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在中国向制造强国/检测强国转变、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下,实验室紧密围绕国防工业和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和高端装备,开展检测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失效分析与预防》2021,(1):I0002-I0002
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  相似文献   

3.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 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实验室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无损检测技术为总的研究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光学工程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的优势与特色,在电磁与声学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智能化研究方向上,坚持自主创新,着力解决国民  相似文献   

4.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 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实验室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无损检测技术为总的研究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光学工程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的优势与特色,在电磁与声学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智能化研究方向上,坚持自主创新,着力解决国民  相似文献   

5.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 8年1 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实验室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无损检测技术为总的研究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光学工程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的优势与特色,在电磁与声学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智能化研究方向上,坚持自主创新,着力解决国民  相似文献   

6.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一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在中国向制造强国/检测强国转变、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下,实验室紧密围绕国防工业和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和高端装备,开展检测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以无损  相似文献   

7.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  相似文献   

8.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一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在中国向制造强国/检测强国转变、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下,实验室紧密围绕国防工业和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和高端装备,开展检测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以无损  相似文献   

9.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一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实验室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无损检测技术为总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实验室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无损检测技术为总的研究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光学工程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的优势与特色,在电磁与声学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智能化研究方向上,坚持自主创新,着力解决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安全相关的基础理论、新技术与新工艺、重大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问题,为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成为在国内外学术界与产业界有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实验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自主开发涡流检测仪器和弱磁检测仪器、超声  相似文献   

11.
<正>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我国高校最早设置专业,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损检测方向),于2005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10月通过建设验收,201 8年12月通过教育部评估。实验室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无损检测技术为总的研究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光学工程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的优势与特色,在电磁与声学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智能化研究方向上,坚持自主创新,着力解决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安全相关的基础理论、新技术与新工艺、重大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问  相似文献   

12.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特色决定生存”已经日益成为共识。南昌航空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经过长期的“突出无损检测特色,加强专业建设”的努力之后,取得了“学生受益、行业满意、社会认同”的良好人才培养效果,并于2007年成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实践教学是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最后介绍了该专也的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无损探伤》2010,(4):45-45
<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4月20日下午,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超声仪器分公司与南昌航空大学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在"昌航F315"举行"校企产学研合作和设立无损检测奖学金"的签字仪式。"昌航"副校长高益庆,"超声分公司"总经理陈伟,副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6月18日,万宝矿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宝矿产")-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矿冶集团")非洲联合选冶实验室在矿冶集团研发中心举行签约及揭牌仪式。北方工业公司副总裁、万宝矿产总经理陈德芳与矿冶集团总经理韩龙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并为联合选冶实验室揭牌。  相似文献   

15.
2020年10月27日,河北省纯铁材料及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纯铁研究院")揭牌仪式在龙凤山铸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凤山")举行.来自科研院所和企业用户、相关政府机构的代表出席了揭牌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6.

螺栓连接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结构的装配,其连接强度对整体结构的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渐进损伤法分析螺栓接头损伤累积特征与规律,探讨不同失效准则对复合材料结构失效行为预测的影响。首先,分析比较Hashin失效准则与Puck失效准则、指数刚度退化模型与瞬时刚度退化模型的区别;然后基于失效准则与刚度退化模型开发双搭接三螺栓连接复合材料板的有限元模型;最后分析不同失效准则与刚度退化模型组合下螺栓连接复合材料板的位移−载荷曲线,讨论其预测误差,并通过有限元手段研究层合板损伤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基于指数退化的Puck准则对失效载荷预测值误差较低,为8.3%。拉伸破坏是导致复合材料层合板断裂的主要原因。基体拉伸失效先于纤维拉伸失效发生,首先发生在±45°铺层中,后扩展至90°铺层;纤维失效首先发生在0°铺层中,后扩展至±45°铺层;当纤维拉伸损伤由孔周扩展至板边时,层合板最终失效。

  相似文献   

17.
无损检测技术是发动机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内部质量的有效监控手段,提升无损检测技术水平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复合材料的应用,提升发动机性能和降低发动机制造和维护成本。树脂基复合材料内部主要缺陷包含分层、脱粘、夹杂、孔隙、疏松、纤维断裂等,采用的主要无损检测技术有超声检测、X射线检测及红外热像检测等。航空发动机用树脂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发展方向为检测技术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和数据分析评价方法的深度应用。  相似文献   

18.
无损检测技术在“二汽”厂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贤 《无损检测》1990,12(3):76-77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航空用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及制件的无损检测技术获得了较大提高,实现了多种制造工艺、多种复杂结构的可靠检测,同时,除超声、X射线等常规检测方法外,红外热像、激光散斑、空气耦合、超声相控阵等新技术也开始在复合材料检测中应用。今后,航空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还将结合现代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向规范化、自动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西安工程大学应用物理学无损检测专业方向的建设过程,包括专业建设背景、专业特色形成、专业建设思路、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应用物理学专业是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西安工程大学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