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板材精冲加工过程中,加工参数的设定是影响冲裁断面质量的关键。针对厚板精密冲裁件常出现的冲裁件断面质量差的问题,本课题提出双侧齿圈压边的精冲方式,利用DEFORM2D软件建立了8mm AISI-20钢的精冲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采用双侧齿圈压边方式对冲裁成形后的冲裁件断面质量进行模拟,分析齿圈形式、压边力、反压边力及模具圆角等工艺参数对成形过程及冲裁件断面质量的影响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得出在不同工艺参数的条件下厚板精冲变形区内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参数条件下冲裁件断面质量与冲裁力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面,采用V形齿圈,增大压边力、反压边力及凹模圆角半径为0.14mm时对提高精冲件断面质量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精冲工艺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有色金属材料的精冲工艺参数进行研究,讨论了压边圈形状和尺寸,压边力和反顶力等工艺参数对精冲质量的影响。通过观察精冲过程金属晶体的变形情况研究了精冲机理,对精冲件剪切面上的撕裂现象作了解释,并提出划分精冲变形区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3.
由于具有传统点焊连接无法替代的优势,无铆钉自冲铆接技术在汽车、家电等行业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铆接接头的质量及强度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铆接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参数是影响接头质量和强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同种铝板件L5在不同的压边力及模具结构参数下的无铆钉自冲铆接的试验研究,分析这些参数对铆接接头的失效形式、断面质量和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接头剪切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剪断;合理的铆接工艺参数及模具结构参数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接头断面质量及较高的接头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4.
拉深工艺中脉动压边力控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压边力是板料拉深成形过程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 ,合理控制压边力的大小可避免起皱或破裂缺陷。采用脉动变化的压边力控制拉深工艺 ,可提高成形极限及拉深件的表面质量。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脉动变化压边力的振幅、振频对成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概述 精冲工艺是一种先进的金属板材冲压加工技术,一次精冲就能获得尺寸公差为IT7~8级、剪切面粗糙度及R_a=0.4~0.8μm的零件,几乎相当于磨削加工的质量。但在传统的强力压边精冲中,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凸、凹模间隙所限的极窄范围内,变形异常剧烈。变形程度随精冲过程的进行不断递增,直至材料塑性枯竭发生剪切面撕裂。因此,传统强力压边精冲工艺的可精冲厚度存在特定  相似文献   

6.
应用Dynaform软件模拟分析了封头零件拉深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提出采用拉延筋改进现行工艺的方 案,可明显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压边力和提高零件成形质量。  相似文献   

7.
往复成形精冲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强力压边精冲、对向凹模精冲、振动修边和往复冲裁等传统金属塑性加工工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往复成形精冲,并对新方法的工艺过程建立了力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旨在突破精冲板厚极限,拓展精冲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5,(7):1054-1058
从厚度减薄和厚度分布角度出发,结合Taguchi实验设计方法,建立了镍涂层薄板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研究了凹模圆角半径、压边力、摩擦系数等工艺参数对镍涂层薄板冲压成形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各个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厚度变化)的影响及其相对影响程度。同时,通过对比仿真数据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起皱是拉深工艺中最主要质量问题 ,从拉深机理出发 ,分别介绍了使用恒力压边装置、适力压边装置、无压力浮动压边装置及用液压机顶出缸进行压边等方法 ,从而使压边力的变化符合拉深工艺的要求 ,对指导实际生产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方盒形件分区压边方式拉深压边力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料拉深成形是冲压生产中的一种少、无切削的先进加工方法,拉深成形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是压边力,是保证零件成形质量的关键.根据方盒形件的拉深成形特点,将压边圈设计为直边区域、法兰转角区域及直边与转角交界区域的十六块分区压边方式,并对分区压边圈在不同压边力加载模式下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方盒形件的拉深,将压边圈设计为适当的分区结构、各分区压边圈采取合理的变压边力加载模式可以充分改善板料的成形性能、达到抑制板料起皱和延缓破裂以及提高板料拉深成形质量.  相似文献   

