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南方城市模拟生活污水,研究了DO、pH、进水氨氮负荷及HRT等因素对出水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影响,探索了该反应器实现短程硝化的控制条件。试验结果发现,当反应器在DO=0.5~1.0mg/L、pH=8~9、进水氨氮负荷为35mg/L及HRT=14h时,获得了稳定的亚硝酸盐氮积累,实现了短程硝化。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了缺氧-好氧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A/O-MBR)工艺处理高浓度氨氮农药废水。经过120d左右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DO、pH和温度条件下,进水COD为230~523mg/L,氨氮进水容积负荷在1.5kgNH3-N/(m3·d)以下时,系统逐渐取得良好的出水效果,COD、氨氮、总氮去除率平均分别为86%、91.58%、48%。而且MBR出水浊度0.2NTU、SS3mg/L,间歇抽吸、曝气冲刷以及填料的加入减缓了膜污染,保证系统可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3.
Do和pH作为SBR硝化终点参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实现SBR脱氮在线模糊控制,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曝气量、氨氮负荷等因素,研究DO和pH作为好氧硝化过程终点控制参数的特点。结果表明:曝气量过大时,DO曲线不能明显反映出好氧硝化终点;曝气量在0.16~0.8m~3/h范围内时,SBR好氧硝化阶段出现两次跃升,分别指示异氧菌降解有机底物的结束和自氧菌降解氨氮的终点。pH在7.5~8.2之间,有机物降解至难降解时pH出现极大值,随着硝化反应的进行直至硝化结束,pH不断下降并出现极小值,然后pH快速上升或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4.
空气曝气与纯氧曝气生物滤池应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两种不同气源的曝气生物滤池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曝气和纯氧曝气生物滤池对COD_(Mn)的去除率相近,分别为30.5%和30.9%;以纯氧为气源的生物滤池硝化能力远强于空气曝气生物滤池,氨氮总去除率77.4%,出水氨氮为2.1~6.3 mg/L;纯氧曝气提高了滤池上部氨氮去除效果,维持滤池内溶解氧在6 mg/L以上,沿水流方向使pH逐渐下降.纯氧曝气生物滤池是污水深度处理中去除氨氮的有效工艺.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pH值、温度、曝气时间、茵投入量(体积比)、溶解氧、水力停留时间、进水碳氮比、冲击负荷等影响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对项目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如下:在高效菌处理氨氮废水时,为了得到较好的去除效果,pH值应控制在7.0到8.O之间;温度应控制在25℃到35℃之间;曝气时间应保持在5h到6h之间;茵投入量(体积比)应保持在0.004到0.006之间;溶解氧浓度应保持在2mg/L到3mg/L之间:水力停留时间为16h.高效茵对污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采用间歇式反应器(Batch Reactor,BR)研究了晚期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SND)工艺特性.试验发现:在进水氨氮负荷约为0.27 gNH3—N/(L·d),温度约为27℃,pH控制在7.5时,该工艺DO浓度控制在1 mg/L时硝化效果较好.DO浓度从0.75 mg/L增加到1 mg/L时,氨氧化速率明显增加;继续再增加溶解氧浓度,氨氧化速率增加不明显.在整个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率变化不大,维持在91%以上.当温度控制在25℃以上时,反应器处理效果较好.随着温度的下降,亚硝酸菌和反硝化菌活性降低,当温度低于25℃时,氨氧化速率和亚硝酸盐降解速率下降较快,曝气时间和出水亚硝酸盐氮浓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AOMBR处理高氨氮废水的效能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AOMBR(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氨氮废水的脱氮效能进行了研究,着重考察了硝化效能的稳定性及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pH、DO和温度下,容积负荷<1.5 kgNH3-N/(m3·d)时,硝化率可保持在99%以上;好氧池中DO>1.5 mg/L能满足硝化需要;好氧池pH维持在6.8~7.2时可稳定高效地去除氨氮;碱度、污泥龄等也会对硝化效率产生影响.在好氧池中硝化率较高的情况下,影响反硝化效果主要是回流比和碳源.  相似文献   

8.
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有机物及氨氮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以陶粒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生活污水,研究气水比、水力负荷、进水COD和NH3-N负荷对BAF去除COD及NH3-N的影响,分析COD及NH3-N沿滤柱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试验进水COD及NH3-N质量浓度分别为300~370mg/L和20~40mg/L时,最佳气水比为4∶1~5∶1,最佳水力负荷为1.0~2.0 m3/(m2.h)。当进水COD负荷为1.69~6.47 kg/(m3.d)时,COD去除率与进水COD负荷成正相关。BAF的硝化性能与进水NH3-N和COD负荷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穿孔管曝气方式和YDT型弹性立体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分析了水源水自然接种条件下的工艺启动过程,研究了不同气水比运行条件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处理系统形成稳定的氨氮去除率和硝酸盐氮生成率是工艺启动过程完成的主要标志;工艺运行中的气水比由生物硝化过程决定,气水比影响氨氮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的稳定性,针对不同的进水氨氮浓度应采用相应的气水比  相似文献   

10.
生物接触氧化流化床处理氨氮污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生物接触氧化流化床处理氨氮污水的脱氮效果,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流化床在自然温度下处理人工配制模拟生活污水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氨氮污水脱氮处理的可行性、方法与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氨氮被氧化成硝酸可由两类独立的细菌分别催化完成;反应的适宜温度为20~35℃;亚硝酸菌的最适pH值为7~8.5之间,硝酸菌为6~7.5;亚硝酸菌和硝酸菌溶解氧质量浓度在0.5 mg/L以上才能取得较好的硝化效果。反应器内填料粒径在10 mm左右有利于提高氨氮的去除效率;间歇式进水方式使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可为氨氮的去除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