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南京市某综合楼深基坑支护安全监测与抢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放  王赫  韩晓健 《建筑技术》2001,32(4):250-251
南京市某综合楼位于两条主干道交会处附近,主体结构8层,设有1层地下室,板底标高为-5.400--7.400,局部深9.2m。建筑物的基坑以(1)轴线为界分为两块。(A)-(D)轴线范围内开挖深度9.2m,支挡结构采用支护桩径为700min、桩中心距1000mm的钻孔灌注桩,桩有效长度15.4m,单层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截水帷幕采用双排深搅拌桩,有效长度12.3m,处理宽度1200mm,搭接200mm,成桩采用双头搅拌机。(D)-(L)轴范围内开挖深度5.4m,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宽度为3700mm,有效桩长9.8m,格栅间距3500mm左右。  相似文献   

2.
余邦昌  蔡瑞琦 《建筑技术》2005,36(12):928-929
广州大学城某高校图书馆地下室为人防车库,平面轴线尺寸为62.1m×86.9m,面积约5400m2。基础为桩(PC桩)+筏基,桩长见图1所示,桩径有400m m和500m m两种。筏基底标高为-5.440m,承台底标高为-6.540m,电梯井底标高为-8.250m。1场区地质概况该场地原为河浜,吹填后自然面标高约为-1.600m,经表面地基处理后标高为-0.600m。(1)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抽砂回填的实际情况现场地质情况如下:第一层,新吹填砂层,层厚1.9~m;第二层,耕植土或杂填土,层厚0.8~1.5m;第三层淤泥或淤泥质粉砂,层厚1.7~6.8m;第四层,粘土或质粘土,层厚5~10.5m。基坑底基本位于淤…  相似文献   

3.
来稿摘登     
截水帷幕与放坡相结合的基坑支护实例粤东某海滨城市规模 16万m3 d的取水泵房 ,包括吸水井、水泵间、配电间 3部分。工程地质情况如下 :①耕作土 厚 1 1m ;②细砂 厚 4 4m ;③淤泥 厚 8 8m。吸水井底板位于细砂与淤泥交界面 ,设计采用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水泵间与配电间利用细砂作持力层。施工期间正值雨季 ,- 0 2m即见地下水 ,细砂层为强透水层。为保证周边建筑物和道路 (管线 )的安全 ,基坑开挖过程中采用截水帷幕与放坡相结合的方案支护。采用自身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墙做截水帷幕 ,在基坑周边施打 2排水泥土桩 ,桩径 5 0 0…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层建筑工程中CFG桩复合地基变形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以福州市晋安区华玺公馆小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实际工程为例,通过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了CFG桩桩长、桩径和桩间距对复合地基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基表面、桩间土和下卧层的最大沉降随桩长的增大逐渐减小,桩土应力比逐渐增大,在保证桩端能伸入合适的持力层条件下,可选取较小的桩长以节约成本;随着桩径的增大、桩间距的减小,地基表面、桩间土、下卧层的最大沉降及桩土应力比均呈现减小的趋势,在满足地基沉降要求的条件下,应综合考虑桩土应力比,选取合适的桩径和桩间距;对于该复合地基,选取最优桩长为16.0m,最优桩径为0.5m,最优桩间距为2.0m。  相似文献   

5.
水泥土搅拌桩及排水板作为软土地基加固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复合地基的性能,但是上覆吹填砂时搅拌桩参数及排水板对软基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仍然缺乏。建立不同桩径、不同桩距、不同排水方案情况下二维有限元路堤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定量研究桩距、桩径、排水板对吹填砂软土复合地基的影响规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滨海吹填路基桥头过渡需解决沉降过大和桩间土负摩阻力等问题,因此通过具体工程实践,分析总结了堆载联合桩网复合地基工艺在滨海吹填路基桥头过渡段处理中的应用。沉降观测数据表明,堆载联合桩网复合地基处理工艺比较适合于滨海吹填路基桥头过渡处理。  相似文献   

7.
对长江漫滩地区吹填砂复合地基道路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法,研究了桩间土土体参数、吹填砂施工参数等对吹填砂复合地基、路堤沉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填筑速率、地下水位变化对沉降影响较大,分层填筑厚度、碾压方式对沉降影响较小。结合现场实际,建议施工时严格控制地下水位,控制吹填砂施工填筑速率在2 m/月左右,每层吹填砂填筑厚度取80 cm左右,优先采用2台压路机从路基两边往中间进行碾压。  相似文献   

8.
刘翔 《建筑工人》2003,(3):22-23
南京某机场桩基工程,原设计采用人工挖孔桩,桩径1200mm,桩长20m左右,承载能力设计值为5000kN。施工至最后12根桩时遇到了困难,即开挖至4m左右时遇碎石层,含大量地下水,无法继续施工。经过补勘,多方讨论研究,决定改用钻孔灌注桩。桩形改变后的施工技术参数不变。一、工程地质状况根据补勘报告,此12根桩位分布区为填方区,该地段原为水沟,连接两边水塘,后铺填碎石,保持其排水性。场区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新填粉质黏土、碎石层、素填土、粉质黏土和风化安山岩(持力层)。其中碎石层厚0.5~2.8m,碎块粒径2…  相似文献   

