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6,(24):60-62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双源CT定量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双源CT定量造影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下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发生概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钙化斑块检出率为47.30%(35/74),双源CT定量造影显示轻度狭窄率为47.30%,中度狭窄率为21.62%,重度狭窄率为25.68%,闭塞率为5.41%;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轻度狭窄率为40.54%,中度狭窄率为22.97%,重度狭窄率为29.73%,闭塞率为6.76%。双源CT定量造影整体诊断准确率为98.65%,轻度狭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43%、93.33%,中度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4%、89.47%,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45%、95.65%,闭塞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80.00%。结论: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中,对患者实施双源CT定量造影检查,准确率较高,可以对患者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进行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5):17-19
目的:对不同资历的超声医师诊断椎动脉颅内段闭塞进行比较与结果分析。方法:经由脑血管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证实为单侧椎动脉颅内段闭塞患者40例,由未规范培训组医师和规范培训组医师分别进行血管超声检查,将两组超声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结果进行比较,并对两组不同资历医师进行诊断一致性分析。结果:规范培训组诊断椎动脉颅内段闭塞的敏感度及符合率(均为95%)明显高于未规范培训组(均为75%),不同资历的超声医师对于椎动脉颅内段闭塞的一致性检验结果 Kappa值为0.273,诊断一致性较差。结论:血管超声规范化培训是提高血管超声诊断水平的基础和前提,联合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可以直观、完整、系统地观察椎动脉全程及血流动力学,期盼能出现更多优秀的超声工作者,共同推广地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的超声应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0):116-117
目的:分析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早期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从本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中抽取4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到本院体检健康者4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宫颈血流指数和声像图状况,并计算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研究组宫颈前后径与左右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 velocity,EDV)、收缩缝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46例中,42例确诊,2例漏诊,2例误诊,诊断准确性为91.30%。结论:临床诊断早期宫颈癌时可选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测糖尿病肾病肾内末梢小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在糖尿病肾病(DN)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0例健康成人(健康对照组)、20例1型糖尿病患者、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肾微小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DN组与早期DN组、正常对照组比较,肾微小动脉血流参数值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明显增高,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明显降低(P<0.05);早期DN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I、RI增高,PSV、EDV降低(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测肾内微小动脉各血流参数在诊断糖尿病肾病肾脏损害程度中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110-111
目的:探讨肾动脉多普勒超声与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感染性休克监测指导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8月本院ICU病房接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42例。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研究组选择肾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导液体复苏,对照组选择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氧合指数、液体复苏量、6 h复苏率、肺水肿发生率、28 d死亡率,以及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PACHEⅡ、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CU入住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液体复苏量、肺水肿发生率及28 d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6 h复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动脉多普勒超声在感染性休克监测指导液体复苏的应用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20):73-74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收治入院的冠心病(CHD)患者80例进行心脏超声2D-STI检查,根据CADi评分标准对纳入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评分,分别计算心肌纵向应变(longitudial strain,LS)、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及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判断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80例患者共检测506段心肌,2D-STI追踪成功416段,成功率为82.21%。冠脉造影结果显示,正常73段,轻度狭窄93段,中度狭窄114段,重度狭窄136段,其中单支病变29例,两支病变20例,三支病变31例。正常心肌与轻度狭窄的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的LS明显低于正常心肌和轻度狭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度狭窄的CS和RS与正常心肌和轻度狭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的RS、CS、LS均明显低于正常心肌、轻度狭窄和中度狭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LS判断重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82.35%、80.43%、0.831;GCS判断重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76.47%、76.09%、0.797;GRS判断重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97.06%、78.26%、0.880。结论:2D-STI技术可为冠心病左室同步性的评价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时,其支配心肌收缩功能已减低,纵向应变可准确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心肌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42例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其中20例行CEUS检查,应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SonoVue造影剂,采用低机械指数谐波成像造影技术。结果 1)CEUS诊断肝动脉狭窄准确率为82%(9/11),肝动脉闭塞准确率为67%(2/3),门静脉及下腔静脉并发症准确率为100%,总体准确率为85%(17/20)。2)CEUS较金标准高估肝动脉狭窄程度。3)肝移植术后初期6个月内,CEUS在诊断血管并发症准确率方面高于CDFI诊断准确率;术后1年,CDFI与CEUS的诊断符合率约为69%。结论与常规CDFI相比,CEUS可提高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能力,具有DSA、CTA、MRA相同的影像学价值,可替代部分有创检查。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25):105-108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3月孤立肾肾结石患者30例,均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孤立肾肾结石患者经治疗后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孤立肾肾结石患者经MPCNL治疗后,其肾主动脉PSV、EDV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肾段动脉PSV、EDV水平与术前相比,明显上升(P<0.05),RI水平与术前RI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叶间动脉PSV、EDV、RI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孤立肾肾结石患者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患者的肾脏损伤较少,且可以对患者的肾脏血流灌注情况进行改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则可以较好对孤立肾肾结石患者治疗前后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8):97-99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6年本院21例肾出血经临床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均经肾动脉造影明确肾出血部位,并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栓塞成功标准是肾动脉栓塞术后造影出血部位无对比剂外溢,临床成功标准是术后3 d内血尿症状完全消失,并对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及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经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患者,影像学技术成功率达到100%(21/21),临床一次栓塞成功率达到95.2%(20/21)。对所有介入栓塞术后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有3例患者出现肾功能下降,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血压升高,其中1例为术后新发高血压。结论:对于肾出血在临床保守处理无效后,选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有较高的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有效率,不仅能快速有效控制出血,保留患肾功能,还可重复治疗,对于肾出血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肾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对Ⅰ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收住民航总医院急诊综合病房并诊断为Ⅰ型CRS的2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CRS组),选取同期诊断为单纯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用药情况,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肾动脉RI对Ⅰ型CRS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心率及脉压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CRS组患者的氨基末端脑钠尿肽、肌酐水平、呋塞米剂量以及肾动脉RI均高于对照组,而肾小球滤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ROC曲线下面积为0. 78,取最佳截点值0. 70时预测Ⅰ型CRS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80%。结论作为一种新的手段,肾动脉RI可与传统方法相互补充,对诊断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15):35-37
