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发了一种简单的单轴拉伸试验方法,并随单轴压缩试验一起进行了九种日本岩块的单轴拉伸测试。采用一种闭环伺服控制试验机进行探讨,其控制方法系以应力和应变线性合并作为反馈信号。  相似文献   

2.
基于LQR理论设计的最优快关控制由于下列原因使其效果受到限制:(1)故障初期的严重模型 失配;(2)过高的反馈增益使得控制量受到严重限幅。该文提出将线性最优快关控制和开环 快关控制相结合,克服了前述缺点,大大改进了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考虑多机电力系统强非线性的新的分散最优控制器(DOC)设计方法。求取分散控制规律的伴生系统,特征敏感度法,主梯度法推导严密,适用于在系统中任意机组做分散最优励磁(DOEC)和分散最优汽门快关 (DOVE)控制设计之用。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用本文算法获得的闭环系统 ,其动态品质要优于同一权下的线性全状态最优反馈对原非线性电力系统所形成 的闭环系统。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馈入直流系统的强非线性、强耦合特征,分析了多馈入直流系统对协调控制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的迫切需求,从线性和非线性控制、集中和分散控制等角度综述了多馈入直流系统协调控制技术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首先,讨论了经典线性控制、非线性控制、最优控制、鲁棒控制、自适应控制等控制方法在多馈入直流系统协调控制中的应用。然后,针对多馈入直流系统集中协调控制方法需要反馈大量远方和不可测量信号存在的工程应用问题,阐述了近年来基于分散建模理论与关联测量、分布式闭环反馈、广域测量信号反馈等方法相结合的多直流分散协调控制研究成果。最后,探讨了协调控制应用于多馈入交直流系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对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整流器定直流电流、逆变器定关断越前角的控制问题,采用系统的三阶非仿射非线性控制模型,根据多变量控制的逆系统方法,设计了基于非线性反馈线性化和线性二次型最优的组合控制器,并给出了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仿真结果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和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利用多路广域测量信号作为反馈量的新型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WADC)方法。首先,推导了基于改进Prony算法的动态降阶等值系统参数的辨识方法;利用该辨识方法对受控系统进行辨识,在辨识结果的基础上运用线性二次型方法设计WADC的参数。广域闭环控制必须考虑通信延迟的影响,文中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讨论了控制参数在时滞下的稳定性问题。MATLAB数值仿真验证了辨识方法的准确性。WADC的控制效果在36节点的多机系统中得到了仿真验证。结果证明,应用广域信号作为反馈的WADC可以更有效地阻尼区间低频振荡,同时提高了联络线的传送容量极限。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电力系统分散控制的发展过程与研究现状。分别讨论了线性控制方法、反馈线性化方法、鲁棒控制方法及其他控制方法在电力系统励磁、汽门及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等设备分散控制中的应用,分析并指出了电力系统分散控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解决的问题和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在线实时最优励磁控制器(RTOEC),其辨识器能够由发电机运行状态的变化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辨识法准确辨识出单机无穷大模型中的系统参数,从而可根据辨识结果及其系统所遭受的扰动,通过线性最优控制理论实时计算出线性最优励磁控制的反馈增益矩阵,以适应系统当前的运行点和所遭受的干扰。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RTOEC能够适应系统运行状态的大范围变化,在大小扰动下均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性能,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静态和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在可控串联电容补偿控制中,针对电力系统模型及运行参数的不确定性,应用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非线性控制器。从线性最优控制器设计值中提取出经验规则,将模糊化后的变量引入神经网络结构,采用变尺度算法对网络参数优化,解模糊后得到反馈增益矩阵。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系统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了有功功率反馈参与控制的水轮机调节系统的结构,设计了一种变参烽PID控制器,并给出了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方法;仿真结果证明,这种控制系统较以主接力器位移反馈代替有功功率反馈的PID控制系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巨型机组在调速器失电后的控制要求,本文提出了一个性能优异、施工方便的行程反馈技术——液压同步反馈技术,并进行了详细的工程彷真。