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纺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背景,以服务当地企业、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对"产教对接、一体双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与探索,通过学历教育、企业员工在岗培训"双模式",有效提高学生和企业员工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张朝阳 《纺织教育》2014,(2):112-113,120
探究服装专业"校中厂"建设思路,通过实施项目化管理、项目负责人制及奖励机制,细化工作岗位,优化教学计划,实现学生通过"校中厂"实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企业通过"校中厂"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满足生产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3.
唐香花 《广西轻工业》2011,27(7):223-223,225
通过引入教师工作室、团队工作室和企业工作室的形式,推行"项目+工作室"工作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的四个融入,即企业人员融入教学团队、企业项目融入项目教学、企业文化融入教学环境、企业标准融入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尤其建立适合工科专业的实习基地群,使企业深度参与培养学生过程,是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本研究通过对国内有代表性的40多家印刷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直接深入了解印刷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1+n"实习基地群的实践教学模式,制定相关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完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制度和相关文件,建立校外"1+n"模式的实习基地。这对于提升学生和教师实践能力,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和服务社会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把现代企业的"6S"管理方法灵活的应用到高职院校传统的机加工技能实训教学中,使实训工作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而达到了对学生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双重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又好又快融入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校企合作研发新产品、校企合作设计比赛等"项目主题式"实例操作,使学生在校内就能接触到企业的真实项目,优秀的设计作品被企业直接采用,进入销售环节,接受市场检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的目的。"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有效地推进了课程教学改革,培养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设计人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卓越人才"计划要求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卓越人才"计划是对食品工程类人才的本质要求,也是解决食品科学工作者动力能力不足的主要改进措施。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积极开展"221"卓越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证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培养出适合企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是新形式下食品工程类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黎燕  曹慧  叶泰  袁敏  徐斐 《食品与发酵科技》2021,57(1):131-133,138
通过食品安全事件案例的展示,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思考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认识食品质量的优劣与企业主体及质量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感紧密相关,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通过著名企业对质量追求的案例,将"诚实守信"、"精益求精"、"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通过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四川大学"轻化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工程背景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教改探索。  相似文献   

10.
技工院校是我国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通过参加企业生产实践、项目开发活动、参与企业管理,以便提高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是实现"双师型"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是技工院校当前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下的迫切要求。本文阐述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面临的困难,能实现的"多赢",提出了对政府、学校、教师、企业四方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3+1"人才培养模式浓缩了本科基础理论教育,强化了岗位实践能力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即在培养过程上,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阶段,通过学生、企业、学校三方,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从而达到更合理的利用资源,为学生创建更好的学习平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服装企业飞速发展,对人才要求更加全面化、国际化,就独立院校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来看,既要符合服装市场对人才技能需求,还要与"一本""二本"和"高职"有所差异,通过工作室教学模式、项目研发等多元化培养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实践综合应用及快速融入工作岗位等能力。  相似文献   

13.
《广西轻工业》2016,(4):153-154
为了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科学思维与方法、创新意识与能力,针对轻化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对实验教学环节进行系列改革。结合理论知识和工厂实践,设计一套综合训练方法。以染整实验中心为平台,改革教学内容,改善实验方法和考核方式,增加师生互动的环节,以期达到最大的效果。通过该实验课程的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对印染企业生产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广西轻工业》2021,(1):176-177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痛点和难点,而双创人才的供给是社会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引擎,与此同时,消费已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基于新零售视角下的"双创"人才培养是高校商科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本文作者通过整合各方资源,面向新零售方向,通过探索与实践,构建出面向行业、企业、高校和学生"四维一体"的联动培养体系;通过融入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和升级面向新零售的双创人才培养;通过双创实践平台,引入在线双创平台,全方位全过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实际初创项目,全面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5.
江涛 《广西轻工业》2011,27(5):155-157
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阐述了"能力本位"教学改革中一体化教学资料的设计思想及设计方法。结合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在教学资料中体现"能力本位、学生中心"的职业教育思想。同时解释如何利用科学的教学资料保证教学改革落实到课堂。  相似文献   

16.
《广西轻工业》2013,(6):176-177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以实现师资共享、资源共享、利益共享。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适用人才"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实践证明,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对企业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食品安全事件案例的展示,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思考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认识食品质量的优劣与企业主体及质量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感紧密相关,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通过著名企业对质量追求的案例,将"诚实守信""、精益求精""、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通过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8.
《广西轻工业》2018,(3):147-148
为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后应具备的信息管理能力,通过对该课程教学目标设置问题和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提出应重置教学目标,针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目标不应该强调信息系统开发能力和系统维护能力的培养,而应强调企业信息管理能力培养,并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相似文献   

19.
通过搭建"三个一体"的专业社团建设模式,建立"教学"一体化,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与综合技能等多种能力;"管理"一体化,使党建、教研和学工形成合力,保证专业社团工作有序推进;"科研"一体化,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课题和科技竞赛,学生的能力培养由单一到综合,掌握的知识由分散走向系统。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形势,提出了在食品专业中进行"嵌入式"实践教学方法,通过科技项目驱动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掌握食品相关专业知识,并且在与企业沟通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科技项目驱动的"嵌入式"教学方法,能够使得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更加顺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