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拉伯胶水解液经结晶法提纯制备出粗L-阿拉伯糖.研究了时间、温度、pH值和溶剂对L-阿拉伯糖结晶率和纯度的影响,得到了由阿拉伯胶水解液中结晶分离L-阿拉伯糖适宜的工艺条件.该方法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从L-阿拉伯胶提取L-阿拉伯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阿拉伯胶在硫酸作用下水解得到含L 阿拉伯糖的混合液,经w(C2H5OH)=90%的乙醇萃取,再经工业乙酸沉淀,可得粗L 阿拉伯糖。正交实验确定了酸性水解反应的影响因素和最佳条件为:水解温度90~100℃,w(H2SO4)=1 0%,L 阿拉伯糖的粗收率为85%,质量分数为66 7%。经双柱色谱分离提纯L 阿拉伯糖,所用洗脱剂分别为:V(正丁醇)∶V(乙酸乙酯)∶V(异丙醇)∶V(乙酸)∶V(水)=3 5∶10∶6 5∶3∶3和V(乙酸乙酯)∶V(异丙醇)∶V(水)=5∶2 2∶1 1,得到收率大于50%,质量分数为99%的L 阿拉伯糖。  相似文献   

3.
L-阿拉伯糖     
《化工之友》2003,(10):41-41
  相似文献   

4.
L-阿拉伯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L-阿拉伯糖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包括:L-阿拉伯糖的提取及用途、L-阿拉伯糖的传统提取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以及L-阿拉伯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L-阿拉伯糖差相异构反应生成L-核糖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最佳阿拉伯糖转化条件:PH值2.5、反应温度95℃、钼酸铵加入量0.5%、糖液浓度15%,L-阿拉伯糖的转化率达16.9%。  相似文献   

6.
黄淳 《河南化工》2011,(23):21-24
L-阿拉伯糖是一种新兴的低热量功能性糖,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玉米皮、甜菜根、阿拉伯胶等中。L-阿拉伯糖在血糖、血脂的调节方面有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了L-阿拉伯糖的制备方法,并介绍了L-阿拉伯糖的性质,展望了L-阿拉伯糖生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蔗糖为原料,在H2SO4催化下制备乙酰丙酸,主要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蔗糖浓度、H2SO4浓度对乙酰丙酸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60min,反应温度110℃,蔗糖浓度0.4mol/L,H2SO4浓度3.5mol/L条件下乙酰丙酸的产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许伟翔  马磊 《浙江化工》2012,43(8):29-31
使用B.u/C作为催化剂,以L一丙氨酸为原料催化加氢制备L一氨基丙醇,考察了反应温度、H:压强、原料溶液pH值以及活性炭载体硝酸改性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对以上因素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9.
阿拉伯糖和其他糖类结合的复聚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且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自然界并无游离的阿拉伯糖存在,需由人工从阿拉伯糖的复聚衍生物中提取。国内自2008年卫生部批准L阿拉伯糖单糖为新资源食品以来,对阿拉伯糖的功能有较多的报导,但对于阿拉伯糖和其他糖类复聚衍生物的报导较少。为使读者能更多地了解阿拉伯糖、阿拉伯糖和其他糖类复聚衍生物的发展动向,本文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低酸催化水解工艺,从稻草中提取腐植酸.根据单因素试验设计,通过测定水解过程中稻草纤维素转化率和腐植酸产率的变化指标,来寻求较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初始阶段反应条件为温度220℃、0.1%硫酸溶液、固液比1∶12、压力4 MPa、转速300 r/min、时间20 min,将反应釜的反应条件调整为温度70℃、转速3...  相似文献   

