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董敏  苗鸿雁  谈国强 《材料导报》2005,19(Z1):27-29,36
较系统地概述了溶剂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技术方法、原理和溶剂选择.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特点和研究进展,认为溶剂热法是一种极有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小勤  赵永男 《材料导报》2006,20(Z2):90-93
水热合成是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方法之一,可以用来合成碳、金属、半导体以及氧化物等多种无机纳米材料,由于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以及条件温和等优点而备受青睐.简单介绍了水热技术在制备一维纳米材料上的应用、影响纳米材料生长的因素以及一维纳米材料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氧化锌一维纳米材料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ZnO一维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根据制备过程的相态将制备方法分为液相法、固相法和气相法。对各制备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述,对ZnO一维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也介绍了本课题组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对ZnO一维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根据制备过程的相态将制备方法分为液相法、固相法和气相法。对各制备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述,对ZnO一维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也介绍了本课题组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以乙酸锌为锌源, Na2SeO3•5H2O或Se粉为硒源, 采用溶剂热法在乙醇胺(EA)溶剂中一步合成晶型和形貌可控的闪锌矿和纤锌矿结构的ZnSe纳米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X射线谱 (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的晶型、成分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Se源的选取直接决定了ZnSe纳米材料的晶型和形貌: 以Na2SeO3•5H2O为源, 产物为立方相闪锌矿结构的ZnSe纳米颗粒, 直径30 nm左右; 以Se粉为源, 产物为六方相纤锌矿结构的ZnSe纳米片, 厚度约50 nm。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具有合适配位能力的乙醇胺溶剂和Se源对ZnSe纳米结构的合成起重要作用。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室温光致发光光谱(PL)表征了产物的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6.
有机溶剂热法合成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阐述了溶剂热合成技术的原理与特点,介绍了几种常用有机溶剂的性能及其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研究应用现状,评述了典型纳米材料如新型沸石分子筛、Ⅲ-V族半导体及一维纳米材料等的溶剂热合成研究进展。并对有机溶剂热合成纳米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应进行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和有机溶剂热化学合成技术间的联合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传感、电学及光学特性,在纳米光催化、纳米光学、纳米电学及传感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情况,重点讨论了利用热蒸发、水热法、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合成锗酸盐纳米线、纳米棒与纳米带以及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在磁性器件、电化学传感器、光催化及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应用进展情况,同时指出了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碳纳米管及相关的一维纳米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技术,以及利用碳纳米管的填充,包数和空间限制反应等方法合成其它材料的一维纳米结构,这此具有独特性质的一维纳米材料在纳米电子学,纳米光电子学、超高密度存储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Mn3O4广泛应用于催化、电化学、软磁材料、空气净化等领域。近年来,采用多种新技术研制Mn3O4新材料,如电子级Mn3O4、Mn3O4超细粉体、Mn3O4纳米带、纳米棒、纳米纤维、纳米空心球等。重点评述了近几年水热/溶剂热法制备纳米级Mn3O4新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Mn3O4新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胡海华  曹小华 《材料导报》2004,18(Z2):86-89,92
一维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光学、电学及力学性能等特性而引起了凝聚物理界、化学界和材料界科学家们的关注,近年来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综述了一维纳米材料的种类,常用制备方法;介绍了一维纳米材料制备的最新进展,以及一维纳米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纳米CuInS_2材料是一种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为1.50eV,吸收系数高达10~5cm~(-1),在太阳电池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水热及溶剂热法是液相制备纳米粉体的常用方法之一,其用于制备形貌可控的CuInS_2光伏材料具有独特的优势.介绍了黄铜矿型CuInS_2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以及水热及溶剂热法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水热及溶剂热法制备不同形貌与结构CuInS_2光伏材料的研究现状,研究了其制备特点及制备机理;最后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田亮  梁峰  赵万国  王军凯  张海军 《材料导报》2017,31(13):120-125
SiAlON具有优异的常温、高温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是一种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一维SiAlON(纳米线、纳米棒、纳米带等)特有的单晶结构更是赋予了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能,使其在高温陶瓷、光学及电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一维SiAlON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一维SiAlON的合成及其生长机理,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溶剂热法, 以Zn(Ac)2·2H2O和 CH4N2S为反应物合成ZnS微球。对ZnS微球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表征。结果表明, 合成的ZnS微球为立方闪锌矿型晶体结构, 由ZnS纳米粒子自组装而成。在降解苯酚水溶液的光催化研究中, 以乙二醇-水为溶剂合成的ZnS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其他溶剂体系合成的ZnS, 循环使用3次仍保持较高的活性。ZnS微球光催化性能的提高可归结为以下三方面的协同作用: 较小的禁带宽度(3.39 eV)有利于吸收光子, 较完整的晶体结构使催化剂活性分子数增多和较大的比表面积(19.4 m2/g)有利于反应液与催化剂的充分接触。ZnS微球降解苯酚的中间产物为乙二酸、顺丁烯二酸和极少量的对苯二酚。  相似文献   

14.
