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国家及地方大力推广和支持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开展建设。为大力推广管廊建设和上海市开发地下空间的契机,结合超大地下空间的集约式开发建设的特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开展与地下空间结构结建的、独立分舱的支线型地下综合管廊的研究、设计和建设工作,可为管廊与大型地下空间同步开发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本文针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工程特性,从规划、设计、施工、运维4个阶段基于BIM技术探讨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应用,同时充分体现了BIM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高度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地下空间得到快速发展,但综合管廊与其他类型地下空间的分离导致城市发展遭遇诸多问题。为了实现城市地下空间的集约高效发展,必须将综合管廊纳入城市地下空间实现一体化设计和建设。通过案例研究和资料总结,以建筑设计的视角,研究综合管廊与不同功能地下空间的一体化设计模式,包括综合管廊+地下车道、综合管廊+地下商业+地下停车、综合管廊+地铁+地下商业+地下停车、综合管廊+地铁+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地下车道4种,探讨其适用情况及优缺点,以及与点状、线状、围合式、商业街式4种类型建筑综合体地下空间的3D接口模型。该论文的研究在原有“建筑-城市一体化、建筑-交通一体化”基础上提出了建筑-城市市政一体化理论,在建筑设计方法上提出了管廊与城市地下空间接口的多种模式,对城市空间立体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核心区新建综合管廊面临诸多困难,其中,管廊地面出口如何处理与周边建筑的关系,以及对这些出口的景观处理尤为突出。以上海徐汇滨江地下综合管廊为例,进行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共建的探索研究。探索有效运营管理方式,提高综合管廊及地下空间运营管理水平,更大范围实现资源共享,是解决城市核心区新建综合管廊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工业给排水地下管廊是把各种工业给排水管道集中在一起敷设的地下构筑物。地下管廊能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优势,是给排水综合管线布置的一种有效措施。文章结合冶金行业特点、对地下管廊的分类及特点、管廊主体设计与相关专业的设计、管廊设计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6.
王志锋 《砖瓦》2022,(2):136-138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面积日渐扩大,对从根本上提升地上空间利用率,缓解城市发展用地紧张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建设内容、建设原则为切入点,分析现有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结合具体施工案例,提出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流程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与架空线路入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集约化的市政基础设施是解决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不合理,提高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效率的有效解决途径。将地铁设施规划、建设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和建设进行结合,无疑是今后市政规划所要衡量的重点要素。北京市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开发利用与城市架空线路入地工程进行结合,将为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高效开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地下综合管廊是推动城市智慧化发展的重要工程,为市政工程提供更为智能安全的运行环境。针对小城镇“规建管”工作特点及不同层级对空间要素的差异,提出“全过程多层次”的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管理体系。重庆市垫江县结合县城地域特征,从“系统布局、工程建设、运行管理”3个方面开展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1)前期以规划设计引导空间要素,形成合理的管廊空间格局;(2)中期对重要区域进行工程性控制建设,同时注重主要节点工程质量及安全保障;(3)后期对管廊的综合运行进行统筹管理。最终达到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工程建设质量过关和后期管理运行顺畅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效果。可为小城镇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城市土地资源日渐紧张,地下空间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受到多方关注。当前受到实践经验不足、施工技术不成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综合管廊建设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为了切实保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效果,本文首先分析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特点和优势,然后重点针对综合管廊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并提出优化工程施工技术的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韩勇 《门窗》2020,(3):121-122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趋势,以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其坚强后盾,提供管线扩容空间、信息采集设备安装空间、数据传输线缆安装空间、智慧化数据测算等。智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我国城市建设中,二者将会形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