11.
对羰基硫水解催化剂、水解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等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指出添加抗中毒助剂制备高活性催化剂、将醇胺脱硫体系与水解法相结合以及采用水滑石吸附法同时脱除H2S和COS是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壳核型缓释阿维菌素高分子微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恺  郑保忠 《化工进展》2005,24(1):65-67,75
以明胶和阿拉伯树胶作为制备材料,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了具有缓释特性的壳核型阿维菌素高分子微球。阿维菌素高分子微球平均粒径约为5.64μm,平均包封率为64.48%。紫外光谱分析表明,阿维菌素在微球化前后性质未发生变化。热稳定性实验表明,阿维菌素微球可在4~50℃范围内保存。羧甲基纤维素钠可以改善阿维菌素高分子微球在水中的悬浮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用于催化剂评价和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的CFZ-86模型催化反应装置。其反应部分设计成4根反应管并联,可同时用作催化剂快速筛选;装置采用在线色谱分析,自动化程度较高;经实验考察表明,该装置操作稳定可靠,性能良好,实验结果精度高,可适用于实验室评价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等离子体的特性,发生技术及其在催化剂的制备、再生和改性中的应用。并以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合成气,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制乙酸及甲烷部分氧化制甲醇,甲烷偶联反应制低碳烃等为例介绍了等离子体技术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分析了等离子体状态下的催化反应机理,从而预测了等离子体技术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低温催化水解二硫化碳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温下二硫化碳的催化水解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水解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催化水解的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催化剂失活机理3方面.指出通过提高催化剂的碱性来制备高活性的水解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一步脱除二硫化碳是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刘焘  李利军  黄文艺  刘柳 《化工进展》2013,(6):1300-1306,1319
利用二次浸渍焙烧法制备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高岭土,对其催化水解乳糖制备乙酰丙酸的反应机理作了推理,并通过单变量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乳糖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乙酰丙酸相对收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的焙烧温度为650℃、乳糖浓度5 g/L、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120 min、催化剂用量为乳糖加入量的15%时,乙酰丙酸的相对收率最大,达到79.13%。  相似文献   

17.
在鼓泡反应器中,采用液相催化剂,对高浓度CO气氛中高浓度COS的水解反应进行考察,研究催化剂浓度、气液体积比、温度的变化对COS水解转化率及催化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反应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COS水解转化率随气液体积比增大而降低,随催化剂浓度增大而升高;在常温、常压和气液体积比为150 h-1的条件下,质量分数为10%的催化剂水溶液中COS的水解转化率可达100%,连续使用20 h转化率不变。  相似文献   

18.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应用广泛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催化剂,重点分析了催化剂的组成.工业用催化剂按结构划分为蜂窝式、板式和波纹式,介绍了3种形式催化剂的生产技术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综述磷酸氧钒(VPO)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对烷烃类物质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分析催化剂制备过程中载体、助剂、还原剂、分散剂、磷钒原子比以及在醇类溶液中回流时间等对VPO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介绍VPO催化剂对烷烃类物质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并展望VPO催化剂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O82-/ZrO2-MxOy(M=Al,Ti,Cr,Mn,Fe)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但悠梦 《精细化工》2002,19(10):587-589
以ZrOCl2 ·8H2 O、AlCl3、Ti(SO4 ) 2 、CrCl3、MnSO4 、FeCl3为原料 ,通过NH3·H2 O共沉淀、c〔(NH4 ) 2 S2 O8〕 =0 50mol/L浸渍 ,60 0℃焙烧 3 0h制得S2 O82 - /ZrO2 MxOy(M =Al,Ti,Cr,Mn,Fe)系列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用XRD、EBT、流动Hammett指示剂法和化学分析法测定了其晶型结构、比表面积、酸强度和硫含量 ,用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研究了样品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S2 O82 - /ZrO2 MxOy中ZrO2 主要以四方晶相 (tetragonalphase)存在 ,MxOy高度分散 ,样品的比表面积 89 0~ 1 1 4 5m2 / g,酸强度H0 <- 1 4 52 ,w(S) =3 1 6 %~ 5 1 2 %。样品对酯化反应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在反应条件为 :0 1 7mol乙酸、0 33mol正丁醇、1 0g催化剂、8 0mL环己烷 (带水剂 ) ,回流温度反应 2 0h ,乙酸的转化率可达 88 5 %~ 97 1 % ,在同样反应条件下 ,没有催化剂时乙酸的转化率仅为 2 9 6 %。催化剂易回收而且能重复使用 ,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