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聚酯生产过程中 ,酯化釜内部加热盘管的管卡 ,因搅拌带动物料的巨大冲击力 ,在达到疲劳极限后脱落或断裂 ,将盘管磨漏 ,导致酯化物在最终导料时被压到热媒管道中 ,因判断不及时或处理不当 ,几只反应釜盘管和夹套、导热油炉内的列管、热媒总管及其它各支路支管已全部被物料堵死 ,若更换设备和管道 ,则工作量较大且损失巨大 ,故考虑先用人工和机械方法清理管道和设备 ,再采取其它清洗方法使热媒管道和设备重新达到使用要求。1 机械清洗法a.热媒管道将所有与设备相联的管道全部拆除 ,采用高压清洗车进行清洗 ,若管道的弯头较多 ,则将管道用…  相似文献   

2.
陈国康 《聚酯工业》2000,13(2):58-59
0 前言珠海裕华股份有限公司三分厂缩聚装置是采用瑞士EMS INVENTA公司直接酯化 ,连续缩聚的技术和设备 ,以精对苯二甲酸 (PTA)和乙二醇 (EG)为原料生产聚酯切片 ,按设计装置的聚酯切片生产能力为 4 0kt/a ,年开工 333d ,日产切片为 12 0t。装置于1996年正式投产 ,采用二釜酯化 ,三釜缩聚的五釜工艺流程。1 改造前的工艺流程改造前的工艺流程为 :PTA、EG和催化剂及TiO2 经混合后依次进入二个串联的立式搅拌酯化釜 ;在加温 ,加压的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 ,从第二酯化釜出来的物料的酯化率达到 96 %以上 ,反应物料…  相似文献   

3.
全混流釜式反应器简称MFR,亦你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由于有效的搅拌,釜内物料得到充分的混和,其温度、浓度、反应速度均一,并与出料温度、浓度相同。反应物料一进入反应器与反应器内物料完全混和发生反应,即使要求出口转化率较高,反应过程仍可在较低的反应物浓度下进行,因而反应热效应较小,反应温度便于控制。这对强放热反应和热敏性物质的反应特别有利,故在有机化工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图1)  相似文献   

4.
在各类聚合中,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界面缩聚过程中的反应物料,属于非均相低粘体系,其传递特性,不仅有别于高粘体系,而且有别于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反应初期低转化下的均相低粘体系。 由于高聚物普遍采用搅拌聚合釜进行生产,故自本章起,除第7章外,均将以搅拌釜作为聚合反应器的基本型式。  相似文献   

5.
在Φ 2 8 0的有机玻璃釜中用研磨极细的铁粉和强磁材料钕、铁、硼建立了釜内流动条件对粘釜影响的冷模实验。采用三叶后掠式搅拌桨研究了釜内物料量分别在 80 %的容量和满釜容量时对粘釜规律的影响。当釜内液面升高时 ,搅拌混合效果变差 ,釜底的粘釜量将增大 ,冷模研究的结果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龙涤股份有限公司从德国吉玛公司全套引进了一条聚酯生产线 ,设计能力为 80kt/a纤维级聚酯熔体。 1 996年正式生产以后 ,通过工艺调整和局部改造 ,不断增容 ,至 1 999年已达到1 2 0kt/a。增容过程中出现的较严重问题是酯化釜Ⅱ物料喂入泵 2 7-P0 9/P1 0同时发生气蚀现象 ,严重影响生产的稳定性和增容效果。为彻底解决此隐患 ,对酯化釜Ⅰ底部出料管线进行改造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 改造前的问题分析  酯化釜Ⅱ物料喂入泵 2 7-P0 9/P1 0同时在线运行 ,互为备台 ,共同给酯化釜Ⅱ喂料 ,一部分往酯化釜Ⅰ回流 ,回流物料走同一条管线 …  相似文献   

7.
孙莉 《聚酯工业》2012,25(3):50-52
介绍了酯化釜设备故障情况,如酯化釜液位计故障,酯化反应泵机封EG内漏及对生产的影响。指出了在故障情况下稳定生产的对策,包括利用相关工艺点变化间接控制酯化二室液位及酯化机封泄露时羧基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反应系统中物料特性,将不同物料加入反应釜中,通过搅拌将他们混合均匀,控制温度和压力进行反应,生成需要产品.依据成套设备设计理念,应用现代控制技术,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介绍了搅拌釜成套设备工艺流程,釜体的选材和规格尺寸及换热面积,撬装设备的优点,最终确定了一个既经济合理又能达到预期指标的搅拌釜成套设备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山东尚舜化工有限公司开发出橡胶硫化促进剂DM生产新工艺。在混合釜中加入M钠盐溶液和亚硝酸钠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将混合釜内的物料依次打入至少一组氧化釜中,加热并启动风机和喷射器,然后滴加稀硫酸,停止滴加稀硫酸后继续鼓风搅拌至氧化终点;将氧化釜中的物料经过滤之后,进入中转罐,控制中转罐维持一定液位向连续水洗脱水输送物料,  相似文献   

