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针对传统10 kV开闭所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OOSE机制的出线故障闭锁进线保护,解决了开闭所进出线电流保护难以配合的问题。在进线保护中,集成基于GOOSE机制的进线备自投和母联备自投软件模块,不需要单独配置备用电源自投装置,节省了设备投资。进线保护中增加自动甩负荷功能,通过GOOSE信息实现分布式过负荷自动减载。基于GOOSE机制的出线故障闭锁进线已在现场应用,网络化备自投和自动序位甩负荷在现场已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兵 《电工技术》2010,(6):8-10
介绍35kV变电所两路进线,带1台6kV汽轮发电机组的母联备自投方式较一般双电源的不同及RCS-9651CS备自投装置在变电所6kV备自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保证电源的不间断以及高可靠供电是现代电气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介绍了一款备自投装置设计,可以实现不同供电系统下的备用电源投切方式,如进线备自投、母联备自投、联切备自投及自适应备自投,以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10 kV扩大外桥和10 kV单母Ⅳ分段的接线方式下主要运行方式的分析,给出了在110 kV侧和10 kV侧各配置两个备自投来实现全站备自投的方案。110 kV备自投除了考虑两条进线互为备用的逻辑外,还考虑了主变区内故障时备自投的动作逻辑,同时通过110 kV备自投动作逻辑直接动作于部分10 kV侧开关,大大缩短了10 kV侧的停电时间;10 kV侧桥备自投逻辑在动作时,考虑了各台主变过负荷的情况,一旦预测到动作后主变会出现过负荷,则备自投放电,防止在备自投动作后出现主变过负荷而造成事故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10 kV扩大外桥和10 kV单母Ⅳ分段的接线方式下主要运行方式的分析,给出了在110 kV侧和10 kV侧各配置两个备自投来实现全站备自投的方案.110 kV备自投除了考虑两条进线互为备用的逻辑外,还考虑了主变区内故障时备自投的动作逻辑,同时通过110 kV备自投动作逻辑直接动作于部分10 kV侧开关,大大缩短了10 kV侧的停电时间;10 kV侧桥备自投逻辑在动作时,考虑了各台主变过负荷的情况,一旦预测到动作后主变会出现过负荷,则备自投放电,防止在备自投动作后出现主变过负荷而造成事故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6.
备自投过负荷联切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规备自投由于没有考虑进线备自投方式下的过负荷联切及三卷变压器中低压侧过负荷判别问题,因而只能实现母联备自投方式下的过负荷联切功能。在常规备自投装置的硬件基础上,通过修改软件逻辑和对硬件做必要的修改,实现了各种备自投方式下的过负荷联切功能,并具体给出了PSP642备自投装置实现备自投动作后过负荷联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备自投过负荷联切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备自投由于没有考虑进线备自投方式下的过负荷联切及三卷变压器中低压侧过负荷判别问题,因而只能实现母联备自投方式下的过负荷联切功能.在常规备自投装置的硬件基础上,通过修改软件逻辑和对硬件做必要的修改,实现了各种备自投方式下的过负荷联切功能,并具体给出了PSP642备自投装置实现备自投动作后过负荷联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110 kV变电站线变组单元接线方式以及10 kV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以下简称备自投)的运行环境。建立模型并详细分析了110 kV进线发生不对称故障时变低10 kV母线的电气特征,利用10 kV母线电压信息,探讨了基于电压不平衡度的备自投投退策略,并分析了基于负序电压不平衡度的投退策略,以提高备自投动作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尤相增  李宪栋 《电工技术》2021,(10):143-144
为了提升小浪底水利枢纽坝用电10 kV系统智能化水平,增设了坝用电10 kV系统备自投装置自复功能并完成了相应控制回路改造,优化了备自投和进线保护配合逻辑,实现了备自投自复、手动分闸闭锁备自投和进线保护闭锁备自投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大型石油化工厂6 kV配电系统中进线和母联备自投的特点和条件,分析了原备自投逻辑程序设计,指出了其存在上级保护动作切除本级变电所母线故障电流后会引起本级变电所备自投误动作的缺陷,并对备自投逻辑程序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从有电压到无电压的判断与故障电流延时的配合.  相似文献   

11.
