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光华  唐萍 《四川冶金》1991,13(4):23-27
本文针对底吹氧气和天然气的复吹转炉,建立了适合该气源的熔池搅拌能计算式:同时还探讨了影响搅拌能大小的主要因素和搅拌强度随吹炼过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顶底复吹炉在钢铁冶金被广泛地运用,它是在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和氧气底吹转炉炼钢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它发挥了氧气顶吹转炉和氧气底吹转炉两种炼钢方法的优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李守柱 《炼钢》1993,9(1):50-55
转炉复吹法,由于综合了顶吹法和底吹法的优点,已成为氧气转炉发展的必然。我国转炉复吹技术经过“七五”期间攻关,已为中、小转炉应用复吹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成熟经验。在“八五”期间,建议我国中、小转炉加速推广转炉复吹技术,以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梁强  蔡俊 《钢铁》2020,55(5):26-30
 为了考察复吹转炉底吹氧气和石灰粉过程中的熔池特性,建立复吹转炉底吹喷石灰粉的水模型,用水模拟铁水,用空心玻璃微珠模拟石灰粉。利用图像处理法研究了底吹氧气和石灰粉时粉剂分布情况及熔池搅拌情况。采用熔池电导率法考察了相同条件下底吹喷粉与不喷粉时的混匀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喷粉能够促进熔池搅拌,且粉剂扩散速度随底吹载气流量增大而增大;未喷粉时,混匀时间随载气流量增大而减小;在相同底吹载气流量条件下,喷粉时熔池的混匀时间明显低于未喷粉时的混匀时间,且在试验范围内,混匀时间在底吹载气流量为2 m3/h(标准态)时出现极小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首钢5吨底吹氧气转炉喷石灰粉吹炼低磷铁的工艺,分析其冶金效果.底吹氧气转炉喷石灰粉炼钢,具有脱碳、脱磷同时进行和较顶吹氧气转炉有较高的余锰含量、更高的脱硫效率、更大的供氧强度和较低的渣中(FeO)含量等冶金优点.由顶吹氧气转炉炉身改造的5吨底吹氧气转炉,已取得与同车间同吨位顶吹氧气转炉相当的炉令.载粉吹氧的氧枪单位消耗为1.65毫米/炉.钢铁料消耗为1126公斤/吨钢,金属收得率为92.5%,比顶吹高2%.底吹氧气转炉喷石灰粉炼钢,因供氧方式影响了氧化机理、反应速度和反应接近平衡的程度,所以与不喷粉的底吹氧气转炉炼钢,以及顶吹氧气转炉炼钢有不同的冶金特性.  相似文献   

6.
为使复合吹炼转炉获得高而稳定的复吹效果,日本住友金属公司和歌山钢铁厂的复吹转炉,自1987年12月以来正式采用了底吹气体压力高达3.92MPa以上的高压复吹技术。经复吹生产实践证明,这种高压复吹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炉底供气量具有广泛的可调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近几年来,为发展顶、底吹氧气(LD/OTB)转炉付出了极大努力,致使这种顶、底吹氧气转炉具有 LD/BOP 和 OBM/Q-BOP 两种转炉的优点(即这种顶、底吹氧转炉既具有LD/BOP 转炉的优点,又具有 OBM/Q-BOP 转炉的优点)。神户钢铁公司加古川厂,对LD-OTB 工艺付出了很多心血,从而得到了熔池中的成份和温度的均匀性。然而,由于过度  相似文献   

8.
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与武汉钢铁公司密切合作,为武钢第二炼钢厂研制了一套微型计算机,用以控制转炉复合吹炼底吹供气系统,已于1986年11月13日在三号氧气转炉上一次热试成功。这是我国LBE法首次采用微机控制复吹转炉的底吹供气系统。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底吹供气系统,采用程序控制复吹转炉底吹供气,设定的流量控制范围可达以前的10倍。它能够按照熔池钢液化学元素的反应需要,按程序供给不同的底吹供气强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复吹转炉两大流派——底部搅拌型的局限,复吹氧气法的优点,并从冶金特性和工艺特性两个方面对上述两大流派作了详细比较,从而概述了国内目前复吹转炉冶炼方法上停滞不前的原因,在总结马钢复吹氧气转炉试验成功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阐明了转炉复吹氧气法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根据重庆钢铁股份公司复吹转炉生产过程中实际结构尺寸和改造设计的特点,设计制作了复吹转炉冷态模型.针对实际生产过程中转炉底吹喷枪可能出现的异常堵塞情况,研究了底吹喷枪正常、部分堵塞或全部堵塞等不同工况下,复吹转炉熔池内的搅拌混匀时间与底吹供气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多法斯克公司的300t 容量的转炉自1985年8月起正式应用了 K-OBM 复吹工艺。转炉采用该工艺后,取得了提高生产率、废钢比、炉龄和降低钢铁料消耗的良好效果。转炉耗氧量的30%从炉底吹入炉内,石灰粉和氧气一起经底吹喷嘴吹入炉内。当用氧气运载石灰粉时,要求石灰的含水量小于1%,并应含有极少量的碳氢化合物。石灰的最大喷吹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历数LD、LD—AC、OBM(氧气底吹转炉)等现代氧气炼钢方法的兴衰,列举了氧气顶吹和底吹炼钢转炉特性、优点和局限性后,用大量资料详细论述了复吹(Hybrid Blowing)转炉出现的必然趋势及相对于LD、OBM方法的优点。结论肯定,复吹转炉将成为未来的主导炼钢方法,是炼钢史上又一新篇章。复吹炼钢工艺包括同时由转炉顶部、侧  相似文献   

