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随着多功能电能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多功能电能表编程、抄表的工作量也日益增加。但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电能表通讯规约、通讯方式都各不相同。抄表、电表编程人员需掌握多种编程器的使用方法,每次都需要携带好多种编程器到现场作业,经常会出现错带或少带的情况。本文介绍一套多功能表掌上程编程器,既符合DL/T 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要求,也兼容DL/T 645-1997,还涵盖已在江西电网安装运行的多种电能表通讯规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功能电能表RS-485接口对表内数据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升 《供用电》2009,26(5):80-82
多功能电能表在实际中常出现不能被自动化抄表系统抄读或不能被正确抄读。分析了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介绍了检验电能表内数据的方法和步骤,归纳了多功能电能表使用中常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中介绍利用红外通信技术社区抄表用电管理系统,提出具有红外抄表接口单相电子式电能表硬件设计方案和主要器件的选用型号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云南电力技术》2014,(1):110-110
基于以太网实时点对点电能表集中抄表系统,主要包括抄表主站、以太网、串口服务器及电能表;其中抄表主站通过以太网并联接至少一只的RS485的串口服务器,RS485串口服务器与至少一只的RS485的电能表接口联接,并通过主站命令实现主站与电能表的直接通信。具体工作过程为:电能表一般均配有标准的RS485接口,根据《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抄表装置发送相应的命令可实现电能表数据的响应,实现抄表或控制。本系统抄表主站通过串口服务器建立起光纤以太网和电能表的通信通道,抄表主站根据串口服务器IP地址及找到相应的电能表,并发送相应的抄表和控制命令,实现远程抄表及控制。由于光纤以太网通信较为可靠,效率高,且可实现并发方式进行抄表或控制,可将一次用电客户抄表时间短至数分钟之内,极大地提高抄表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几种电能表远程抄表系统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云 《低压电器》2009,(8):27-30
针对用户电能表的抄表由传统人工方式转变为综合应用电子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方式的现状,介绍了电能表远程抄表系统的基本构成。重点分析了几种电能表远程抄表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优缺点,并对其进行了应用比较。总结得出,GPRS远程抄表系统正逐步成为电能表远程抄表应用的主流。  相似文献   

6.
在多年的变电运行中,传统的电能表抄表方式存在一些缺点:由于全市各厂站、家庭电能表分布分散,总路程长,工作时间大部分浪费在路上;每天晚上要统计、汇报全市购电量等数据,要求巡维站派人到变电站抄表,这要求巡维站有足够的人员安排;巡维站为了加强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管理,要求外部门抄表人员办理工作票手续,使抄表工作更加繁琐;同个变电站里的电能表有多种类型,没有统一标准,难以实现自动化;传统抄表方式不便分析各时段各地负荷分布情况,这不利抓住窃电行为。为了有效地降低抄表误差,实现实时抄表并实现电量的自动计算和分时段电量比较,进行线损分析及母线平衡计算,  相似文献   

7.
远程自动抄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国朗  魏柳钦  孙蕊  岳豪 《供用电》2002,19(5):45-47
以往我局对电能表基本上是人工抄读。上世纪 90年代 ,电量电费大多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人工抄表的数据 ,需要由核算人员录入计算机 ,使核算人员的工作量增大。随着抄表器的问世 ,抄表人员用抄表器抄录电能表 ,核算人员将电能表数据传入计算机系统进行电量电费核算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实质上仍然是人工抄表。远程自动抄表技术的出现 ,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解决了现场抄表的某些问题 ,并为实现电量电费的即时结算带来了可能性。1 远程自动抄表的工作原理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框图如图 1所示。图 1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框图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8.
用电营销管理的现代化最直接的标志是用电抄、核、收的自动化。目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脉冲表的自动抄表系统,其优点是可以不调换表计,利用用户已装的脉冲电能表进行自动抄表;缺点是所抄数据有一定误差。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有功无功一体化带485接口的全电子式电能表,其优点是只要通讯成功,抄见电量的准确率达100%;缺点是必须在电能表上安装485接口,要增投资。但由于这种方法采集的数据可靠性高,已被广泛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自动抄表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测量表计功能的要求,提出了基于RS-485总线的变电站自动抄表系统方案,重点对其关键技术--集中抄表装置和通信协议进行了研究,详细阐述了集中抄表装置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设计,并根据开放系统互操作性的要求,对系统的通信协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前建设的电能量信息自动采集系统,虽然安装了自动化抄表系统,减轻了抄表的工作量,但无法判断表计运行情况是否正常.应用电能量信息自动采集系统,针对居民用户和工业用户,改进电能表接线方式,实现在线监测电能表运行状况.减少电量不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关口是指厂网之间、区域性电网之间电力设备资产和经营管理范围的分界处,关口计量表是对关口出入电量进行计量的表计。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关口电能表误差的分析,及时发现电能表的异常状况,减少由于以往抄表不同时、人工抄表数据失误等造成的误差。  相似文献   

