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GC-MS联用技术对甜橙精油进行分析,从中鉴定了24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2.24%。主要成分为柠檬烯,达到了78.24%;其次为β-蒎烯、(+)-柠檬烯-1,2-环氧化物、β-水芹烯、芳樟醇、α-蒎烯,含量依次为3.22%,1.89%,1.45%,1.28%,1.05%。甜橙精油的DPPH抗氧化研究表明,甜橙精油具有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且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精油浓度呈正相关,在精油浓度20%~100%范围内,y=55.11x+12.48,R2=0.994。抗菌实验结果显示,甜橙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  相似文献   

2.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对高山薰衣草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108种化合物,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各组分相对质量含量占总挥发油的99.240%,其中主要成分为乙酸芳樟酯(37.447%)、芳樟醇(33.808%)、樟脑(5.728%)、1,8-桉叶素(3.339%)、冰片(2.493%)、石竹烯(2.009%)等化合物。薰衣草精油具有抗菌、抗病毒、镇静、消炎、镇痛、疏风解热、祛湿解毒、镇静及镇痛等药理作用。高山薰衣草精油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其抗氧化性能。通过响应面优化了料液比、浸泡时间、提取时间等参数。当料液比为1∶7、浸泡时间1.0 h,提取时间3.0 h时,薰衣草精油的提取率最高,为1.18%。薰衣草精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且对质量浓度有一定的依赖作用,精油量为100 mg·mL~(-1)时,自由基清除率最佳,为70.33%。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在治病和调理身体方面非常重要,而且廉价易得。精油在我们的医药保健、抗菌、化妆品、美容、食品添加剂、粘合剂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用水蒸汽蒸馏法从薰衣草花瓣、川芎中提取精油,并计算提取率及对所提取的薰衣草精油和川芎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成分分析,得出其主要的成分。本文所得结果进一步丰富了薰衣草和川芎的内容,为增加对薰衣草、川芎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及成分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改进的水蒸气蒸馏从薰衣草全草中提取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离鉴定了精油的化学成分,共分离出58个组分,鉴定了芳樟醇(26.59%)、薰衣草醇(5.44%)、乙酸芳樟酯(23.01%)、乙酸薰衣草酯(10.80%)等42种化合物,占总出峰面积的96.48%。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水蒸气蒸馏,不仅可以降低能耗,还能提高精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薰衣草精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全面了解薰衣草精油的研究现状,为我国薰衣草精油的开发利用提供思路.本文综述了薰衣草的栽培措施、薰衣草精油的应用、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及化学成分研究等方面的现状,并提出了薰衣草精油开发利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鱼鳞明胶(SG)和壳聚糖(CS)为原料,薰衣草精油(LEO)为抗菌剂,通过共混法制备抗菌复合膜,通过FTIR、XRD、SEM和热重分析对复合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及对力学、光学、阻隔、抑菌等性能测试分析。结果表明,LEO与SG/CS基膜较好复合,与SG/CS基膜相比,当LEO添加量为1%时,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26.36 MPa),断裂伸长率提升了12.96%;透明度有所下降,透光率为70.50%;耐水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显著增强,含水率、水溶性和水蒸汽透过率分别下降了22.48%、30.49%和26.03%;DPPH自由基清除率提高了247.88%,抗氧化性显著提高;同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无溶剂提取技术对威海本土种植薰衣草进行精油提取,考察微波无溶剂提取薰衣草精油工艺中提取时间、功率对薰衣草精油提取率的影响,探索微波无溶剂提取技术的最佳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无溶剂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1.5 h,浸泡料水比1∶1.5,微波提取时间50min,微波提取功率500W,精油收得率3.75%。  相似文献   

9.
薰衣草及其精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薰衣草的晶种及生态特征、精油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和质量控制等方而的现状,许展望了薰衣草及其精油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更深入研究和开发蘸衣草资源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综合了解和熟悉关于薰衣草的有效成分,给薰衣草精油的开发应用提供创新思路,本文研究了薰衣草的产地、薰衣草的应用、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及化学成分研究等方面的现状,并提出了薰衣草开发利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鼠尾草精油、薰衣草精油、茶树精油、彼得松薄子木油4种单方精油和以此为基础调配的复方精油的抑菌活性。茶树精油和彼得松薄子木油的抑菌活性较好,鼠尾草精油和薰衣草精油相对较弱,单方精油的复配有助于提高抑菌效果和扩大菌谱;薰衣草精油和茶树精油复配以及茶树精油和彼得松薄子木油复配对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使用薰衣草精油和彼得松薄子木油复配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对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强,与1,2-己二醇复配用于产品中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海藻酸钠薰衣草精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并对其性能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浓度的Span85U、海藻酸钠浓度、去稳定剂以及固化时间等因素对薰衣草精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相关制备条件,并对制备的微胶囊性能进行检查,分析不同膜厚度和pH条件对胶囊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加入不同的物质,微胶囊膜厚度从20μm增至50μm,释放量也随膜厚度不同有所改变,经研究确定方案为乳化剂浓度为0.1%,CaCl2浓度为60g/L,海藻酸钠浓度为1%;所制薰衣草精油微胶囊膜厚度具有可控性,且形态圆整,大小均一,并能够通过对膜厚度和释放介质pH进行调整来控制精油的释放速度。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和同时蒸馏萃取法对香叶天竺葵精油和纯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保留指数分析鉴定其化学组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香叶天竺葵精油中鉴定出71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有香茅醇、甲酸香茅酯、香叶醇、异薄荷酮、β-古芸烯、芳樟醇和惕各酸苯乙酯等;香叶天竺葵纯露中鉴定出3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有香茅醇、芳樟醇、香叶醇、异薄荷酮、α-松油醇、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和反式芳樟醇氧化物等。其中香叶天竺葵纯露中的挥发性成分大多存在于香叶天竺葵精油中,但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试验对香叶天竺葵精油和纯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香叶天竺葵精油和纯露均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香叶天竺葵纯露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稍强于香叶天竺葵精油。  相似文献   

