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赵恰  王军 《黄金》2023,(4):24-27
以水银洞金矿深部矿体水文地质特征为基础,参考国内相关矿山防治水经验和科研成果,经过防治水方案比较,设计采用井下近矿体帷幕注浆的防治水方案。经矿山井下近矿体帷幕注浆试验,井下注浆可有效充填岩溶溶洞及岩溶裂隙过水通道,并可在矿体下部有效搭接,形成一定厚度的稳定人工隔水帷幕体,可为同类矿山提供防治水经验。  相似文献   

2.
研究区位于甘肃肃北红柳疙瘩地区,区域水文地质较简单,对资源开发有利。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矿山地下水类型主要包括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以及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三类;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矿区无常年性地表水体,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为辉长岩和花岗岩,富水性弱,地下水补给条件差,为一裂隙充水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床;根据矿坑用水量预测计算可知,在正常情况下矿坑最大涌水量为453m~3/d,在极端情况下矿坑涌水量为1200m~3/d。  相似文献   

3.
防治水是矿山建设施工的重要环节。南李庄矿属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大水岩溶矿山,介绍了主井掘进-129m水平突水及治水过程,在查清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突水要因的基础上,为综合防治竖井掘进期间通过特殊地质构造段突水,提出相应的主井掘进帷幕注浆防治水技术及措施,并在掘进工程中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类似特殊条件下的矿山井巷掘进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金》2015,(11)
复兴村金矿床是近年在吉林省东南部发现的一个小型的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金矿床。矿区主要充水含水层为老岭岩群珍珠门组大理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为弱—中等富水,渗透性差,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第四系覆盖层薄,水文地质边界简单,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采用"降水入渗系数法"和"大井法"对3号矿体矿坑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并提出排水建议,为后续的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梅山铁矿矿区主要含水层为构造裂隙承压水,由于补给不足,地下水以静储量为主,矿山附近无大的地表水体存在,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山在开采过程中,1条设计行洪量800 m3/s的人工河从矿体北侧开挖通行,人工河道穿越矿区主要含水层,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化。为保障矿山井下的安全开采,在河道开挖前后,开展了河道通水对矿体水文地质条件影响的研究评价,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予以防范。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矿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矿区生产的安全性,开展了矿山水文地质特征及类型划分的探讨。结合矿山地层含水分布,分析矿山地质断层导水能力、地下水排泄与供应条件,按照地质层由表层至深,将矿山水文地质划分为岩溶—矿山裂缝水、矿山含水层及矿井涌水,整合地下水在矿区的分布规律,探索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依据,为后期矿山综合治理及地质勘察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六苴铜矿床产于大雪山背斜倾没端西—南西翼,其含、隔水层呈北西向条带状相间产出,为一单斜储水构造单元。矿体受白垩系上统马头山组地层严格控制,埋深超两千多米。多年来,随着矿山开拓水平进一步下降,矿山水文地质条件由最初的以风化裂隙潜水—层间裂隙承压水直接充水为主的简单类型逐渐向构造裂隙承压温热水直接充水为主的中等类型发生变化。地下水降落漏斗随采空区及开采深度的增大而扩大,矿山地下水补给源、途径、通道增多,涌水量增大,给矿山建设带来一系列水文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8.
矿坑涌水量预测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是矿床水文地质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矿山的生产条件与成本,对矿床的经济技术评价有较大影响。综合评价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得出:矿床充水因素主要是层状岩类风化裂隙潜水和矿床上部的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的间接充水,综合抽(放)水试验修正渗透系数,运用狭长平道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六苴铜矿床产于大雪山背斜倾没端西—南西翼,其含、隔水层呈北西向条带状相间产出,为一单斜储水构造单元。矿体受白垩系上统马头山组地层严格控制,埋深超两千多米。多年来,随着矿山开拓水平进一步下降,矿山水文地质条件由最初的以风化裂隙潜水—层间裂隙承压水直接充水为主的简单类型逐渐向构造裂隙承压温热水直接充水为主的中等类型发生变化。地下水降落漏斗随采空区及开采深度的增大而扩大,矿山地下水补给源、途径、通道增多,涌水量增大,给矿山建设带来一系列水文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广西博白县元陂岭矿区高岭石矿赋存于下古生界条痕状混合岩中,矿体受条痕状混合岩风化壳控制。矿山地质矿由条痕状混合岩经风化作用残余形成。通过对区域背景、矿区地质及矿体特征等进行分析,介绍本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总结该类型矿山地质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