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3)
波棱瓜子是传统纯天然药物的藏药材,主要含有木脂素、香豆素、萜类、甾体、生物碱、有机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其广泛分布于中国的西南部,尼泊尔和印度东北部等地。从国内外对波棱瓜子的化学成分、抗肝病药理作用进行概述,对于波棱瓜子系统的化学成分分析、新化合物的发现以及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4):550-552
目的:探讨酸枣仁生物学特征及化学成分研究的最新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归纳酸枣仁研究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结果:酸枣仁在我国有着丰富的野生资源,其化学成分复杂但含量均不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为酸枣仁的资源保护提供新的途径。结论:加强酸枣仁野生资源保护、化学成分、作用机理及植物组织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阐明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的关系,对于指导临床用药、保护酸枣仁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4)
目的建立烟熏加工当归药材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探讨烟熏温度及烟熏时间对当归薄层色谱的影响。方法采用硅胶GF254薄层板,以甲苯-乙酸乙酯-冰乙酸(90∶10∶2)为展开剂,阿魏酸、Z-藁本内酯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8批不同烟熏条件加工的当归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建立的方法药材用量少,薄层色谱信息丰富,操作简便、快速。结论不同烟熏条件加工的当归药材主要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该法为烟熏加工当归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0)
<正>1市场分析短梗五加别名刺拐棒,是我国传统药材刺五加的替代品,属药、食及多功能性产品集一体的植物。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东三省,总产量约占全国的80%左右,是东三省道地药材中优势种群之一。1.1野生资源概况上世纪80年代东北三省野生中药材蕴藏量调查资料显示,野生刺五加蕴藏量约1万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采挖,特别是2004年之后东北三省各地大规模开矿、修路、建房、毁林、开荒、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5)
不同产地当归药材在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方面都表现出许多差异性。通过归纳总结近几年不同产地当归药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指纹图谱以及基因学等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2)
为考察黄芪生品与炮制品之间化学成分的变化,采用质子核磁共振指纹谱(1 H-NMR)技术对黄芪以及其4种炮制品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对差异性成分进行特征提取及筛选。1 H-NMR指纹谱检测并鉴定出21种化学成分,其中8个氨基酸类化合物(缬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天冬酰胺、组氨酸),4个有机酸类化合物(延胡索酸、苹果酸、琥珀酸、甲酸)在黄芪炮制品中首次被报道。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显示:与生黄芪相比,酒炙品、蜜炙品和盐炙品黄芪的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变化明显,而米炙品和生品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不大,其中主要的差异性成分为苏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组氨酸、葡萄糖、蔗糖和毛蕊异黄酮。上述实验结果揭示了不同的炮制方法不仅影响黄芪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同时对氨基酸类和糖类成分浸出率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3)
目的对青海境内野生麻花艽的野生资源、生态环境及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调查研究,为麻花艽驯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对青海境内野生麻花艽种质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青海境内野生麻花艽适宜生长在潮湿、半遮阳的河滩、林缘、矮灌丛及草原等地,影响麻花艽药材质量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土壤与水分,而影响麻花艽种群密度的环境因子主要是群落中伴生植物的高度和密度。结论青海境内野生麻花艽分布广泛,其生长对生态环境的特殊选择和要求以及其生长周期较长这一现状严重影响其繁殖更新,同时人为因素造成资源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4)
<正>1榆林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1.1药材产业现状1.1.1品质优良、药材种类繁多。榆林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由于黄土丘陵区域远离工矿,空气、土壤、水体无污染,加之黄绵土土层深厚,农户种植不施化肥、除草剂,榆林生产的中药材天然无公害,被制药企业称为"陕北野生药材"而闻名,深受客户青睐。以黄芪为例,绥德、子洲抽样检测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含量达0.94-0.1%,是内蒙、青海、甘肃等地的两倍,药用功效非常显著。榆林传统道地药材种植有黄芪、甘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4):554-556
道地药材起源于先秦时期,主要包括关药、秦药、怀药、淮药、浙药、川药、贵药、南药、广药、云药、藏药、维药、海药。道地药材变迁的原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自然资源的减少,道地产区的优化缩减,野生产地改为栽培产地,道地品种的改变,新道地资源产地的发现,临床选择,药材品种的细致分化,产区经济结构的改变,异地引种。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3)
赤芍作为少数仍以野生资源供应市场的大宗药材品种,资源量越来越少,为保证市场需求,对赤芍进行人工栽培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详细阐述了赤芍的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种植成本和效益,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24):57-60
风车子属植物是壮族人民常用药材之一。通过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对使君子科植物的风车子属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方面的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壮药风车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8)
川续断,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可以起到补肝肾,甚至是续折接骨的作用,而被大力的推广使用。因此,野生续断产量急剧下滑,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此本文介绍续断的种植技术,希望可以对种植者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
