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比较了以往采用的接触网导线高度检测技术后,开发出基于激光相位测距原理的接触网导线高度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激光高精度测距法测量安装在受电弓上的反光板到电力机车顶部的距离,得到接触网导线实际高度。激光测距的设计精度达 0.3mm,接触网导线高度测量的精度为±5mm。采用差光检测电路,并安装刮尘刷和聚焦透镜来进一步减小误差,提高系统性能。系统在贵阳—贵定段应用时,在时速 32km/h 测得公里标为 599.015km, 599.052km, 599.068km 处的接触网导线高度分别为 6536mm, 6552mm, 6493mm。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由两级并联机构串接而成的六自由度微动操作手的误差分析。为了评估其结构参数误差对末端操作器位姿的影响,利用矢量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安装加工误差、驱动误差与末端位姿误差之间的关系式,并得出了若干对微动操作手的设计加工有指导意义的结论。这种分析的方法同样也可应用到其它并联或串联机构的误差分析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安装》2021,(z2)
一、简述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接触网是沿钢轨上空呈"之"字形架设的,供受电弓取流的高压输电线.受电弓碳板直接与接触网滑动摩擦受流,因此接触网施工质量及安装精度直接影响到受电弓运行安全. 接触网施工工序有着流水性的特点,工序顺次不可更换,其中接触网悬挂调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接触网实体安装结束的标志,也是接触网各项试验起点,因此悬挂调整的施工效率直接影响着接触网后续试验的调试进度.提高接触网悬挂调整效率是优化施工过程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滚齿加工中,滚刀的制造精度、安装误差、重磨误差对齿轮加工精度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滚齿加工中合理地使用滚刀,控制滚刀在滚切齿轮时造成的齿轮加工误差,提高齿轮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学敏 《中国计量》2009,(4):120-121
一、被检表误差总是增加或减少一个固定值 这种误差的特征是,被检表随压力的增大误差也等量地增加或减少,在整个测量范围内,指针读数总是与标准示值相差某一固定值,它是由于指针安装不正确而引起的系统误差。调整这种误差很容易,只要重新起针调整指针的安装位置,就可以消除。如果误差极小,微量转动表盘即可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超精密磨削大型光学非球面元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成顺  董申 《光电工程》2003,30(6):43-46,49
介绍了加工大型光学非球面的超精密数控磨削系统,给出了用来生成NC加工软件的加工非球面时砂轮的中心位置的求解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并给出了由砂轮安装产生的砂轮与工件主轴的偏心误差形成的加工工件面形误差的计算模型,并提出有效的工具路径补偿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验证了这种补偿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在机械加工中,总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本文就机械加工的质量影响,机械加工产生误差主要原因进行探究分析,从而提出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减少原始误差;误差补偿法;误差抵消法;分化或均化原始误差等,能有效提高机加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沈刚 《硅谷》2014,(14):173-173
地铁隧道内接触网吊柱锚栓运行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了接触网悬挂设备的运行是否安全可靠。文章对隧道内接触网吊柱安装形式以及锚栓应用进行了分析,结合地铁隧道内接触网吊柱在运行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吊柱锚栓加固措施,以在增强接触网系统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CNG车载瓶底部加工质量直接影响CNG车载瓶的安全运行.针对传统开放式数控机床的进刀方式造成加工原理误差,工件加工时的安装误差导致瓶底强度削弱等技术问题,将基于图像反馈的刀具路径误差补偿技术应用于CNG车载瓶底部加工组合机床的控制系统,构建基于图像反馈的模型,阐述了CNG车载瓶底加工刀具路径误差识别与补偿设计的算法和流...  相似文献   

10.
一、被检表示值误差总是增加或减少一个固定值 当被检表随压力的增大,误差成等量增加或减少,在整个测量范围内.指针读数总是与标准表示值相差某一固定值。此故障是由指针安装不正确和指针轴的弯曲而引起的系统误差。调整这种误差,首先应把指针轴矫直.然后重新起针,调整指针安装位置,可以消除误差。如果误差极小,微量转动刻度盘可解决。  相似文献   