9.
浅层加固超软土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浅层加固超软土技术可以迅速在新吹填软土表层形成硬壳层,进而进行二次深层处理,加快吹填软土处理进度。针对某工地新吹填软土真空预压加固工程,采用浅层加固超软土技术加固浅表层。通过对比加固前后土体试验结果和分析加固期间场地沉降,结果表明,浅层加固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观察加固过程中出现的"土桩"现象,对比"土桩点"以及"板间点"的沉降差异和土样试验结果,分析了"土桩"现象的形成机理及规律,可为浅层软土加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预制锥形混凝土桩加固处理地台地基谢迪武(广东省开平市第四建筑集团公司510080)1概况新塘涟钢公司第一期工程主厂房地台为300mm厚钢筋混凝土,地面面积8500m2,地如下地基土为杂填土,其中1-(1)层由黄红色粘性土堆填而成,结构松散夹石块和...  相似文献   

11.
郭汝 《工业建筑》2012,42(3):52-55,75
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美学及生态价值,以上海市创意产业园区为例,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现状及措施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设计中的诸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观念、共生哲学,是当代人类所共有的周边环境思维“场”。“场”的形成,首先说明了一个先期的形成条件,它是综合人类物质、意识以及生存的相互依赖关系而形成的,是一个多层次的、多元文化观念的、具有国际化意识的全新概念,不同于一般景观、建筑的环境概念。 从自然资源方面来说,资源有其可发展的一面,可再生的一面,同时也有其不可再生的一面,会耗竭的一面。再生资源是指借助于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或者生物的生长繁殖能够不断得到补充的资源,像生物资源、地下水资源,太阳能、风能、气候这样一些特殊的生态因子也属于可再…  相似文献   

13.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generally have a non-negligible amount of variability associated with them. This has lead to the consideration of techniques such as PERT, PNET and Monte Carlo simulation in the planning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is paper firstly proposes a modification to the PNET procedures and then goes on to examin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in an integrated cost-time formulation under three options relating to the latest finish date of the project final activity. Two of the options lead to the possibility of negative float while the criticality index for the activities is different for all options. The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on a three-span bridge construction project. A variance reduction technique is used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computations.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人居环境满意度的阶层分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人居环境的"人本主义"回归,构建了"居住房屋"、"环境生态"、"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为框架的城市满意度评价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广州市人居环境满意度总体水平及各要素协调程度进行了评价。运用SPSS和ARCGIS等统计与空间分析软件对阶层满意度的分异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为:收入是影响阶层分化与满意度高低的关键因素;收入及其他社会属性的聚类将样本归并为"年轻打工"、"大众工薪"、"职场白领"以及"高薪高压"四个阶层,其中,"年轻打工"等偏低收入阶层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差,而"职场白领"等偏高收入阶层占据城市的优质资源区域,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岩石非经典非线性频率效应的细观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通过对岩石的非经典非线性时频效应的微观机制的研究,建立了能够反映岩石的非经典非线性时频特征的理论模型。利用Guyer等提出的研究非经典非线性的定量化方法,反演得到了实验室样本的P-M空间密度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定量研究岩石非经典时频效应的方法,并对0.1。0.5,1,5,10。15Hz的情况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所得的结果与试验数据能够较好地吻合,并且与Tutuncu在试验中发现的规律也完全吻合。这一结果对于岩石和其他非经典非线性材料中的波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宁皮,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计划单列市,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其新与旧的交替,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的冲撞显得尤为明显。其建筑文化的变迁。城市的改造,又是现代中国经济建设,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城兴人,人兴业”的城市发展新逻辑下,创新街区正成为城市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创新主导的创新街区建设中,“场所营造”成为街区吸引创新人才、促进知识产生、集聚创新活动的关键策略,是促进街区提高创新活力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创新街区的实践和文献的综合分析,发现创新街区在场所的环境、结构、功能、氛围和意象等场所营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共同性,据此提出创新街区场所营造的“iFACE”概念化分析模型,并以全球典型创新街区案例为对象进行归纳,总结出创新街区提升吸引力和激发创新活力的场所营造举措,为“国家双创”和“城市修补”背景下我国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堤防工程生态固坡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堤防工程中生态固坡技术的一般性原理,着重分析了生态固坡的岩土力学效应。参照树根桩计算的力学模式,把根系考虑为摩擦桩,根据加固后边坡中的力学平衡条件建议了深粗根加固坡体计算的本构模型。介绍了几种生态固坡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油气流-固耦合渗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介绍了多孔介质流-固耦合渗流研究的重要意义,对多孔介质流-固耦合渗流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和讨论,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并着重讨论了近十年来油气流-固耦合多相渗流及其应用研究和各种耦合方法,为其他渗流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XRD、热分析、化学分析、电子探针、SEM和耐火度的测定等多种研究手段研究了中国主要产地鳞片石墨的晶体结构、氧化温度及其灰分的组成。研究表明,中国主要产地的鳞片石墨均属六放晶系。晶体结构完整;提出0.125mm为石墨氧化的粒度分界值,小于此值,石墨氧化温度曲线斜率陡峭,大于此值则趋于平缓。各地鳞片石墨灰分组成不一,故选用鳞片石墨作为含碳耐火材料的碳素原料时,要因地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