目的:探讨给予早期外伤性肾挫裂伤患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疗法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用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住本院治疗早期外伤性肾挫裂伤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实施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疗法,对两组患者血尿消失时间、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发症例数、治愈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尿消失时间、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发症例数、治愈率、患者满意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早期外伤性肾挫裂伤患者实施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疗法,可以明显缩短血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以及患者满意率、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至相关临床中。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28):40-42
目的:观察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重症患者急性肾衰竭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ARF治疗的患者共计56例,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间歇肾脏替代治疗方案,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BUN、Scr、的实验室指标变化,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存活率。结果: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BUN、Sc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共计发生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对照组15例,发生率为53.57%,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4例,病死率为14.29%,对照组死亡12例,病死率为42.86%,治疗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重症患者急性肾衰竭时的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30):26-27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救治的82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试验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12±0.84)h,平均术中出血量(563.24±49.35)m L,平均住院时间(20.12±3.47)d,结石清除38例(92.68%),并发症发生8例(19.51%),术后患者满意32例(78.05%)。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1.02±0.13)h,平均术中出血量(108.65±31.47)m L,平均住院时间(8.95±2.14)d,结石清除40例(97.56%),并发症发生1例(2.44%),术后患者满意39例(95.12%)。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试验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肾结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6):884-885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改善状况。方法:将56例明确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随机分为肾康组和尿毒清组。肾康组采用肾康注射液静脉注射;尿毒清组中成药尿毒清口服治疗。观察4周,记录患者肌酐、尿素氮、光抑素C、24h尿蛋白定量及临床症状。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未见显著差异。治疗前两组血肌酐、尿素氮、光抑素C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康组及尿毒清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可以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5):838-841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与灌肠综合疗法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残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联合灌肠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及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5.71%(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8.26±0.41)分,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16.43±0.2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cr(35.24±1.88)m L·min~(-1)、Hb(98.36±1.22)g·L~(-1)、Scr(281.67±1.56)μmol·L~(-1)、BUN(7.75±0.54)mmol·L~(-1)、ALB(35.17±1.06)g·L~(-1)、Hs-CRP(3.45±1.02)mg·L~(-1),对照组Ccr(30.47±1.34)m L·min-1、Hb(90.35±1.07)g·L~(-1)、Scr(326.45±1.14)μmol·L~(-1)、BUN(10.26±0.17)mmol·L~(-1)、ALB(38.48±0.44)g·L~(-1)、Hs-CRP(5.12±0.55)mg·L~(-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口服与灌肠综合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残留肾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吴高亮  胡涌 《矿产勘查》2011,(3):22-23,27
目的评价中晚期肾癌术前应用肾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24例中晚期肾癌患者(治疗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注入化疗药物后随即用碘化油、明胶海绵行肾动脉栓塞;3~10 d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同时选择28例单纯行肾癌根治术的中晚期肾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中肿瘤及周围组织改变、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1、3年生存率。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480±160)mL vs(650±233)mL]、手术时间[(2.60±0.42)h vs(3.40±0.50)h]、1年生存率(87.5%vs 78.6%)、3年生存率(64.7%vs 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晚期肾癌术前应用肾动脉栓塞治疗有利于手术切除,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36):36-37
目的:探讨分析前列地尔在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饮食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测定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酐(Scr)、甘油三酯(TG)、脂蛋白A1(Apo-A1)、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24 h尿蛋白定量(UPro)、脂蛋白B100(Apo-B100)、血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芳香酯酶(Are)、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结果:和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cr、Scr、BUN、TC、HDL-C、Apo-B100、Ar E、hs-CRP指标均好转(P<0.05);UPro、TG、Apo-A1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好转(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cr、BUN、UPro、TC、TG、Apo-B100、hs-CRP指标均明显下降,Ccr、Ar E、HDL-C、Apo-A1指标均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临床各指标好转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和脂代谢紊乱情况,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7):1277-1281
肾性高血压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肝肾亏虚,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失调、脏腑功能的虚衰,治疗上多从滋补肝肾、平肝潜阳、活血、化痰等角度入手。现代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肾性高血压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血管生理功能;(2)改善水钠潴留,保护肾脏;(3)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4)干预神经系统活动;(5)影响其他调节肾脏分泌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9.
S. BRAGG  BSc  DIC  MSc  C. J. SOLLARS  BSc  DIC  MSc  PhD    R. PERRY  BSc  PhD  CChem  FRSC  FRSH 《Water and Environment Journal》1990,4(2):203-211
Over 100000 renal failure patients are treated by dialysis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EC), and the number is rapidly increasing due to better medical care. The full importance of the quality of water used for renal dialysis is only now being recognized. Aluminium intoxication, first described in the early 1970s, highlighted the need for adequate treatment of water used to prepare dialysate. Other materials harmful to dialysis patients, such as chloramines, may arise as a result of water treatment practice. The paper presents a European-wide assessment of the problems of trace contaminants in dialysis feed water, and examines some contaminant sources in mains water in the light of dialysis water standards and the current treatment techniques avail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