11.
汽车行业变速器齿轮滚插齿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机床传动链误差、夹其制造安装误差及齿坯定位基准精度影响,不可避免的产生偏心,影响齿轮加工精度。尽可能的减小偏心,将提高齿轮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2.
涡旋体的加工可以利用数控机床X轴与Y轴的联动或X轴与C轴的联动完成。本文分别利用这两种方法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动盘的涡旋体,通过对型线误差的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XY法的型线加工精度低于XC法的加工精度,主要原因是机床丝杠的反程间隙,在环或半闭环的数控机床上加工误差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电子衡器的误差,包括加工和安装过程形成的都归并为整个衡器系统的综合误差。由于引起误差原因的复杂性,使得衡器系统的出厂检定和初装及大修后的检定非常必要,特别是常见的角隅误差(角差)——由于它的存在或超差,将导致整个调试过程无法完成,检定就更无从谈起。这里结合笔者的经验就常见的几种角差的成因及调整过程作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 10621-20091))中明确规定:接触网支柱距正线的侧面限界在无砟轨道地段不应小于3.0m,有砟轨道地段不应小于3.1m;车站内困难条件下直线地段不应小于2.5m。根据规定,侧面限界不应小于设计限界,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实旎过程当中,由于接触网支柱基础为站前土建施工单位在梁厂进行预留,施工中经常存在误差,  相似文献   

15.
高速接触网无交分线岔定位悬挂调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林生  夏谦云 《硅谷》2008,(24):25-25
道岔定位是接触网悬挂调整的关键部位.相对于交叉式线岔,无交分线岔的安装调整更困难,安装精度要求更高.从1/18号可动心轨高速单开道岔(简称18号道岔)的结构特征入手,根据合宁线接触网无交分线岔的原理与特征,结合铁科院网检车在合宁线的现场检测数据与实际施工检调经验,对接触网无交分线岔定位悬挂调整的几个问题进行浅析,提出无交分线岔定位悬挂调整的关键要领.  相似文献   

16.
铁路电气化接触网设备是一种为电力机车提供电能的特殊供电线路及设备。铁路电气化建设中接触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给设备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有效提高了电气化铁路运输效率。电气化铁路具有高效率、低成本、低污染等特点,它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建设发展。本文简单阐述了铁路电气化建设中接触网设备运行的特点,分析了可能造成电气烧伤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故障防控展开研究。旨在完善铁路电气建设中的接触网设备安装运行,提升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刘昶  石万凯  刘坤  刘浩 《振动与冲击》2022,(16):177-187
基于齿轮加工、安装误差的分布规律,建立了渐开线直齿轮的误差齿面模型,提出了适用于该误差齿面模型的齿轮承载接触分析算法,研究了不同误差对直齿轮副内部激励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直齿轮副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误差下齿轮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表明:加工误差中,齿距偏差是齿轮副内部激励的主要影响因素;齿距偏差作用下,综合啮合误差呈阶跃变化,当阶跃值超过一定范围后时变啮合刚度发生突变;安装误差影响下,综合啮合误差为一定值,时变啮合刚度随中心距和轴线倾斜误差的增加而减小;为减小齿轮系统动态传递误差的峰峰值,齿距偏差应根据载荷大小合理分配,同时应避免由轴线倾斜误差导致的偏载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8.
检验检测的准确性关系国计民生,尺寸的偏差大小直接关系到各零部件能否顺利地安装配合使用,尺寸测量检测是零部件的重要检测项目,也是最直观的检测手段,在接触网零部件的生产加工检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尺寸检验的判定结果取决于零部件尺寸公差的选择,所以零部件尺寸检测公差的选择是尺寸检测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正>获奖情况:2022年中国安装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成果研究背景刚性接触网具有结构简单、无张力补偿、适应小断面隧道安装等特点,但研发初衷是为了解决既有低净空隧道内电气化线路接触网的安装问题,列车运行速度一般在100km以下。该成果实施前,刚性接触网系统在国内地铁的最高运营时速在80km~120km,国铁线路最高运营时速在120km~140km,在国外也处于时速160km及以上速度等级的技术验证阶段,国内外此领域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阐明接触网硬点、高差概念,重点分析高速铁路接触网产生硬点的原因,提出解决接触网硬点的措施,提高接触网设备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