对中日两国在白术、苍术基源方面的差别进行分析,认为差异的形成与术类药材分化、中国与日本学者对术类药材判别方式的差异及资源分布差异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2,(3)
为了比较野生和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及不同规格间的免疫力差异,试验设置3个不同规格的养殖刺参组(体质量分别为30.00 g±9.83 g、70.00 g±7.83 g、110.00 g±10.68 g,记为30 g、70 g、110 g组),以及3个不同规格的野生刺参组(体质量分别为70.00 g±8.13 g、110.00 g±7.53 g、150.00 g±10.64 g,记为70 g、110 g、150 g组),通过比较不同组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数量及免疫酶活性等方面的差异,系统地分析了体质量及生活环境与刺参免疫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养殖刺参还是野生刺参,不同规格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50 g组野生刺参的球形细胞密度显著高于70 g和110 g组(P<0.05);同种规格下,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10 g体质量组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球形细胞和淋巴细胞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体腔液免疫酶指标,同种类型不同规格刺参差异并不一致,无一定的规律性,但同种规格下,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主要免疫酶活力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不同生存环境不会影响刺参体腔细胞数量与体腔液免疫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刺参免疫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1)
<正>羌活俗称黑药,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等。多年以来羌活作为野生中药材,被国家列为三类品种。1羌活形态特征羌活是中、藏、羌医药体系中常用重要药材,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羌活为多年生(5~8年)草本植物,多为野生资源,茎直立,高达1m以上,表面淡紫色,有纵沟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3)
为了比较野生和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及不同规格间的免疫力差异,试验设置3个不同规格的养殖刺参组(体质量分别为30.00 g±9.83 g、70.00 g±7.83 g、110.00 g±10.68 g,记为30 g、70 g、110 g组),以及3个不同规格的野生刺参组(体质量分别为70.00 g±8.13 g、110.00 g±7.53 g、150.00 g±10.64 g,记为70 g、110 g、150 g组),通过比较不同组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数量及免疫酶活性等方面的差异,系统地分析了体质量及生活环境与刺参免疫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养殖刺参还是野生刺参,不同规格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50 g组野生刺参的球形细胞密度显著高于70 g和110 g组(P<0.05);同种规格下,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10 g体质量组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球形细胞和淋巴细胞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体腔液免疫酶指标,同种类型不同规格刺参差异并不一致,无一定的规律性,但同种规格下,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主要免疫酶活力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不同生存环境不会影响刺参体腔细胞数量与体腔液免疫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刺参免疫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
目的调查甘肃省西和县中药资源本底情况,为西和县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实施方案》,通过样线、样地、样方调查,标本采集,影像与文字记录,并结合资料考证的方法对甘肃省西和县中药资源的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重点品种出现在样方中的有31种,其中蕴藏量超过10万吨的野生药材有:细叶小檗、天名精、射干、野葛、三叶木通;西和县现有中药资源94科、229属、293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Ⅱ级的1种、Ⅲ级的8种。结论基本查清了西和县中药资源的本底情况,对下一步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普查成果也为当地科普中药知识、发展中药产业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8)
<正>宽甸县地处长白山的余脉,属于东北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交汇处,野生中草药植物约有1000种左右,为辽宁省东部山区中药材生产基地县之一。目前,人工栽植药材品种主要以人参、辽细辛、关玉竹为主,搭配种植辽五味、天麻、羊乳、桔梗等小品种为辅的种植结构,上世纪九十年代前,药材种植多以农田地为主,而主栽品种人参,多采用毁林栽参,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现象随处可见。自国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26)
野生动植物资源不仅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其丰富的基因资源开发的潜力更是难以估量,已成为国际上争夺的焦点。建立濒危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库,通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这些珍稀资源进行立体的保护是现在国际上通行的方法。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有着多种生物活性作用。本文从核心种质库的概念、天麻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作用及天麻的遗传多样性几个方面分析了建立天麻核心种质库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实现天麻基因资源的立体永久保存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22)
香石竹茎尖试管苗继代培养玻璃化现象是香石竹脱毒试管苗生产的一个主要障碍。为探讨不同培养条件对香石竹组培苗玻璃化的影响,以香石竹健壮组培苗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6-BA、蔗糖和琼脂以及添加活性炭对防止香石竹组培苗玻璃化现象的作用。结果表明,降低6-BA的浓度,适当提高蔗糖和琼脂的浓度,组培苗增殖系数较高,玻璃化率低。其中,MS+蔗糖30.0 g+琼脂8.0 g+6-BA 0.5 mg/L+NAA 0.01 mg/L+活性炭4 g/L的培养基可以有效降低香石竹组织培养中的玻璃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