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建筑垃圾制备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是目前再生混凝土应用研究的重点。通过对再生混凝土的概念、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再生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要点等进行研究,建议加强对再生混凝土的高性能化系统运用,以发挥其最大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2.
再生混凝土徐变是影响其应用的主要因素。加强再生混凝土徐变的试验检验,是当前再生混凝土应用研究的重点之一。通过对再生徐变性能和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建议加强对再生混凝土徐变性能的试验检验,以保证其工程应用方面的系统性能,发挥其最大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再生混凝土和易性、凝结时间、泌水与压力泌水率、含气量等的试验方法进行系列研究,建议加强对再生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检测,以保证其工程应用方面的系统能发挥其最大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4.
吴瑾炎  李碧雄  王燕鹏 《混凝土》2014,(4):66-69,73
在分析影响混凝土冻融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冻融循环试验,对比研究了普通混凝土、添加粉煤灰和硅粉的高性能混凝土及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冻融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外掺粉煤灰和硅粉能显著提高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并显著改善其抗冻性能;添加粉煤灰和硅粉能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且高于相同配合比的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接近于普通混凝土,符合实际工程的需要;冻融循环前期的抗冻性能劣化较后期更为严重,建议加强早期的养护。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2017,(2)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再生骨料自身存在诸多缺陷,导致制备的再生混凝土的性能较差,严重制约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了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我国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竞争力,高性能再生骨料混凝土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对再生骨料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高性能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并指出了再生骨料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方法和途径,对于推动我国高性能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绿色高性能商品再生混凝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废弃混凝土循环再生骨料和粉煤灰、矿渣等配制绿色高性能再生混凝土可以很好地解决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对绿色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材料和适当的途径完全可以使再生混凝土实现高性能化,再生骨料不宜用来配制高强和超高强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基本是界面破坏,且高性能再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比值高于普通混凝土的这一比值。  相似文献   

7.
结合国内外对于再生混凝土以及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再生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以及变形性能与水灰比、再生骨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规律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对再生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应更多的进行实际复杂环境下的再生骨料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变化规律研究,才能为实际工程的需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建筑垃圾制备预拌再生混凝土,是目前再生混凝土应用研究的热点。对预拌再生混凝土的概念、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法和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建议加强对预拌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促使再生混凝土向商品化、工业化生产的方向发展,以发挥其最大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9.
借鉴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途径,目前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已取得了一些成果。通过对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后,提出了如水灰比、矿物添加剂、二次搅拌工艺等因素在不同性能上的交叉影响,以对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的高性能化是防腐蚀混凝土技术的基本措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先从混凝土本身的高性能化开始。本文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防腐机理,并通过大量试验,对高性能海工混凝土的配制及工程应用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抗冻性能是评价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添加矿物掺合料、聚丙烯纤维对Ⅱ、Ⅲ类再生混凝土进行强化处理,综合考虑基本力学性能后,挑选最优组进行抗冻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Ⅱ、Ⅲ类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较差,掺加矿物掺合料以及复掺聚丙烯纤维都可以改善Ⅱ、Ⅲ类再生混凝土抗冻性。(2)由于不同类别再生骨料的性能之间存在差异,质量损失率不能很好的反映不同类别再生混凝土之间抗冻性的优劣,不建议质量损失率作为评判再生混凝土抗冻性的指标。(3)损伤度的试验结果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累积损坏的指数模型D=aebN,模型拟合方程具有很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2.
再生混凝土绿色、环保,是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推动钢筋再生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发展与工程应用,分析了钢筋再生混凝土梁、板、柱、剪力墙、梁-柱节点及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抗震性能、抗火性能、氯离子侵蚀后性能、徐变及抗冻性能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列举了典型工程案例,指出了需要深化研究的问题。研究表明,钢筋再生混凝土梁、板、柱、剪力墙、梁-柱节点及框架结构的上述多数性能较同类钢筋普通混凝土构件(结构)的均有不同程度的劣化,但可通过合理设计实现其与普通混凝土相当甚至更好的性能,可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火灾对再生混凝土建筑物造成的损失,以再生粗集料取代率、历经最高温度为变化参数,设计了25组高温后消防喷水再生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件进行单轴受压力学性能试验,观察了高温后消防喷水再生混凝土的表观特性和破坏过程,获取了质量烧失率、抗压强度等特征值,分析了各变化参数对高温后消防喷水再生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温后消防喷水再生混凝土的表面特征受历经最高温度的影响较为显著;试件的质量损失率随再生粗集料取代率的上升而降低,随历经最高温度的上升而上升;破坏形态与常温状态下的普通混凝土相似;抗压强度随历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再生粗集料取代率的上升虽然降低了再生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却增强了再生混凝土的耐高温能力;最后,获得了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的高温后消防喷水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式。  相似文献   

14.
由于再生粗骨料中存在较多微孔隙和微裂缝,导致再生混凝土吸水率高且极易达到冻融破坏的临界水饱和程度,所以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较差,严重危害了严寒地区混凝土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开展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研究对其在严寒地区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再生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综述了再...  相似文献   

15.
根据普通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性能试验方法设计,对7根再生混凝土简支梁斜进行截面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再生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力特点和抗剪破坏机理,分析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性能的影响,最后探讨再生混凝土梁抗剪强度计算公式,认为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普通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公式对再生混凝土梁同样适用,具有一定安全储备,并基于工程要求建议更适用于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剪公式。  相似文献   

16.
再生混凝土的概念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如今对它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但能否真正将再生混凝土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则取决于它本身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要求和生产工艺是否可行,其中粘结性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本文采用立方体中心拉拔试验,通过对不同粗骨料取代率0%、30%、60%和100%时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拉拔试验来探讨钢筋与再生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性能.试验发现再生混凝土粘结强度要高于基准混凝土,且随着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粘结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取代率为60%时,粘结强度达到最大值.试验结果表明将再生混凝土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徐广舒 《混凝土》2012,(6):53-56
再生混凝土正截面开裂弯矩在土建工程中并不少见,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和梁的抗裂性能有着直接性的关系。然而,在再生混凝土的发展中并没有其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报告。为此,如何使用再生混凝土拉伸应力应变关系,在整个土建工程中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分析再生混凝土的发展状况,再生混凝土梁开裂弯矩的影响因素和再生混凝土的结构的性能,分析了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开裂弯矩理论计算模式,论证出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开裂弯矩计算公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结尾分析了再生混凝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梁凯  朱惠英  陈正  邓鹏  卢凌寰 《混凝土》2020,(4):134-137
利用再生骨料制备透水混凝土,分析多因素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基本物理性能进行试验和分析,研究了不同水平下目标孔隙率、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掺量等因素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有效孔隙率、28 d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拟合28 d抗压强度与透水系数试验数据的相关关系,研究建立了两者的线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影响的综合排序为:目标孔隙率>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掺量;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呈反相关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模型可用于实际工程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废旧钢纤维橡胶粒掺量两参数作为变量配制C30废旧钢纤维橡胶再生混凝土,研究其抗压性能和破坏特征,并与相同配比的废旧橡胶再生混凝土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中的废旧钢纤维橡胶颗粒会降低其抗压强度,但能有效改善其抗裂性能,在30%取代率下其抗压性能低于废旧橡胶再生混凝土,但在60%取代率下则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