10.
氯乙酸甲酯釜式酯化、间歇精馏过程中存在物料多次加热、冷凝,造成工艺能耗、物料消耗、设备投资大等问题,为此设计了氯乙酸甲酯反应和精馏耦合的生产装置,该装置可以同时发挥反应器和精馏塔的功能,以实现氯乙酸甲酯的连续化生产,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氯乙酸甲酯反应精馏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用对甲苯磺酸和甲磺酸按一定比例复配作酯化反应催化剂,在釜式反釜内对丁醇和丙烯酸液相酯化反应进行研究,从温度与酯化速率的关系中求出反应级数(n)、反应速度常数(K)和活化能(E),提出了在使用对甲苯磺酸和甲磺酸复配的催化剂时酯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将间歇法改造为半连续法生产聚酯切片的设备改造经验。打浆釜的框式搅拌改为双层桨式搅拌,有利于浆料搅拌。改造过程中用搅拌叶片焊前称重法和焊时叶片角度固定法,可以保证制作的平衡要求,省去静平衡试验。新研制的全不锈钢浓浆泵,完全能够完成PTA和EG混合浆料的连续输送。控制伸入酯化釜内的出料管的高度,可以保证釜内每次放料结束后,釜内留有相同量的料液作为母液。  相似文献   

13.
<正> 在涤纶聚酯切片工艺中,广泛采用的是以联苯及联苯醚组合而成的联苯混合物(简称;道生)为热媒的液相加热炉及共系统进行供热。利用液相遭生供热,只能得到较低的显热值。由于酯交换釜内的物料反应时间长,当外供热达到一定值时釜内物料自身还能产生一部分热量,所以,以液相道生对酯交换釜的供热显然是合理的。而缩聚釜内的物料  相似文献   

14.
小型热虹吸环流反应器中丙烯环氧化工艺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钛硅催化剂 (TS - 1)上的丙烯与H2 O2 环氧化过程是环氧丙烷 (PO)洁净生产的发展方向[1,2 ] ,但对于环氧化反应器的研究尚很不完备 .该反应是一个强放热的气液固三相反应 ,要实现该反应过程的连续化 ,可以采用搅拌釜式反应器或固定床反应器(滴流床反应器 ) .搅拌釜式反应器主要用于催化剂性能评价 ,由于搅拌釜内物料返混严重 ,反应器体积效率较低 ;固定床反应器是由美国ARCO公司的Jubin[3] 等发明的 ,实际上为多段气液呈并流向下的滴流床反应器 ,该反应器结构复杂 ,操作压力较大 (在 1.2 5MPa以上 ) ,且为了便于控…  相似文献   

15.
<正> 过去我厂在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氯乙烯在聚合釜内进行聚合的前期诱导升温,多年来一直是用3K_gf/cm~2(表压)的饱和水蒸汽直接通入聚合釜夹套内,对釜内物料进行换热升温的。由于蒸汽温度高,潜热大,改在蒸汽进口管附近区域,在搅拌不良时容易产生过热,反应物易于塑化并粘在反应釜内壁上。在长径比(H/D)较大的釜(φ1600×7400=13.5m~3)中,短时间沿釜轴向和径向的物料温度梯度较大,导致聚  相似文献   

16.
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水性涂料用化环氧釜,利用具有两个搅拌器的搅拌装置对釜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提高搅拌动力和搅拌效率,使得原料受热更均匀,在出料口使用上展阀可以防止物料进入釜体外部的空腔,避免了物料不能完全受热熔化导致堵塞出料口或不完全融化影响后续生产的情况。涉及化工设备领域,生产水性涂料用化环氧釜,包括釜体和搅拌装置,釜体为密闭腔体,釜体顶部设有进  相似文献   

17.
在年产30万t的中纺院四釜装置上生产PET产品,探讨了第一酯化影响PET产品中二甘醇含量的因素。酯化阶段生成的二甘醇占总反应的80%左右,EG/PTA量比、酯化温度、酯化压力、酯化搅拌速度和PTA粒径都是影响二甘醇生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环己酮生产能力提高后,原分解釜因物料停留时间缩短,影响正常生产,需进行改造。分析了搅拌速率、分解釜搅拌型式对氧化液分解反应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桨型搅拌器在相同工况下的计算机模拟效果,确定了环己酮装置扩能改造后,分解釜应采用开启式涡轮搅拌器。改造应用后,对搅拌速率进行了优化,应用结果表明:物料混合效果提高,促进了分解反应的进行,分解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基本保持稳定,有效地解决了装置扩能改造给分解工序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生物基环氧固化剂中试生产线反应釜物料搅拌时黏结搅拌桨叶、气体冷凝不充分、尾气排放超标等问题,对其工艺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通过采用加长进料管将物料直接滴加在搅拌器涡流范围内,以便其及时与釜内物料混合发生反应,以及降低物料黏度等方法解决了反应釜物料搅拌黏结的问题;并根据蒸汽的热负荷,计算冷凝器换热面积,更换旧冷凝器降低了不凝有机气体的含有率。通过改进生产线,生产中尾气排放达到了环保要求,更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产能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20.
正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乙酸酯酸度的方法,主要为以乙酸和低级脂肪醇为原料,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在酯化釜和再沸器组成的一个环路中进行酯化反应;将酯化反应后蒸出的气相物料通过一个内衬聚四氟乙烯的酸捕集器,与来自酯化塔底的塔底液在陶瓷填料层中进行传质交换,使气相物流夹带上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