微乳化技术在无机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微乳液的概念,微乳反应器的原理以及微乳液各组分对于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微乳化技术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中的应用状况.探讨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乙二醇溶剂热法,以蔗糖为碳源,制备了橄榄石型纳米级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对其物相、形貌、结构、成分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LiFePO4/C的形貌为棒状,直径约为100 nm,结晶度高、分散性好。LiFePO4的粒径细化和掺碳有利于提高LiFePO4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其首次充放电比容量(0.1 C)分别为166 mAh·g-1和164 mAh·g-1,充放电电压平台分别为3.45 V和3.40 V;在5 C大倍率放电下,经过20次循环,其比容量保持率为95.4%。  相似文献   

16.
纳米材料模板合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得到纳米材料是目前纳米科学的研究热点,综述了纳米材料的多种模板合成研究方法,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特点并对各种模板合成方法进行了分类比较,举例说明了各种模板在纳米合成方面的应用,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利用水热/溶剂热法合成铜基微纳米晶体颗粒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氧化亚铜、碱式碳酸铜、碱式钼酸铜、碱式氯化铜、碱式磷酸铜等铜基微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对铜基微纳米晶体颗粒材料生长机理和形貌控制合成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对铜基微纳米晶体颗粒材料生长规律的一般性认识,实现了在水热/溶剂热条件下对铜基微纳米晶体颗粒材料生长的形貌控制合成。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强静磁场对溶剂热合成纳米Bi形态的影响.实验中选用乙二醇或乙二醇与乙醇的混合液作溶剂、硝酸铋作铋源.结果表明,磁场能促进Bi纳米呈各向异性生长,并诱导合成纳米线.随着磁场强度的提高,产物中纳米线的比例逐步增大;反应温度越高,产物中获得全部纳米线所对应的磁场强度越低;在150℃、磁场强度达到12T时,产物中没有得到全部纳米线,在180℃和210℃时,产物中全部纳米线所对应的磁场强度分别为12T和8T.采用乙二醇与乙醇的混合液作溶剂时,产物中纳米线所对应的磁场强度提高.最后讨论了磁场诱导合成Bi纳米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纳米材料的气相燃烧合成一般是指利用气体燃料燃烧提供高温,通过物理或者化学过程从气溶胶中获得纳米材料的过程。气相燃烧法可以制备不同结构的纳米材料,具有过程连续、易于规模化、无后处理、低成本等优点,是纳米材料制备最具工业化潜力的方法之一。气相燃烧制备纳米材料涉及快速高温反应和产物单体成核、生长、凝并、团聚等过程,这些过程互相关联、交互影响;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材料结构调控及材料生长机理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重点。主要介绍了气相燃烧反应器结构、材料制备、结构调控、应用性能和工业生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