12.
吴波  彭凯 《大众用电》2007,23(4):17-18
0 引言 远程抄表是指抄表人员不需要亲临现场.在办公楼内即可随时抄读电表数据、监控用电情况的抄表方式。这种抄表方式不但可以大大节省抄表人员的体力.而且可以杜绝漏抄、错抄、抄飞表的问题。确保各个电量数据在时间上的一致性是进行电量数据分析的重要前提,远程抄表抄读的数据在时间上有高度的一致性,有利于为电力部门提供有效的数据进行分析,改善用电管理。抄读有些表计(如远程变电站表计,因为变电站数量众多,地理位置分散,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不方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供电公司可利用远程抄表系统络对各重要电力节点进行监控,自动读取相关数据并加以分析;还可进一步进行远程控制或设备维护.减少人力、缩短修护时间和节省专线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3.
针对DSSD型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在抄表时无功电量抄读不准确的现象,在介绍了DSSD型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夏敏 《浙江电力》2012,31(10):37-39
传统的电能表检测都是检测其计量功能是否准确和通信能力是否正常,实际工作中由于采集器发送信号频率较高,对智能表的通信处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基于现有的表计检测台体,配套合适的软件系统,对电能表进行通信压力测试,保证集中抄表系统的良好运转。  相似文献   

15.
目前,居民用电能表抄录大致采用手工抄表、掌上机抄表、车载抄表、低压电力线载波抄表等方式。(1)手工抄表现仍有相当一部分居民用户使用的是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老式机械电能表,常年失校,各项技术指标都不能达标,且受线路老化、地理环境恶劣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近期又无法改造更换,只能采取抄表卡手工抄录。此方式工作效率低,错抄、漏抄、估抄现象非常严重,且此方式无法实现数据抄录的同时性,导致电量销售及线损等指标计算的误差,故急待改善。(2)掌上机抄表掌上机抄表是利用掌上电脑,基于PalmOS或WindowsCE等嵌入式…  相似文献   

16.
《电世界》2015,(6)
<正>随着智能电表及远程集中抄表系统的普及和推广,原有的定期现场抄表模式发生了变化,抄表人员对于计量表计的工作状态不再保持定期直观的认知,而是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了解表计的工作状态。如果表计本身出现误差,并经计量部门校验后确定是表计本身的问题,就需要计算退补电量。由于后台系统的历史数据有一定的保存期限,难以得到精确的信息,如何有理有据地计算退补电量,做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电能表和抄表系统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时间长、效率低的弊端,在研制即插即用智能电能表装置的基础上,采用多路径组网模式抄表机制,完成电能表、集中器和主站系统的自动注册及自动抄表等功能,实现了电能表的即插即用。工程应用表明,研究成果在提高装、抄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提升电能计量的精益化管理水平等方面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电能量采集自动化系统是集主站系统,远程抄表终端,电阴表于一体的电能量的自动采集,分析,计算的自动化系统,主站系统由服务器,业务工作站,前置机及网关机组成分布式局域计算机网络,远程抄表系统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及电能表的RS485接口,通过电话网实现远程数据通讯;利用无线负控系统实现远程抄表,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系统,采用湖南威胜公司开发的高精度全电子式电能表,它具有精度高,可靠性高和具有远程数据传输能力,可实时测量电网参数及记录电网运行状态,其系统构成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9.
周国鼐 《电世界》1997,38(10):6-8
随着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集中抄表系统不断涌现,改变了手工抄表的传统方式,使得有和管理更加规范化。该对各种集中抄表系统作了介绍。目前使用的电能表有两种, 一种是电子式脉冲电能表,另一种是感应式电能表。  相似文献   

20.
配电远抄一体化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系统一体化建设原则及架构1.1建设原则大用户负荷管理系统、低压集中抄表系统、配变监测系统的采集对象分别为安装在现场的负荷管理终端、专变采集终端、低压集抄终端、公变采集终端以及电能表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