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对于林风眠的认识,大多都是从他中西融合的绘画中开始的,他用自己一生的创作生涯,践行了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的完美融合,呈现出了鲜明的艺术特征,也给后世的绘画给极大的启发,探求这些特征和启发,对于今天的绘画创作,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1999年随着高校扩招的实施以来,美术教育发展得生机勃勃,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祖国大江南北的高校中遍地开花。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实用美术的领域中不断涌现了许多新的学科,如动漫专业等。新专业的涌现,给美术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留下了探索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随着室内装潢设计的快速发展,室内逐渐成为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空间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情趣的追求越来越明显,一向作为家具陈设陶的形式出现的釉下彩陶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样的一种潜在需求无疑是对釉下彩陶艺术形式的创新有着新的提示,即在不断完善釉下彩陶艺术的家具陈设功能外,逐步拓展其与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4.
"媚俗艺术"其实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渗透于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包括波普艺术、表现主义、甚至现实主义等等)之中。在这些纷繁复杂艺术形式中都包含有"媚俗性"的成分。在本论文中为了便于研究和称呼,我姑且将其统称为"媚俗艺术"。  相似文献   

5.
艺术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化不断呈现出各种形态,归根结底,它是人类独特的精神产品,是人类属性的再现,艺术创作离不开人,任何艺术形式都需考虑"人"的诸种因素。  相似文献   

6.
2022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被写进了国家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国家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策略。原有设备管理与点检维修课程标准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内容设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课程标准通过明确课程定位、修订培养目标、梳理教学内容、构建课程结构和思想政治路径双主线螺旋递进的专业课程思想政治体系,实现知识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同步并行,对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具有指导作用,对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高技能人才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南京长江大桥建于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政治历史条件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采用具像的、通俗易懂的、符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这同当时西方流行的波普艺术有几分相象。虽然两者所处的社会历史大环境有很大差异,但在某些方面是具有共性的。南京长江大桥所体现出的"中国特色"更多的是偏向于社会审美方面,而不是通常人们所理解的文化传统方面。本文通过重点论述在这座建筑物上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来阐明它的社会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艺术馆和全省各级文化馆以"关注农村、关注教育、关注贫困"为主题开展"艺术扶贫"工程,面向农村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与帮扶活动,开创了文化馆专业人员常年坚持为贫困地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途径,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创新。本文从艺术扶贫的文化意义出发,探讨了目前艺术扶贫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全局上审视所有世间存在的艺术品,我们发现人们对艺术品的解读只有两种方式,有些艺术品以运动的形式被解读,如文学、电影、电视、戏剧、音乐、舞蹈等,另一些艺术品则以静态的形式被解读,如绘画、雕塑、摄影、建筑等.依据艺术品的构成秩序和解读秩序而将艺术品划分为动、静两大类,标准清晰,容易被一般艺术接受者所掌握,同时这一标准也比较能够揭示各种艺术品的本体特征,涵盖力和统摄性强,所以我们倾向于按照这一分类标准构建新的艺术格局.  相似文献   

10.
素描既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用"线"造型在素描学习和实践中是极其重要的。学习和掌握"线"的表现艺术和运用,对素描学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装饰艺术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美的理念中,艺术包含有两极,一是美的,一是丑的。"美"与"丑"是一组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美学范畴,在中国装饰艺术中,"以丑为美"也是一种别样的审美准则。  相似文献   

12.
艺术档案是指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交流、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古琴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丝弦乐器,素有"国琴"之称。千百年来,古琴艺术在中国艺术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追求。本文试从古琴艺术中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入手,通过古琴艺术对"真"和"善"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展现,总结出了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精神的精髓——即对感性生命文化的不懈向往与追求,即古琴作为中国人艺术化生存的典型样态之一所具有的"真""善""美"合一的审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4.
大工程观是培养现代工程师的系统工程,是工科院校培养学生的宗旨。加强工科院校学生艺术素养是大工程观的内在要求,建立完善的艺术素质教育体系是强化工程文化教育的保证。就大工程观理念下加强艺术素质教育的意义、内涵和途径做了简要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当代设计越来越趋于国际化,多元化。本文通过分析中式风格对西方洛可可风格形成的影响与洛可可风格在中国当代设计中的运用,总结出中西艺术风格的两次相融,找出相融的特点与规律及相融中的继承与改造,从而得到中西艺术风格这两次相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世纪,日用陶瓷设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艺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均对日用陶瓷设计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文章主要从日用陶瓷的装饰角度出发,论述了现代艺术在思想观念、技法表现、形式结构等方面都促进了日用陶瓷装饰的发展,以此给我国的日用陶瓷上的装饰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创新并实施“学工融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习项目与职业标准对接、学习场所与工作场所对接,构建“做中学”“学中做”式“项目导向”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满足“学工融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运行需要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打造“专兼结合、德艺双馨”的技艺型教学团队,提升专业和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各种新传媒和新材料的发明运用,促使平面设计的表现力大为增强,进而被运用到建筑与环境中,突破了传统的装饰作用,体现出建立有序的都市景观或创造风景化都市空间的重要性,显现出超平面艺术的视觉传达功能。  相似文献   

19.
在以“金课”为导向的大学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针对国内本科课程普遍存在的课程内容旧、持续改进难和缺乏挑战度等问题,依托“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以控制网络技术课程为例,提出赛教融合促进“金课”两性一度达成的新举措。在分析赛教融合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赛题知识点的演变分析,遵循以赛促教和以赛促建原则,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和实验内容等课程要素进行了动态更新与调整,形成符合“金课”标准的新模式。通过连续3年对课程建设成效的追踪与统计,显示出控制网络课程在学生学习兴趣、考试成绩、英文水平、评教评课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提升,是一种可推广可借鉴的模式和途径,为促成“金课”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对国家稳定、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人才,以适应国家产业变革和新工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对安全科学与工程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进行了探索。结合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育教学理念、跨学科交融新型组织机构、多学科交叉融合跨界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新工科”理念下安全科学与工程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