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水轮发电机组非线性控制。将被控对象看成是内环为非线性系统、外环为伪线性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对象,利用低阶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内环非线性系统进行动态反馈线性化,利用线性控制方法对已线性化的外环伪线性系统进行预期动态性能设计,最终可实现观测器和线性化的有机结合。计算机仿真表明:这种控制方法不仅能较好地解决开度控制和励磁控制的协调性,而且对模型的内外扰表现出了很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同时,这种控制方法严谨简单,原理直观清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最小误差激励(MEE)法推广应用于多机电力系统分散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这种控 制方案以功率、电压及转速等的偏差作为局部反馈信号,考虑了汽轮发电机组的励磁和汽门 的综合调节。通过对某典型系统的设计和计算,验证了推广的MEE法在信息损失不是很严重 时是简单而有效的设计法。文中还将其与非线性最优控制、全局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全局线 性输出反馈控制及经典比例式控制作了比较,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提出将同步发电机及其励磁系统看做扭振励磁控制的执行元件,采用直接反馈线性化方法补偿其非线性因素,避免小偏差线性化模型的参数摄动问题,从而提高扭振励磁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综合H扭振模态观测器、独立模态空间鲁棒控制器和非线性反馈补偿律,提出一种轴系扭振的鲁棒非线性控制策略,在大范围工况下具有一致的全局性能,并且3个组成部分可以分别独立设计;另外,可以方便地与常规非线性励磁控制律综合在一起,而不影响后者阻尼低频振荡的性能。以一台300 MW汽轮发电机组第1阶扭振模态的阻尼控制为例,通过仿真验证鲁棒非线性控制器的性能优于常规线性控制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改善同步发电机直流机励磁系统动特性的方法。运用ITAE最佳控制理论,讨论了PI或PID型串联校正和TC反馈最佳控制,结合工程实践,给出了设计和试验实例。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非线性控制方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别对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的反馈线性化方法(包括输入对状态反馈线性化和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直接反馈线性化方法、非线性变结构控制和基于Lyapunov综合方法等几种主要方法在电力系统非线性控制中的应用加以讨论。最后指出了仍然存在的技术难题,展望了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个典型的两区域且区间联络线中间带STATCOM的4机电力系统,应用信息结构约束下的最优协调控制理论与算法,设计了输出反馈的线性二次型(LQ)分散控制规律,得到的励磁控制器考虑了机组原有PID自动电压调节器(AVR)的结构约束,并通过在STATCOM安装处构造一个能反映区间振荡模式的就地观测量,以抑制区间低频振荡。应用数字仿真研究了所得控制规律的性能,结果表明,协调控制器大大地提高了系统暂态稳定水平和区间传输容量,而且,由于采用了完全分散的信息模式和输出反馈方式,控制器实现代价低、可靠性高,易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上对发电机的控制方式分别是由发电机电压调节器AVR和调速器GOV予以控制的,未能实现两者间的协调控制。本文叙述的由日本富士公司开发的线性多变量控制器则是利用现代控制理论将发电机励磁与调速控制的多种状态变量集中于一体进行最佳控制,此装置称为发电机线性多变量控制器,简称TAGEC(Total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ler)。和传统控制方式相比,在提高系统稳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文中还介绍了TAGEC系统部分数字模拟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系统,比较研究了几种控制方案,其中有众所周知的PID方 案和状态反馈FB方案,也有本文提出的PID+FB方案及其几种变形方案,综合考虑各种性能指 标,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提出的PID+FBI-I控制方案对于所研究的励磁控制系统是 一种有效可行和较为理想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20.
首先考虑UPFC装置与电力系统串联和并联的两部分之间耦合直流电容的动态,建立了具有UPFC的输电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UPFC的4个控制变量进行分析,提出了控制变量m1,m2φ1的线性控制规律,并运用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的仿射非线性系统反馈精确线性化和动态反馈原理及方法,得到了控制变量φ2的非线性最优控制律的解析表达式,从而提出了UPFC的线性与非线性最优混合控制策略。控制策略的测量量均可本地化,以利于工程应用。仿真结果表明在文中所给出的非线性控制器作用下,UPFC能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品质和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