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传统的戏曲演出中,不同的舞台艺术形像有其不同的脸谱,而不同的脸谱又有不同的人物与个性。例如:关羽的红脸象征忠义,曹操的白脸象征其奸诈,包拯的黑脸象征其铁面无私等等。色彩的运用使戏曲脸谱更加鲜明、准确,即便人们不认识舞台上的人是谁,也能从他的脸谱色彩上判断人物的忠与奸,这首先要归于化妆的效果,人物的化妆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流露。脸谱用色历来讲究:"红忠白奸蓝威猛,绿多怪,金粉表神仙"。  相似文献   

2.
戏曲演员运用唱腔来使人物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精神境界和性格特征,这是戏曲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戏曲艺术在长期的表演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角色和行当的划分。这种角色行当的划分与戏曲唱法形成了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角色行当,在演唱的音域、音色以及演唱风格和技巧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水袖,是戏曲服饰中的一种装饰。最初的出现只是为了增加美观之用。但是戏曲艺术通过长期的实践,大师们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发展、日积月累,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舞台表演语汇,成为表现人物、抒发情感的工具。撇开剧情看,它是极抽象的表演程式,但融汇贯通到具体的戏剧情节和人物情感活动中,它就变成了极为直观的、能准确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既是内心的外化又是形体表演的延伸,是塑造戏曲舞台形象,尤其是  相似文献   

4.
戏曲的意象创造是由中国传统美学原则决定的。在进行戏曲艺术创作时,就要遵循意象创作的规律和方法,以戏曲意象化的美学精神为指导,进行创作和构思,强调人物形象的意象化塑造和舞台时空自由的意象化处理。作为戏曲导演,要掌握这种意象化的艺术创造方法,继承前辈艺术家的优秀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戏曲艺术。  相似文献   

5.
作者结合自己创作心得,阐述戏曲情节与情感的关系,提出戏曲创作,必须删去可有可无的情节,腾出时空让人物抒发情感。  相似文献   

6.
歌唱共鸣与声音的音量、音色、音质都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对吐字和发声技术也有很大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戏曲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在共鸣的运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传统的戏曲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在行腔上各相不同:中国传统的戏曲唱法的行腔是吟唱,美声唱法讲究的是咏唱;中国传统的戏曲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的关系是既有差异,又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电视与戏曲一开始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逐渐相辅相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戏曲与电视结合是双向选择的结果,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随着电视传媒的出现,戏曲在传播方式、艺术形态、观剧方式等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写意为特征的戏曲与以写实为特征的电视艺术结缘.经高度融合而成戏曲电视剧.传统与现代.戏曲与电视并不矛盾,二者的结合为彼此的发展增强了活力,展示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剧目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运用戏曲表演程式的基本功,学会运用唱腔、念白、舞蹈、身段等艺术表现手法,将每出剧目的中心事件和主题思想、矛盾冲突、人物关系以及人物行动等完整地表现出来。创作上没有固定的训练模式,掌据扎实的基本功,对于戏曲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消化已经掌握了的基本功,就能够把它们化做我们所需要的技巧和工具,能够很好地随心所欲地使用,使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饱满。  相似文献   

9.
戏曲作为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向观者展示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戏曲艺术中的音乐板式、脸谱服装、表演动作等等无不吸引着世人对它的青睐。中国民间美术中很早也出现以各种形式来表现戏曲形象的作品。二十世纪以来,以戏曲元素为创作素材已成为了画家抒情达意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并创造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民间戏曲的市场化道路致力于中国戏曲的发展,是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发展的必须,戏曲的市场化道路不是片面地将演员和剧团抛向市场,任其生灭.在传统文化越来越焕发活力的今天,民间戏曲更应该在国家保护传统遗产、发展文艺事业的有利环境中,走出多样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戏曲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对其的改革创新之声由来已久。在媒介技术快速更新发展的今天,笔者认为戏曲传播当紧扣其文化属性,有效整合各类相关资源,以多元视界强化市场化宣传和运作,着力"动态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舞是以继承、发扬民族风格为主的传统舞种,它集中体现出我国传统的诗书、绘画、雕刻、壁画以及戏曲等艺术的优秀精髓。本文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典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职业化教育的服装设计课程设置理念,应围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突出服装设计专业特征,以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为主要目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对课程进行重组,形成以服装专业能力为主线的基于整体职业能力培养的服装设计职业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中融入传统戏曲演唱技巧,是近年来学科内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文章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对作品进行多维度人文解读与创作技法剖析,以亲历者的切身体验,阐释演唱过程中的理解与诠释,在把握中国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演唱的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上,在"润腔"与"表演"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重点探究.  相似文献   

15.
职业化教育的服装设计课程设置理念,应围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突出服装设计专业特征,以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为主要目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对课程进行重组,形成以服装专业能力为主线的基于整体职业能力培养的服装设计职业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面对瞬息万变的设计潮流我们理智地思考着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服装设计的道路。拥有流淌着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血液的中华民族需要让本民族的服装载满中国民族精神,它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因此,体现设计之民族精神、做好自己的民族教育是中国服装设计要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戏曲是一种写意的综合艺术,其在有限舞台空间中挥洒出无限自由的广阔空间,其戏曲空间可归纳为回环流转性、时空跳跃性、象征写意性、意象虚拟性四种特质,这些美学特质使中国传统戏曲具有形式优美、意境高远、表现力丰富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王世贞对<西厢记>的批评主要体现在下面二个方面:一是以诗律曲,这种批评标准明显地带有从传统的诗词批评向戏曲批评演变的某些痕迹.二是王氏的批评中体现出他对戏曲的艺术规律的触及,但这些认识又是不很自觉的,更是不成熟的.  相似文献   

19.
尽管"喜剧"作为"舶来"的概念引入中国较晚,但中国古代戏曲中的喜剧传统,其悠远而根深蒂固的存在却是勿庸置疑的,本文以戏曲在民间的演出场景展开,尝试探讨比较同处民间生活重要地位,同以诙谐和笑为精神内核的欧洲中世纪狂欢节与中国古代喜剧.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源于民间艺术,具有独具魅力的艺术性与观赏性。这些艺术元素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的创作空间和源源不断的视觉资源。如何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吸取营养,应用在当代绘画表现中,并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