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1 乌龙茶感官审评方法及技术要点 乌龙茶主产于我国的福建省、广东省和台湾省,是我国的特种茶类。以前,乌龙茶的消费主要在产地和港澳地区,近几年来,乌龙茶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喜爱,其它地方的消费群体正在逐步扩大,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评判乌龙茶的品质特征是消费者热切希望了  相似文献   

2.
茶叶感官审评技术是评定茶叶品质的主要方法,根据不同区域,乌龙茶感官审评方法有福建、台湾和广东之分。随着两岸茶叶交流不断加强,各种茶事等活动逐步增多,为保证评茶活动科学、有序地进行,两岸乌龙茶感官审评方法的标准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比大陆与台湾乌龙茶感官审评方法的主要内容及评茶操作程序,分析了两种感官审评的特点,阐述了当前两种乌龙茶感官审评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可改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3.
闽南乌龙茶毛茶品质特点和审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际审评经验总结了闽南乌龙茶毛茶的品质特点,介绍了其审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 福建乌龙茶以其品种多,特征各异,品质风格独特而著称。制乌龙茶对品种、栽培技术、地域气候、季节、工艺技术都有一定的要求,乌龙茶的感官审评技术也较难于掌握。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科技手段定量研究茶叶品质的色、香、味、形等理化性状,检验茶叶中各种成份的含量,从而鉴别茶叶品  相似文献   

5.
日本感官审评茶叶的方法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笔者于2001年9月5日~9月9日到日本参加“‘国际名茶品评会日本大赏’选考会”,作为评委之一参加了这次采用日本式感官审评各国来的名优茶的选评会,感受了日本式的茶叶审评方法与日本国茶叶审评专家对茶叶品质评判的特点,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6.
采用铁观音为材料,在100℃、130℃、160℃3个不同温度下分别进行再烘焙,分析比较了不同的再烘培温度对铁观音感官品质、主要理化成分的影响,并与市售黑乌龙茶产品进行差异性比较。感官审评结果表明,100℃再烘焙4 h茶样的感官审评得分最高,且香气和滋味最好,感官品质优于市售浓香型黑乌龙;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儿茶素、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在不同温度再烘焙处理过程中变化规律相似,100℃烘焙条件处理过程中以上组分含量先提高后降低,在130℃、160℃烘焙温度条件下均呈下降趋势,茶色素含量随着烘焙温度的提高和烘焙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炭焙型黑乌龙茶生化成分与铁观音160℃烘焙时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7.
黄玫瑰乌龙茶挥发性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2):152-16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经水蒸气蒸馏(steam distillation,SD)提取的黄玫瑰乌龙茶挥发性香气(基香组分)和经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得到的黄玫瑰乌龙茶挥发性香气成分(茶汤香气),结合感官评价对黄玫瑰乌龙茶的香气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玫瑰乌龙茶基香及茶汤香气组分中,均含有较多的杂环类、烯类、酯类和醇类成分,其中α-法呢烯、橙花叔醇、芳樟醇氧化物Ⅰ、芳樟醇氧化物Ⅱ、水杨酸甲酯、吲哚和糠醛含量较高,同时茶汤香气中检出较多的低沸点化合物,以及D-柠檬烯、壬醛等具柑橘风味香气成分,对黄玫瑰乌龙茶整体香气组分进行有效补充。黄玫瑰乌龙茶感官评价的结果与香气组成分析的数据相吻合,具较好的烘烤香、谷物香、焦糖香及花香,香气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9.
闽南水仙、永春佛手茶品质特征和审评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闽南水仙、永春佛手茶是福建乌龙茶两枝奇葩,以其独特工艺、独特的风味、优异的品质而享誉海内外。其品质的形成与各种因素相关联,茶叶审评也较为复杂。目前,乌龙茶感官审评仍作为判别茶叶品质的优次、价值的高低的重要手段,它分为毛茶审评和精茶审评。通过毛茶审评可以判别茶叶的品种和质量,分析初制工艺过程中的缺点,以便于进一步改进工艺,纠正不足,提高质量;在精制加工前期进行审评,利于拼配付制,提高效益。为此,在茶叶审评中,除了常规的感官审评程序和操作方法外,还应注意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 毛茶审评是茶叶生产、销售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技术性较强,应认真对待。下面就毛茶审评谈几点体会。 1 毛茶审评的基本鉴别要点 1.1 扦取样茶 扦样具有代表性,扦样时要力求均匀。 1.2 外形 审评茶叶的外形时,分别观察条索、色泽、嫩度、净度和干香,综合各项因子,评定好次。 条索 察看毛茶形状的粗细、松紧、扁圆、弯直、轻  相似文献   