14.
熊瑞  姚佳浩  马倩  黄薇  李振华 《化学世界》2020,61(8):580-584
以防晒系数基准物及常见化妆品为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度法测定其加入不同种类植物精油前后的吸光度值,比对及评价化妆品防晒性能的变化,从而判断不同种类植物精油在不同质量分数时对化妆品防晒性能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在所筛选的五种植物精油中,陈皮精油和佛手柑精油会显著降低化妆品的防晒性能,其最适质量分数为1%;茶树精油对化妆品的防晒性能有增益作用,其最适质量分数为10%;植物精油对基础型化妆品影响能力较大,对护肤型化妆品影响能力较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使用GC—MS联用技术对互叶白千层精油进行分析,从中鉴定了30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5.78%。主要成分松油烯醇-4,达到了45.81%;其次为1-松油烯,α-松油醇,α-松油烯,对伞花烃,α-蒎烯,1,8-桉叶油素,β-水芹烯。抗菌活性研究发现,互叶白干层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满山香和金橘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DPPH自由基(DPPH·)清除法、ABTS自由基阳离子(ABTS+·)清除法对精油及其主要单体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满山香精油鉴定出49个组分的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70.86%,其主要成分为葎草烯(11.71%)和石竹烯(9.22%);金橘精油经鉴定出28种组分,占总含量的96.31%,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70.15%)。满山香精油和金橘精油对DPPH·和ABTS+·)清除法对精油及其主要单体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满山香精油鉴定出49个组分的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70.86%,其主要成分为葎草烯(11.71%)和石竹烯(9.22%);金橘精油经鉴定出28种组分,占总含量的96.31%,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70.15%)。满山香精油和金橘精油对DPPH·和ABTS+·具有清除活性,其中满山香精油清除DPPH·和ABTS+·具有清除活性,其中满山香精油清除DPPH·和ABTS+·的IC_(50)值分别为12.75 mg/mL和1.30 mg/mL;金橘精油清除DPPH·和ABTS+·的IC_(50)值分别为12.75 mg/mL和1.30 mg/mL;金橘精油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22.34 mg/mL和3.33 mg/mL。  相似文献   

17.
新疆玫瑰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玉梅  刘奎钫 《精细化工》2002,19(7):388-389,405
研究了新疆玫瑰精油的化学成分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 (GC)和色 -质联用 (GC -MS)方法 ,定量、定性检出了新疆玫瑰精油中的 2 7种成分。其中香茅醇及trans 香叶醇的质量分数达到 42 2 %。同时测定了法国玫瑰精油中的 2 4种成分 ,并对两者进行了对照 ,讨论了异同  相似文献   

18.
以巨尾桉精油和松油烯-4-醇型互叶白千层精油为原料,研究桉叶素-松油醇型重整复配精油的配方、制备工艺、组成含量、质量控制及抗菌作用。通过精馏、重整、复配制成复合精油,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并控制产品质量。体外抗菌试验证明复合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6种能引起皮肤感染的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重整复配复合精油原料来源丰富,制备方法简单合理,产品质量稳定可控,可作为天然抑菌、杀虫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刘梦  卓婷烨  林强 《化学世界》2019,60(5):271-277
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大孔吸附树脂(HP2MGL)的分离纯化试验,以赶黄草提取组分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为指标,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50℃和提取乙醇质量分数为95%,与质量分数为25%乙醇洗脱物、质量分数为50%乙醇洗脱物、质量分数为75%乙醇洗脱物相比,无水乙醇的大孔吸附树脂的洗脱物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强。对照试验表明,在一定抗氧化剂浓度范围内,优化得到的赶黄草中植物活性物质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大于槲皮素、没食子酸,小于抗坏血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Q Exactive质谱(HPLC-MS)技术对最佳洗脱组分进行分析发现化合物的种类较多,未知化合物较多。  相似文献   

20.
陆占国  封丹  李伟 《精细化工》2008,25(5):482-485
研究了黑龙江产芫荽籽精油成分和精油、残渣溶剂萃取物消除NaNO2的能力。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黑龙江产芫荽籽,以0.50%的产率获得精油。用GC-MS对精油进行了成分分析,检测出31个成分,解析鉴定了占精油质量99.726%的29个成分。主要成分芳樟醇占73.614%(质量分数)。对NaNO2的消除作用结果显示:当精油用量为0.05~0.35mL时,消除率为47.0%~74.2%。水蒸气蒸馏后残渣的甲醇、乙醇、丙酮萃取物溶液用量为0.6~1.0mL时,对NaNO2的消除率为38.8%~4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