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lanning》2013,(4)
目的评价纤维胆道镜对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应用及其技术要点。方法研究门诊胆道镜治疗的185例胆道手术后残余结石患者,使用网篮取石,液电碎石,冲洗管冲洗,充气球囊拖拽取石治疗的技术及效果。结果 185例患者1次取尽结石者142例,2次取尽者29例,3次取尽者6例,4次及4次以上取尽者8例。本组病例中出现发热28例,术后腹泻35例,10例术中胆道少量出血。结论纤维胆道镜及胆道镜下碎石治疗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便捷、并发症少,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4):104-108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技术在胰、胆管先天性疾病及解剖变异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千余例MRCP检查临床怀疑胰胆管病变,去除各种胆道肿瘤、结石、炎性病变、术后复查及MRCP患者呼吸配合不佳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外,符合本组研究测量和诊断要求者共158例,对MRCP MIP像结合T2WI压脂横轴位(MRCP定位相)、MRCP原始薄层冠状位断层像综合分析诊断。结果:MRCP对胰胆管各种先天性疾病及其他解剖变异的显示率100%。结论:各种先天性胰胆管疾病及解剖变异的MRCP图像均有特征性表达,MRCP能清晰、直观、立体地显示胰、胆管的解剖结构,有利于胰胆管的整体显示,对胆道系统各种先天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36):125-128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MRCP)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胆道梗阻患者80例,均进行CT诊断以及MRCP诊断,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两者的诊断结果。结果:MRCP患者检测出76例,符合率为95.0%,漏检患者4例,漏检率为5.0%;CT检测出60例,符合率为75.0%,漏检患者20例,漏检率为25.0%,MRCP患者的符合率明显高于CT(P<0.01)。结论:在胆道梗阻的诊断过程当中,应用MRCP进行诊断准确率较高,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0):143-145
目的:对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用于胆道结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胆道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持续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引流管置入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引流管置入时间分别为(68.35±11.32)min、(23.07±4.78)h、(14.18±2.68)d,并发症发生率为4.6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道结石患者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32):112-115
目的:分析研讨三镜(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胆道结石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此次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讨,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性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三镜联合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如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生活质量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7.50%,研究组中转开腹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2.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SF-36评分,包含工作状况、社会心理状况、一般生活、医疗状况、病情、体力状况等,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胆道结石疾病建议可给予三镜联合方式,包含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此治疗方式和单一性给予腹腔镜治疗所取得疗效对比,术后恢复速度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持续推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9)
目的:对左肝内胆管结石采用左肝外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选取66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左肝外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每组33例,对比两组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出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肝外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在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疾病上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4):36-37
目的:分析MRCP在肝外胆管梗阻中定位和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22例肝外胆管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MRCP检查结果。结果:肝外胆管梗阻包括良性梗阻和恶性梗阻,在本组良性16例,恶性6例,两种类型的临床表现各不一样。其中,良性梗阻主要表现为壁正常或均匀增厚,管腔均匀扩张,并且不断的变窄,管断端逐渐移行,其改变的形状为"鸟嘴样";而恶性梗阻主要表现为管腔不均匀对称扩张及突然狭窄或截断,管壁不均匀增厚,可出现"双管截断征"。本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MRCP检查,所有患者的胆管梗阻部位均能准确的显示,定位准确率达100%。良性梗阻患者的检测结果显示,单纯MRCP定性有15例准确,准确率为93.7%;恶性梗阻有5例定性诊断准确,准确率为83.3%。MRCP鉴别良、恶性胆管梗阻共计20例定性准确,准确率为91%。结论:MRCP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有局限性,且有一定夸大效应,需结合常规序列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8.
韩晓红 《矿产勘查》2011,(10):53-54,58,F0003
目的探讨MRI对肝脾挫裂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60例肝脾挫裂伤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MRI检查显示:肝脏包膜下血肿31例,肝脏实质挫伤19例,肝脏挫裂伤并肝脏内血肿3例,脾脏挫裂伤7例(均为脾脏实质内挫伤),诊断符合率为100.00%;超声检查;共32例,均为肝挫裂伤,其中经MRI检查和临床明确诊断为肝挫裂伤的有30例,符合率为93.75%(30/32);CT检查:共8例,其中5例患者明确诊断为肝挫裂伤、3例患者可疑肝损伤,经MRI检查和临床确诊1例肝挫裂伤,符合率为75.00%(6/8)。结论MRI是诊断肝脾挫裂伤最好的方法,特别是轻微的肝脏实质内挫裂伤,明显优于超声和CT。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4):47-48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微创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部分患者同时合并胆囊结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方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为(98.0±9.5)min,术中出血量为(90.3±9.8)mL,住院时间为(9.5±4.3)d,并发症发生率为5%,残石率为10%。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微创治疗价值巨大,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残石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1):121-124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合磁共振成像(MRI)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的94例RA患者为研究组,根据RA疾病活动度评分将其分为轻度活动组38例、中度活动组30例、高度活动组26例。另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同期收治的60例骨关节炎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MMP-3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RF水平,比较各组血清MMP-3、RF水平及MRI影像检查结果,分析血清MMP-3、RF水平结合MRI对RF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MMP-3、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血清MMP-3、RF水平均高于轻度活动组,高度活动组血清MMP-3、RF水平均高于中度活动组(P<0.05)。研究组滑膜增生、半月板损伤、囊性坏死发生率分别为55.32%、59.57%、22.34%,均高于对照组的23.33%、36.67%、6.67%(P<0.05)。血清MMP-3、RF水平结合MRI早期诊断RA的AUC为0.914,高于血清MMP-3、RF、MRI单独诊断的0.748、0.725、0.797(P<0.05)。结论:血清MMP-3、RF水平结合MRI能进一步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准确度,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组织病理检查对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血清HBsAg阴性、肝功能不明原因反复异常患者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肝组织HBV DNA的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中HBsAg、HB-c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的情况。结果肝组织病理检查示:98例患者中,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73例,隐匿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0例,早期肝细胞癌5例;98例患者肝组织HBV DNA原位杂交法检测阳性率为74.49%(73/98),明显高于血清HBV DNA检测的阳性率7.14%(7/98)(P〈0.01)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HBsAg、HBcAg的阳性率50.02%(50/98)、30.73%(36/98)(P〈0.05)。结论肝组织病理检查对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7):105-106
