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春娥  宫海峰  刘笑 《当代化工》2011,40(10):1054-1057
加氢脱硫(HDS)是实现FCC汽油馏分脱硫的有效途径,但是传统工艺在脱硫的同时,由于大量烯烃加氢饱和造成辛烷值损失严重.采用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可以减少辛烷值损失.本文介绍了国内外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对国内外典型的FCC汽油选择性深度加氢脱硫工艺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OCT-M系列、RSDS系列、CODS工艺、FRS工艺、GARDES工艺、CDTECH系列、Prime-G系列以及SCANfining系列等工艺原理及工艺过程,并指出了上述工艺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为应对汽油质量升级,首批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ARDES技术新建7套汽油加氢改质装置,大庆石化为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套。本文介绍了采用GARDES技术设计建设的大庆石化130万吨/年汽油加氢改质装置的催化剂预处理、装置开工及初期运行情况。2013年10月装置正式开工运行,开工后装置一直平稳运行,11月29日分别在85%、100%负荷两种方案下完成装置初期标定;初期运行及标定结果表明,在85%负荷和全负荷状态下,通过GARDES工艺技术,汽油产品硫含量均能达到30μg/g以下、硫醇硫含量能够控制在10μg/g以下,RON损失为0.2~0.4个单位。GARDES技术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灵活调整负荷,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加氢脱硫及脱硫醇性能,同时具有较低的RON损失,完全满足催化汽油加氢改质装置生产国IV标准清洁汽油需求,解决了企业汽油质量升级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研究开发出了适于FCC汽油加氢改质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和辛烷值恢复催化剂,并在300 mL绝热装置上,分别以全馏分FCC汽油或切割后的重馏分FCC汽油为原料,进行了FCC汽油加氢改质工艺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采用辛烷值恢复工艺或辛烷值恢复-选择性加氢脱硫组合工艺不能完全满足FCC汽油加氢改质的要求;而单独采用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或选择性加氢脱硫-辛烷值恢复组合工艺可以满足全馏分FCC汽油或切割后重馏分FCC汽油加氢改质的要求。将全馏分FCC汽油切割后进行加氢改质可以得到硫含量更低的改质产品或直接生产符合国Ⅳ标准的清洁汽油。  相似文献   

5.
FCC汽油加氢脱硫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笑  高静洁  罗辉 《当代化工》2011,40(4):383-387
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对汽油硫含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加氢脱硫技术是目前降低汽油硫含量最切实可行和最为有效的手段.综述了国内外有关FCC汽油加氢脱硫工艺的研究进展.现有的FCC汽油加氢脱硫工艺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是深度加氢脱硫后再恢复辛烷值(如Oct-Gain和Isal);二是选择性加氢脱硫(如Prime-C+...  相似文献   

6.
FCC汽油加氢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董元成  段永生  王文波 《广州化工》2010,38(4):21-22,51
介绍了国内外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和降烯烃的主要技术,分析比较了RIDOS、OTA、OCTGAIN三种芳构化和异构化汽油加氢工艺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分析比较了OCT-M、FRS、Prime-G+三种汽油选择性加氢工艺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指出了FCC汽油加氢改质技术目前的研究重点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开发具有低辛烷值损失、高液收并可根据不同硫含量目标进行灵活调节的汽油加氢技术。  相似文献   

7.
陈鑫  吴新辉  于向真 《工业催化》2005,12(Z1):138-140
介绍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的首次工业应用.RSDS系列催化剂RSDS-1、RGO-2产品重复性好,制备工艺可行.在上海金山石化进行首次工业应用,结果表明,RSDS技术性能良好,以烯烃体积分数47.7%~49.7%、硫质量分数450~520μg·g-1的FCC汽油为原料,产品硫含量可以降低到82~85μg·g-1,脱硫率可达81.8%~83.7%,烯烃饱和率为7.0%~18.1%,与原料相比RON损失0.8~0.9单位,抗爆指数损失0.8个单位,液收100.030%.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FCC汽油特点,FRIPP开发了OCT—M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FRS全馏分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并在多套工业装置上成功应用,装置均能生产硫含量不大于150ppm的国Ⅲ汽油,也可以调整操作参数生产硫含量不大于50ppm国Ⅳ汽油。  相似文献   