11.
汽车侧门防撞杆热冲压有限元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防撞杆热冲压的力学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模型,时整个热冲压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压边力、摩擦系数等工艺参数对热冲压模拟的影响,得到了相关部件的应力、应变以及温度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刘钊  刘林  邓晓婷 《一重技术》2021,(2):22-25,61
模拟分析奥氏体不锈钢薄板冲压成形过程,与生产中的成形缺陷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拟结果的有效性.通过调整参数,确定影响成形质量的关键因素.结合弹塑性理论,对冲压成形过程中的载荷、压边力及摩擦系数等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提高冲压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板料拉深模压边装置的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皱是拉深工艺中最主要质量问题,从拉深机理出发,分别介绍了使用恒力压边装置、适力压边装置、无压力浮动压边装置及用液压机顶出缸进行压边等方法,从而使压边力的变化符合拉深工艺的要求,对指导实际生产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板料成形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5.7对某空调器钣金件的冲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工艺参数如压边力、拉延筋对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压边力可控制材料的总体流动,有效改善起皱和成形不足等成形缺陷。设置拉延筋直接影响材料的局部流动,增加压料面上相应部位的进料阻力,但如何设置拉延筋的位置、根数和形状是取决能否得到满意的成形质量的关键。通过数值模拟技术调整压边力大小和拉延筋以得到合理的设计方案,改进后方案的成形质量好,无起皱和破裂等缺陷,变形均匀,产品精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5.
差厚激光拼焊板的拉延切边回弹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的方法,对厚度组合为1.2 mm/0.8 mm的激光拼焊板进行拉延切边工艺分析,重点就压边力大小、摩擦因数、凹模圆角等参数对回弹的影响进行研究,测量各工艺参数下拼焊板拉延切边的凸凹模圆角处的回弹角、总的回弹角和侧壁曲率,还测量出拼焊板成形中的焊缝移动和应力分布情况和分析相互联系,并与拼焊板拉延弯曲回弹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与拉延弯曲回弹相似,压边力、摩擦因数、凹模圆角等工艺参数对拼焊板拉延切边回弹有着明显的影响,而压边力是关键因素;拼焊板拉延切边回弹和拉弯回弹都与焊缝移动有密切的关系,控制焊缝移动将有利于回弹的降低;相比之下,拼焊板拉延切边回弹比拉弯回弹要小。  相似文献   

16.
数值模拟的双层金属板拉深成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轿车排气歧管保护罩采用双层镀铝钢板同步拉深工艺制成,为获得最佳成形工艺参数,避免拉深时产生严重减薄及起皱现象,采用Dynaform软件对双层金属板同步拉深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压边力对拉深成形过程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压边力下保护罩内、外层板的壁厚减薄与增厚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与单层板拉深成形相似,对于复杂型面双层金属板拉深件而言,单纯增加压边力并不能完全避免拉深过程中的起皱现象;采用压边力及合理布置拉深筋,可以保证内、外层板材料塑性流动均匀,有效抑制起皱、拉裂等缺陷。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产品试制,获得了质量合格的拉深件。  相似文献   

17.
基于正交试验的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与冲压数值模拟相结合,综合评估了冲压过程中的压边力、摩擦系数、模具间隙和冲压速度等对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质量的影响,并确定优选的工艺参数组合.以汽车翼子板为例,建立了冲压件和模具的计算机辅助工程模型.运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仿真计算方案的设计,通过对仿真数据的方差等分析,找到了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所得结论对冲压工艺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精密齿轮的冲压工艺性,介绍了精密齿轮的精冲工艺及实现精密冲裁的精冲复合模的设计.这套模具凸凹模固定,结构简单,且带有压料用齿圈压板;模具具有推件滞后机构,能避免因滑块回程将工件推入废料腔内而刮坏断面的缺陷,确保精冲件的断面质量.该模具选用普通模架,且在普通冲床上进行加工,这种设计思路对类似件的模具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优化金属冲压成形的工艺参数对提高汽车零部件质量尤为重要,以汽车前围下横梁为例,选择压边力、凸凹模间隙以及板料尺寸以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成型件的质量进行优化研究,以拉薄率、面位置间隙作为结果考察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压边力为6MP,凸凹模间隙为1.8mm,板料尺寸为(320×815)mm的汽车前围下横梁工艺参数是最优组合;优化的试验结果说明,合理的工艺参数可在节省材料的同时降低板料的拉薄率和回弹造成的影响,增加成型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零件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复杂的汽车引擎盖内板在冲压成形中容易产生破裂缺陷的问题,利用AutoForm有限元软件对引擎盖内板进行工艺设计以及数值分析.将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与冲压数值分析相结合,探讨冲压方向、压边力、拉深筋圆角半径、拉深筋深度和摩擦因数对汽车引擎盖内板冲压成形质量的影响,并利用直观分析法,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组合,最终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