目的:探讨临床贫血诊断中血液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以47例地中海贫血患者、5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血液中RBC、MCH、Hb、MCV和RDW五项观察指标差异,计算血液检验方法应用于不同类型贫血诊断中检验灵敏度、特异性和约登指数,对各项数据结果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各项血液检测观察指标差异明显(P<0.05);地中海贫血组MCH和Hb水平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组(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RDW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缺铁性贫血组(P<0.05);缺铁性贫血组RDW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临床诊断贫血时血液检验可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但其误诊率也较高,辅以其它诊断方式可取得更为确切的鉴别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32):124-126
目的:观察分析生化检查与免疫检查在肾脏疾病临床诊治中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肾脏疾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生化和免疫学检查,对照组采用免疫学检查方法。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诊治准确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满意度均较高,两组总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查联合免疫检查对肾脏疾病的检测准确度较高,误差小,能够为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有力帮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22):38-41
目的: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甲状腺良结节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造影诊断、弹性成像诊断以及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诊断,诊断后,对比病理诊断结果,对三种方法的良、恶性结节诊断相符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接受常规超声造影诊断后,良性结节诊断相符率为81.8%,恶性结节诊断相符率为78.6%;患者接受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后,良性结节诊断相符率为86.4%,恶性结节诊断相符率为82.1%;患者接受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后,良性结节诊断相符率是98.5%,恶性结节诊断相符率为97.6%;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的诊断相符率明显高于单独的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诊断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诊断有着一定的价值,但是要想使临床诊断准确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诊断中必须采用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诊断。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20):112-113
目的: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探讨其应用价值,为日后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7年1月16日-2018年5月10日本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62例。以WTO发布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作为依据,结合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度恶性组(n=18)、中度恶性组(n=32)、高度恶性组(n=12)。三组均实施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对比各组肿瘤实质区、正常脑组织区各项血流指标(PS、BF、BV、rBV、rBF)。结果:瘤体实质区PS、BF、BV均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低度恶性组瘤体实质区PS、BF、BV均低于中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且中度恶性组瘤体实质区PS、BF、BV均低于高度恶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侧正常脑组织区PS、BF、B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恶性组rBV、rBF均低于中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且中度恶性组rBV、rBF均低于高度恶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清楚地了解患者的肿瘤实质区血流变化情况,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28):131-134
目的:评估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有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48例(细菌感染39例,非细菌感染9例)和未感染组12例,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者CRP及PCT水平检测结果。同时将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菌治疗,观察组根据CRP及PCT水平变化调整用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二重感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感染组患者CRP及PCT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患者CRP、PCT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二重感染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和PCT是有效诊断恶性肿瘤患者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对于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31):130-131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及经阴道超声联合使用在宫外孕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5年8月均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为宫外孕的1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检查,比较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及两种诊断方法联合使用的诊断正确率及附件区包块、卵黄囊、胎芽和胎心、盆腔积液检出率。结果: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的附件区包块、卵黄囊、胎芽和胎心、盆腔积液检出率明显高于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附件区包块、卵黄囊、胎芽和胎心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宫外孕患者的诊断正确率,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经阴道超声或经腹部超声的检查结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1):133-134
目的:评价3.0 T磁共振功能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MRI功能成像特征。结果:21例乳腺癌患者中,共检出21个病灶,15例伴腋窝淋巴结转移,3例病灶累及胸肌;病理结果:浸润性导管癌19例,黏液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病灶边界不清,可见分叶和毛刺征象,T1WI呈稍低、等信号,T2WI+FS呈稍高、高信号,DWI均为高信号,ADC值为(0.90±0.23)×10-3;动态增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4例呈"流出型"Ⅲ型曲线,17例呈"平台型"Ⅱ型曲线。结论:3.0T磁共振功能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尤其病灶数目、大小,胸肌累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16):110-11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质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4例术前高频超声检查浅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根据肿大淋巴结形态、内部回声等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内部血流分布状态、血流动力学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质初步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4%(180/206)。良性淋巴结多呈椭圆形或肾形,多数纵径/横径比(L/T)≥2,淋巴门结构清晰,内部无钙化灶及囊性变,血流信号多呈无血流型及门血管型,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正常;恶性淋巴结多呈圆球形及类圆球形,多数L/T<2,淋巴门结构消失,内部常出现微小钙化灶及囊性变,血流信号异常丰富且紊乱,多呈边缘血管型及混合型,PSV和RI明显增高。良、恶性淋巴结血流分布例数、PSV、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质鉴别诊断准确性较高,对临床诊疗策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