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明清 《四川水利》2004,26(4):11-12
为解决都江堰灌区对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水资源相对短缺这一矛盾,省政府和水利厅提出了要大力推行计量用水和计量收费,以此促进灌区节约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但是,要在都江堰灌区推行计量用水、计量收费却有相当大的难度,尤其是在都江堰平坝灌区,难度更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礼会的发展,灌区正在从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为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灌区经济礼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江堰正在全面打造“数字都江堰”。随着灌区推行合同制供水,定额配水,计量用水,以计量设施为主的供用水计量测报系统首先在灌区开始了全面建设,它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下面就都江堰人民渠一处供用水计量测报系统建设的情况,来探索灌区农业用水计量测报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大型灌区支渠以下渠系和中小型灌区农业用水计量设施不配套,严重影响了灌区用水量的精准计量和计量收费。文章针对灌区农业用水计量与计量收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加投入建立灌区用水计量体系、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水费征收体系、建立灌区用水计量系统管护制度和标准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充分调研和分析总结国内外灌区输水计量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广东省灌区用水管理的需要,研究探讨了广东省灌区渠道的输水效率以及自动计量技术方法,为广东省农业灌区用水计量实现无人值守测流和计量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法,可以面向灌区用水计量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随着灌区推行合同制供水、定额配水、计量用水,以计量设施建设为主的供用水计量测报系统首先在灌区开始了全面建设。它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人民渠一处灌区供用水计量测报系统的建设运行情况与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浙江省山丘区灌区农业用水计量监测与总量统计存在的取水口无法全部计量、农业用水量难以从水源放水量中分离、灌溉回归水重复利用量无法直接计量等问题,基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提出基于灌区水循环模拟的农业用水计量监测设施布局与农业用水总量计量统计方法。通过赋石水库灌区实例研究可知:布设的30套监测设施可有效掌握灌区农业取供用排水过程;SWAT模型可用于模拟灌区二元水循环过程,并采用水雨情监测和农业用水计量监测数据进行参数率定;统计得到的农业用水总量精度可靠,满足水资源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东营市曹店灌区泵站出水计量自动化,灌区利用互联网技术+GPRS数据传输模块,安装了灌区泵站出水计量远程监控信息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用水计量精度和灌区经济效益。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以供类似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景电灌区水量自动计量系统的研究,总结分析了景电灌区水量计量的历史和现状,对灌区水量自动计量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思考,并提出“水量实时传输显示,自动计量、计费”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钦灵灌区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理顺管理机构的管理责任、确定供水价格及水权、完善计量设施、加强维修养护工作等对策,为灌区运行管理提供依据,保障灌区工程良性运行,充分发挥灌区应有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郭涛  刘春艳 《山西水利》2012,(11):40-41
简述了山西省汾河灌区二坝汾东灌区东干渠节水改造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开展节水改造,实现供水的按需分配、准确计量和动态控制,为保证灌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镫口灌区老龄化加剧和数字灌区的发展,自动量测水技术成了制约灌区发展的因素。文章分析了灌区自动量测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为将来实现水费自动计量、自动征收打好基础,为进一步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和保障灌区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灌区渠首安装计量设施是灌区用水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计划用水的基础,是优化配置、合理调度灌区水资源的重要依据,是推动灌区灌溉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的有效手段。文章主要从灌区渠首取水口在线计量设施的安装位置、设备安装调试、监测数据传输接入等在线计量实现环节进行阐述,旨在为灌区渠首取水口实施在线计量提供参考性经验。  相似文献   

13.
刘志坚  墨峡 《四川水利》2006,27(2):63-63
武引三台灌区共有水田面积2.27hm^3,今年计划提供农业用水3500万m^3。为保障灌区上下游均衡受益,缓解用水高峰时段的供用水矛盾,该濑区有关乡镇将推行“计量供水,按方收费,丰枯季节浮动与终端农业水价相结合”的农村水价政策,对灌区内基础条件较好、已具备计量条件的地方,执行分时段供水计量收费的水价标准。即当年10月~次年3月,  相似文献   

14.
王明清 《四川水利》2006,27(6):47-49
针对目前外江灌区支、斗渠尾水用水难的问题。着重对黑石河五、七支的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现状,以度灌区群众反映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得出五、七支渠尾水灌区用水难,不是因为支渠进水总量不够,而是由于支、斗渠缺乏统一负责的用水管理机构所致。建议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推行计量用水计量收费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完善农业供用水计量体系建设,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介绍江西灌区计量设施建设现状及应用等,分析江西省农业供水计量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双山灌区作为典型案例,提出灌区供水计量设施的选型及布局,为江西灌区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供水计量设施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将近70%。英那河灌区承担着4620hm~2的灌溉任务,目前还是粗放型的大水漫灌,造成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农业节水作为主要的节水方式,必须依靠田间用水计量来确定和规范。所以英那河灌区吸取国内试点灌区的经验和教训,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田间用水计量体系。  相似文献   

17.
灌区水位流量监测对计量灌溉、促进灌区节水及提高作物水分生产率意义重大.灌区测水主要是对灌区河渠的水位、流速及流量的测定,其资料是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水量调配、防汛抗旱、计量用水及计量收费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蒲大平 《四川水利》2007,28(4):60-62
四川省升钟水库灌区末级渠系大多为土渠,输水损失大,渗漏现象十分严重,水的利用率低,运行维护费用高,农民用水负担重,灌溉保证率低,农业灌溉种植效益衰减,制约了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由于末级渠系配套不完善,没有计量设施,管理手段滞后,用水分摊计量不准、不公的问题十分突出,不能适应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管理体制和按方计量的水价机制。加之,近年来,随着库区降雨量的逐年减少,灌区渠系输水损失加大,用水日趋紧缺。因此,对灌区末级渠系进行挖潜改造,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陆继平 《水利发展研究》2012,12(10):71-72,83
淠史杭灌区是安徽省最大的灌区,也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它是一个以工农业、生活供水为主,兼具防洪、发电、环保、养殖、旅游等多项功能的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灌区存在线长面广点分散的情况,在历史的灌区水资源计量过程中,多采用人工手段计量,存在计量数据不实时、不精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现有灌溉明渠水量计量方法与计量设备比较落后,要对水资源科学管理和利用,必须对渠道水量方法与计量设备进行改造,应用电子技术管理水量计量方法与计量设备,使灌区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