张伟  江秀臣  陆如 《供用电》2010,27(6):69-71,83
10 kV配电站在适当的低负荷时段采用单变压器运行、低压侧母线互联的运行方式可有效减少配电变压器损耗。分析了配电站采用这一经济运行方式时负荷切换点的选择原则,提出了进行低压侧备用电源自动切换的原理和方法,并基于SEL-351系列继电器设计了该电源自动切换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备用电源投入装置主要用于110 kV及以下变电站的进线、母线、变压器等设备的备用自投。随着用户对用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面向用户的10 kV联络线也需要安装备自投装置。为此,合作研发了基于光纤通信的联络线备自投装置,验证了该装置能够实现2条10 kV联络线的相互备用、快速投切功能。该装置的投入使用,提高了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同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500 kV变电站站用电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两种常用站用电系统备自投方案及各自的优缺点,阐明500 kV东坡站所采用方案的经济性、简易性。通过比较两种常用备自投装置——微机型备自投装置和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阐明采用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可靠性、简便性。站用电系统投产前,按照相关验收规范,对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进行调试验收,确认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是合格的、可靠的。投产后,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进行数次正确、可靠的自动切换,运行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4.
500kV变压器中性点备用小电抗器运行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现行500kV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抗器接地运行方案进行了介绍。由于不允许中性点具有不同接地方式的变压器并联运行,小电抗器维修将迫使该变压器停运,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使零序网发生不必要的改变。这是它的不足。为使小电抗器维修时变压器停运时间尽可能短,提出了公共备用小电抗器运行方案,并论述了运行原则。从调度、运行、继电保护角度看,问题被简化。从实用角度,提出了电动隔离开关的一种自动切换方法,结合备用小电抗器投入和退出原则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罗家庄变电站110 kV部分为内桥接线,备自投方式采用分段断路器自投与两条110 kV进线自投自适应方式,在对进线断路器进行手动分闸时备自投装置误动作。通过对备自投装置进行实地检查,认真分析,查找故障出现原因,针对该问题提出三种解决方案,采用最合适的方案进行整改,将汇控柜内断路器就地操作把手摘除,避免就地操作,从而使备自投装置能正确动作。  相似文献   

16.
崔金兰 《现代电力》2012,29(2):41-43
为避免高峰负荷时母联备自投动作可能造成变压器严重过载,提出一种计算变压器各侧开关电流之和的闭锁逻辑:开关电流之和大于备用变压器额定电流一定倍数时,对备自投装置实施闭锁。分析了此闭锁逻辑在110kV变电站不同变压器容量配置,不同一次接线方式等情况下的实际运用,针对CT变比不同的情况,提出了将采集电流在备自投逻辑中折算为一次电流进行相加或者引入CT变比调整系数两种解决方案,并对闭锁电流值的整定给出建议值。此闭锁逻辑对负荷进行了定量处理,且易于在各厂家、各型号备自投装置中实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郭国太 《电气技术》2016,(12):148-151
结合厦门10kV智能开关站技术应用的实例,分析了10kV智能开关站的关键技术和系统结构,介绍了实施10kV智能开关站的设计方案,并对10kV智能开关站技术应用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秦山核电站厂用电系统运行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芳 《华东电力》2005,33(9):42-44
对秦山核电站厂用电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运行方式,建议在6 kV厂用公用母线和6 kV厂用工作母线之间装设“快速切换装置”。采用新的运行方式和装设“快速切换装置”以后,可进一步提高核电站运行安全、可靠性,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邓世杰 《低压电器》2010,(15):25-26,47
将可编程控制器纳入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有效解决了无人值守站所用低压系统备自投切不可靠问题,完善了所用低压系统投切时的遥信、遥测电气信号量,提高所用低压电源在各种工况下的智能备自投切成功率,提高了设备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20.
10 kV备自投装置负荷均分功能对保证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目前广泛应用的10 kV备自投装置中,其负荷均分功能仍存在动作模式单一、动作逻辑不够灵活以及可能导致母线失压的缺陷。本文以3台主变带4段母线的110 kV变电站为例,介绍了国内主流10 kV备自投装置负荷均分逻辑的充电条件及动作条件,探讨了该逻辑存在的优缺点,并对该逻辑中有可能导致母线失压的缺陷进行优化。通过在负荷均分逻辑中加入"先合后分"控制字定值,使备自投装置可以根据当前变电站的参数以及运行工况合理选择负荷均分逻辑,对保障用户用电可靠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