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平井挖潜技术是油气田开发、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新型技术。新木油田针对影响油田开发的复杂条件下探明难采储量不断开展水平井技术研究应用,本文从油藏开发管理角度出发,就水平井地质、浅层水平井钻井、定向射孔、压裂技术、增产挖潜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水平井配套技术研究与探讨,从2006年至今水平井已被广泛应用于新木油田难采低渗透储层整体开发,受限井区储量开采,新区产能建设、老油田剩余油挖潜当中,实现了特殊类型油气藏储量有效动用、完善了注采条件,挖潜了剩余油、提高了采收率,有效保障油田稳产上产,水平井技术已成为新木油田开发中的一项主体上产及挖潜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消耗大国,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能源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原油主要产自服役20年以上的老油田,新的优质油田越来越难发现,能源形势严峻。在加强勘探、寻找新资源的同时,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加强对老油田的挖潜利用,保证老油田稳产、增产,是满足我国石油供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这必将带来油田开发史上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3.
认真分析当前兴隆台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形势,评价天然气开发潜力,认为新增天然气地质储量有限,天然气储采严重失衡,保持天然气持续稳产面』f缶严峻挑战。为有效缓解天然气供求紧张矛盾,必须在老区寻找和挖潜潜力,通过对天然气综合挖潜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加强“三老”资料利用,精细地层对比、精细构造研究、沉积微相研究、新工艺攻关等多项挖潜技术手段,有效指导兴隆台油田浅层气挖潜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4.
胡状集油田断层发育、属于近物源快速沉积,储层非均质性十分严重,给油田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油田主力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开发难度愈来愈大,如何挖潜剩余油,提高采收率成为目前开发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剩余油研究方法入手,对胡状集油田剩余油的分布进行了定性、定量描述,对剩余油潜力进行了分析,为下步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低渗透油田一般天然能量不足,开采强度增大,开采难度增加,特别是低渗透油藏存在“注不进、采不出”的问题,强化注水管理、完善注水工艺技术、细化注采工艺措施,实现二次采油,以减缓老油田产量递减、含水上升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郎东  陈菊 《硅谷》2014,(6):149-149,147
华东分公司苏北油区以复杂小断块为主要特点,断层发育、非均质性强,多数区块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最终采收率低,油藏潜力未得到有效发挥,老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针对草舍油田草中区块戴一段中高渗高含水油藏开展了隔夹层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研究,并依靠水平井优化设计,部署实施水平井挖潜,改善了该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其采收率,对指导同类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和储量动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主力油田已相继进入油田开发的中、后期,在老油田的枯竭井、水淹井和套损井中实施套管内侧钻井,是油田开发调整挖潜的重要手锻,已被各油田普遍采用,用于恢复井网,完善注采关系,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稳定和提高老油田产油量。详细介绍苏东187B井套管开窗侧钻井超长裸眼的钻井和钻井液技术,从地质构造特点(难点)、锻铣工艺技术、钻具组合、侧钻钻井措施、及钻井液携岩、防粘卡等方面,总结了在江苏地区套管开窗侧钻井的经验。该井创下了华东石油局当时本地区套管开窗侧钻井裸眼井锻最长(900.13米)的记录。  相似文献   

8.
胜利采油厂是开发生产40余年的老油区,处于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油田经过多年的开采,可采储量不断减少,层间潜力差异明显。水井测试资料能够反映地下注水动态形势,正确认识分层注入状况,通过采取相应的注采调整、堵水调剖等措施手段,可以进行层间挖潜,是老油田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准确测量分层注入情况,才能真正了解各注入层段的吸入能力,新型的外磁式电磁流量计为完善注入剖面测井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欢西油田经过30余年的开发,目前稠油油藏进入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油井多数高轮次、低油汽比生产,产量逐年递减。新井是弥补产量递减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稠油老区调整挖潜余地越来越小,效果也逐渐变差。为确保欢西油田可持续发展,提高稠油老区难采储量动用程度是目前油田开发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0.
