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外》2013,(3):50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落"月的最关键一步——嫦娥三号发射任务定于2013年下半年进行,到时中国将实现对地外天体的首次软着陆探测。嫦娥三号将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月球车),也是阿波罗计划结束后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介绍,嫦娥三号探测器将突破月球软  相似文献   

2.
《光机电信息》2007,24(11):66
2007年10月24日,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第3个里程碑的探月工程,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承担研制的CCD立体相机和干涉成像光谱仪随“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发射升空,并在卫星进入月球轨道后展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图像及分析月球表面元素及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等2项重大科学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3.
何志平  李春来  吕刚  袁立银  徐睿  王建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5):20201006-20201006-8
探测月球与行星表面物质化学成分是了解其起源及演化历史的关键,而光谱探测技术则是物质成分识别与定量反演研究的重要手段。原位(In-Situ)光谱探测有别于空间探测中的环绕器遥感及采样返回探测,是指在目标现场进行的近距离光谱探测。我国“嫦娥三号”任务科学研究与资源勘查,需要开展月球表面原位光谱探测技术研究,突破凝视型时序扫描的新型声光光谱探测关键技术,研发适应表面恶劣环境的高性能、轻小型、高可靠仪器,在国际上率先实现月球表面光谱原位探测及分析。论文结合以“嫦娥三号、四号”为典型应用的红外成像光谱仪,介绍据此发展起来的月球表面原位光谱探测技术,包括探测机制、工作模式及仪器的功能、性能与应用;最后,也简要介绍了即将应用的“嫦娥五号”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  相似文献   

4.
《通信工程》2007,(4):33-33
2007年9月14日,搭载着日本“月亮女神”绕月探测卫星的H2A火箭发射升空。“月亮女神”耗资550亿日元,搭载了14台观测设备。其主要任务是观测月球表面的地形、元素分布和月球重力,探究月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卫星与网络》2006,(9):22-22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近日在东京召开的一个国际会议上提出这一计划。按照计划,这个机构打算于明年向月球轨道发射一颗卫星。此后,日本将向月球发射一艘无人驾驶的宇宙飞船,这艘飞船将在月球着陆并采集样本。接下来,日本将于2020年左右派遣宇航员登月,并开始建设月球基地,预计于2030年完工。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1绕月卫星,它成为继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第三个里程碑。一、探月任务的提出与重大意义早在1991年,时任863计划航天领域首席科学家的闵桂荣院士就提出中国应开展月球探测活动的建议,并成立了"863月球探测课题组"。  相似文献   

