受风险概率,需采取措施给予管控。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售海产品中砷质量安全与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州市售海产品进行砷质量安全评价与健康风险评估。方法采用等离子体质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分别对广州10种市售海产品中总砷和5种砷形态化合物:亚砷酸(arsenictrioxide,As(III))、砷酸(arsenicacid,As(V))、一甲基砷(monomethylarsenic,MMA)、二甲基砷(dimethylarsenic,DMA)和砷甜菜碱(arsenobetaine, AsB)的含量进行测量,根据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海产品中砷含量的要求对海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评价,利用危险熵数(hazardquotient,HQ)和致癌风险概率(carcinogenicrisk,CR)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海产品中总砷含量为1.45~42.54mg/kg,所有海产品中均能检测到5种砷化合物,其中无毒的AsB比例最高(93.45~99.96%)。在所有海产品中,贝类总砷含量最高,无毒的AsB所占比例较高;鱼类总砷含量低于贝类, AsB含量和比例较高,无机砷含量和比例较低。海产品中无机砷的含量均低于限量值,在国标要求的允许摄入范围内。海产品中无机砷的HQ均1, CR1×10~(-4)。结论广州市售海产品中砷含量处于安全水平,日常消费对人类不会造成致癌风险以及健康威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西安市猕猴桃农药残留水平及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方法对2018~2019年西安市周至县14个猕猴桃主产乡镇共400批次样品进行农药残留定量检测分析,用相对效能因子法进行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对400个猕猴桃样品经检测分析,共有280个猕猴桃样品检出了不同程度的农药残留,检出率为70%,农药多残留样品(检出2种以上农药残留)占样品总数50.25%,检出超标农药氯氟氰菊酯1个,禁用和限用农药均未检出。从检出农药毒性分析, 22种已检出的农药中包括14种低毒农药, 7种中毒农药和1种高毒农药,根据相同毒性机制分组为有机磷类、菊酯类、有机氯类、烟碱类农药,且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中风险系数分别为34.64%、7.20%、3.90%和2.52%,均处于低风险水平。结论西安市周至县猕猴桃有机磷类、菊酯类、有机氯类、烟碱类农药累积性急性风险较小,急性中毒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类通过多种途径暴露于多种物质,以及混合物共存可能诱导联合毒性效应的现实,混合物联合暴露风险评估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依据各自提出的评估指南开展风险评估,其评估结果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混合物联合暴露风险评估模型构建方法和框架,探讨构建我国食品中混合物联合作用风险评估体系和框架。  相似文献   

13.
就液态奶生产全过程(从奶牛场到餐桌)中可能性引发的风险,包括化学性风险、生物性风险和物理性风险来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评估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针对广东省本地产茶叶中13种常用农药,评估其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以期为生产监管、消费和制修订限量标准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 采集2017—2020年广东省本地产茶叶110份,按照GB 23200.113—2018方法对13种农药进行残留检测,运用危害指数(HI)法评价其急性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及其累积暴露风险。结果 共检出8种农药残留,其中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检出率和残留水平最高,该3种农药广东省居民茶叶慢性和急性累积摄入量分别为4.87×10-5mg/(kg bw·d)和4.79×10-3mg/(kg bw·d),分别占总农药摄入量的89.09%和86.01%,且均呈现男性高于女性、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的规律。基于累积风险考虑,所有检出农药的慢性和急性累积摄入HI分别为3.69×10-3和4.66×10-1,摄入风险较低。结论 广东省居民通过本地产茶叶导致的多组分农药慢性和急性摄入风险低,但广东省本地产茶叶中农药残留现象普遍,应进一步加强规范农药在茶叶中的使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微量营养素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阐述微量营养素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与内容,分析微量营养素风险性评估与传统风险评估的差异,引入营养素可接受摄入范围计算模型以及失能- 调整- 寿命- 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DALYs) 方法权衡潜在的风险和收益,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风险评估方法学研究,调整国家食品强化政策、修订相关法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等食品安全监管措施的科学基础和依据,为了发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一些国家建立了专门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机构,我国也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手段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处理及风险交流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基于我国面临的食品安全形势及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还需要从机构、风险评估能力、技术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加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针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具有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值和最大使用量的着色剂,开展理论风险评估,了解其使用的安全性和人体健康风险。方法 首先使用丹麦预算法计算着色剂的理论每日最大摄入量。对于预算法评估发现摄入量超过ADI的着色剂,进一步利用我国2012年总膳食研究的食物消费量数据和GB 2760—2014中着色剂的最大使用量,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法开展理论风险评估。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21种具有数值型ADI和最大使用限量的着色剂。预算法评估发现其中有15种每日摄入量高于ADI。对这15种着色剂进一步开展简单分布评估,显示我国一般人群的每日平均摄入量均低于ADI,但有2种着色剂的高食物量消费人群(P95)摄入量超过其ADI;消费人群的每日平均摄入量也均低于ADI,但有8种着色剂的P95摄入量超过其ADI。结论 我国批准使用的大部分着色剂在我国人群中的摄入量较低,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但仍有少部分着色剂的高食物量消费人群的每日理论摄入量超过ADI,需要进一步摸清这些着色剂在食品中的实际含量后开展更精确的风险评估,从而确定其对我国人群的健康风险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山东省居民咖啡因的摄入水平及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检测8类共319份饮料样品中咖啡因含量数据,结合2013年2 523名山东省居民饮料消费量调查数据,采用确定性评估的方法,对山东省不同年龄-性别组人群的咖啡因摄入水平及其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各类饮料咖啡因的平均含量为9 210.06 mg/kg,最大值为49 059.60 mg/kg。山东省全人群咖啡因的平均每日摄入量为61.62μg/kg BW,远低于咖啡因的安全摄入量(6.7 mg/kg BW)。不同年龄-性别组人群以60岁及以上年龄组男性每日摄入量最高,平均为166.55μg/kg BW,占安全摄入量的2.49%。全人群中高食物量消费人群的咖啡因每日摄入量(P97.5)为476.82μg/kg BW,远低于安全摄入量,各年龄-性别组人群高食物量消费人群的咖啡因每日摄入量范围为0.00~3 104.70μg/kg BW,最大值为13~17岁年龄组女性的摄入量。茶叶对于山东省居民饮料中咖啡因摄入的贡献率最高,达到74.19%。3~12岁儿童的咖啡因摄入主要来源为可乐。结论山东省居民饮料中咖啡因摄入的健康风险总体较低,其中茶叶和可乐分别为成年人和儿童的主要贡献食品。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但食品安全事件依然发生。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可见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的设置是否健全,影响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效用的发挥。国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确立较早,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的运作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相对成熟、完善。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设置的不足,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提出具体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食品安全监测数据对深圳市猪肉中的磺胺进行安全风险暴露评估。方法根据深圳市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的猪肉安全例行监测数据,用基于尾部数据估计模型(tail estimation,TE)、Thomas风险等级模型和风险评估预警模型等3种食品安全风险暴露评估模型计算了猪肉中磺胺类药物大于设定值的概率,风险等级值和食品安全预警指数,最后对深圳市猪肉安全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 TE模型计算得到猪肉中的磺胺含量大于设定结果 100的概率为0.0068,Thomas风险等级模型计算得到深圳市猪肉中的磺胺含量的风险等级为75.1840,风险评估预警模型计算得到深圳市猪肉中磺胺的食品安全预警指数为2.5025×10~(-3)。结论 TE模型和Thomas风险等级模型可以作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稳定模型来应用,深圳市猪肉中磺胺的食品安全风险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