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城市步行街区业态多元化是市场开放的必然结果,随着市场竞争激化,呈现出乱的"病态",科学合理的业态分布以赢得竞争优势变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区现状业态分析,从业态定位、业态策划、业态空间布局3个方面提出更新策略,探讨城市步行街区业态有机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商业休闲步行街区的基本特征以及近年来涌现出的典型商业步行街区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现代商业休闲步行街区的设计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及城市社会功能,最后,就商业运做特征与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哈尔滨市城市步行街区建设实践,从分析步行街区的空间与功能构成入手,重点研究城市步行街区的功能构成要素及功能构成模式;分析城市步行街区空间涵义、特征和步行空间界面构成要素。通过研究城市步行街区的运行机制及功能与空间的构成,为塑造城市步行街区空间环境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市城市规划总体框架下,根据西城区北中轴及周边地区的区域特点及特定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风貌特征.进行道路步行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步行环境系统的研究.探究城市生活对步行活动的需求,调研街道物质环境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以及步行活动与历史文化街区之间的关系,以在旧城文化保护地区对步行环境系统的架构,以达到安全、交往、富有活力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相似文献   

5.
伴随城镇化与机动化进程,中国城市街区与街道的步行环境受到了较大冲击,囿于步行环境评价方法的缺乏及片面强调小汽车效率,行人的时空损失再大亦属无形。总结发达城市步行道网评价指标及方法,提出基于步行源、步行汇、步行集的GIS分析的街道步行易达性评价方法,并以上海同济大学两个校区、北京丰台两个街道为例,结合步行时空阈值调查,对不同尺度下步行活动的易达性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较之路网密度、形态等传统指标,重要公共设施的优化布局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6.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商业步行街区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霄奕 《规划师》2007,23(8):27-30
商业步行街区设计历来是城市建设的热点,消费时代的商业步行街区设计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应从消费文化这一视角出发,从空间形态、尺度选择和表皮结构三个方面探索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对城市中步行街区的历史、形态、功能等方面进行阐述,体现出步行街区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一些步行街案例的简单描述,提出步行街区规划设计的建议要点。  相似文献   

8.
从角色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步行街区建设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的角色特征,进而分析了城市步行街区建设过程中相关利益群体的相互关系模式,最后从决策主体、设计主体以及管理主体的多元互动3个方面形成城市步行街区建设的社会互动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9.
城市商业步行街区建设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引入社会学研究概念,运用社会学理论及方法,分析城市商业步行街区内各社会集团的行为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城市商业步行街区建设工作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杭州湖滨作为城市面向西湖的“客厅” ,要建设成商业步行街区面临着众多矛盾。城市设计以交通为突破口 ,利用地铁建设的契机 ,将城市基面下降 ,使人车分离 ,促使城市立体化 ;并通过商业与自然的互渗 ,多模式继承历史文化和因地制宜组织天际线等措施 ,力求形成现代高效、独具特色和充满活力的商业步行街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我国大城市中心区步行街区建设情况及其引发的交通矛盾,在分析步行街区交通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步行街区交通组织基本策略,从内部交通网络、内部与周围道路交通衔接、静态交通等方面提出了步行街区的交通组织对策,并从步行街区的布局、道路规划、出入口规划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步行街区的交通规划与设计,最后结合福州市三坊七巷步行街区交通组织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绵阳市步行街区规划设计为例,着重探讨"人本主义"在步行街区设计中的重要性.通过街区内部各项要素的布置分析,从城市人的行为心理及环境心理的角度出发,探讨步行街区应有的社会效盎价值,力图在设计实践中凸显人与人,人与街道的和谐共生理念.  相似文献   

13.
杭州湖滨作为城市面向西湖的“客厅”,要建设成商业步行街区面临着众多矛盾,城市设计以交通为突破口,利用各市地铁建设的契机,将城市基面下降,使人车分离,促使城市立体化;并通过商业与自然的互渗,模式继承历史文化和因地制宜组织天际线等措施,力求形成现代商效,独具特色和充满活力的商业步行街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我国大城市中心区步行街区建设情况及其引发的交通矛盾,在分析步行街区交通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步行街区交通组织基本策略,从内部步行交通组织、内部与周围道路交通衔接、外围静态交通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步行街区的交通组织对策,最后结合福州市三坊七巷步行街区交通组织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冰 《福建建设科技》2010,(1):54-55,74
文章从分析自然地域性设计的现实基础着手,构建步行商业街区的自然地域性设计体系,分析影响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的因素,并阐述这一体系对步行商业街区设计实践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屈晓勤 《建筑知识》2013,(12):36-37
本文所研究的郊区商业步行街区是适应大城市环城游憩(即郊区休闲)理念下产生的商业群体建筑模武。有别于城市商业步行街区受限于城市肌理的高密度布局,其空间序列的规划设计有更充裕的发挥空间,设计的主要矛盾也转向满足游客的休闲体验消费心理以及如何与郊区环境有机共存。文章阐述了基于郊区休闲行为需求的商业步行街区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以一些郊区步行商业街区为侧,对商业步行街区的空间序列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为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鞍山道历史街区步行环境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入手,运用层次分析及综合指数的方法,对各个街道的环境舒适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划分了评价等级,为今后步行环境的改善提供了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由于交通方式的转变和更新建设的滞后,历史滨水街区逐渐失去活力是当今国内普遍存在的城市问题。土地利用和包括街道网络在内的城市空间环境会对人们的步行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1-3],由于历史悠久的滨水街区形态往往更加复杂,其可达性和步行活动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4]。本文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定性分析,并对上海虹口港区的可达性进行量化分析,以及引入可步行度和街道商业服务设施密度等环境变量来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AD300指标可以解释虹口港地区真实的行人流量分布情况,而通过增加步行连续性、整合部分道路,以及打造功能复合的公共活动中心可以适当解决可达性不足造成的街道活力缺乏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城市居住条件大为改善,住区建设也已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即封闭式门禁小区模式,然而在居住者安于小区环境的优美和安全保障之外,大型社区缺乏街道生活、缺乏公共空间活力、交通拥堵、公共环境品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也越发受到广泛诟病。究竟住宅小区应不应该开放?未来理想居住模式应该怎样?本文从城市活力街道网络步行体系建设的角度,分析当代机动车主导的城市格局下的步行环境现状、针对城市道路的基础设施属性和社会属性分化等现象,阐述合理街区尺度、连续的城市肌理、公共空间节点网络、道路的步行友好性等要素对当代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重要作用,指出开放住区的建设不在于住宅小区是否有围墙,关键问题在于规划具有合理步行尺度的街道网络、创造具有连续性和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以此为支撑形成小街区、密路网的开放住区,建立街道界面与步行路径的耦合关系,同时保留住宅街区内部的私密、半私密空间,展现未来以公交为导向的、低碳生态的、人性化的宜居住区规划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多伦路商业文化休闲步行街区保护更新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上海市老虹口北部地区保护、更新与发展规划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整理改写 ,以上海市多伦路商业、文化、休闲步行街区为例 ,介绍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旧区保护、更新与发展的规划目标、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