11.
刘洪林  曾艺涛  赵欣 《食品科学》2019,40(16):69-74
研究半发酵乌龙茶加工对活性化学成分儿茶素的影响。采摘的鲜叶立即在严格控制的加工条件下进行加工,分析每道加工工艺操作所制茶叶的儿茶素总量和各种儿茶素单体(-)-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研究表明,在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儿茶素总含量略有下降,约为10%;儿茶素单体变化不一。在加工工艺中,做青、杀青和干燥对儿茶素含量影响较大。为使乌龙茶中儿茶素的潜在健康效益最大化,这3 道工艺应在茶叶生产中加以考虑并做到最优化,以期为乌龙茶加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探明颗粒形乌龙茶造型过程典型造型力的作用效果及其对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本文设计了搓揉力+压力模型(A)和纯压力模型(B)两种力模型,研究在制叶的力学特性、微观形态、生化成分以及毛茶色泽、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力模型在制叶最大应力及最大应变均值达到显著差异(p<0.05);两种力模型在制叶主要生化成分总体均呈下降趋势,毛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黄酮含量差异显著(p<0.05);色泽方面,搓揉力与压力模型的毛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高于纯压力模型,干茶色泽也更偏绿明亮;香气方面,具花果香特征的罗勒烯、(Z)-己酸-3-己烯酯、丁酸丁酯、芳樟醇在搓揉力与压力模型中相对含量较高;感官审评中搓揉力+压力模型的毛茶品质综合表现优于纯压力模型。  相似文献   

13.
茶叶审评是茶叶营销的重要一环。当审评数据量较多时,人工处理则显得很困难。本系统采用VC~( )5.0语言,用模糊矩阵评估法和加权平均法等进行综合评判,使用软件工程方法设计完成。它适用于各类茶叶审评数据的统计,能大大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of the fractionated tea extract, a lower-polymerized polyphenol-rich extract ultrafiltrated from oolong tea. The amounts of total polyphenols, flavonoids and condensed tannin were enriched in fractionated tea extract compared to oolong tea. Furthermore, fractionated tea extract was a stronger scavenger of nitric oxide and 2,2-diphenyl-1-picryhydrazyl radicals than oolong tea. When lipopolysaccharide-treated RAW264.7 macrophages were co-incubated with both tea extracts (500 μg/mL) or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100 μg/mL) for 16 h, all samples (oolong tea, fractionated tea extract, and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suppressed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by 60, 48, and 46%, respectively, and the suppression was due to nitric oxide-scavenging. However, only fractionated tea extract lowered the proportion of phospholipid arachidonic acid and type II-cyclooxygenase expression, thereby decreasing PGE2 synthesis by 29%. In conclusion, fractionated tea extract was rich in potent antioxidant substances capable of inhibiting the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mediators.  相似文献   

15.
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稀土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茶叶稀土超标较严重。本文主要研究了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稀土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叶加工过程各工序存在不显著相关的关系。因此,加工过程对茶叶稀土含量影响不大。乌龙茶加工过程不是导致茶叶稀土含量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广东岭头单枞茶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了广东岭头单枞茶品种的指纹图谱,根据其高效液相色谱中的相对保留时间、相对面积、共有峰、重叠率、八强峰及其相对总面积等对色谱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建立了鉴定广东岭头单枞茶品种的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为茶叶品种的鉴定提供了较全面的信息,为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品种和品质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途经。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干燥方式对单丛茶抗氧化能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潮汕白叶单丛品种为原料,采用不同季节和不同干燥方式加工的成茶,研究其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并对其进行主要生化成分的测定和感官审评。实验结果表明,炭焙精制是最好的干燥方式,二春炭焙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调味品的感官鉴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秀梅 《中国酿造》2002,(2):24-27,29
该文详细的论述了调味品感官鉴评的基础内容 ,感官鉴评时的注意事项 ,各种条件产生的影响因素和实际鉴评中的具体操作要求和步骤 ,调味品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产生的感官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川茶群体品种的春夏秋鲜叶原料,对乌龙茶加工关键环节做青工序分别设计摇青和摊青结合的3 种组合实验,采用感官审评与成分测定相结合的手段,探讨做青方式对四川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采用摇青4 次、摊青9 h(1 h+1.5 h+2 h+2 h+1.5 h+1 h)制得乌龙茶品质较优,香味总评分为56.2~61.4分;儿茶素总量降低了1.51~9.08 mg/g;茶黄素(theaflavins,TFs)、茶红素(thearubigns,TRs)、茶褐素(theabrownines,TBs)分别增加了0.026%~0.043%、0.39%~0.57%、0.55%~0.83%。春、夏、秋季都以摇青4次、摊青9 h(1 h+1.5 h+2 h+2 h+1.5 h+1 h)制成的乌龙茶,其中秋季品质较优,春季次之,夏季较差,其香味总评分分别为61.4、60.0、56.2 分。提示,通过控制做青程度,调节半发酵水平,将有利于四川乌龙茶加工技术提高及产品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