7.
人类最伟大的地方莫过于它具有无穷的探索、发现、创造的欲望和能力。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乘小鹰号月球着陆器成功登上月球表面,以他个人的一小步,为人类迈出划时代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8.
《红外》2013,(9):50-F0004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2013年9月4日,以“太阳系探测的科学与技术”为主题的首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旨在进一步加强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科学、技术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推动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分别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和多目视觉测量两种三维信息获取系统的测量原理、分类情况、测量特点,分析了两种测量系统各自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市场上的典型产品说明了这三类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回顾了国内外月球车的研究历史,阐述了月球车视觉系统的发展情况。结合当前我国正在逐步实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描述了我国月球车的研究状况以及月球卫星的视觉系统。并且给出了三维视觉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非相干散射雷达是目前地面监测电离层最强大的设备,在月球等天体目标探测方面也具有潜在价值。本文介绍了曲靖非相干散射雷达技术特点与月球探测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月球探测初步结果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与下一步工作计划。结果表明,曲靖非相干散射雷达目前可探测月球单极化回波(右旋圆极化)、反演月表反射系数和粗糙度、进行初步成像等,探测结果与现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文工作对我国地基雷达天文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未来的深空探测计划中,将采用天基雷达探测技术,以实现对整个星球表面次表层结构的探测。星载高频雷达探测仪通过月球表面天底点和次表面天底点的回波时延差与强度探测月球分层结构。为了获取次表层结构信息,研究了电磁波在月球分层结构内散射与传播的建模与模拟,对利用KA近似方法计算表层及次表层回波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回波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卫星与网络》2007,(3):14-14
3月6日,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在政协会议上介绍,中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已研制完成,正整装待发,有望在今年内飞向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另外,用于发射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也处于质量的调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陨石坑是月球表面最典型且普遍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地质结构。实时陨石坑检测可用于实现自主着陆、航天器和月球车导航等任务。现有的月球陨石坑检测算法需要繁杂的后期处理,难以满足实时陨石坑检测需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检测月球多尺度陨石坑的新方法,C-Moon-Net。该方法首次基于CenterNet网络对月球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图像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首先,随机裁剪和处理全月DEM图像来生成适用于CenterNet网络的数据集。其次,使用可以加快模型收敛速度的基本损失计算方法来训练模型。最后,基于测试集进行实验来评估训练模型的有效性。其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陨石坑检测方法相比,C-Moon-Net的检测速度提升了201倍,检测精度提升11.5%;本文方法可以对多种尺度的陨石坑进行精确检测,具有强鲁棒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史文华  林海淼  赵小宇  李佳宁  王大轶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5):20201007-20201007-6
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从未停止,走得更远是不懈的追求。早在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就实现了人类首次登陆月球,接下来又有5艘飞船成功登月。近些年,以中国“嫦娥”工程为代表的无人月球探测计划成功实施,使得月球探测再次被世人关注。在空间探索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载人登月必将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再次登上舞台。着陆月球、月面活动、起飞上升等过程都离不开控制技术,文中在介绍早期载人登月与近些年月球探测成果后,分析未来我国载人登月任务的构想,探讨其中至关重要的控制技术,提出几点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5.
《卫星与网络》2013,(9):74-74
9月4日,以“太阳系探测的科学与技术”为主题的首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旨在进一步加强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科学、技术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推动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字通信世界》2005,(4):67-68
为了促进我国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总结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我国开展深空探测研究的新技术.新思路及国际合作的技术途径.加快我国深空探测技术研究步伐.为我国正在实施的月球探测工程和未来深空探测规划提供参考。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拟于2005年10月在北京举办“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17.
从1966到1967年,美国航天局的五个“月球轨道器”(Lunar Orbiter)人造卫星拍摄了许多月球表面图像,至今仍然是有史以来最详尽的。传送到地球的原始模拟数据是用来计划阿波罗登月任务的着陆地点,记录这些的磁带已经蒙上了几十年的尘埃,几乎已经被废弃了。现在,在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一家废弃的麦当劳里。一组工程师正在使用修复的、或定制的设备,处理那些数据,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让公众能够第一次看到全分辨率的月球图像。  相似文献   

18.
《卫星与网络》2008,(3):71-71
2月22日,本来是传统的元宵节,月圆之时,但是今天的月亮很特别:因为21日白天发生了月全食。月全食是指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亮中间并成一线,太阳的光完全被地球挡住,不能射到月球上的时候发生的。这对前不久我国发射的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因为没有了从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线,“嫦娥一号”将在长达227分钟的时间里处于温度极低、并且只能靠电池供应能源的状态。最终,嫦娥一号成功地经受了月食考验。  相似文献   

19.
月球表面溅射物中的砾石检测可用于实现自主着陆、航天器和月球车自动避障等任务。针对与月表背景差异不明显的砾石检测问题,提出一种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改进后的YOLO V3模型对美国月球侦察轨道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LRO)窄角相机(Narrow Angle Camera,NAC)高分辨率月球遥感影像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对比了原始YOLO V3和改进后的YOLO V3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 V3模型较原始模型的准确率提高了10.5%,召回率提升22.8%,检测速度提升1.69倍,在数据集中的漏检和误检现象也轻于原始YOLO V3网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欧洲微型月球轨道器的发展状况和技术动态。着重介绍了由欧空局牵头研制的LunarSat微型月球轨道器,该轨道器于2003年送入月球轨道,是一颗进行月球环境、特性研究的微型月球轨道器;同时还介绍了英国萨里空间中心研制设计的两颗月球小卫星,一颗为萨里UoSAT-12小卫星的改进型,于1999年4月发射,并成功地在轨运行;第二颗是萨里星际平台,目的是用3200m/s的△-V要求来保证飞行任务,适合于到达火星、金星和近地体(NEO)和其它星际轨道。本文还分析论述了月球小卫星主要系统工程问题,以及提供给行星有效载荷的适应性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