13.
王舒黎 《炼钢》1989,5(4):1-8
根据50kg 复吹转炉和顶吹转炉试验结果,分析了底吹 CO_2型复吹转炉的冶金特点和吹炼过程中底吹 CO_2的供气模式。复吹转炉底吹 CO_2供气强度,很难由理论计算求出,应根据各吹炼时期熔池内的主要冶金内容与底气 CO_2之间的关系,结合铁水成分和温度以及所炼钢种的特点,选定各吹炼时期底吹 CO_2供气强度,再制定吹炼过程 CO_2供气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复吹转炉底吹元件的演变,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底吹元件在布置位置的优化、结构形式的改进、制造工艺的完善及长寿命维护等方面出现的新技术。指出了针对不同炉型优化布置底吹元件及研发新的加工制造工艺延长供气元件的寿命是未来提高转炉复吹比的关键。对进一步研究转炉复吹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魏国立  朱青德  胡绍岩  朱荣  冯超 《炼钢》2021,37(1):8-12
介绍了某钢厂采用底吹CO2工艺,转炉冶炼CSP中低碳钢过程的变化,探究底吹CO2的工艺优势,为后续工艺优化提供借鉴.通过在120 t顶底复吹转炉进行底吹CO2工艺试验研究,分析了底吹CO2对钢水成分、炉渣成分、氧气消耗、钢中氮氧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底吹CO2工艺替代常规工艺切实可行,且有明显的工艺优势.底吹0.9...  相似文献   

16.
复吹转炉底吹气流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玉华  马萍 《钢铁》1994,29(5):17-21
建立了描述吹转炉底吹气流行为和炉底传热的数学模型。应用所建数学模型研究了复吹转炉底部供气热壅塞问题及保持底吹气流“射流”喷出,避免喷嘴灌钢的供条件。提出了复吹转炉底吹喷嘴设计和供气控制的依据以及减缓热壅塞效应的措施。验证了鞍钢180t复吹转炉底吹喷嘴设计和供气情况。  相似文献   

17.
根据重钢转炉生产过程中实际结构尺寸和改造没计的特点,设计制作了复吹转炉冷态模拟模型,针对实际生产过程中转炉底吹喷枪可能出现异常堵塞,实验研究了底吹喷枪正常、有部分堵塞或全部堵塞时,复吹转炉熔池内的搅拌混匀时间与底吹供气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底吹氧气转炉的特点、构造及处理的物料。以日本新居滨铜精炼厂为例,就底吹氧气转炉与传统灰吹炉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
长寿复吹转炉工艺技术开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长寿复吹转炉在武钢二炼钢80t转炉上应用的基本工艺和冶金效果。通过溅渣,控制底吹喷嘴表面生长炉渣-金属蘑菇头的内部结构、生长高度和供气面积,不仅可保证良好的底部供气功能,而且有效地保护底吹喷嘴不受熔蚀,形成永久性蘑菇头。使底吹喷嘴的一次寿命与溅渣后转炉炉龄同步,并创造了22766炉的世界复吹转炉炉龄纪录。复吹比100%,始终保持良好的复吹冶金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强化转炉熔池的搅拌,在200 t复吹转炉1∶12的模型进行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了底吹非均匀供气对转炉复吹和纯底吹熔池的搅拌混匀效果;采用数学模拟的方法计算了纯底吹条件下,转炉采用底吹非均匀供气时的熔池流体流动。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不同的底吹非均匀供气方案中,与底吹均匀供气方案相比,线性底吹非均匀供气方案有利于改善转炉熔池搅拌效果,最佳的底吹非均匀供气方案的混匀时间比均匀供气降低了19%~25%。复吹时底吹非均匀供气的混匀时间降低程度要比纯底吹的非均匀供气大,即复吹条件下,底吹采用非均匀供气更有利于熔池搅拌混匀。采用线性底吹非均匀供气方案时,在熔池内形成了明显的大循环非对称流动,有利于整个熔池内的对流传质,从而缩短了混匀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