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明了发展闽南乌龙茶清洁化加工的意义,提出了从生产环境、加工设备、加工燃料、加工工艺以及工人操作等五个方面发展清洁化加工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稀土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茶叶稀土超标较严重。本文主要研究了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稀土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叶加工过程各工序存在不显著相关的关系。因此,加工过程对茶叶稀土含量影响不大。乌龙茶加工过程不是导致茶叶稀土含量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闽南乌龙茶毛茶品质特点和审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际审评经验总结了闽南乌龙茶毛茶的品质特点,介绍了其审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台茶品种翠玉为试验材料,以“速包+平板”作对比,研究“全速包”造型工艺对闽南乌龙茶造型过程中物理特性、生化指标及毛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全速包造型工艺,造型过程中在制茶叶的叶温、含水率、容重、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变化与“速包+平板”造型工艺存在显著差异;而水浸出物、咖啡碱、黄酮的含量与“速包+平板”造型工艺差异不显著。两种不同造型工艺所制得的毛茶品质相近。  相似文献   

5.
闽南乌龙茶烘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烈市场环境下,闽南清香型乌龙茶销售陷入困境,浓香型乌龙茶开始回归,"清转浓"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烘焙是形成浓香型乌龙茶风味的关键工艺,具有提升茶叶品质的重要作用。烘焙型茶叶通过褐化反应形成乌润色泽;烘烤香由褐化反应产生,焙火前已形成的花果香在烘焙中得以保留和提升;多酚类物质异构化减少茶汤苦涩味,糖类物质通过分解、参与褐化反应的方式增加甜醇滋味。本文对焙火提高乌龙茶色、香、味等方面品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已发现的呈香、呈味物质,为探索烘焙对茶叶品质形成的化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乌龙茶饮料的研制及其防沉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乌龙茶瓶装饮料的加工方法,并就其浑浊沉淀的原因以及澄清剂、防腐剂和pH值对沉淀物生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品质的差异,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仪,对云霄和武夷山生产的黄观音乌龙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电子鼻实验结果表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能较好地区分两地黄观音乌龙茶。HS-SPME-GC-MS实验结果显示,两地黄观音乌龙茶共测出79个香气成分,其中17个差异香气物质可用于黄观音乌龙茶产地区分。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花香特征的茉莉酸甲酯、吲哚、茉莉酮、反式-橙花叔醇和茉莉内酯等香气成分在云霄黄观音中OAV较为突出,而具有花果香气特征的芳樟醇、癸醛、月桂烯、异戊醛和己醛等香气成分在武夷黄观音中OAV较为突出;产地判别结果表明,基于17个差异香气物质构建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判别率达到83.33%,其中5个重要香气成分(芳樟醇、反式-橙花叔醇、茉莉内酯、茉莉酸甲酯和...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不同产地乌龙茶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快速检测,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我国4个不同产地的29个乌龙茶样品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研究。不同产地乌龙茶样本的IMS图谱显示,挥发性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呈柑橘香的柠檬烯在广东乌龙茶中含量较高;闽南地区乌龙茶中具有青草香特征成分的庚醛、己醛、3-辛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的乌龙茶;台湾地区乌龙茶中具有果香气特征成分的2-己酮、丙酸、γ-丁内酯、正己醛等含量较高;闽北地区乌龙茶中具有烘烤香呈香特性的反-2,4-庚二烯醛、对乙基苯酚、5-甲基糠醛含量较高。采用差谱法从谱图中筛选出43种挥发性化合物,以峰值强度作为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降维,能对不同产地乌龙茶进行区分,其中PC1的贡献率为54.2%,PC2的贡献率为19.4%,累计贡献率为73.6%;使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其中PC1的贡献率为54.2%,PC2的贡献率为19.3%,累计贡献率为73.5%,各产地乌龙茶区分效果较好;使用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LDA判别率为100%,可以有效判别不同产地乌龙茶。表明GC-IMS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乌龙茶挥发性物质的检测及产地的快速区分。  相似文献   

9.
乌龙茶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荣山  许烨 《饮料工业》2004,7(3):10-16
以乌龙茶为原料,进行茶粉的研制.经过实验找出最佳的浸提条件,回收浓缩过程中散发的香味物质,兑制回浓缩液中,经过喷雾干燥得到速溶茶粉.并对茶渣进行处理以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品质的差异,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及茶叶感官审评的方法,对云霄和武夷山生产的黄观音乌龙茶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地黄观音乌龙茶共测出11类820种代谢物,其中两地一级黄观音乌龙茶筛选出的差异代谢成分63种,占总代谢物的7.68%;两地二级黄观音乌龙茶鉴定出的差异代谢成分120种,占总代谢物的14.63%。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两地一级黄观音乌龙茶富集程度最高的通路中有3条与黄酮类差异代谢物相关,两地二级黄观音乌龙茶富集程度最高的通路中有2条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差异代谢物相关。通过对比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的呈味物质发现,两地一级黄观音的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山柰酚-3-O-鼠李糖苷、芹菜素-7-O-芸香糖苷、L-脯氨酸、L-天冬酰胺和γ-氨基丁酸等代谢物含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两地二级黄观音的L-谷氨酸、L-天冬酰胺和γ-氨基丁酸等代谢物含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该研究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出与云霄黄观音和武夷黄观音乌龙茶品质相关的差异代谢物,为阐明两地黄观音乌龙茶的品质特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乌龙茶为材料,采用自主研制的50L微波萃取罐,通过超滤与反渗透制取乌龙茶浓缩液,以水浴浸提为对照,研究微波与水浴浸提乌龙茶浓缩汁的效果。结果表明,在1:35的相同茶水比下,微波(2kW)浸提液的主要内含物成分、超滤液内含物保留率以及浓缩液得率等均高于水浴浸提液及其浓缩液,且浸提时间由水浸提过程的30min缩短为微波浸提过程的8min,而能耗仅为水浴的40%;正交试验获得的微波浸提优化方案为:茶水比1:15,微波功率2kW,浸提8min。  相似文献   