9.
以900℃焙烧的Al_2O_3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蛋壳型Ru催化剂,Ru的负载质量分数为3%,并对催化剂进行了BET和XRD表征。催化剂活性评价在高压微反装置上进行,以FCC汽油为原料,评价前催化剂预硫化。结果表明,400℃高温焙烧会造成Ru的烧结,不焙烧(仅120℃干燥6h)的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对于FCC汽油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在300℃、2.0MPa、空速2h~(-1)和氢油体积比=200:1条件下,FCC汽油的加氢脱硫率达66.4%,烯烃加氢饱和率达24.7%,选择性因子仅为3.8。单组分Ru催化剂用于FCC汽油的加氢脱硫时有一定的选择性,但结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载体的种类及性能对FCC汽油加氢脱硫效果的影响。指出在制备FCC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时,应选择具有适当酸碱度的物质作为载体,保证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硫/加氢选择性,从而使脱硫后的FCC汽油满足低硫含量高辛烷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催化汽油砷化物脱除需要,开发一种以大孔γ-Al_2O_3为载体的双金属催化裂化重汽油临氢脱砷剂,并采用XRD和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对脱砷剂进行表征。考察脱砷剂活性、原料适应性及反应温度、体积空速等工艺条件对脱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临氢脱砷剂具有较高的脱砷活性(≮85%)和脱砷选择性(≮95%),烯烃基本不饱和;提高反应温度和降低空速有助于提高脱砷剂脱砷活性,烯烃饱和活性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国IV清洁汽油标准对车用汽油中硫质量分数的要求,采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将一套10万t/a柴油加氢降凝装置改造成32万t/a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装置。为了提高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的选择性,在本次改造中增设了催化裂化汽油分馏塔、预加氢反应器、冷氢箱等设施。改造后加氢脱硫装置的工业标定结果显示,催化裂化汽油的硫质量分数平均从339μg/g降到了64μg/g,烯烃质量分数从52.1%降到了46.3%,研究法辛烷值从92.0降到了91.2,仅仅损失0.8个单位。分析了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技术改造的特点、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可为国内其他类似装置的改造和建设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隋丰伟 《工业催化》1992,28(10):62-65
大庆石化公司裂解汽油加氢二套装置首次使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生产的汽油加氢一段催化剂LY-2008(硫化态),投用后对催化剂运行数据进行跟踪和分析,现阶段运行状态良好,各项指标满足技术协议要求。通过使用国产催化剂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14.
OCT-M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由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OCT-M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400 kt·a-1OCT-M装置进行工业应用试验的情况。标定结果表明,FCC汽油硫含量由727~794 μg·g-1降低到80~90 μg·g-1,研究法辛烷值损失0.4~0.5个单位,取得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5.
OCT-M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开发和工业应用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开发了OCT-M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在压力1.6~3.0 MPa、温度260~280 ℃、空速2.0~6.0 h-1、氢油体积比300~500的条件下,对国内外FCC汽油进行选择性加氢处理, 加氢脱硫率为85%~90%,烯烃体积分数降低7.0~13.0个百分点,研究法辛烷值RON损失小于2.0个单位,RON和MON 平均损失小于1.5个单位,汽油收率大于98.0%。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CDOS技术在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分公司汽油加氧脱硫装置上开工情况及运行结果.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采用CDOS技术可将FCC汽油硫含量由541~600μg/g降至41~49μg/g,硫醇硫含量降至不大于10μg/g,辛烷值(RON)损失1.0-1.4个单位,CDOS技术可为炼油厂生产硫含量小于50μg/g的清洁汽油提供经济、灵活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FCC汽油中的主要含硫化合物及其加氢脱硫反应历程。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的主要加氢脱硫技术进行总结,提出了针对当前我国FCC汽油加氢改质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催化裂化汽油现有的脱硫方法,对非加氢脱硫工艺的组合方法和加氢脱硫工艺方法的优缺点和效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