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2):203-204
目的:观察应用手法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术后应用抗生素及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感染及血栓,外敷接骨丹治疗。结果:手术后随访14~20个月,平均16个月。36例粗隆间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其中优30例,良5例,差1例。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配合中药外敷,骨折可以有效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6):4-7
目的:探讨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6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组,每组53例,PFNA组采用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治疗,LPFP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3个月、12个月Harris评分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PFN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卧床制动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LPFP组(P<0.001);PFNA组术后3个月的疗效显著优于LPFP组,优良率显著高于LPFP组(P<0.05)。PFNA组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的疗效及优良率均显著优于LPFP组(P<0.05);PFNA组患者术后未出现头颈部缩短、股骨头颈切割、髋内翻、内植物失败及股骨干骨折等严重骨科并发症,LPFP组患者中5例出现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断裂,引发髋内翻畸形,两组患者骨科并发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5.248,P=0.022)。结论: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骨折与LPFP手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卧床制动时间短及术后恢复快、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33):95-99
目的:评价采用加长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long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long)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采用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20例,术后3、6个月采用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0例患者手术时间75~350 min,中位时间155 min;术中出血量50~700 mL,中位出血量168.5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现象,无髋内翻短缩畸形出现,无骨折不愈合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96±0.54)个月。按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标准:3个月优良率为80%,6个月优良率为90%。结论:加长型PFNA治疗方法具有微创、固定强度高、生物力学特性好等优点,在治疗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时骨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6):13-16
目的:探讨防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特点、手术方法及初期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PFNA治疗的2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6597岁,平均78.2岁;按照AO分类,A2型16例,A3型10例,患者入院后17例采用皮肤牵引,9例采用骨骼牵引,入院后297岁,平均78.2岁;按照AO分类,A2型16例,A3型10例,患者入院后17例采用皮肤牵引,9例采用骨骼牵引,入院后24 d实施手术,术中均经骨科下肢牵引床牵引手法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术中不暴露骨折端。结果:本组2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5 min(404 d实施手术,术中均经骨科下肢牵引床牵引手法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术中不暴露骨折端。结果:本组2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5 min(40110 min),平均出血量80 mL(30110 min),平均出血量80 mL(30200 mL),术后1例因为肺部感染转入内科治疗,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例,其余患者康复出院。随访5200 mL),术后1例因为肺部感染转入内科治疗,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例,其余患者康复出院。随访548个月,平均20个月,部分负重行走时间2周,完全负重行走时间4周,骨折愈合时间10周。患者均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内固定松动、髋内翻等并发症。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4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结论:PFNA结合牵引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内固定牢固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3):35-3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68例。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7个月,平均(18.22±7.49)月,除1例发生髋内翻和1例股骨头坏死外,无股骨干骨折、螺旋刀片切割等并发症发生。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标准,优37例,良25例,差6例,优良率达91.18%。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微创、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快速康复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3)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转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院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并随访观察其功能效果。结果本组所有病例都得到有效内固定,术后分别获随访6~25个月,平均16.8个月,本组病例术后均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的发生,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优良率达91.2%,疗效满意。其中4例患者因术前患有脑梗、2例患者因术后主动锻炼不够,术后行走仍受影响。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能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2):130-132
目的:探讨及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运用效果。方法:本院2009年4月-2013年5月住院的4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方法进行治疗,分析记录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术后随访68个月,观察记录全部患者有无内固定物松动、手术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股骨头坏死等情况出现。通过Harris疗效评价标准对所有患者术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患者的手术均进行顺利,术后影像学资料证实骨折复位情况良好,手术时间平均(55.7±7.6)min,手术出血量平均为(53.8±9.3)m L,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手术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股骨头坏死等情况出现,所有患者骨折均完全愈合。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3.7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易操作、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24):40-42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该类型骨折内固定方法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8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DHS组(n=35)和PFNA组(n=54)。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PFNA组51例获得随访,DHS组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5.5个月。PFNA组手术时间短于DHS组,出血量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2周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出现6例内固定失败,明显多于PFNA组的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相比,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及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31):6-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钛板(PFLCP)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系统(PFNA)治疗老年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研究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患者7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FNA组与PFLCP组,每组各38例。观测指标包括: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7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21个月。与PFLCP组比较,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F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PFNA 组21例采用 PFNA 内固定治疗,LPFP 组23例采用 LPFP 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情况及末次髋关节Harris 评分优良率。结果41例患者获10~2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 Harris 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 PFNA 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下地负重方面优于 LPF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种内固定方式均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PFNA 相对 LPFP 更具有微创性、固定牢靠、适宜患者早期下地的优点,但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合理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