注水开发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复杂,挖潜难度大,为提高水驱采收率,将研究单元细化到油砂体,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数据和测试资料,根据油砂体上井网控制情况、水驱特征和边水能量特征,将油砂体划分为弹性驱、注入水驱、注入水+边水驱、边水驱和未动用等类型,详细解剖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动用情况,分析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和潜力,提出不同类型油砂体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注水油田的剩余油进行了挖潜,水驱效果大大提高。研究表明,以油砂体为对象的剩余油挖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注水油田高含水期的开发效果,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经过长期注水开采,孤东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本文总结了孤东油田七区西“三高”开发单元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完善井网、周期注水、降压开采、补孔改层等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很多油田多进入二次三次阶段,新开发区块新井逐年减少,而长期停产井和低产井较多。如何使老油田持续稳产?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对长期停产井和低产井进行挖潜增产。通过对长期停产井和低产井进行重新认识和分析这些油井的静动态资料,找出停产、低产的原因,采用已有的和新的采油工艺、技术,结合开发地质的研究与分析,利用调补层、老区注气注水补充地层能量,酸化压裂改造储层、大修、侧钻等工艺地质措施充分挖掘长期停产井和低产井的潜力,提高老井利用率,挖潜剩余油。  相似文献   

13.
目前利用水平井挖潜厚油层剩余油的技术已成为油田后续开发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阐述喇嘛甸油田3口水平井的应用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今后水平井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水平井防砂管柱内腔冲洗及旋转水射流解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井是近年来在国内推广较快的采油工艺技术,它可以增大井眼与油藏的接触面积,加大泄油面积,减少渗流阻力,提高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馆陶组油藏,油层埋藏浅,压实程度差,胶结疏松,易出泥砂。为了挖潜老油区的产能,后期水平井开发井数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5.
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变得越来越零散,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更好地挖掘剩余潜力,是对广大技术人员的一个挑战。本文通过现场的一些试验操作,认识到了如何在高含水后期同时进行油水井挖潜的一些措施,使得开发调整目标明确,挖潜措施得当,为今后挖掘油层剩余油潜力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有利于指导高含水后期油田开发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特低渗透油藏在我国已探明地质储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从已开发状况来看,大量探明的资源难以动用,采收率很低。如何动用和开发好特低渗透油藏,提高产量、增大经济效益。加快特低渗储量的动用,改善油藏的开发效果,对于老油田区块挖潜和新发现特低渗油藏的高效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木头油田套变井现状入手,搜集统计大量地质资料,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出新木油水井套管损坏机理及危害,并对油水井套损治理技术进行了介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新木油田特点的套变井挖潜措施,总结了所取得的开发效果和认识,对今后新木油田套变井的防治和措施挖潜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岩 《中国科技博览》2013,(11):279-279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延续,油层动用程度的不断提高,要实现油田可发展的目标,在油井挖潜措施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注好水”是油田稳产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我矿油田开发的总结,针对影响注水质量的关键问题注水井分层测试质量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为今后进一步深人搞好注水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油气资源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高品质的油气井已经不断的减少,油气资源的开发难度不断的加大,特别是低渗透油井已经逐步成为内陆油田开发的重点。对于这些低渗透类型的油气井,只有采用合理的注采技术才能使得油气资源被合理地开发利用。本文将通过新疆油田近年来的开采注采实践,对油田开采的注采技术进行分析,并将会对各种类型的注采井网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求加深人们对于油田注采开发的认识,同时这也将会有助于今后的油田注采开发,从而提高油气资源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逐渐深入,油井含水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综合含水高达94.24%,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控含水上升速率,挖潜剩余油已经成为油田增油上产的主要任务,补孔、压裂、酸化、堵水、换泵、调参等增油措施在油田开发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其中,补孔措施是挖潜剩余油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结合补孔前后的资料和注水控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