12.
以乌龙茶为材料,采用自主研制的50L微波萃取罐,通过超滤与反渗透制取乌龙茶浓缩液,以水浴浸提为对照,研究微波与水浴浸提乌龙茶浓缩汁的效果。结果表明,在1:35的相同茶水比下,微波(2kW)浸提液的主要内含物成分、超滤液内含物保留率以及浓缩液得率等均高于水浴浸提液及其浓缩液,且浸提时间由水浸提过程的30min缩短为微波浸提过程的8min,而能耗仅为水浴的40%;正交试验获得的微波浸提优化方案为:茶水比1:15,微波功率2kW,浸提8min。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乌龙茶多糖进行硫酸化和乙酰化的化学修饰。探讨不同的结构修饰对乌龙茶多糖理化性质和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乌龙茶多糖进行硫酸化和乙酰化,应用红外、紫外光谱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对两种衍生化的多糖和未衍生化的多糖进行结构分析。为检测乌龙茶多糖的物理性质变化,进行了溶解度变化的检测。通过还原力实验和脂质过氧化抑制试验模型研究比较乌龙茶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证实了在衍生化多糖中硫酸基和乙酰基的存在。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与未衍生化的乌龙茶多糖相比,乙酰化的多糖平面图由圆棒形变成长棒形。硫酸化多糖的平面图呈大小不一的圆岛状,高度图显示尺寸分布较窄。经过乙酰化和硫酸化衍生后的样品,溶解性明显改善。活性分析显示在铁还原力模型实验下,乙酰化后的多糖活性明显升高。在抑制脂质过氧化实验中,硫酸化后多糖的抑制能力极显著增强(P0.01)。结论对多糖进行衍生化有利于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辽史·食货志》所载辽代食盐产地很不全面。据笔者研究,辽代开发的盐池至少有8个,海盐产地有6处。其中,只有炭山盐池等少数几处为老产地,其余大多数都是新产地。辽代对于我国古代北方池盐产地和海盐产地的开发有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乌龙茶是我国的特种茶类, 历史悠久, 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抗氧化作用一直是乌龙茶保健功能研究的重要内容, 国内外在这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年来, 关于乌龙茶抗氧化能力的物质基础和抗氧化机制也日渐被揭示。乌龙茶茶叶中如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维生素等有机成分, 以及锌、锰、铜和硒等微量元素都具抗氧化作用, 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 并且能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 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本文综述了抗氧化检测方法在茶叶中的应用, 以及近年来关于乌龙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并探讨了未来乌龙茶抗氧化研究发展方向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稀土元素指纹分析对紫菜产地溯源的可行性。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南北两地区(江苏条斑紫菜,福建坛紫菜)的36个紫菜样品中16种稀土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紫菜的产地判别模型。结果:聚类分析将紫菜分为五大类,主成分分析提取了两个主成分,占方差解释的97%,这两种分析方法均可以将不同省份的紫菜样品完全区分;Fisher线性判别(fisher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FLD)验证了产地判别模型的适用性,对6个采样点的样品判别准确率达到100%。结论:稀土元素可以作为紫菜产地溯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凤凰单枞乌龙茶抗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凤凰单枞乌龙茶、绿茶(龙井和碧螺春)以及红茶(滇红和英德红茶)水浸出物的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凤凰单枞乌龙茶具有较多的水浸出物,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同时表现出较高的DPPH、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抑制油脂过氧化特性,与绿茶水浸出物的抗氧化能力相似,显著高于红茶。这与凤凰单枞乌龙茶的水浸出物中存在较高含量的茶多酚、茶黄素和茶红素,特别是与其中的儿茶素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
作为中国传统的饮料,茶叶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作为中国重要的一种茶叶种类,乌龙茶具有一定的保健与药理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乌龙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微量元素进行概述,分析乌龙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深入论述乌龙茶中代表性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乌龙茶中微量元素的评价提供借...  相似文献   

20.
乌龙茶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乌龙茶为原料,研究不同因素对乌龙茶多糖得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乌龙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为: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80min,提取温度80℃,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35.在此条件下,茶多糖得率为15.73%.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乌龙茶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1,1-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且清除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